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心传

shí liù zì xīn chuán [ shi liu zi xin chuan]
繁体 十六字心傳
注音 ㄕˊ ㄌ一ㄡˋ ㄗˋ ㄒ一ㄣ ㄔㄨㄢˊ

词语释义

指《书•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个字。

借指传家宝。

词语解释

  1. 指《书·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个字。

    宋 儒把这十六字看作 尧 、 舜 、 禹 心心相传的个人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 任继愈 等《中国哲学史》第六篇第六章第四节:“ 朱熹 等认定这十六个字是 尧 舜 禹 三圣相传的道统的真传。以后 宋 儒称为‘十六字心传’。”参阅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

  2. 借指传家宝。

    《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 安老爷 ﹞满脸堆欢的向公子道:‘此我三十年前故态也,便是里头这几件东西,也都是我的青毡故物,如今就把这份衣鉢亲传给你,也算我家一个“十六字心传”了。’”

引证解释

⒈ 指《书·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个字。 宋儒把这十六字看作尧、舜、禹心心相传的个人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参阅宋朱熹《中庸章句序》。

任继愈等《中国哲学史》第六篇第六章第四节:“朱熹等认定这十六个字是尧舜禹三圣相传的道统的真传。以后宋儒称为‘十六字心传’。”

⒉ 借指传家宝。了。’”

《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安老爷﹞满脸堆欢的向公子道:‘此我三十年前故态也,便是里头这几件东西,也都是我的青毡故物,如今就把这份衣鉢亲传给你,也算我家一个“十六字心传”

十六字心传的国语词典

宋儒认为书经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个字,为舜授予禹的个人道德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故称为「十六字心传」。

十六字心传的网络释义

十六字心传

  • 十六字心传,儒教所说的圣贤传心之言。语见《古文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儒教认为,这是尧舜以来所传的圣人心法。朱熹说,尧当时无文字, 道理只靠口耳相传。尧传给舜时, 只说“允执厥中”,舜传给禹,就加上了那十二个字。以后又传给汤、周文王、周武王,再后又经过周公、孔子一脉相传下来。这是圣人治天下的大法,也是个人修心的要诀。
  • 汉字详情

    shí [shi]
    部首: 223
    笔画: 2
    五笔: FGH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
    仓颉: J
    四角: 40000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2) 同本义

    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说文》

    十是数之小成。——《左传·僖公四年》疏

    十亩之间兮。——《诗·小雅·六月》

    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管子·七法》

    天下欲反,十室九空。——葛洪《抱朴子·用刑》

    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3) 又如:十里长亭(古时设在路旁的亭子,常用作送别饯行之处);十番(合奏乐以十种乐器演奏的名称);十牌(十户人家。牌:门牌);十地(佛教称菩萨修行渐近于佛的十种境界);十生九(死的歇后语);十方地面(庙宇。佛教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和上下);十方常住(寺庙。佛教认为“不变”为常住。寺庙是不变的,故称);十有九就(十成之中有九成可望成功)

    (4) 指十分;十份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又如:十一(十分之一);十半(十分之五)

    (6) 表示约数。犹言十来个

    辱十城之虚寿,奄咸阳以取隽。——《文选·潘岳·西征赋》

    (7) 特指十倍 。如:十伯(十倍百倍)

    (8) 序数的第十位

    请以赵十五城为 秦王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9) 又如:十五删(诗韵中上平声第十五个韵目);十四寒(诗韵中上平声第十四个韵目);十三元(依据《佩文诗韵》“元”字列在上平声第十三位,故称)

    形容词

    (1) 表示多;齐全;完备

    九十其仪。——《诗·豳风·东山》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礼记·大学》

    (2) 又如:十郎八当(落花流水,七零八落);十变五化(变化多端);十亲九眷(众多亲戚);十相具足(十分美貌);十相俱足(娇妻美妾俱全);十数(十多;十几,表示众多);十荡十决(多次冲击均能破敌);十万(数目。又形容数量极多);十恶五逆(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十尧(圣人众多);十朋(许多朋友);十有八九(绝大多数)

