匣剑何时跃

xiá jiàn hé shí yuè [xia jian he shi yue]

词语释义

匣剑:藏在匣子里的宝剑。比喻未被重用的人才,感慨什么时候才能施展本领。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唐·韦庄《冬日长安感志》诗:“未知匣剑何时跃,但恐铅刀不再铦。”

成语用法

匣剑何时跃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汉字详情

xiá [xia]
部首: 211
笔画: 7
五笔: ALK
五行:
吉凶:
仓颉: SWL
四角: 71715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匚,甲声。匚( fāng),盛物器。本义:匣子)

(2) 同本义,一般呈方形,大的叫箱,小的叫匣

匣,匮也。——《说文》

匣,箱匣也。——《广韵》

废藏在室匣中者。——《汉书·王莽传》。注:“匮也。”

赐东园画棺玉匣衣衾。——《后汉书·梁竦传》

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冈。——唐· 杜甫《又上后园山脚》

而秦舞阳奉地图匣,以次进。——《史记·刺客传·荆轲》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匣,指镜匣)。——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3) 又如:匣子炮(匣子枪。驳壳枪);木匣;梳头匣儿;镜匣(盛梳妆用品的匣子)

(4) 棺材

河街上船总 顺顺,派人找了一只空船带了副白木匣子,即刻向 碧溪咀撑去。—— 沈从文《边城》

(5) 又如:匣子

(6) 旧时江、浙一带称商业界的一种同行业组织

两淮盐政 高恒,以侵贪匣费故,拟大辟。—— 清· 昭梿《啸亭杂录·杀高恒》

(7) 又如:匣上(清代谓盐务组织为匣上);匣费(盐务款项)

动词

(1) 用匣子收藏

且匣起,青铜休照。——刘克庄《贺新郎》

匣而埋诸土(匣,装在匣子里)。——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 又如:匣匮(放在匣柜里);匣剑(把宝剑藏在匣里。亦指带剑)

(3) 夹、锁

牢子狱卒把武松押在大牢里,将他一双脚昼夜匣着。——《水浒传》

(4) 又如:匣床(旧时牢狱中使用的一种刑具,形如木床,命囚犯仰卧其上,将手脚紧紧夹住,全身不能转动,痛苦异常)

英文翻译

small box, case, coffer

方言集汇

◎ 粤语:haap6
◎ 客家话:[梅县腔] ap7 hap8 [台湾四县腔] ap7 hap8 [客英字典] ap7 hap7 [客语拼音字汇] gab5 hab6 [沙头角腔] hap8 [宝安腔] ap7 hap8 [海陆丰腔] ap7 hap8 [东莞腔] hap8 [陆丰腔] gap7
◎ 潮州话:ab8 (âp) 「澄海」ag8 (âk)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二狎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甲入聲開口二等ɣapghrap/heap
jiàn [jian]
部首: 208
笔画: 9
五笔: WGI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OMLN
四角: 82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刀,佥( qiān)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

(2) 同本义

劒,人所带兵也。——《说文》。注:“今之匕首。”

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 蚩尤受而制之为剑。——《管子》

负剑辟咡诏之。——《礼记·曲礼》

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虞世南《从军行》

(3) 又如:剑锷(剑的锋刃);剑首(剑环。用玉或金属制成,上面镂刻有花纹);剑气(剑的光芒;比喻人的声望)

(4) 剑术 。如:剑士(剑术高明的人);剑仙(精于剑术的仙人)

动词

(1) 以剑杀人

剑斩虞常。—— 东汉· 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

有司马叔持者,白日于都市手剑父仇。—— 潘岳《马穫督诔序》

(2) 挟在胁下

回顾乳者剑汝而立于旁。——宋· 欧阳修《泷冈阡表》

英文翻译

sword, dagger, saber

方言集汇

◎ 粤语:gim3

宋本广韵

[he]
部首: 221
笔画: 7
五笔: WS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NR
四角: 21220

详细解释

代词

(1) 什么

何节奄忽,蹄足洒血?——《文选·宋玉·高唐赋》。注:“何,问辞也。”

何调翰之乔桀?——《文选·潘岳·射雉赋》。注:“何,疑问之辞也。”

何以自绘。——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子何恃而往?——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何异断斯织。——《后汉书·列女传》

(2) 又如:何人;何物;有何困难;何干(有什么相干)

