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本义:容器名。一斗的十分之一)
(2) 容量单位
升,十龠也。从斗,亦象形。——《说文》。按,十合也。
两匊谓之升。——《小尔雅》
蕃衍盈升。——《诗·唐风·椒聊》
(3) 十合为一升,十升为一斗。公制一升为1000毫升,合一市升。今公制与市制相同。如:升斛(升与斛的合称);升合(一升一合。比喻数量很小);升勺(一升一勺之量,比喻数量很少);升合之利(微利)
(4) 量酒的单位
赐酒日二升,肉二斤。——《墨子》
(5) 量器
忽见石窠中有二卵大如升。——晋· 陶潜《搜神后记》
(6) 古代布八十缕为升
冠六升,外毕。——《仪礼》
(7) 姓
动词
(1) 上升,升起
昇,日上。本亦作升。——《广韵》
升假借为“登”。字亦作昇,作陞。——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聚而上者谓之升。——《易·序卦》
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一人飞升,仙及鸡犬。——《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升驾(飞升;腾云驾雾);升坠罔知(不知己故者的结局如何);升降揖逊(礼仪制度);升冠升珠(脱下官帽和外衣);升举(修炼成仙,升上天堂);升仙(死亡);升龙(乘龙升天);回升(下降后又往上升)
(3) 登,上
陞,上也。——《广雅》
升,元亨。——《易·升卦》。疏:“升者,登也。”
道存升降。——《书·毕命》
天险不可升也。——《易·习坎》
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论语·先进》
(4) 又如:升阶(拾级而上);升车(登车);升炕(上炕就坐);升殿(登入宫殿理事);升堂睹奥(比喻学有所成,并观察到深奥之处);升陟(升登,攀登);升济(升登,超度);升封(登泰山封禅);升屋(登上屋顶);升座(登上座位)
(5) 提升
名因文著,位以才升。——白居易《祭卢虔文》
以此遂不得升进。——《后汉书·王符传》
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 宁夏道。——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6) 又如:升转(官职的提升与调动);升除(提升官职。除:拜官受职);升擢(提升);升补(官吏的升迁与补缺);升扬(提升,升迁);升进(晋升官位);升第(晋级或被录用);升秩(升官);升行(提高行辈)
(7) 谷物登场,成熟
旧谷既没,新谷既升。——《论语》
(8) 进奉,进献
是月也,农乃升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吕氏春秋》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hin1 [海陆丰腔] shin1 [客英字典] shin1 [东莞腔] sin1 [客语拼音字汇] sin1 [宝安腔] sin1 [沙头角腔] sin1 [台湾四县腔] siin1 [陆丰腔] shin1
◎ 潮州话:sêng1 (se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升 | 識蒸 | 書 | 蒸 | 平聲 | 蒸 | 開口三等 | 曾 | 蒸 | ɕĭəŋ | sjing/sjong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马,朕(
)声。本义:马奔腾)(2) 同本义
腾,传也。——《说文》。谓传车马驰。
腾,奔也。——《广雅》
腾众车使径待。——《离骚》
腾驴驘以驰逐。——《楚辞·愍命》
腾驾步游。——《楚辞·大招》
士饱而歌,马腾于槽。——韩愈《平淮西碑》
(3) 又如:奔腾(许多马跳跃着奔跑);腾夷(在平地上奔驰。喻宦途顺利);腾逐(奔驰追赶);腾藉(奔腾践踏);腾噬(奔腾咬啮);腾驾(使车马奔驰);腾嬉(奔腾嬉戏)
(4) 奔驰
潜龙腾渊。——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5) 跳跃
遂相腾击。——《聊斋志异·促织》
(6) 又如:腾那(窜跳躲闪。指武功);腾身(跃身,纵身);腾超(跳跃腾空);腾距(跳跃);腾身而过;腾希(腾跃于空中);腾奔(腾跃奔驰);腾轩(腾跃高举);腾倚(或腾跃或倚立);腾闪(腾跃闪避);腾驰(腾跃奔驰);腾跣(赤足腾跃);腾奋(腾跃奋飞);万马奔腾;腾踯(腾空跳跃,向上跳);腾霄(腾空,冲天);腾凌(腾跃);腾逸(腾空跨越);腾击(腾空攻击)