    (3) 通“什”。杂 。如:十锦;十样锦(有各种不同花纹的织锦)

    英文翻译

    ten, tenth; complete; perfect

    方言集汇

    ◎ 粤语:sap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ship8 [宝安腔] sip8 [沙头角腔] sip8 [东莞腔] sip8 [梅县腔] ship8 [客语拼音字汇] sib6 [客英字典] ship8 [台湾四县腔] siip8 [陆丰腔] ship8
    ◎ 潮州话:zab8 (tsâp) 「澄海」zag8 (tsâ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是執緝A入聲開口三等侵Aʑĭĕpzjip
    liù [liu]
    部首: 225
    笔画: 4
    五笔: UYG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C
    四角: 00800

    详细解释

    数词

    (1) 五加一的和

    人道以六制。——《管子·五行》

    六日不詹。——《诗·小雅·采绿》

    六主律。——《易·本命》

    夫六中色也。——《国语·周语》

    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六礼(中国古代婚姻需备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种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麦、菽六谷,后为各种谷物的泛称);六儿(僮仆的泛称);六丁六甲(道教称供天帝役使的阴神为六丁,阳神为六甲);六街三市(泛称众多街市);六曹(指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

    (3) 《易》卦之阴爻称为六

    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说文》

    (4) 又如:初六(由下而上的第一个阴爻);上六(最上一个即第六个阴爻);六爻(爻,是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每三爻会成一卦。两卦即是六爻);六出(雪花。因呈六角形)

    (5) 六次

    六黜清能,六进否劣。——《晋书·杜预传》

    名词

    (1) 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其黄钟清用“六”字。——《宋史》

    (2) 古国名 。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楚人灭 六。——《左传·文五年》

    (3) 姓

    英文翻译

    number six

    方言集汇

    ◎ 粤语:l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uk7 [宝安腔] luk7 [沙头角腔] luk7 [客语拼音字汇] liug5 lug5 [梅县腔] liuk7 [东莞腔] luk7 [客英字典] liuk7 [台湾四县腔] liuk7 [陆丰腔] li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竹屋三入聲開口三等lĭukliuk
    [zi]
    部首: 344
    笔画: 6
    五笔: PB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ND
    四角: 30407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兼形声。从宀( 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2) 同本义

    字,乳也。——《说文》。

    字,生也。——《广雅》

    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论衡·气寿》

    六畜遂字。——《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

    苦山有木,服之不字。——《山海经·中山经》

    亭有畜字马,岁课息。——《汉书·食货志下》

    (3) 又如:字乳(生育);字育(生育、蕃育)

    (4) 怀孕,体内怀着胎儿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易·屯》

    乘字牝者,傧而不得聚会。——《史记·平准书》

    (5) 又如:字牝(怀孕的母畜);字孕(怀胎;生殖);字马(怀孕的马)

    (6) 抚养;养育;教养

    其僚无子,使字敬叔。——《左传》

    不能字人之孤而杀之。——《左传·成公十一年》

    牛羊腓字之。——《诗·大雅·生民》

    字而幼孩,遂而鸡豚。——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7) 又如:字养(抚养;养育);字民(养育人民);字育(化生);字孤(抚养孤儿)

    (8) 爱

    于父,不能字厥子。——《书·廉诰》

    乐王鲋字而敬。——《左传·昭公元年》。注:“字,爱也。”

    (9) 又如:字孤(抚爱孤儿);字爱(抚爱)

    (10) 教育;教课;传授知识

    天会间,充女直字学生,学问通达,观书史,工为诗。——《金史·温敦兀带传》

    (11) 治理

    防民之理甚周,而不至皎察;字民之方甚裕,而不至使侵蛑。——刘禹锡《答饶州之使君书》

    (12) 取名;取表字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楚辞·离骚》

    武字 子卿。——《汉书·李广苏建传》

    张衡字 平子。——《后汉书·张衡传》

    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

    (13) 女子许嫁

    甚至于说,待字的大姑娘,也得拿出来抽签。——茅盾《动摇》

    (14) 又如:字人(女子嫁人)

