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粗

dòng cū [ dong cu]
繁体 動粗
注音 ㄉㄨㄥˋ ㄘㄨ

词语释义

动粗 dòngcū

(1) 〈方〉指动手打人

beat sb.

词语解释

  1. 粗暴待人。多指动手打。

    《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 宗 光伯 看了点头説:‘有理的事慢讲,不必动粗。’” 鲁迅 《故事新编·起死》:“你敢动粗!放手!要不然,我就请司命大神来还你一个死!”

引证解释

⒈ 粗暴待人。多指动手打。

《醒世姻缘传》第三五回:“宗光伯看了点头説:‘有理的事慢讲,不必动粗。’”
鲁迅《故事新编·起死》:“你敢动粗!放手!要不然,我就请司命大神来还你一个死!”

动粗的国语词典

以粗暴的行为对人。

如:「对待小孩子不可以动粗。」

动粗的网络释义

动粗

  • 动粗,汉语词语,读音是dòng cū,指粗暴待人。多指动手打。
  • 动粗造句

    叶家即使想要对李家动粗,名不正,言不顺之下,他还得顾忌你们俩背后的神山。
    刘金山发飙动粗踹保安,演员刘金山亮相出席某活动。
    这是一条半大不小的土狗,它冲进厕所后,咬牙咧嘴,突然扑过来动粗。
    事实上,还未等比赛结束,他就在中场休息室里对上半时犯错的后卫王小诗动粗。
    明知来者不善,但杨大根依然一副心平气和笑嘻嘻的样子,没办法,谁让未来媳妇在旁边看着,他坚决不能动粗或者爆粗口,要维持好男人形象。
    陈兵受了气,不拍板砖不动粗,而是悬梁锥股准备考试,结果书中不仅有颜如玉,还藏有“快意刀”。
    一些城管似乎具有暴力基因,仿佛不动粗就不能宣示威严,不叫嚣隳突就没有存在感。
    恳求交警“手下留情”“放一码”者有之;叫嚷“何必如此顶真”,死不认罚者有之;骂山门,甚至动粗者亦有之。
    前天上午,就有一对小夫妻一路吵过来,在登记室里,两人还在吵,男的火气上来了,伸手就要动粗。
    它在沉井下面留一了根钢丝绳,这个钢丝绳用的细钢丝绳带动粗的钢丝绳,粗的钢丝绳连接底梁的头,在另外一头用液压千斤顶一段一段收过去的。
    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不念旧情,动粗手了!孙叔,这次不劳驾你了,就让我自己来和他玩玩吧!哈哈!
    动不动就发火、动粗的人,再吃肉,不是恶上加恶吗?干脆,今天断一天荤,以示惩戒!
    一份新的研究显示,满怀感恩之情会使人在被挑衅时变得不那么容易动粗,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很多的连襟兄弟能够共渡感恩节而没有大打出手。
    五爷面子上下不来,怎么说也是在古家,这么动粗,太丢面子,脸子一沉,“住手!”。
    曾经确实让我恼火,因为她累年劳动粗糙的手贴近我细嫩的皮肤时让人感觉不舒服。
    嘿嘿,小娇娘!怎么样!要大爷我动粗,还是乖乖的跟大爷我回去做押寨夫人。
    他还保留了一点点刚够调节他的厚道的粗糙性子,这是个举动粗鲁而心地善良的人。
    于是我动粗了,我一掌拍在老太太的印堂上,将那股子萦绕在上的黑气拍散。
    一个年轻女孩拼命挣扎,声嘶力竭的尖叫着,用了两个警察才把她制服;他们没有动粗,只是当她向抓住她手臂的脏手咬去时,第三个警察扇了她一记耳光。
    事实上,还未等比赛结束,他就在中场休息室里对上半时犯错的后卫王小诗动粗向后者的屁股狠狠地连踢三脚。

    汉字详情

    dòng [dong]
    部首: 217
    笔画: 6
    五笔: FCL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IKS
    四角: 147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本义:行动;发作)

