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朋之龟

shí péng zhī guī [ shi peng zhi gui]
繁体 十朋之龜
注音 ㄕˊ ㄆㄥˊ ㄓ ㄍㄨㄟ

词语释义

谓用以占吉凶﹑决疑难的十类龟。古人视为大宝。

词语解释

  1. 谓用以占吉凶、决疑难的十类龟。古人视为大宝。

    《易·损》:“十朋之龟,弗克违。” 王弼 注:“朋,党也。龟者,决疑之物也。” 孔颖达 疏:“朋、党也者, 马 、 郑 皆案《尔雅》云:十朋之龟者,一曰神龟,二曰灵龟,三曰摄龟,四曰宝龟,五曰文龟,六曰筮龟,七曰山龟,八曰泽龟,九曰水龟,十曰火龟。”《艺文类聚》卷九六引 晋 郭璞 《尔雅图赞·龟》:“天生神物,十朋之龟,或游於火,或游於蓍。”亦省作“ 十朋 ”。 前蜀 杜光庭 《邛州刺史张太博敬周为鹤鸣化枯栢再生修金箓斋祠》:“三秀呈祥,十朋表异。”

  2. 谓用以占吉凶、决疑难的十类龟。古人视为大宝。

    《易·损》:“十朋之龟,弗克违。” 王弼 注:“朋,党也。龟者,决疑之物也。” 孔颖达 疏:“朋、党也者, 马 、 郑 皆案《尔雅》云:十朋之龟者,一曰神龟,二曰灵龟,三曰摄龟,四曰宝龟,五曰文龟,六曰筮龟,七曰山龟,八曰泽龟,九曰水龟,十曰火龟。”《艺文类聚》卷九六引 晋 郭璞 《尔雅图赞·龟》:“天生神物,十朋之龟,或游於火,或游於蓍。”亦省作“ 十朋 ”。 前蜀 杜光庭 《邛州刺史张太博敬周为鹤鸣化枯栢再生修金箓斋祠》:“三秀呈祥,十朋表异。”

引证解释

⒈ 谓用以占吉凶、决疑难的十类龟。古人视为大宝。

《易·损》:“十朋之龟,弗克违。”
王弼注:“朋,党也。龟者,决疑之物也。”
孔颖达疏:“朋、党也者, 马、郑皆案《尔雅》云:十朋之龟者,一曰神龟,二曰灵龟,三曰摄龟,四曰宝龟,五曰文龟,六曰筮龟,七曰山龟,八曰泽龟,九曰水龟,十曰火龟。”
《艺文类聚》卷九六引晋郭璞《尔雅图赞·龟》:“天生神物,十朋之龟,或游於火,或游於蓍。”
亦省作“十朋”。 前蜀杜光庭《邛州刺史张太博敬周为鹤鸣化枯栢再生修金箓斋祠》:“三秀呈祥,十朋表异。”

⒉ 谓用以占吉凶、决疑难的十类龟。古人视为大宝。

《易·损》:“十朋之龟,弗克违。”
王弼注:“朋,党也。龟者,决疑之物也。”
孔颖达疏:“朋、党也者, 马、郑皆案《尔雅》云:十朋之龟者,一曰神龟,二曰灵龟,三曰摄龟,四曰宝龟,五曰文龟,六曰筮龟,七曰山龟,八曰泽龟,九曰水龟,十曰火龟。”
《艺文类聚》卷九六引晋郭璞《尔雅图赞·龟》:“天生神物,十朋之龟,或游於火,或游於蓍。”
亦省作“十朋”。 前蜀杜光庭《邛州刺史张太博敬周为鹤鸣化枯栢再生修金箓斋祠》:“三秀呈祥,十朋表异。”

汉字详情

shí [shi]
部首: 223
笔画: 2
五笔: FGH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J
四角: 40000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说文》

十是数之小成。——《左传·僖公四年》疏

十亩之间兮。——《诗·小雅·六月》

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管子·七法》

天下欲反,十室九空。——葛洪《抱朴子·用刑》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十里长亭(古时设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送别饯行之处);十番(合奏乐以十种乐器演奏的名称);十牌(十户人家。牌:门牌);十地(佛教称菩萨修行渐近于佛的十种境界);十生九(死的歇后语);十方地面(庙宇。佛教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和上下);十方常住(寺庙。佛教认为“不变”为常住。寺庙是不变的,故称);十有九就(十成之中有九成可望成功)

(4) 指十分;十份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又如:十一(十分之一);十半(十分之五)

