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障

shí zhàng [shi zhang]

词语释义

菩萨于十地断十障证智自在所依真如。

汉字详情

shí [shi]
部首: 223
笔画: 2
五笔: FGH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J
四角: 40000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说文》

十是数之小成。——《左传·僖公四年》疏

十亩之间兮。——《诗·小雅·六月》

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管子·七法》

天下欲反,十室九空。——葛洪《抱朴子·用刑》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十里长亭(古时设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送别饯行之处);十番(合奏乐以十种乐器演奏的名称);十牌(十户人家。牌:门牌);十地(佛教称菩萨修行渐近于佛的十种境界);十生九(死的歇后语);十方地面(庙宇。佛教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和上下);十方常住(寺庙。佛教认为“不变”为常住。寺庙是不变的,故称);十有九就(十成之中有九成可望成功)

(4) 指十分;十份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又如:十一(十分之一);十半(十分之五)

(6) 表示约数。犹言十来个

辱十城之虚寿,奄咸阳以取隽。——《文选·潘岳·西征赋》

(7) 特指十倍 。如:十伯(十倍百倍)

(8) 序数的第十位

请以赵十五城为 秦王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9) 又如:十五删(诗韵中上平声第十五个韵目);十四寒(诗韵中上平声第十四个韵目);十三元(依据《佩文诗韵》“元”字列在上平声第十三位,故称)

形容词

(1) 表示多;齐全;完备

九十其仪。——《诗·豳风·东山》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礼记·大学》

(2) 又如:十郎八当(落花流水,七零八落);十变五化(变化多端);十亲九眷(众多亲戚);十相具足(十分美貌);十相俱足(娇妻美妾俱全);十数(十多;十几,表示众多);十荡十决(多次冲击均能破敌);十万(数目。又形容数量极多);十恶五逆(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十尧(圣人众多);十朋(许多朋友);十有八九(绝大多数)

(3) 通“什”。杂 。如:十锦;十样锦(有各种不同花纹的织锦)

英文翻译

ten, tenth; complete; perfect

方言集汇

◎ 粤语:sap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p8 [宝安腔] sip8 [沙头角腔] sip8 [东莞腔] sip8 [梅县腔] ship8 [客语拼音字汇] sib6 [客英字典] ship8 [台湾四县腔] siip8 [陆丰腔] ship8
◎ 潮州话:zab8 (tsâp) 「澄海」zag8 (tsâ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是執緝A入聲開口三等侵Aʑĭĕpzjip
zhàng [zhang]
部首: 212
笔画: 13
五笔: BUJH
五行:
仓颉: NLYTJ
四角: 70246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阜,章声。阜,土山。从阜,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阻塞,阻隔)

(2) 同本义

障,隔也。——《说文》

蕃隔曰障。——《通俗文》

陂障九泽。——《国语·周语》

障大泽。——《左传·昭公元年》。服注:“陂障其水也。”

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吕氏春秋》

(3) 又如:障翼(遮挡掩护);障距(阻隔,壅蔽);障塞(阻塞不通);障隔(阻隔)

(4) 阻挡;拒绝

令而不行,谓之障。——《管子》

(5) 又如:障海(阻挡水流入海);障壅(阻挡);障遏(阻挡,阻止);障害(阻碍,妨碍);障故(障碍变故)

(6) 遮挡;遮蔽

而障之以手。——《淮南子·精神》。注:“蔽也。”

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 祥从侧过,曰:“作如此举止,羞面见人,扇障何益?”——《南齐书·刘祥传》

障隙处。——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7) 又如:障日(遮蔽太阳);障覆(遮蔽覆盖);障蔽(遮蔽;遮盖);障袂(扬袖遮日);障庇(遮蔽庇护);障袖(以袖遮面)

(8) 佛教用语。烦恼

能碍圣道,说以为障。——《大乘义章》

(9) 又如:障恼(烦恼);障难(烦恼苦难);障盖(烦恼)

名词

(1) 古时边塞上险要处用以防捍寇盗而另筑的小城

障,小城也。——《苍颉篇》

为置吏筑障。——《汉书·朝鲜王满传》

居一障间。——《史记·酷吏传》。正义:“谓塞上要险之处。”

逾岷越障。—— 祢衡《鹦鹉赋》

登障隧而遥望兮,聊须臾以婆娑。——班彪《北征赋》

(2) 又如:障隧(边塞上的烽火台);障堡(边塞险要处的城堡)

(3) 遮蔽物 。如:路障;障泥(马鞯。因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背两旁以挡泥土,故称);声障;风障;屏障;热障;障壁(屏障;墙壁);障扇(长柄扇);障面(折扇的别称)

(4) 步障,布帷或屏风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唐· 白居易《胡旋女》

(5) 又如:障幕(帷幕)

(6) 幛子 ,上面题有文字或画有图画的整幅绸布

出地标图,临流写障。——唐· 李庾《东都赋》

手提新画青松障。——杜甫《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英文翻译

separate; shield; barricade

方言集汇

◎ 粤语:zoeng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ong5 [客英字典] zhong5 [客语拼音字汇] zong4 [梅县腔] zhong1 [陆丰腔] zhong5 [东莞腔] zong5 [台湾四县腔] zong5 [宝安腔] zon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諸良陽開平聲開口三等cjang/tjangtɕĭaŋ

十障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