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迫

lè pò [ le po]
注音 ㄌㄜˋ ㄆㄛˋ

词语释义

1.强迫。

词语解释

  1. 强迫。

    吴组缃 《山洪》二三:“同伴们唯恐官长扣留他们不放,要勒迫他们送上火线。”

引证解释

⒈ 强迫。

吴组缃《山洪》二三:“同伴们唯恐官长扣留他们不放,要勒迫他们送上火线。”

勒迫的国语词典

威胁强迫。

如:「他不堪地方上恶豪的勒迫剥削,只好出走他乡。」

勒迫的网络释义

勒迫

  • lè pò ㄌㄜˋ ㄆㄛˋ
  • 勒迫
  • 强迫。 吴组缃 《山洪》二三:“同伴们唯恐官长扣留他们不放,要勒迫他们送上火线。”
  • 沈从文《边城》:“善意的勒迫这过路人使用他的药方。”
  • 汉字详情

    lè,lēi [le,lei]
    部首: 217
    笔画: 11
    五笔: AFLN
    姓名学:
    仓颉: TJKS
    四角: 4452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革,力声。从“革”,表示与皮革有关。本义:套在马头上带嚼子的笼头)

    (2) 同本义

    勒,马头络衔也。——《说文》

    勒面绩总。——《周礼·巾车》

    案勒一具。——《汉书·匈奴传》。注:“马辔也。”

    弓矢鞍勒。——《后汉书·乌桓鲜卑传》

    缨辔贝勒。——《仪礼·既夕礼》

    (3) 又如:马勒;勒面(古代马面饰)

    (4) 对数能量损失,中子能量损失的一种量度,等于中子初始能量与在慢化过程中任一点上能量之比的自然对数值

    (5) 勒克司的简称(照度单位)

    (6) 姓。

    动词

    (1) 约束;收紧缰绳以止住马骡等或使马转身

    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楚辞·九章·思美人》

    扬桴上陇坂,勒骑下平原。——虞世南《出塞》

    (2) 又如:勒马;勒帛(系帛作腰带);勒限(给一定的期限);勒口(套上带嚼口的笼头);勒子(妇女用的,由形如两片叶子连接起来的帽圈)

    (3) 雕刻 。如:勒功(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勒石(刻字于石);勒铭(勒碑,勒石。镌刻铭文);勒巧(把记巧文字刻在石上);勒碑

    (4) 统率

    勒兵,下令军中。——《史记·魏公子列传》

    (5) 又如:勒兵(治军,操练或指挥军队,陈兵。检阅军队);勒卒(部署、操练士卒);亲勒六军

    (6) 强迫;强制 。如:勒取(强行索取);勒迫(强迫);勒停(强制停止;勒令停职)

    (7) 割,划

    宋江按住那婆娘,右手却早刀落,去那 婆惜嗓子上只一勒,鲜血飞出。——《水浒传》

    (8) 勒索 。如:勒掯(掯勒、累掯。勒索,克扣)

    (9) 挑动,挑逗 。如:勒战(挑战)

    (10) 另见 lēi

    lēi

    动词

    (1)捆住;套住;或捆住或套住后再用力拉紧(多单用)

    擅直勒死平民。——关汉卿《窦娥冤》

    (2)又如:勒紧裤带

    (3)另见

    英文翻译

    strangle, tighten

    方言集汇

    ◎ 粤语:laak6 lak6
    ◎ 客家话:[东莞腔] lek8 [梅县腔] lit8 [海陆丰腔] let8 [客英字典] let8 lit8 [宝安腔] let8 [客语拼音字汇] led5 liad6 lid6 [台湾四县腔] let8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五德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盧則德開入聲開口一等loklək
    pò,pǎi [po,pai]
    部首: 306
    笔画: 8
    五笔: RPD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YHA
    四角: 363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辵( chuò),白声。本义:逼近)

    (2) 同本义

    迫,近也。——《说文》

    迫,逼也,近也。——《广韵》

    望崦嵫而勿迫。——《离骚》。注:“附也。”

    而侮所迫之国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

    涉旬月,迫季冬。——司马迁《报任安书》

    时北兵已迫修门外。——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3) 又如:迫措(犹逼近)

    (4) 硬逼,逼迫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里胥迫我纳。——白居易《重赋》

    (5) 又如:胁迫(威胁强迫);强迫(施加压力使服从);迫劫(逼迫);迫蹙(逼迫强制);迫阨(逼迫;胁迫);迫弄(逼迫并戏耍);迫拶(逼迫);迫索(强迫索取);迫胁(逼迫、威胁);迫勒(强迫)

    (6) 催促

    迫生而下。——《吕氏春秋·贵生》

    迫孔悝于厕,强盟之。——《左传·哀公十五年》

    能事不受相促迫。——唐· 杜甫《戏题画山水图歌》

    (7) 又如:迫催(催逼,催促)

    形容词

    (1) 紧迫;急迫

    迫而动。——《淮南子·精神》。注:“切也。”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史记·项羽本纪》

    (2) 又如:迫促(匆忙);迫急(迫切);迫划(紧急筹划);迫遽(急促);迫守(急切收捕);迫究(紧逼追问);迫亟(急促;急迫);迫速(急迫);迫猝(急迫;仓促)

    (3) 狭窄

    西州地势局迫。——《后汉书·窦融列传》

    (4) 又如:迫隘(狭窄;险阻);迫小(狭小);迫隘(狭窄,险阻);迫束(束缚,不得伸展);迫迮(狭窄);迫胁(迫窄;狭陋);迫唶(狭窄)

    (5) 困厄;窘迫 。如:迫厄(犹困厄);迫迮(困厄);迫怵(窘迫恐惧);迫胁(局促;困厄);迫戚(困厄的样子);迫猝(窘迫,困顿)

    (6) 另见 pǎi

    pǎi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coerce, force, compel; urgent

    方言集汇

    ◎ 粤语:baak1 baak3 b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et7 [台湾四县腔] bet7 [梅县腔] bit7 bet7 [陆丰腔] bet7 [东莞腔] pek7 bet7 [宝安腔] bet7 [客英字典] bet7 [客语拼音字汇] bed5 bid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博陌陌二開入聲開口二等pɐkprak/pe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