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 同本义
动,作也。——《说文》
动而健。——《易·彖传》。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4) 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风移影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秋风之动容兮。——《楚辞·抽思》
物莫之能动。——《吕氏春秋·论威》
夜间,大鱼动。——《韩非子·内储说上》
(5) 又如:动耽(动弹);动履(走动);动展(伸展;活动);动息(动静;消息);动惮(动静);动程(动身;起程);风吹草动;别动人家的东西;振动;活动;动起(方言。动不动);动移(移动);动步(迈步前行);动不得;不能动
(6) 动摇;震撼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风雨不动安如山。——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触动感应;感动
明则动。——《礼记·中庸》。注:“动,动人心也。”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动性(动心);动心(遇事而心志动摇;感动人心)
(9) 萌动
春气动,鲜不疫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做;操作;劳作
(11) 又如:动作(劳动;耕作);动乖(动不动就违反);动事(兴办事业;日常应用的器具)
(12) 使用 。如:大动干戈;动支(动用支取);动使(动事。用具;器皿);动筷子;动文
(13) 改变 。如:动色(脸色改变);动意(改变意向);动一两个字
(14) 〈方〉∶吃 。如:她向来不动鱼虾;动啖(吃东西)
副词
动不动,常常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潮州话:dong6 (tǒng)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金,肖声。本义:熔化金属)
(2) 同本义
销,铄金也。——《说文》
销车以斗七命。——《淮南子·泛论》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鐻。——《史记·秦始皇本纪》
销锋镐。——汉· 贾谊《过秦论》
今出黄金银物百五十种,千八百余斤,销冶以供军用。——《三国志·魏志》
女娲销炼五色石以补苍天。——《论衡·谈天》
(3) 又如:销冶(熔炼,熔铸,熔冶);销炼(熔化冶炼);销钱(熔化钱币)
(4) 溶化;消融
雪霜顿销释,土脉膏且黏。——唐· 韩愈《苦寒》
一天大事,竟如此瓦解冰销。——《官场现形记》
(5) 通“消”。清失;消除;消散
是圣人仆也,是自埋于民,自藏于畔,其声销,其志无穷。——《庄子·则阳》
销忧者莫若酒。——《汉书·东方朔传》
夫明者起福于无形,销患于未然。——《汉书·刘向传》
(6) 又如:销患(化除祸患。也作“销祸”);销距(化除敌人的抵抗)
(7) 耗尽,毁灭
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汉书·龚胜传》
(8) 又如:销刃(销毁兵刃);销化(消失而化为无形);销失(即“消失”);销沉(消失沉没。指时光的流逝)
(9) 排遣,打发
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10) 又如:销日(排遣时间);销夏(排遣炎热的夏天)
(11) 衰敝;衰残
周公遗化销微, 孔氏庠序衰坏。——《汉书·地理志下》
(12) 又如:销乏(疲劳;消耗;亏损;衰败);销志(意志渐趋消沉,无法乐观)
(13) 消耗,耗费
典了庄宅,卖了田土,销乏了几多钱物。——《冤家债主》
他就只好背了家具到外边和别的匠人碰个伙,顾个零花销。——《李家庄的变迁》
(14) 又如:销缴(开销;花费;注销交纳);销算(决算,计算收支总帐)
(15) 注销
民户之受害者莫甚于已纳重追,皆由案吏不相关照,乡胥不与销豁。——元· 胡太初《昼帘绪论》
(16) 又如:销豁(注销豁免)
(17) 卖,出售
我游上海考书肆,群书何者销流多?—— 康有为《闻菽园居士欲为政变说部诗以速之》
(18) 又如:经销
(19) 用栓、销钉或螺栓别住、连接或结牢 。如:用销钉销牢
名词
(1) 古代的一种刀
羊头之销,虽水断龙舟,…——《淮南子》
(2) 生铁
屠者弃销而锻者拾之,所缓急异也。——《淮南子》
(3) 通“绡”。生丝缯;帆网
连弩以射,销车以斗。——《淮南子·泛论》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liáng
动词
(1) (形声。本义:用量器计算容积或长度)
(2) 同本义
量,称轻重也。——《说文》。段注:“称者,铨也。汉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权者,所以均物平轻重也。此训量为称轻重者,有多少斯有轻重,视其多少可辜搉其重轻也,其字之所以从重也。”
苦称量之不审也兮。——《楚辞·惜誓》
为之斗斛以量之。——《庄子·胠箧》
不量凿而正枘兮。——《楚辞·离骚》
量入以为出。——《礼记·王制》
(3) 又如:比量(不用尺而用手、绳、棍等大概地量一量;比试);量柴头数米角比喻做事小气吝啬,斤斤计较;量地(丈量土地);量酒(量酒人,量酒博士。都指酒店中接待顾客的伙计);量珠(以斗量明珠以买侍妾。后指纳妾为量珠之聘);量视(衡量;看待)料量(计量);量校(以量器测定校核)
(4) 衡量,酌量
事君者量而后入。——《礼记·少仪》。注:“量其事意合成否。”
量功名日,分财用,平板干。——《左传》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进步未可量。——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度德量力。——《三国志·诸葛亮传》
量敌之众寡。——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5) 又如:量移(被贬谪在边远地方的官员遇大赦时酌量移到京郊)
量
(6) 通“緉”。双
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世说新语·雅量》
(7) 另见
liàng
名词
(1) 量器,计算物体容积的器具,如斗斛一类的容器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左传》
(2) 又如:量度(测量容量和长度的标准);量鼓(古量器名。量可知斗斛之数;鼓是量器名)
(3) 数量;数目 。如:产量(产品的总量);少量(比较少的数量和分量);量度(事物在数量上、程度上的变化);量数(即数量)
(4) 度量;器量
上(皇上)少有大量。——李延寿《南史》
(5) 又如:量窄(气量狭小);量浅(器量狭小);量气(气量);量识(识量,器量见识)
(6) 容量,容受事物的限度
唯酒无量,不及乱。——《论语·乡党》
(7) 又如:酒量;饭量;容量;量中(指满足一定数额)
(8) 由某一化学试验结果所得到的并用来表示被试验物质特征的数值 。如:脂肪油的含碘量
(9) 标准;规格
黄金者,用之量也。——《管子·乘马》
(10) 又如:量度(计量多少和长短的标准)
(11) 抱负
瑜雅量高致。——《三国志》
(12) 才华
刘备以 亮有殊量。——《三国志》
动词
(1) 估量;揣度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诗》
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资治通鉴》
(2) 又如:量入为出;忖量;量抹(量视。轻视,蔑视);量人(衡量长短,以至苛责于人);量才称职(审量人的才能,授予适当的职务)
(3) 料想
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量度(量忖。思量,考虑);量他不敢来
(5)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ong2 liong6 [客英字典] liong5 | liong2 [沙头角腔] liong5 liong2 [陆丰腔] liong3 [客语拼音字汇] liong2 liong4 [东莞腔] liong5 liong2 [宝安腔] liong5 | liong2 [梅县腔] liong2 liong5 [台湾四县腔] liong2 liong5 [梅县腔] liong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良 | 呂章 | 來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宕 | 陽 | lĭaŋ | lia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