匽溲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指厕所。
宋 苏辙 《颍州择胜亭》诗:“江海之民,生託于舟:前炊釜鬵,后凿匽溲;昼设豆觴,夕张衾裯。”
引证解释
⒈ 指厕所。
引宋苏辙《颍州择胜亭》诗:“江海之民,生託于舟:前炊釜鬵,后凿匽溲;昼设豆觴,夕张衾裯。”
匽溲的网络释义
匽溲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匚,妟声。本义:匿)
(2) 贮污水的坑池
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周礼·天官·官人》。注:“匽猪,谓霤下之池,畜水而流之者。”
(3) 姓
动词
通“偃”。停息
海内安宁,兴文匽武。——《汉书·礼乐志》。颜师古云:“匽,古偃字。”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jan3 [台湾四县腔] jen3 [客英字典] jen3 [海陆丰腔] re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偃 | 於幰 | 影 | 元開 | 上聲 | 阮 | 開口三等 | 臻 | 元 | ʔĭɐn | qianx/iaan |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叟声。本义:用水调和)
(2) 同本义
溲,浸沃也。——《说文》
溲,水调粉面也。——《正字通》
今苏俗言溲粉、溲面皆是。——《说文通训定声》
明齐溲酒。——《仪礼·士虞礼》
(3) 又如:溲面(以水拌面)
(4) 淘洗
析薪溲米。——《聊斋志异》
(5) 又如:溲箕(竹编的淘米用具)
(6) 排泄大小便
湛至朝堂,遗失溲便,因自陈疾笃,不能复任朝,事遂罢之。——《后汉书·张湛传》
臣闻昔者大任娠 文王不变,少溲于豕牢,而得 文王不加疾焉。——《国语》
臣意诊之,曰:“涌疝也,令人不得前后溲。”——《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司马贞索隐:“前溲谓小便;后溲,大便也。”
(7) 又如:溲血(尿血;便血);溲恶(小便与大便);溲溺(撒尿);溲膏(排泄膏状小便);溲器(尿器)
(8) 吐血
溲血死。——《史记》
(9) 排泄精液
内热溲膏是也。——《庄子》
形容词
(1) 过时不顶用的 。如:溲话(陈话;老话;旧话)
(2) 用同“馊”。饭菜变质发出的一种酸臭味 。如:溲饭;溲酒
名词
(1) 尿
至其矢溲,亦亲候其时节颜色所下。——欧阳修《海陵许氏南园记》
(2) 像尿一样的液体
地溲,沟涧流水。——《本草纲目》
(3) 淘米声
叟,叟叟,淅米声。通作“溲”。——《集韵》
(4) 溲水 ,源出今湖北省枣阳县东北山,流经河南省桐柏县,至唐县入澧河,又名“秋河”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seu3 [梅县腔] seu1 [海陆丰腔] seu3 [客英字典] seu3 seu5
◎ 潮州话:思乌2(叟) 思妖1(消),sou2(sóu) siou1/siao1(siau)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意思相近分类信息词性分类字数分类含数字词语含十二生肖词语描写人物的词语描写颜色的词语描写月份的词语描写季节的词语描写二十四节气的词语拼音首字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