    (2) 同本义

    动,作也。——《说文》

    动而健。——《易·彖传》。虞注:“震也。”

    效天下之动者也。——《易·系辞》。虞注:“发也,变动不居。”

    将终岁勤动。——《孟子》。注:“作也。”

    度义而后动。——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寨中人蜷伏不少动。——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4) 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

    风移影动。——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秋风之动容兮。——《楚辞·抽思》

    物莫之能动。——《吕氏春秋·论威》

    夜间,大鱼动。——《韩非子·内储说上》

    (5) 又如:动耽(动弹);动履(走动);动展(伸展;活动);动息(动静;消息);动惮(动静);动程(动身;起程);风吹草动;别动人家的东西;振动;活动;动起(方言。动不动);动移(移动);动步(迈步前行);动不得;不能动

    (6) 动摇;震撼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风雨不动安如山。——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 触动感应;感动

    明则动。——《礼记·中庸》。注:“动,动人心也。”

    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8) 又如:动性(动心);动心(遇事而心志动摇;感动人心)

    (9) 萌动

    春气动,鲜不疫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10) 做;操作;劳作

    (11) 又如:动作(劳动;耕作);动乖(动不动就违反);动事(兴办事业;日常应用的器具)

    (12) 使用 。如:大动干戈;动支(动用支取);动使(动事。用具;器皿);动筷子;动文

    (13) 改变 。如:动色(脸色改变);动意(改变意向);动一两个字

    (14) 〈方〉∶吃 。如:她向来不动鱼虾;动啖(吃东西)

    副词

    动不动,常常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英文翻译

    move, happen; movement, a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6
    ◎ 潮州话:dong6 (tǒng)

    宋本广韵

    [cu]
    部首: 610
    笔画: 11
    五笔: OEGG
    五行:
    仓颉: FDBM
    四角: 979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且声。本义:糙米)

    (2) 同本义

    粗,疏也。——《说文》。按,粝米也。禾黍粟十六斗大半斗为米一斛。

    粮则无矣,麤则有之。——《左传》

    (3) 又如:粗糠(糠。稻、麦,谷子等农作物子实的皮或壳)

    (4) 粗粮

    凡九谷,皆随精粗,差其耗损而供焉。——《新唐书》

    (5) 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指事物的表面现象

    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

    (6) 通过一物体中心的直线长度 。如:树干底部粗为两米的树

    形容词

    (1) 不精,粗糙

    粗,大也。凡不精者皆曰粗。——《广雅》

    其器高以粗。——《礼记·月令》

    其声粗以厉。——《礼记·乐记》

    粗布之衣。——《荀子·正名》

    (2) 又如:粗粝(糙米;粗俗简陋的饭食);粗恶(粗糙,低劣);粗食(粗糙不精的食物);粗粗(即粗糙);粗腿;粗砂;粗重(粗大笨重的家具)

    (3) 粗疏;粗略

    愚者之言,芴然而粗。——《荀子·正名》。注:“粗,疏略也。”

    (4) 又如:粗断(谦辞。胡乱裁决);粗忽(粗疏,疏忽);粗心浮气(不细致;不沉着)

    (5) 略微 。如:粗知一二;粗定(大致安定);粗粗(大略)

    (6) 粗笨;粗野 。如:粗汉(粗笨的人;干粗活儿的人);粗卤(粗俗鲁莽);粗顽(粗鲁刁顽)

    副词

    刚,才

    言粗毕,有五六盗自丛薄间跃出。——《太平广记》

    英文翻译

    rough, thick, course; rude

    方言集汇

    ◎ 粤语:cou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u1 [东莞腔] cu1 [台湾四县腔] cu1 [客英字典] cih1 [海陆丰腔] cu1 [梅县腔] ze1 [客语拼音字汇] cu1 [宝安腔] cu1 [陆丰腔] cih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姥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徂古上聲開口一等dzʰuzox/dz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