劘牙

mó yá [ mo ya]
注音 ㄇㄛˊ 一ㄚˊ

词语释义

磨牙。

词语解释

  1. 磨牙。

    明 无名氏 《运甓记·诸贤渡江》:“豺虎劘牙,鵷鸞鎩翮,胸怀技痒难禁。” 清 陈梦雷 《绝交书》:“诸逆震骇,怒目劘牙,卒受其先发制人之毒。”

引证解释

⒈ 磨牙。

明无名氏《运甓记·诸贤渡江》:“豺虎劘牙,鵷鸞鎩翮,胸怀技痒难禁。”
清陈梦雷《绝交书》:“诸逆震骇,怒目劘牙,卒受其先发制人之毒。”

劘牙的网络释义

劘牙

  • 磨牙
  • 基本介绍
  • 明 无名氏 《运甓记·诸贤渡江》:“豺虎劘牙,鵷鸾铩翮,胸怀技痒难禁。” 清 陈梦雷 《绝交书》:“诸逆震骇,怒目劘牙,卒受其先发制人之毒。”
  • 汉字详情

    [mo]
    部首: 208
    笔画: 21
    五笔: YSSJ
    仓颉: IYLN
    四角: 02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削;切

    (2) 擦;磨 。如:劘牙(磨牙);劘灭(磨灭);劘拂(摩拂)

    (3) 磨砺 。如:劘厉(磨之使锐利);劘砺(磨炼)

    (4) 规劝,谏诤 。如:劘上(规劝君上);劘切(直谏;切责);劘拂(规戒)

    英文翻译

    make into mince

    方言集汇

    ◎ 粤语:mo4
    ◎ 客家话:[客英字典] mi2 [海陆丰腔] mo2 mi2 [梅县腔] mo2 [台湾四县腔] mo2 mi2
    ◎ 潮州话:毛丸5(迷),mi5 (mî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八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婆戈一合平聲合口一等muamuɑ
    [ya]
    部首: 441
    笔画: 4
    五笔: AHT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VDH
    四角: 7124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象上下牙齿交错形。“牙”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槽牙)

    (2) 大牙,臼齿。古时,当唇者称齿,在辅车之后者称牙

    牙,牡齿也。象上下相错之形。——《说文》

    皮草齿牙。——《左传·隐公五年》。疏:“颔上大齿谓之牙。”

    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诗·召南·行露》

    (3) 又如:牙祭(旧指东家给伙计在每月初二、十六吃肉食);牙疼咒(牙疼誓。无关紧要的咒)

    (4) 形状像齿的东西

    檐牙高啄。——唐· 杜牧《阿房宫赋》

    (5) 又如:狼牙山

    (6) 特指象牙

    牙旗缤纷。——班固《东京赋》。注:“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

    (7) 又如:牙樯(饰有象牙的桅杆);牙牌(骨牌。用象牙、竹、木或兽骨制的赌具,也用来占卜或娱乐。共三十二张,上面刻有点数);牙色(与象牙相似的淡黄颜色);牙梳(象牙梳子);牙章(象牙的印章)

    (8) 买卖介绍人;经纪人 。如:牙郎(掮客;买卖双方的中间介绍人);牙媪(牙嫂。以介绍人口买卖为业,从中渔利的妇女,官媒);牙人(旧时居于买卖人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又叫牙子,牙郎,牙侩)

    (9) 古称军中长官住所 。如:牙将(古代中下级军官);牙门(长官前的牙旗);牙官(牙门官。武官)

    (10) 萌芽

    霍氏有事萌牙。——《汉书·金日磾传》

    繁愤未发,萌兆牙蘖。——《淮南子·俶真》

    外之有徒,祸乃始牙。——《管子·版法》

    (11) 通“伢”。孩童

    唐且华颠以悟 秦, 甘罗童牙而报 赵。——《后汉书·崔駰传》

    (12) 姓

    形容词

    (1) 形容一个人聪明,敏捷,机警,灵巧,不好对付 。如:这孩子真牙

    (2) 副贰,辅佐 。如:牙将

    英文翻译

    tooth, molars, teeth; serrated

    方言集汇

    ◎ 粤语:ngaa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a2 [梅县腔] nga2 [陆丰腔] nga3 [东莞腔] nga2 [台湾四县腔] nga2 [宝安腔] nga2 [沙头角腔] nga2 [客语拼音字汇] nga2 [客英字典] nga2
    ◎ 潮州话:ghê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五加麻二開平聲開口二等ŋangra/ng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