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滴虫

pú dī chóng [ pu di chong]
注音 ㄆㄨˊ ㄉ一 ㄔㄨㄥˊ

词语释义

匍滴虫 púdīchóng

(1) 匍滴虫属的有鞭毛的原虫

herpetomonad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herpetomonad] 匍滴虫属的有鞭毛的原虫

汉字详情

[pu]
部首: 202
笔画: 9
五笔: QGEY
五行:
仓颉: PIJB
四角: 27220

英文翻译

crawl; lie prostrate

方言集汇

◎ 粤语:po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pu2 [客英字典] pu2 [陆丰腔] pu3 [客语拼音字汇] pu2 [宝安腔] pu2 [台湾四县腔] p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胡平聲開口一等bʰubo/bu
[di]
部首: 331
笔画: 14
五笔: IUMD
五行:
仓颉: EYCB
四角: 30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啇( )声。本义:液体一点一点落下来。成语:滴水成冰) 同本义

滴,水注也。——《说文》

若何滴滴。——《列子·力命》

临岐别数子,握手泪再滴。——唐· 杜甫《发同谷县》

(2) 又如:滴沥(水下滴);滴溜(涓滴的水);滴水(滴下来的水);滴溜当啷(不断下滴的样子)

名词

水点;点点下落的液体 。如:水滴;雨滴。也用以形容像水滴那样圆的物体。如:滴子(垂珠)

形容雨水下落和钟摆等的声音 。如:滴滴(水点连续滴下的声音;一颗颗的水珠);滴溜扑(滴溜溜扑;滴留扑;滴流扑。都形容物体跌落的声音);滴嗒(滴答;滴漉。水下流声)

量词

(1) 多用于颗粒状滴下的液体

十日不饮一滴浆。——王建《伤邻家鹦鹉词》

(2) 又如:洒下几滴眼泪

英文翻译

drip; drop of water

方言集汇

◎ 粤语:d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t7 (din5) [东莞腔] dit7 [陆丰腔] dit7 [梅县腔] dit8 dit7 sit7 [台湾四县腔] dit7 (din5) [宝安腔] dit7 [客语拼音字汇] did5 did6 [客英字典] dit7
◎ 潮州话:di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tektiek
chóng [chong]
部首: 603
笔画: 6
五笔: JHNY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LMI
四角: 501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 huǐ,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

(2) 同本义

虫,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说文》

风为虫。——《孔子家语·执辔》

烦气为虫。——《淮南子·精神》

禽兽虫蛾。——《列子·黄帝》

虫飞薨薨。——《诗·齐风·桑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人民不胜虫蛇。——《韩非子·五蠹》

(3) 又如:虫豸(昆虫;虫子);虫蛭(小虫子);虫天(百虫能各自适应所处的环境);虫吊(虫声。其声凄切,有如吊问);虫出(人死后数日则尸体生虫。喻死后不得入土安葬)

肉腐出虫。——《荀子》

(4) 古代泛指所有的动物

蛟虫死。——《吕氏春秋·览冥》

(5) 又如:长虫(大虫。方言。指老虎);虫虾(指鱼虾);虫虱(泛指蛀虫);虫网(谓蜘蛛布网)

(6) 虫灾 。如:虫霜水旱(指农田的四大害);虫妖(虫类造成的灾害。多指蝗灾)

英文翻译

insects, worms; KangXi radical 142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4 wai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ng2 fui3 [宝安腔] cung2 | fui3 [台湾四县腔] cung2 fi3 [客语拼音字汇] cung2 [东莞腔] cung2 [客英字典] chung2 [梅县腔] chung2 [陆丰腔] chu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七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許偉微合上聲合口三等xĭwəihyoix/xvo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