    名词

    (1) 文字(古时单体叫文,合体叫字,后人逐渐不再严格区别)

    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说文解字·叙》

    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汉书·艺文志》

    分文析字。——《汉书·刘歆传》

    象形、指事,文也,会意、谐声、转注,字也。——《通志·六书略》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梦溪笔谈·活板》

    (2) 又如:字指(文字的含意);字号(以文字作符号);字音(文字的读音);字格(书写文字的格式);字债(文字的债务);字学(文字学);中国字,汉字;篆字;字脚(字眼);字养(指用在某处的字眼)

    (3) 表字,人的别名(字和名常有意义上的联系。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人用字,表示尊敬)

    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上》

    幼名,冠字。——《礼记·檀弓》。疏:“始生三月而加名,故去幼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等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顶加字。”

    闻名即知其字,闻字而知其名,盖名与字相比附故。——《白虎通·姓名》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 仲尼,姓 孔氏。——《史记·孔子世家》

    陈胜者, 阳城人也,字 涉。——《史记·陈涉世家》

    (4) 名号

    季子谢之,请问姓字。——《论衡·书虚》

    (5) 用文字写成的凭据、字条或短柬

    杨执中又写了一个字去催 权勿用见这字,收拾搭船来 湖州。——《儒林外史》

    (6) 又如:字据;立字为凭

    (7) 字眼,词 。如:他用字准确;在创业者的字典里找不到“害怕”这个字

    (8) 字迹 。如:字仿(仿照字样学写字);他写一手好字;她的字很难认

    (9) 书法 。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

    又有李元中,字画之工,追踪 钟王。—— 宋· 王明清《挥麈三录》

    (10) 书法作品

    原来是问金冬心的字,我拿去卖了。—— 巴金《秋》

    专藏字,不藏画

    (11) 书信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杜甫《登岳阳楼》

    托敝亲家写一封字来。——《儒林外史》

    (12) 字体 。如:颜字;柳字

    (13) 字音 。如:咬字;字正腔圆

    (14) 姓

    英文翻译

    letter, character, word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沙头角腔] su5 [宝安腔] su3 [客英字典] sii5 cih5 [台湾四县腔] sii5 cih5 [梅县腔] se5 ze3 [东莞腔] su5 [陆丰腔] sii6 [海陆丰腔] sii6 cih6 [客语拼音字汇] si4
    ◎ 潮州话:ri7, re6[潮阳]r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疾置去聲開口三等dzʰĭəzih/dzioh
    xīn [xin]
    部首: 440
    笔画: 4
    五笔: NY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P
    四角: 33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 同本义

    心,人心也。在身之中,象形。——《说文》。按,在肺之下,膈膜之上,着脊第五椎。形如莲蕊,上有四系,以通四脏。心外有赤黄裹脂,谓之心包络。

    其祀中霤,祭先心。——《吕氏春秋》

    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心腹之病(致命之祸;隐患);心上刃(“忍”字的拆写);心肝肐蒂(心肝宝贝);心气(中医指心脏的功能);心系(系悬心脏于胸腔中的筋脉);心脾(心脏与脾脏)

    (4) 内心

    日月阳止,女心伤止。——《诗·小雅·杕杜》

    (5) 又如:心悦情服(真心乐意地情愿或服从);心香(敬事鬼神,心笃意诚,同于焚香);心苗(心意;心愿)

    (6) 心中。心里 。如:心喻口,口喻心(自己反复思量、揣度);心肝道儿(心思。亦指财欲);心甜的(心爱);心丧(心里悼念)

    (7) 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心之官则思。——《孟子》

    (8) 又如:心猿智慧(喻头脑机敏灵活);心拙口夯(心笨口笨);心坌(愚笨);心知(心智)

    (9) 思想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

    心忧炭贱。——唐· 白居易《卖炭翁》

    汝心之固。——《列子·汤问》

    心乐之。——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用心专。——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10) 又如:心量(志气;抱负);心体(指思想);心识(意识);心想(思想;感情);心裁(指思想,主意);心用(思想行为)