(6) 表示约数。犹言十来个

辱十城之虚寿,奄咸阳以取隽。——《文选·潘岳·西征赋》

(7) 特指十倍 。如:十伯(十倍百倍)

(8) 序数的第十位

请以赵十五城为 秦王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9) 又如:十五删(诗韵中上平声第十五个韵目);十四寒(诗韵中上平声第十四个韵目);十三元(依据《佩文诗韵》“元”字列在上平声第十三位,故称)

形容词

(1) 表示多;齐全;完备

九十其仪。——《诗·豳风·东山》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礼记·大学》

(2) 又如:十郎八当(落花流水,七零八落);十变五化(变化多端);十亲九眷(众多亲戚);十相具足(十分美貌);十相俱足(娇妻美妾俱全);十数(十多;十几,表示众多);十荡十决(多次冲击均能破敌);十万(数目。又形容数量极多);十恶五逆(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十尧(圣人众多);十朋(许多朋友);十有八九(绝大多数)

(3) 通“什”。杂 。如:十锦;十样锦(有各种不同花纹的织锦)

英文翻译

ten, tenth; complete; perfect

方言集汇

◎ 粤语:sap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p8 [宝安腔] sip8 [沙头角腔] sip8 [东莞腔] sip8 [梅县腔] ship8 [客语拼音字汇] sib6 [客英字典] ship8 [台湾四县腔] siip8 [陆丰腔] ship8
◎ 潮州话:zab8 (tsâp) 「澄海」zag8 (tsâ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是執緝A入聲開口三等侵Aʑĭĕpzjip
péng [peng]
部首: 444
笔画: 8
五笔: EE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B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本义:古代货币单位。相传五贝为一朋。或说五贝为一系,两系为一朋)

(2) 古代货币单位。五贝为一朋。一说两贝为一朋,也有说十贝为一朋的

既见君子,锡我百朋。——《诗·小雅·菁菁者莪》

(3) 同学

君子以朋友讲习。——《易·兑》。孔颖达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4) 朋友

朋,比也,朋,类也。——《广雅》

或益之十朋之龟。——《易·损》。注:“党也。”

每有良朋。——《诗·小雅·常棣》

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学而》

(5) 又如:朋故(朋友故旧);朋曹(朋友辈);朋好(朋友,好友);朋伴(朋友,同伴);朋知(朋友;知交);朋侣(朋友;同伴)

(6) 同类 。如:朋从(同类相从);朋类(同类事物)

(7) 朋党 。如:朋比(结成私党);朋甲(犹朋党);朋附(结党营私);朋徒(朋党;党徒);朋家(犹朋党);朋头(朋党的首领)

(8) 队;班

一朋头用杖击弄球子,如缀球子方坠队,两朋争占,供与朋头。——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动词

(1) 勾结

世并举而好朋兮。——《楚辞·离骚》

向闻杨虞卿兄弟朋比贵势,妨平进之路。——《唐书·选举志》

(2) 又如:朋谋(结党图谋不轨);朋比(阿附;勾结);朋邪(朋比为奸);朋奸(朋比为奸);朋附(勾结、阿附);朋挺(犹勾结);朋扇(相互勾结煽动);朋援(勾结引援)

(3) 群聚 。如:朋酒(谓亲友聚饮);朋宴(聚朋宴饮);朋淫(群聚淫乱);朋饮(聚饮);朋戏(群聚嬉戏)

(4) 合伙 。如:朋充(谓合伙蒙混冒充);朋伙(犹合伙)

(5) 通“崩”。倒塌

其状义而不朋。——《庄子·大宗师》

副词

共同,一致 。如:朋分(共同分之);朋合(一起充任);朋充(相互充当)

英文翻译

friend, pal, acquaint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pang4
◎ 客家话:[梅县腔] pen2 pung2 [宝安腔] pen2 [客英字典] pen2 [沙头角腔] pien2 [东莞腔] pen2 [台湾四县腔] pen2 [客语拼音字汇] pen2 [海陆丰腔] pen2 [陆丰腔] pe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七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步崩登開平聲開口一等bʰəŋbong
zhī [zhi]
部首: 108
笔画: 3
五笔: PPPP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NO
四角: 30302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 同本义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说文》

如语焉而未之然。——《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3) 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之,适也。——《广雅》

自伯之东。——《诗·卫风·伯兮》

之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之虚所卖之。(“虚”同“墟”)——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佯狂不知所之者。——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欲之南海,何如?——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4) 又如: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代词

