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点

jiā diǎn [jia dian]
繁体 加點
注音 ㄐ一ㄚ ㄉ一ㄢˇ

词语释义

指写作时有所增删,加以点抹。

搀杂。

在规定的工作时间终了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常与“加班”连用。

词语解释

  1. 指写作时有所增删,加以点抹。

    唐 岑参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诗:“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参见“ 文不加点 ”。

  2. 搀杂。

    唐 杜甫 《驱竖子摘苍耳》诗:“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跡。” 王嗣奭 释:“加点,谓瓜薤之间,参用苍耳。”

  3. 在规定的工作时间终了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常与“加班”连用。

    郑秉谦 《灯》:“她每天八小时上班,还时常加班加点。”参见“ 加班 ”。

引证解释

⒈ 指写作时有所增删,加以点抹。参见“文不加点”。

唐岑参《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诗:“万言不加点,七步犹嫌迟。”

⒉ 搀杂。

唐杜甫《驱竖子摘苍耳》诗:“加点瓜薤间,依稀橘奴跡。”
王嗣奭释:“加点,谓瓜薤之间,参用苍耳。”

⒊ 在规定的工作时间终了后继续工作一段时间。常与“加班”连用。参见“加班”。

郑秉谦《灯》:“她每天八小时上班,还时常加班加点。”

加点的国语词典

写作时有所增删,加以涂改。

如:「加点酢料」。

加点的网络释义

加点

  • 加点是游戏中一项专业术语,一般指给游戏角色添加属性点、技能点。让游戏角色在某些属性技能上更加优秀,从而出现各种派系的游戏角色。
  • 加点造句

    竣工的日期快要到了,建筑工人正加班加点工作着。
    他一拿到作文试题,立刻奋笔疾书,文不加点,片刻间就洋洋洒洒地写了一大篇。
    学生作文,提倡反复修改,反复揣摩,所谓文不加点是以后的事。
    他思索片刻,便拿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完成了一篇精采的社论。
    字数不够,自己加点。
    我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早出晚归,加班加点,兢兢业业。
    为了在年底完成这批产品,工人们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地拼命干。
    谢老下笔千言,文不加点,不愧是文鸟之梦。
    为了使今年的春晚有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灯光设计师们在加班加点的研究、设计。
    写文章要能文不加点,一气呵成的,一定是具有相当文字修养的人。
    任务迫使我们不得不加班加点。
    生活就像一杯苦咖啡,虽然可以加点糖,但依然叫人心憔悴。
    他似乎天生就是要吃作家这行饭,写起文章来文不加点,轻而易举,真是教人佩服。
    想要能够文不加点,下笔有神,除了天资之外,还必须不断地勤练。
    呵呵,都是朋友,加点分吧!。
    多年的记者生涯,成就了他文不加点的写作功夫。
    他即景生情,文不加点地写了好几首诗。
    外甥小小年纪,写起文章来却能文不加点,一气呵成。
    装修的工人总是拖拖拉拉,到后来就加班加点的赶。
    通过工人叔叔加班加点的抢修,第二天这条路就恢复畅通了。

    汉字详情

    jiā [jia]
    部首: 217
    笔画: 5
    五笔: LKG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KSR
    四角: 460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力,从口。本义:添枝加叶说假话、虚报)

    (2) 同本义

    加,语相增加也。——《说文》

    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左传·襄公十三年》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论语》

    弗敢加也。——《左传·庄公十年》

    (3) 又如:加叶添枝(加油添醋,加油加醋,加油添酱。为了夸张或渲染的需要,在叙述或转述时,增添原来没有的内容);加诸(诬谤;凌驾于;乱说);加诬(虚构诬陷)

    (4) 增加

    臂非加长。——《荀子·劝学》

    声非加疾。

    何以复加。——《汉书·李广苏建传》

    加其土封。——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5) 又如:加注解;加符号;加一钱(收到本金十分之一的高利贷);加二(二成);加绪含容(增加功绩,包含宽容。绪:功绩);加纳(加官受职);加年(年龄增长);加兵(增加兵力)

    (6) 放在上面,加上

    加彘肩上。——《史记·项羽本纪》

    加以金银。——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三缢加别械。——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加额(把手放在额头,表示庆幸或敬意);加冠(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著冠);加笄(以簪束发。古代女子十五岁开始加笄,表示成年)

    (8) 施加;强加

    加之以师旅。——《论语·先进》

    加诸彼。——《孟子·梁惠王上》

    加兵于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卒不加诛。——汉· 刘向《列女传》

    (9) 又如:加功(施工);加惠(施加恩惠)

    (10) 参加;加与 。如:加盟(参加某一团体或组织)

    (11) 凌驾,侵凌

    加胜于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副词

    (1) 表示程度,相当于“更加”,“愈加”

    山不加增。——《列子·汤问》

    至又加少。——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2) 又如:加二(— 方言。更加;加倍);加丰(更加丰富);加损(愈加减少);加顺灵祗(更加顺应神灵的意思)

