词语释义
半晌
(1) 〈方〉
(2) 半天
(3) 好大一会儿,好久
词语解释
许久,好久。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 李承祖 道:‘如此便怎么好?’和尚沉吟半晌,乃道:‘不打紧!’” 巴金 《砂丁》一:“听了她的这番话,他呆了一下,埋下头半晌不说话。”
半日。如:前半晌我在学校里,后半晌我在家里。
引证解释
⒈ 许久,好久。
引《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李承祖道:‘如此便怎么好?’和尚沉吟半晌,乃道:‘不打紧!’”
巴金《砂丁》一:“听了她的这番话,他呆了一下,埋下头半晌不说话。”
⒉ 半日。
例如:前半晌我在学校里,后半晌我在家里。
半晌的国语词典
一会儿、片刻。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我这里低著头沉吟了半晌,他那里不转睛瞅了我一会。」《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刘官人打门,他那里便听见?敲了半晌,方才知觉,答应一声:『来了!』起身开了门。」也作「半饷」。
半晌的网络释义
半晌
半晌的翻译
反义词
半晌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2) 同本义
半,物中分也。——《说文》
今汉有天下太半。——《汉书·高帝纪上》
士卒食半。——《汉书·项籍传》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半匹红绡一丈绫。——唐· 白居易《卖炭翁》
身已半入,只露尻尾。——《聊斋志异·狼三则》
(3) 又如:太半(三分之二);半日;半工;半升
(4) 中 。如:半山腰;半大;半路;半道;半截腰
(5) 部分的,不完全的
犹抱琵琶半遮面。——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6) 又如:半自动;半老头;半工半读;半半拉拉;半死;半信半疑;一知半解
(7) 比喻极少的
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史记·魏公子列传》
(8) 又如:一星半点;半歇(一会儿);半星儿(半点儿);半丝麻线(些微私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ban5 [东莞腔] ban5 [梅县腔] ban5 [宝安腔] ban5 [客英字典] ban5 [陆丰腔] ban5 [客语拼音字汇] ban4 [海陆丰腔] ban5 [台湾四县腔] ban5
◎ 潮州话:buan3 (pùa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半 | 博慢 | 幫 | 桓 | 去聲 | 翰 | 合口一等 | 桓 | 山 | puanh/puann | puɑn |
详细解释
名词
(1) 正午或午时前后 。如:晌午大错(正午已过去很久);晌午歪(正午之后,约一两点钟之间);晌午饭;晌睡(午睡);近晌,神仙老人进了城
(2) 〈方〉∶半天的时间 。又如:上半晌,下半晌
(3) 白天
春兰!没晌没夜的,你干什么哩?—— 粱斌《红旗谱》
(4) 片刻,一会儿。泛指比较短的一段时间
半晌恰方言。——王实甫《西厢记》
(5) 又如:半晌(过了好一会儿);一晌(指片刻,过了一些时间)
(6) 量词。通“垧”。计算土地面积的单位。各地不同,无定数
今北方有田者,亦不计亩,但以人工穷日之力为数,曰有田若干晌云。——清· 高士奇《天禄识余》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hong3 hiong5 [海陆丰腔] shong3 [东莞腔] hiong3 [宝安腔] song3 [客英字典] shong3 [台湾四县腔] song3 [客语拼音字汇] hiong3 [陆丰腔] shon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