(1) 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韩非子·内储说上》

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唐· 柳宗元《三戒》

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清· 袁枚《祭妹文》

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3)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 又

蹇叔哭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之”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唐· 韩愈《师说》

(5) 又如: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6) 指示代词,相当于“其”、“他的”、“其他的”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武王伐纣平话》

助词

(1) 的

(2)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3) 又如: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4)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5)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孟子》

形容词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之”字形 。如:之江(江流曲折如“之”字者);之字路(曲折如“之”字形的路)

英文翻译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方言集汇

◎ 粤语:zi1
◎ 客家话:[客语拼音字汇] zi1 [梅县腔] tje1 [陆丰腔] zih1 [客英字典] zhi1 zih1 [东莞腔] zu1 [海陆丰腔] zih1 zhi1 [宝安腔] zu1 [沙头角腔] zi1 zu1 [台湾四县腔] zih1
◎ 潮州话:ze1 (tsur)【潮阳】zu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七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止而平聲開口三等tɕĭəcji/tjio
guī,jūn,qiū [gui,jun,qiu]
部首: 207
笔画: 7
五笔: QJNB
仓颉: NWU
四角: 27716

详细解释

guī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头象它(蛇)头,左象足,右象甲壳,下面象尾。本义:乌龟)

(2) 即金龟,亦称乌龟 。一种龟属动物( Chinemys reevesii ),头、颈侧面有黄色线状斑纹,背甲有三条纵走的隆起,后缘不呈锯齿状,雄体背部黑色,雌体呈棕色,腹面略带黄色,均有暗褐色斑纹,四肢较扁平,有爪,指、趾间具全蹼,产于中国、朝鲜和日本,其腹甲可入药

文体有六篆,巧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汉· 蔡邕《篆势》

(3) 又如:龟文(龟背所现的纹理);龟王(指龟类中的王者);龟龙(古人以龟、龙、麟、凤合称四灵);龟蛇(龟和蛇)

(4) 龟甲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合龟兆,视吉凶,观星辰风去之变,欲以成胜立功,臣以为难。——《尉缭子·武议》

(5) 又如:龟玉(龟甲和宝玉。古时并为国家重器);龟坼(天旱地裂,纹如龟甲);龟筒(大龟甲、龟壳);龟灼(用火灼龟甲。比喻才智之士容易招损);龟卜(灼龟甲来预卜吉凶,是古时占卜的一种方法);龟兆(古时占卜时显现在龟甲上可借以预测吉凶的兆纹);龟骨(古时用于占卜的龟甲);龟筮(即卜筮。古代卜用龟甲,筮用蓍草);龟贝(古货币名)

(6) 奸妇的丈夫——用作骂人语。唐时乐户皆着绿头巾,而龟之头亦暗绿色,后遂称着绿头巾者为龟。又以乐户妻女皆歌妓,故俗称开妓院及纵妻行淫者为龟 。如:龟奴(妓院里的男仆);龟子(指鸨母的丈夫或妓院里的男仆;又指妻子与其他异性有不正当关系的男子)

(7) 男生殖器

今老爹…大身材,一表人物,也曾吃药养龟。——《金瓶梅词话》

(8) 通“皲”( jūn)。皮肤冻裂

形容词

(1) 高隆

新安王伯固,字 牢之, 世祖之第五子也,生而龟胸,目通睛扬白。——《陈书·新安王伯固传》

(2) 又如:龟胸(胸骨凸起,状似龟背。即鸡胸)

(3) 比喻高寿

坐享龟龄鹤,稳佩金鱼玉带,常近赭黄袍。——宋· 侯寘《水调歌头·为郑子礼提刑寿》

借向蜉蝣辈,宁知龟鹤年。——晋· 郭璞《游仙》

(4) 又如:龟寿(比喻高寿);龟鹄(龟和鹄。比喻长寿);龟龄(比喻长寿);龟龄鹤寿(比喻人高寿);龟鹤遐寿(比喻长寿)

(5) 另见 jūn;qiū

jūn

动词

(1) 通“皲”。手足的皮肤冻裂

视衍沃而龟坼,沉高田之未耰。——王炎《喜雨赋》

(2) 又如:龟裂;龟手(手上皮肤冻裂);龟坼(手足皮肤冻裂);龟纹(冻裂而成的纹)

(3) 另见 guī;qiū

qiū

(2) 另见 guī;jūn

英文翻译

turtle or tortoise; cuckold

方言集汇

◎ 粤语:gau1 gwai1 gwan1
◎ 潮州话:gu1 kiu1 (ku khiu)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