    名词

    (1) 益处;好处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2) 姓

    英文翻译

    add to, increase, aug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gaa1 gaa3
    ◎ 客家话:[梅县腔] ga1 [海陆丰腔] ga1 [客英字典] ga1 [东莞腔] ga1 [客语拼音字汇] ga1 [陆丰腔] ga1 [沙头角腔] ga1 [宝安腔] ga1 [台湾四县腔] ga1
    ◎ 潮州话:gia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牙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kra/keaka
    diǎn [dian]
    部首: 403
    笔画: 9
    五笔: HKOU
    五行:
    仓颉: YRF
    四角: 21336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黑,占声。本义:斑点)

    (2) 细小的黑色斑痕

    点,黑也。——《说文》。按,小黑曰点。

    (3) 又如:墨点儿;斑点;污点;点缺(瑕疵,缺点);点漆(形容极黑)

    (4) 小滴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宋· 辛弃疾《西江月》

    (5) 又如:雨点;掉点儿(落下稀疏的雨点);点叶(叶上的斑点);点璧(白璧的斑点)

    (6) 汉字笔画名 。如:横、竖、撇、点、折。又指旧时读书标明句逗及品评文章所用“、”号及其动作。如:点撇(文字的点和撇)

    (7) 数学名词。数学上表示小数的符号叫小数点,省称为“点”。

    (8) 几何系统,尤指欧几里得的几何系统中未下明确定义的成分之一 。如: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9) 古时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一更又分五点

    五更三点索金车,尽放宫人出看花。——唐· 王建《宫词一百首》

    (10) 点钟,时间单位,等于时钟每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如:上午九点

    (11) 糕饼类小食 。如:早点;名点;茶点

    (12) 方面 。如:特点;重点;从这点上去看

    (13) 节奏;节拍 。如:点拍(音乐的节拍)

    (14) 一种特制响器,两端作云状,名为云板,也称点。旧时官署、邸宅以打点为报事集众的信号

    雨村尚未看完,忽闻传点。——《红楼梦》

    (15) 运销各式各样产品、供应和设备的零售店,最初是为人口稀少地区服务的 。如:据说龚文保在白湘寺办点

    (16) 一定的处所或程度的标点 。如:据点;沸点

    (17) 规定的时间 如:船误点;火车准点到达

    动词

    (1) 引申为玷污

    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汉书·司马迁传》

    唐虞点灼而毁议。——《楚辞·怨世》

    (2) 又如:点污(玷污,特指奸污);点染(玷污)

    (3) 用笔加点。多用以描绘物象,审识章句,或表示删除的意思

    灭谓之点。——《尔雅·释器》。注:“以笔灭字为点。”

    (4) 又如:点化(用笔描绘景物;把前人诗句加以改头换面);点定(改正文字或句读);点窜(改动字句);点书(圈点书籍);点额(化妆;梳妆)

    (5) 指定,选派

    可汗大点兵。——《乐府诗集·木兰诗》

    (6) 又如:点行(按照名册顺序抽丁入伍);点差(点派差遣);点菜;点将

    (7) 旧时对官吏的选派、委放 。如:点差(指派差遣)

    (8) 指点,提说 。如:点拨;点点搐搐(指指点点);点手(招手;指点);点头知尾(一点即通。形容十分聪明)

    (9) 暗示 。如:一点他就明白了;点眼(有意用某种行动引人注意)

    (10) 查对,检核 。如:清点;盘点;点视(检查,查看);点勘(检核);点验(逐一检查审验);点集(按名册征集);点阅(点名查阅)

    (11) 引燃,燃 。如:点爆竹;点香烛;点渔灯

    (12) 评论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3) 又如:点文(评点文章);点抹(评点)

    (14) 冲,泡 。如:点汤(用沸水冲药末,以制药汤;宋时习俗。客到设茶,客去送汤);点茶(用沸水泡茶的方法;泡茶)

    (15) 中,着 。如:点鼓(击鼓)

    (16) 短暂接触

    猴首之足,亦仅点半趾,跃陟甚难。——《徐霞客游记》

    (17) 选,选拔 。如:点戏(挑选、指定戏目);点简(喻挑选玩弄对象);点穴(迷信者看墓地风水,寻求龙脉结穴之处。以为葬在此处可福及子孙);点绣女(挑选宫女)

    (18) 向下微动 。如:蜻蜓点水;点头会意(形容善于察颜观色);点首吐舌(形容惊讶赞叹)

    (19) 掉下,漏出,外溢或挤出成滴状的液体 。如:点眼药;点试(滴点眼药水试试);

    (20) 装饰 。如:点景(装饰盆景);点缀;点衬(装点)

    量词

    (1) 有些但不确定的量、数、范围或程度 。如:给我点纸;读点鲁迅的书

    (2) 表示少量。点儿化

    孤光一点萤。——清·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3) 又如:多做一点儿工作;上点儿水

    (4) 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多用于否定式 。如:这本书我一点儿还没看呢!

    英文翻译

    dot, speck, spot; point, degree

    方言集汇

    ◎ 粤语:dim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