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十冬臘月
注音 ㄕˊ ㄉㄨㄥ ㄌㄚˋ ㄩㄝˋ
词性 成语

词语释义

十冬腊月 shídōng-làyuè

(1) 指中国农历十月、十一月(冬月)、十二月

十冬腊月后半夜的刀子风刮得人透骨寒,我觉着脑浆子都好像冻成冰块了。——《新手表》
the cold months of the year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59回:“十冬腊月喝凉水,临死埋在灶火坑。”

成语用法

十冬腊月作宾语、定语;指冬天。

引证解释

⒈ 指农历十月、十一月(冬月)、十二月(腊月),天气严寒的季节。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三:“头年炕没拔,老冒烟,烧不热,十冬腊月睡着乍凉乍凉的。”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二章八:“宁金山浑身抖得象十冬腊月穿着单衫。”
王汶石《挥起战刀的炮手们》诗:“十冬腊月啊,我打破黄河的冰。好似听见啊,你在那冰凌下哭。”

十冬腊月的网络释义

十冬腊月

  • 十冬腊月是汉语词汇,指农历十月、十一(冬月)、十二月(腊月),天气寒冷的季节。
  • 十冬腊月造句

    十冬腊月,应该感觉到寒风刺骨的痛,现在在明的身上只能找到火热和畚斗,顺着风吹的力量,一阵阵香烟转进他的鼻子,他几大步推开大门。
    十冬腊月,寒风刺骨,滴水成冰。
    十冬腊月他还去游泳。
    冬天是一个,十冬腊月。
    冬雪十冬腊月天,雪堵着窗户,冰溜子像透亮的水晶小柱子,一排排地挂在房檐上。
    天寒地冻:形容天气十分寒冷。例:“他抡起大镐来象旋风似的,尽管是天寒地冻的十冬腊月,还是满头大汗。”。
    十冬腊月天,雪堵着窗户,冰溜子像透亮的水晶小柱子,一排排地挂在房檐上。
    可这十冬腊月的,螃蟹影儿也见不着啊。

    汉字详情

    shí [shi]
    部首: 223
    笔画: 2
    五笔: FGH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J
    四角: 40000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说文》

    十是数之小成。——《左传·僖公四年》疏

    十亩之间兮。——《诗·小雅·六月》

    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管子·七法》

    天下欲反,十室九空。——葛洪《抱朴子·用刑》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十里长亭(古时设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送别饯行之处);十番(合奏乐以十种乐器演奏的名称);十牌(十户人家。牌:门牌);十地(佛教称菩萨修行渐近于佛的十种境界);十生九(死的歇后语);十方地面(庙宇。佛教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和上下);十方常住(寺庙。佛教认为“不变”为常住。寺庙是不变的,故称);十有九就(十成之中有九成可望成功)

    (4) 指十分;十份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又如:十一(十分之一);十半(十分之五)

    (6) 表示约数。犹言十来个

    辱十城之虚寿,奄咸阳以取隽。——《文选·潘岳·西征赋》

    (7) 特指十倍 。如:十伯(十倍百倍)

    (8) 序数的第十位

    请以赵十五城为 秦王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9) 又如:十五删(诗韵中上平声第十五个韵目);十四寒(诗韵中上平声第十四个韵目);十三元(依据《佩文诗韵》“元”字列在上平声第十三位,故称)

    形容词

    (1) 表示多;齐全;完备

    九十其仪。——《诗·豳风·东山》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礼记·大学》

    (2) 又如:十郎八当(落花流水,七零八落);十变五化(变化多端);十亲九眷(众多亲戚);十相具足(十分美貌);十相俱足(娇妻美妾俱全);十数(十多;十几,表示众多);十荡十决(多次冲击均能破敌);十万(数目。又形容数量极多);十恶五逆(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十尧(圣人众多);十朋(许多朋友);十有八九(绝大多数)

    (3) 通“什”。杂 。如:十锦;十样锦(有各种不同花纹的织锦)

    英文翻译

    ten, tenth; complete; perfect

    方言集汇

    ◎ 粤语:sap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p8 [宝安腔] sip8 [沙头角腔] sip8 [东莞腔] sip8 [梅县腔] ship8 [客语拼音字汇] sib6 [客英字典] ship8 [台湾四县腔] siip8 [陆丰腔] ship8
    ◎ 潮州话:zab8 (tsâp) 「澄海」zag8 (tsâ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是執緝A入聲開口三等侵Aʑĭĕpzjip
    dōng [dong]
    部首: 343
    笔画: 5
    五笔: TU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EY
    四角: 273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2)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冬,四时尽也。——《说文》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无冬无夏。——《诗·陈风·宛丘》

    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后汉书·张纯传》

    (3) 又如:冬暖夏凉;冬酿(冬季酿酒);冬温(冬天所害的一种热病);冬计(寒冬的生计)

    (4) 冬月,阴历十一月的俗称

    适冬(阴历十一月)之望日(十五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最后,终

    诰诰作事,毋从我冬始。——《马王堆汉墓帛书》

    冬冬声 ——形容敲门或敲鼓的声音。如:冬冬(形容敲门的声音)

    英文翻译

    winter, 11th lunar month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ung1 [沙头角腔] dung1 [台湾四县腔] dung1 [客英字典] dung1 [陆丰腔] dung1 [梅县腔] dung1 [宝安腔] dung1 [客语拼音字汇] dung1 [东莞腔] dung1
    ◎ 潮州话:dang1 (t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宗平聲開口一等tuung/tvngtuoŋ
    là,xī [la,xi]
    部首: 444
    笔画: 12
    五笔: EAJ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BTA
    四角: 74261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肉,巤( liè)声。本义:年终祭祀) 祭名。古代阴历十二月的一种祭祀。冬至后第三个戌日祭祀众神