(7) 使房屋空出
不如就把书院腾了出来。——《官场现形记》
(8) 又如:腾房子给客人住
(9) 升入空中;上升
天气下降,地气上腾。——《礼记·月令》
(10) 又如:升腾(向上升起);腾上(向上升);腾降(升降);腾掉(升空漂动);腾矫(飞升,升高);腾薄(上下起伏);腾海(升于海上);腾起(升起);腾蛟起凤;腾化(飞升成仙);腾达(升腾;上浮);腾掷(向上飞起);腾冲(飞上天空);腾举(飞升);腾骞(飞升,升空)
(11) 传递
枹止响腾。——宋· 苏轼《石钟山记》
(12) 如:腾羞(传送食物);腾告(传告);腾榜(传递文告);腾书(传递书信);腾倒(转移挪动);腾言(传言);腾呼(传呼)
(13) 翻腾
不震不腾。——《诗·鲁颂·閟宫》
百川沸腾。——《诗·小雅·十月之交》
忽风云腾涌,急系缆。——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14) 又如:腾波(翻腾的波浪);腾踊(水翻腾上涌);腾倾(腾涌倾注);腾溢 (翻腾漫溢);腾扬(翻腾上涌)
(15) 驾;乘
腾驴赢以驰逐。——《楚辞·刘向·九叹·愍命》
(16) 又如:腾龙(驾龙,乘龙)
(17) 凌驾
为人臣者,变故易常,而巧官以谄上,谓之腾。——《管子》
副词
突,忽——表示动作状态 。如:腾地(腾的。猛然,一下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失声。本义:失足摔倒)
(2) 同本义
失蹑曰跌。——《通俗文》
跌而不振。——《汉书·晁错传》。注:“足失据也。”
若跌而据。——《淮南子·缪称》
(3) 又如:他跌伤了;跌磕(挫折,栽筋斗);跌翻(跌倒,摔倒);跌跌滚滚(跌交打滚的样子);跌跌爬爬(连跌带爬);跌坐(身体迅速坐下)
(4) 失足。喻指犯过失
一跌将赤吾之族。——《汉书·扬雄传》
(5) 又如:跌磕(受到挫折);跌磕蹭蹬(倒霉;不顺利);跌失(闪失);跌蹼(喻指挫折和灾难)
(6) 落,降低 。如:跌坡(陷落的坡岸);跌课(算卦,占卜)
(7) 快走 。如:跌蹄(快步行走,赶路);跌跌(疾行)
(8) 跺脚,用脚踩踏 。如:跌窨(顿足忍气);跌脚绊手(牵制 ;阻碍)
形容词
(1) 在文字上故作顿挫,在言语间,故作波折 。如:跌荡放言(不受拘束,放肆谈论)
(2) 放荡不羁
肆者何?跌也。——《公羊传·庄公二十二年》
(3) 行步不稳 。如:跌蹶(跌跌撞撞);跌退(踉跄倒退)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diet7 [梅县腔] diet7 [海陆丰腔] diet7 [客语拼音字汇] diad5 [客英字典] diet7 [台湾四县腔] diet7 [宝安腔] det7 [东莞腔] det7 [陆丰腔] tiat7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姪 | 徒結 | 定 | 屑開 | 入聲 | 屑 | 開口四等 | 先 | 山 | det | dʰiet |
详细解释
名词
(1) 洞穴;洞屋
宕,过也。一曰洞屋。从宀,碭省声。——《说文》。按,字从宀,洞屋当为本训。洞屋者,四围无障蔽之谓。
(2) 引申为空旷或昏暗。如:宕冥(辽阔无垠的天空;迟钝昏昧)
(3) 坑洼 。如:宕户(采石矿的工人);宕匠(采石工)
动词
(1) 穿过;通过
邗子寻犬,宕入仙穴。——《列仙传》
(2) 引申为流荡;游荡
回过曰宕。——《通俗文》
长狄兄弟三人佚宕中国。——《谷梁传·文公十一年》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曹植《怨歌行》
(3) 又如:宕子(荡子。到处流浪的人);宕宕(无定止的样子);宕落(流动而富于变化)
(4) 放纵,不受约束
性豪宕,不拘细行。——《金史·姬汝作传》
(5) 又如:宕往(豪爽不羁);宕迈(放逸豪爽)
(6) 耷拉着;悬挂 。如:宽皮宕肉
(7) 拖延 。如:不许宕过年;宕挨,宕延(拖延);宕账(悬欠未还的账)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tong5 [梅县腔] tong5 [东莞腔] tong5 [客语拼音字汇] tong4 [台湾四县腔] tong5 [客英字典] tong5 [海陆丰腔] tong5
◎ 潮州话:多安6(但)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宕 | 徒浪 | 定 | 唐開 | 去聲 | 漾 | 開口一等 | 宕 | 唐 | dʰɑŋ | dangh/dan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