(3) 怎么样

如太行王屋何。——《列子·汤问》

如土石何。

问女何所思。——《乐府诗集·木兰诗》

得钱何所营。——唐· 白居易《卖炭翁》

何苦而不平。——《列子·汤问》

何不以锯中。——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何忧令名不彰。——《世说新语·自新》

羌笛何须怨杨柳。——唐· 王之涣《凉州词》诗

(4) 又如:何居(何故);何者(为什么);何意(为什么,何故);何缘(为什么)

(5) 哪里,什么地方

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

何处得秋霜。——唐· 李白《秋浦歌》

(6) 又如:何往;此行何去?;何从(哪里);何止(哪里止,不止)

(7) 谁

何事非君,何使非民。——《孟子·万章下》

不知何氏之女。——《后汉书·列女传》

(8) 哪样,哪点

何有于我哉?(哪一样我能有呢?这是孔子自谦的话。)——《论语》

动词

(1) 问,盘问,诘问

陈列兵而谁何。——《史记·秦皇纪》

(2) 又如:谁何(盘问是谁)

(3) 通“诃(呵)”。谴责;呵斥

何,与诃通。——《正字通》

又下令不何止夜行;使民自便,境内以安。——《新唐书》

良将精弩寄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史记·秦始皇本纪》

故其在大谴大何之域者,闻谴何则自冠氂缨。——《汉书·贾谊传》

副词

(1) 岂:怎 。如:何以这样?;几何?

(2) 甚;多么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唐· 李白《古风》

水何澹澹。——曹操《步出夏门行》

语气词

(1) 句中语气词,相当于“啊”

隐隐何甸甸。——《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文翻译

what, why, where, which, how

方言集汇

◎ 粤语:ho4 ho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o2 [陆丰腔] ho3 [沙头角腔] ho2 [台湾四县腔] ho2 [梅县腔] ho2 [客语拼音字汇] ho2 [客英字典] ho2 [宝安腔] ho2 [东莞腔] ho2
◎ 潮州话:h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歌平聲開口一等ɣɑgha/ha
shí [shi]
部首: 429
笔画: 7
五笔: JFY
五行:
仓颉: ADI
四角: 640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本义:季度;季节)

(2) 同本义

时,四时也。——《说文》

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释名》

谓其三时不害。——《左传·桓公六年》。注:“春夏秋也。”

三时者,成岁之要时。又,天时不如地利。——《孟子·篇叙》。注:“谓时曰支干五行相孤虚之属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孟子·梁惠王上》

时事之征也。——《左传·闵公二年》

时者,所以记岁也。——《管子·山权数》

四时者,天之吏也。——《淮南子·天文》

四时和谓之宝烛。——《尔雅·释天》。注:“道光照也。”

敬授人时。——《书·尧典》。马注:“羲和四子掌四时。”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谓其三时(指春夏秋)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左传·桓公六年》

(3) 又如:时气(时令,气候);时若(四时和顺);时食(四季应时的食品);时耕(春耕);时夏(夏季);时暑(夏天的炎热);时景(春景);时禽(随节候而出现的鸟);时享(宗庙四时的祭祀);时序(季节的顺序,时间的先后);时祀(按四季所举行的祭祀);时田(四时田猎。指古代帝王、贵族四时到野外打猎,并行军事训练);时令病(在一定季节流行的疾病);时衣(四时的衣服);时芳(应季节而开放的花)

(4) 时辰 ,计时单位,一昼夜的十二分之一(古时一昼夜分为十二时)

时,时辰也。十二时也。——《韵会》

觯俟时而酌。——《仪礼·既夕记》。注:“朝兮也。”

以时启闭。——《周礼·阍人》

时数辞违。——《太玄·玄数》

一日思亲十二时。——黄庭坚《思亲汝州作》

时已过午,奴辈适至。——《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从已时直杀到未时,周瑜虽得利,只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三国演义》

(5) 又如:报时;此日此时;时辰钟(时钟,钟表);晡时(下午四时左右);午时(白天11点至1点);子时(夜间11点至1点)

(6) 时间;时候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庄子·养生主》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心屈。——汉· 贾谊《论积贮疏》

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女时昔作儿,生小出野里。——《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7) 又如:费时(耗费时间);多时(很长时间);时晌(时饷。时间);时子(时候);时目(时下的眼光);时出(得其时而出)

(8) 时尚,时俗

李氏子 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唐· 韩愈《师说》

(9) 时运;命运

死之短长,时也。——《左传》

杀身有地初非惜,报国无时未免愁。——宋· 陆游《登慧照寺小阁》

(10) 又如:时衰(时运衰落);时道(时运;机会);时蹇(时运不佳)