    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说文》。字亦作臈。

    夏曰嘉平, 殷曰清祀, 周曰大蜡, 汉曰腊。—— 蔡邕《独断》

    腊先祖五祀。——《礼记·月令》

    虞不腊矣。——《左传·僖公五年》

    (2) 又如:腊日(古时腊祭之日。农历十二月初八);腊祭(古时岁终祭祀);腊会(古代腊祭时的集会);腊鼻(本为劣等鹞鹰,喻指无能之人)

    名词

    (1) 农历十二月

    腊后花期知渐近,寒梅已作东风信。——晏殊《蝶恋花》

    (2) 又如:腊尽春初;腊八会(佛家于腊八开的诵经法会);腊底(年底,农历十二月底)。泛指冬月,尚与“伏”相对

    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汉· 杨恽《报孙会宗书》

    (3) 又如:腊梨(亦作“刺梨”、“瘌痢”。秃子,生秃疮的人)

    (4) 佛教戒律规定比丘受戒后每年夏季(两期)三个月安居一处,修习教义,完毕,称一腊 。如:戒腊;夏腊;法腊

    (5) 人出生后七天

    人之初生,以七日为腊;人之初死,以七日为忌。——《玉笑零音》

    (6) 冬季腌制、烟熏而成的食品 。如:腊肉;腊鸡

    (7) 另见

    名词

    (1) (形声。从肉,昔声。本义:干肉) 同本义

    腊,脯也。——《广雅·释器》

    噬腊肉。——《曷·噬》

    鱼腊。——《穆天子传》。注:“干鱼。”

    无腊与肤。——《仪礼·有司彻》。注:“腊为庶羞。”

    布千匹,腊五百斤。——《晋书·谢安传》

    (2) 又如:腊肉(干肉);腊人(古官名。掌干肉)

    动词

    (1) 晒干;制成干肉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腊田(干枯的田)

    (3) 另见

    英文翻译

    year end sacrifice; dried meat

    方言集汇

    ◎ 粤语:laap6 sik1
    ◎ 客家话:[宝安腔] sit7 | lap8 [海陆丰腔] sit7 lap8 [梅县腔] sit7 [台湾四县腔] sit7 lap8 [客英字典] sit7 [客语拼音字汇] lab6
    ◎ 潮州话:lah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二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思積昔開入聲開口三等sieksĭɛk
    yuè [yue]
    部首: 444
    笔画: 4
    五笔: EEE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B
    四角: 7722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月”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月亮)

    (2) 同本义

    月,太阴之精也。象上下弦阙形。——《说文》

    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书·洪范》

    礼月与四渎于北门外。——《仪礼·觐礼》

    月虚而鱼脑减。——《淮南子·天文》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诗·小雅·天保》

    (3) 又如:月满则亏,水满则盈(喻指作事应适可而止,做得过分,就会走向反面);月上半阑残(指夜已深);月老冰人(月下老人);“月”字流觞(酒令的一种。令中必带“月”字);月日(月亮和太阳);月晕(月亮周围的光圈);月影(映于水中或隐约如于云间的月亮影子);月满(月圆);月王(对月的尊称)

    (4) 历名。农历依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为一月;月份

    族庖月更刀。——《庄子·养生主》

    日削月割。——宋· 苏洵《六国论》

    (5) 又如:月令(寿数);月生(出生的月份日期);月日(指几个月的日子);月小(指旧历只有二十九天的月份);月大(指旧历有三十天的月份);月分(亦作“月份”,月限,指规定的时限)

    (6) 月光,月色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晋· 陶潜《归园田居》

    (7) 又如:月明千里(月光普照大地);月波(指月光。月光似水,故称);月径(月光下的小路);月浪(月光);月阴(月影。借指月光);月皎(月色皎洁);月明(月光明朗)

    (8) 指妇女的月经;月事

    月信不通,当归酒下。——《博济方》

    (9) 又如:月闭(妇女月经不通)

    (10) 指妇女怀胎的月份;又指分娩后的一个月以内的时间 。如:在月子里

    (11) 像月亮一样的

    太一祝宰则衣紫及绣。五帝各如其色,日赤,月白。——《史记》

    (12) 又如:月洞窗(形圆如月的窗户);月光门(月亮门儿);月窗(山洞中较大的透亮孔;也指墙上小窗);月堂(唐李林甫堂名。因形如偃月,故名);月镜(石镜名。因石白如月色,故名);月羽(白色的羽毛)

    (13) 每月 。如:月例香供银子(施主按月给庙宇道观供奉神佛的香火银。也称“月例银子”);月分银子(月银,月例,月分钱。月钱);月表(按月记事之表);月佣(按月受雇佣的人);月朔(每月的朔日)

    (14) 古人以月为群阴之本,故用以形容女子及女子有关的事物 。如:月韵(形容女子风韵秀逸);月貌花容(形容女子容貌姣美)

    英文翻译

    moon; month; KangXi radical 74

    方言集汇

    ◎ 粤语:jyut6
    ◎ 客家话:[梅县腔] nget8 [陆丰腔] gniat8 [东莞腔] nget8 [海陆丰腔] ngiet8 [客英字典] ngiet8 [沙头角腔] niet8 [客语拼音字汇] ngiad6 [台湾四县腔] ngiet8 [宝安腔] ngi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十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魚厥月合入聲合口三等ngyat/ngvatŋĭwɐ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