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

pú táo tāi [ pu tao tai]
注音 ㄆㄨˊ ㄊㄠˊ ㄊㄞ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妇女受孕后胚胎发育异常,在子宫内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葡萄状透明水泡,称为'葡萄胎'。葡萄胎分良性和恶性两种。前者又称'水泡状胎块'。后者指病灶侵入子宫肌层,甚至转移至肺﹑阴道等处,发展成为绒毛膜细胞癌。

词语解释

  1. 妇女受孕后胚胎发育异常,在子宫内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葡萄状透明水泡,称为“葡萄胎”。葡萄胎分良性和恶性两种。前者又称“水泡状胎块”。后者指病灶侵入子宫肌层,甚至转移至肺、阴道等处,发展成为绒毛膜细胞癌。

引证解释

⒈ 妇女受孕后胚胎发育异常,在子宫内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葡萄状透明水泡,称为“葡萄胎”。葡萄胎分良性和恶性两种。前者又称“水泡状胎块”。后者指病灶侵入子宫肌层,甚至转移至肺、阴道等处,发展成为绒毛膜细胞癌。

葡萄胎的国语词典

一种胚胎发育异常的病症。妇女受孕期间,受精卵在母体内发育失常,形成许多成串的葡萄状小囊,囊内存有液体。一般患者常有恶心、腹痛、子宫快速扩大、阴道出血等症状,若不及早治疗,会引起严重贫血、子宫穿孔,或有转为癌症的可能。

葡萄胎的网络释义

葡萄胎 科普中国

  • 葡萄胎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高度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相连成串,形如葡萄,亦称水泡状胎块(HM)。葡萄胎分为两类:①完全性葡萄胎 胎盘绒毛全部受累,整个宫腔充满水泡,弥漫性滋养细胞增生,无胎儿及胚胎组织可见;②部分性葡萄胎 部分胎盘绒毛肿胀变性,局部滋养细胞增生,胚胎及胎儿组织可见,但胎儿多死亡,有时可见较孕龄小的活胎或畸胎,极少有足月婴诞生。
  • 葡萄胎造句

    葡萄胎不具备正常胎儿拥有的一些表现,此时孕妇感觉不到胎动,触不到胎块,也听不到胎心。
    破坏性和恶性的绒毛膜上皮癌往往是葡萄胎所引起。
    医生说她子宫内形成的葡萄状透明水泡样胚胎是个葡萄胎。
    葡萄胎无血管的绒毛是十分大的。
    绒毛膜癌比葡萄胎少见,如图所示。
    产科出现恶心呕吐的可能包括多胎妊娠或葡萄胎。
    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的病变特点。
    如何有效治疗葡萄胎?怎么有效治疗葡萄胎?
    结论绒癌和侵蚀性葡萄胎经化疗保留子宫是可行的。
    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在正常绒毛膜、葡萄胎和绒毛膜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部分性葡萄胎的诊断价值。
    图示的是葡萄胎由类似于葡萄状的绒毛状物构成。
    目的探讨侵袭葡萄胎患者化疗前后血树突状细胞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葡萄胎染色体分析的临床意义。
    葡萄胎无血管绒毛是十分大的。
    葡萄胎恶变与子宫大小、卵巢黄素化囊肿密切相关。
    两个精子与一个卵子受精时产生部分性葡萄胎。
    与此类似,在分娩和葡萄胎妊娠后或者是流产后则可能出现产后甲状腺炎。
    葡萄胎血管发育障碍,导致胚胎死亡。
    结论本研究结果不支持葡萄胎的遗传学类型与大体病理类型间有平行关系的论点。

    汉字详情

    [pu]
    部首: 301
    笔画: 12
    五笔: AQGY
    五行:
    仓颉: TPIB
    四角: 44227

    英文翻译

    grapes

    方言集汇

    ◎ 粤语:pou4
    ◎ 客家话:[梅县腔] pu2 [台湾四县腔] pu2 [宝安腔] pu2 [海陆丰腔] pu2 [客英字典] pu2 [陆丰腔] pu3 [客语拼音字汇] pu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一模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薄胡平聲開口一等bʰubo/bu
    táo [tao]
    部首: 301
    笔画: 11
    五笔: AQRM
    五行:
    仓颉: TPOU
    四角: 44727

    详细解释

    ——如“葡萄”( pútao

    英文翻译

    grapes

    方言集汇

    ◎ 粤语:tou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2 tau2 [客语拼音字汇] tau2 to2 [台湾四县腔] to2 tau2 [东莞腔] tau2 [客英字典] tau2 [梅县腔] tau2 [陆丰腔] to3 [宝安腔] tau2
    ◎ 潮州话:to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六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徒刀平聲開口一等daudʰɑu
    tāi [tai]
    部首: 444
    笔画: 9
    五笔: ECKG
    五行:
    仓颉: BIR
    四角: 73260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肉,台声。本义:未生的幼体,胚胎)

    (2) 同本义

    胎,妇孕三月也。——《说文》

    胎,始也。——《尔雅》

    九窍者胎生。——《庄子·知北游》

    毋杀孩虫胎天飞鸟。——《礼记·月令》

    三月而胎。——《淮南子·精神》

    (3) 又如:胎夭(刚出生及尚未出生的小动物);胎胞(胎儿的胞衣);胎动(胎儿在母体内蠕动);胎卵(胎生与卵生);胎形;胎位

    (4) 怀孕或生育的次数 。如:头胎;第二胎;私胎;双胞胎

    (5) 衬在衣服、被褥等的面子和里子之间用作填充的材料 。如:棉花胎

    (6) 器物的坯子;物体的初步而未修整的粗模 。如:胎子(坯子);胎骨(坯子或骨架);泥胎

    (7) 环绕并装到轮箍上的实心或充气的橡胶垫 。如:车胎;轮胎

    (8) 事物的根源或初基

    福生有基,祸生有胎。——《汉书》

    (9) 植物幼芽

    奇花初胎。(胎,名词用如动词,开花。)——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动词

    养育;孕育 。如:胎孕(身孕;孕育);胎字(抚育;安抚);胎育(生育;孕育);胎蚌(怀蛛之蚌);胎养(养育)

    英文翻译

    unborn child, embryo, fetus

    方言集汇

    ◎ 粤语:to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oi1 [东莞腔] toi1 [台湾四县腔] toi1 [客英字典] toi1 [梅县腔] toi1 [陆丰腔] toi1 [宝安腔] toi1 [客语拼音字汇] toi1
    ◎ 潮州话:t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十六咍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土來平聲開口一等thai/thoitʰɒ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