(11) 时机;机会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 李白《行路难》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孟子·梁惠王上》

(12) 又如:失时;时乖运蹇

(13) 动词的时态 。如:过去时;将来时

(14) 钟点 。如:三时三十分十五秒

(15) 片刻,一会儿或瞬间 。如:一时找不到;时暂(短暂时间);时霎(片刻,很短的时间);时复间(一时间,暂时)

(16) 岁月,光阴

时不久留。——《吕氏春秋》

(17) 指时势或时局

救时应仗出群才。——秋瑾《黄海舟中》

(18) 又如:时化(时势的变化);时艰(时局的艰难困苦)

(19) 代,朝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吕氏春秋·察今》

变法者因时而他。——《吕氏春秋·察今》

(20) 又如:时世(时代,时局);时年(时代)

(21) 气候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今天时顺正,死者尚稀。——清· 方苞《狱中杂记》

(22) 姓

形容词

(1) 合时宜的,适时的

时雨降矣。——《庄子》

(2) 又如:时豪(穿着入时;时髦);时谚;时文;时服(当时通行的服装;时兴的服装)

(3) 当时的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4) 又如:时忌(当时的忌讳);时辈(当时的名流、贤达);时彦(当时的英才);时人(当时的人);时势;时语(当时的口语);时豪(当时的豪强);时俊(当代或当时的贤俊)

(5) 通“是”。善,好

尔酒既旨,尔殽既时。——《诗·小雅·怡弁》

副词

(1) 相当于“常常”、“经常”

时与出游猎。——《史记·吕太后本纪》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陶潜《归去来兮辞》

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2) 又如:时闻(常常聆听);时常(常常;经常);时形(经常出现)

(3) 相当于“有时”、“偶尔”

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时没为银海。——明· 徐宏祖《游黄山记》

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明史·海瑞传》

(4) 按时,到时候

谨食之,时而献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5) 叠用,表示时而这样,时而那样;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如:时冷时热

(6) 当时,这时,那时

时秦昭王与楚婚。——《史记》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后汉书·张衡传》

时大风雪。——《资治通鉴》

代词

表示近指,相当于“此”、这”

时,是也。——《尔雅》

黎民于变时雍。——《书·尧典》。传:“是也。”

孝友时格。——《仪礼·士冠礼》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诗·周颂·噫嘻》

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荀子·非十二子》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诗·秦风·驷》

时大风雪,旌旗裂,人马冻死者相望。——《资治通鉴·唐纪》

动词

(1) 适时;合于时宜

风雨之不时。——《荀子》

(2) 又如:时菊(应时开的菊);时雪(应时的雪);时味(应时的美味);时果(应时的水果);时物(应时的作物);时花(应时开的花);时鸟(应时而鸣的鸟);时材(应时的才能);时风(应时的风);时馐(应时的美味);时稼(应时的作物)

(3) 通“伺”。伺候;等待

孔子时其亡无而往拜之。——《论语·阳货》

时其饥饱,达其怒心。——《庄子·人间世》

来丹遂执剑从黑卵,时黑卵之醉偃于牖下,自颈至腰三斩之。——《列子·汤问》

(4) 又如:时行(等待时机而行;及时而作);少时(稍等)

(5) 处,处于

宜于时通,利以处穷。——《荀子》

(6) 承,承受

纳于百揆,百揆时叙。——《书·舜典》

英文翻译

time, season; era, age, period

方言集汇

◎ 粤语:si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shi2
◎ 潮州话:si5

宋本广韵

yuè [yue]
部首: 717
笔画: 11
五笔: KHT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RMHK
四角: 621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足,翟( )声。本义:跳跃)

(2) 同本义

跃,跳也。——《广雅》

涌趯(跃)邪阴。——《汉书·李寻传》。师古曰:“趯字与跃同。”

骐骥一跃。——《荀子·劝学》

浮光跃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跃掷径出。——《聊斋志异·促织》

若将跃舞。

跃起持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3) 又如:跃龙门(比喻科举考试);跃如(踊跃的样子);跃治(比喻人好炫耀以求表现);跃马横戈(骑马奔跃,横握长戈);跃动(跳动);跃跃(跳动的样子。又指跳跃迅速的样子);跃跃欲试(心动而想尝试)

(4) 上竖;上举 。如:跃龙(指皇帝登位)

副词

迅疾 。如:跃升(迅速提升);跃进(快速前进)

英文翻译

skip, jump, frolic

方言集汇

◎ 粤语:joek3 joek6 tik1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