    (11) 精神 。如:心神惝恍(神志不清,迷迷糊糊);心神仿佛(心神恍惚不安);心猿(比喻心神如猿猴般变化难以控制);心体(精神与肉体)

    (12) 心绪;心情 。如:心猿难系(喻人心思散乱,难于把握);心荒撩乱(心荒意乱);心惊骨软(神态惶恐);心持两端(分心,心绪不集中)

    (13) 思虑;谋划 。如:心重(思虑太多);心趄(变心;不遵守诺言);心模(揣测;估量)

    (14) 中心,中央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15) 又

    当心画

    波心荡。——宋· 姜夔《扬州慢》

    (16) 又如:心号(兵卒上衣前后的标志符号);心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的简称。以其概括了《般若经》的核心,故称);心子;心脏;江心

    英文翻译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方言集汇

    ◎ 粤语:sam1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im1 [东莞腔] sim1 [梅县腔] sim1 [陆丰腔] sim1 [沙头角腔] sim1 [海陆丰腔] sim1 [宝安腔] sim1 [客语拼音字汇] xim1 [台湾四县腔] sim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息林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sĭĕmsim
    chuán,zhuàn [chuan,zhuan]
    部首: 221
    笔画: 6
    五笔: WFN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QNI
    四角: 25232

    详细解释

    chuán

    动词

    (1) 传递;传送

    速于置郵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又如:传家(传于后代子弟);传衣(继承衣钵);传首(传送首级);传运(传递运输);传演(传递演变)

    (3) 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4) 又如:传度(传授);传派(传授的流派);传旨(传授意旨);传书(传授书籍)

    (5) 让位;传代

    不传于贤而传于子。——《孟子》

    (6) 又如:传位(传授帝王权位);传政(传授政权)

    (7) 留传

    功如丘山,名传后时。——《盐铁论·非鞅》

    此世所以不传也。——苏轼《石钟山记》

    居第当传子孙。——司马光《训俭示康》

    (8) 又如:传世(后传到后世);传灯(传留佛法);传祚(流传后世);家传秘方

    (9) 充分或确切地表明;表达

    传神写照。——《世说新语·巧艺》

    (10) 又如:传真(画肖像)

    (11) 召,叫来。发出命令叫人来

    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红楼梦》

    (12) 又如:传嘴(传话);传会(传呼);传答(传达);传证人

    (13) 另见 zhuàn

    zhuàn

    名词

    (1) 驿站所备的车

    晋侯以传召 伯宗。——《左传·成公五年》

    周公旦从鲁闻之,发急传而问之。(急传:特快的驿车)——《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非传非遽(驿马),载奇皮革,罪死不赦。——《韩非子·爱臣》

    (2) 驿站;驿舍

    昔者赵氏袭 卫,车舍人不休传。——《战国策·齐策五》

    发人修道,缮理亭传。——《后汉书·陈忠传》

    (3) 又如:传车(古代驿站的专用车辆);传吏(驿舍的官吏);传马(驿站所用的马);传乘(驿站的车马);传宰(管理驿站的小官)

    (4) 符信

    凡所达货贿者,则以节传出之。——《周礼》

    诈刻传出关归家。——《汉书·宁成传》

    (5) 传记

    吾已作传。——清· 袁枚《祭妹文》

    善传游侠。——孙文《序》

    (6) 又

    为五百人立传。

    (7) 又如:自传;外传;别传;传状(传记行状);传叙(人物传记);传诔(传记和诔文)

    (8) 指以描述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如:《水浒传》;《儿女英雄传》

    (9) 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

    六艺经传。——唐· 韩愈《师说》

    (10) 又如:传注(解释经籍的文字);传诂(解释经籍的文字);传疏(诠释经义的文字);传笺(谓《诗经》的注解)

    动词

    (1) 作传;记载

    汉史既传其事,而后世工画者又图其迹。—— 唐· 韩愈《送杨少尹序》

    (2) 又如:前半部传的是傅仪

    (3) 另见 chuán

    英文翻译

    summon; propagate, transmit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4
    ◎ 潮州话:〖tuang5(thûang)[潮州]tuêng5〗 〖deng7 [揭阳、潮阳]duang7〗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