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马

lè mǎ [ le ma]
繁体 勒馬
注音 ㄌㄜˋ ㄇㄚˇ

词语释义

勒马 lèmǎ

(1) 拉紧马缰绳,使马或奔驰向前,或缓步徐行,或回头转向,或临崖急刹

舍着命提刀仗剑,更怕甚勒马停骖。——· 王实甫《西厢记》
neck-rein; rein in the horse

词语解释

基本内容

[neck-rein; rein in the horse] 拉紧马缰绳,使马或奔驰向前,或缓步徐行,或回头转向,或临崖急刹陈留王勒马向前,叱曰--《三国演义》兀术与 哈迷蚩、 黄炳权,上了 金山,勒马徐行。--《说岳全传》关胜无心恋战,勒马便回。--《水浒全传》舍着命提刀仗剑,更怕甚勒马停骖。--元. 王实甫《西厢记》 勒马 lèmǎ [neck-rein; rein in the horse] 拉紧马缰绳,使马或奔驰向前,或缓步徐行,或回头转向,或临崖急刹 陈留王勒马向前,叱曰…——《三国演义》 兀术与哈迷蚩、黄炳权,上了金山,勒马徐行。——《说岳全传》 关胜无心恋战,勒马便回。——《水浒全传》 舍着命提刀仗剑,更怕甚勒马停骖。——元·王实甫《西厢记》 成语:悬崖勒马. 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醒悟回头.

勒马的国语词典

收住缰绳,使马停止前进。

勒马的网络释义

勒马

  • 勒马,指拉紧马缰绳,使马或奔驰向前,或缓步徐行,或回头转向,或临崖急刹。出自《三国演义》。
  • 勒马造句

    小王,你要悬崖勒马,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大家劝王明悬崖勒马,尽快改正错误。
    现在是你悬崖勒马的时候了。
    你再不悬崖勒马,那就后悔无及了。
    犯罪分子必须悬崖勒马,否则将变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你要悬崖勒马,不能再错下去了。
    琳琳你再不悬崖勒马,继续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会犯大错误的,到那时就后悔莫及了。
    做错了事情不要紧、只要你即使悬崖勒马、一切都会有补救的机会。
    印象中的蝶舞天涯,现实中成了悬崖勒马。
    犯了错误如果能够悬崖勒马,那么就能得到从宽处理。
    现在警方正悬崖勒马,急着夺回那早已失控的局势的掌控权。
    你的心性逐渐沉沦,再不悬崖勒马,那就后悔莫及了。
    张警官劝说那几个坏孩子悬崖勒马,不要越陷越深。
    当你看到它的色彩,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处境变的更糟糕之前悬崖勒马。
    中国是朝鲜主要的食物和燃料供应方,但是却拒绝让朝鲜悬崖勒马。
    不要再执迷不悟了,临崖勒马还来得及。
    您铸成大错在前,已经对不起天地祖宗,赶快悬崖勒马吧!
    幸亏小明悬崖勒马,要不然已进入监狱了。
    你冒犯他是愚蠢的,你必须立刻悬崖勒马。
    如果有人认为可以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到神的面前,你要悬崖勒马。

    汉字详情

    lè,lēi [le,lei]
    部首: 217
    笔画: 11
    五笔: AFLN
    姓名学:
    仓颉: TJKS
    四角: 445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革,力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套在马头上带嚼子的笼头)

    (2) 同本义

    勒,马头络衔也。——《说文》

    勒面绩总。——《周礼·巾车》

    案勒一具。——《汉书·匈奴传》。注:“马辔也。”

    弓矢鞍勒。——《后汉书·乌桓鲜卑传》

    缨辔贝勒。——《仪礼·既夕礼》

    (3) 又如:马勒;勒面(古代马面饰)

    (4) 对数能量损失,中子能量损失的一种量度,等于中子初始能量与在慢化过程中任一点上能量之比的自然对数值

    (5) 勒克司的简称(照度单位)

    (6) 姓。

    动词

    (1) 约束;收紧缰绳以止住马骡等或使马转身

    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楚辞·九章·思美人》

    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虞世南《出塞》

    (2) 又如:勒马;勒帛(系帛作腰带);勒限(给一定的期限);勒口(套上带嚼口的笼头);勒子(妇女用的,由形如两片叶子连接起来的帽圈)

    (3) 雕刻 。如: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勒石(刻字于石);勒铭(勒碑,勒石。镌刻铭文);勒巧(把记巧文字刻在石上);勒碑

    (4) 统率

    勒兵,下令军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5) 又如:勒兵(治军,操练或指挥军队,陈兵。检阅军队);勒卒(部署、操练士卒);亲勒六军

    (6) 强迫;强制 。如:勒取(强行索取);勒迫(强迫);勒停(强制停止;勒令停职)

    (7) 割,划

    宋江按住那婆娘,右手却早刀落,去那 婆惜嗓子上只一勒,鲜血飞出。——《水浒传》

    (8) 勒索 。如:勒掯(掯勒、累掯。勒索,克扣)

    (9) 挑动,挑逗 。如:勒战(挑战)

    (10) 另见 lēi

    lēi

    动词

    (1)捆住;套住;或捆住或套住后再用力拉紧(多单用)

    擅直勒死平民。——关汉卿《窦娥冤》

    (2)又如:勒紧裤带

    (3)另见

    英文翻译

    strangle, tighten

    方言集汇

    ◎ 粤语:laak6 lak6
    ◎ 客家话:[东莞腔] lek8 [梅县腔] lit8 [海陆丰腔] let8 [客英字典] let8 lit8 [宝安腔] let8 [客语拼音字汇] led5 liad6 lid6 [台湾四县腔] l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盧則德開入聲開口一等loklək
    [ma]
    部首: 320
    笔画: 3
    五笔: CNN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NVSM
    四角: 771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象马眼、马鬃、马尾之形。“马”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家畜名)

    (2) 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它和其他现存的马属和马科动物的区别是尾毛和鬃毛长,后腿飞节内下方有一块胼胝,还有一些非固定特征(如体型较大,蹄子较大,颈稍呈弓形,头小,耳短)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3) 又如:马伯乐(相马的人);马首(属马的人);马牌子(官府养马的伕役,他们身上都挂有腰牌作凭证);马曹(官署名。专门管马);马圈(养马的地方);马祭(祭祀马神);马绊(系马用的绳子);马褐(马的护衣);马祸(马的异象。古代以为灾变之兆);马图(传说中龙马背负出水的图)

    (4) “码”的古字。古代用 以计算的筹码。近世也用以计数

    为胜者立马。——《礼记·投壶》

    (5) 又如:马子(筹码)

    (6) 姓

    动词

    (1) 〈方〉∶发怒时把脸拉长像马脸 。如:马起面孔叫他们出去

    (2) 驾着马

    裘马过世家。——《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裘马扬扬

    形容词

    大的。如:马道(大路);马包(被包。中间开口、两旁可以塞进东西的长布袋);马船(大型官船);马溜子船(航行速度较快的大船)

    英文翻译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方言集汇

    ◎ 粤语:maa5
    ◎ 潮州话:bhê2 maⁿ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