剀切

kǎi qiè [kai qie]
繁体 剴切
注音 ㄎㄞˇ ㄑ一ㄝ

词语释义

切实、恳切。

词语解释

  1. 恳切规谏。

    《汉书·贾邹牧路传赞》“ 贾山 自下劘上”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劘谓剴切之也。”《新唐书·儒学传上·孔颖达》:“后太子稍不法, 颖达 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剴切愈至。”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二:“﹝ 雍孝闻 ﹞前此屡上封事剴切,九重固已默识其名。”

  2. 切实,恳切;切中事理。

    《新唐书·魏徵传》:“ 徵 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藴无所隐,凡二百餘奏,无不剴切当帝心者。”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行公田》:“ 徐经孙 一疏,力陈买田之害,言多剴切,竟不付外。” 明 归有光 《少傅陈公六十寿诗序》:“至於条列天下之事,详明剴切,可施於世。” 清 王晫 《今世说·文学》:“﹝ 黄永一 ﹞孝友深挚,交情剴切。” 沙汀 《困兽记》十三:“关于奶妈的事, 吴楣 已经托过她好久了。然而,虽是说得那么剀切,她却并没有立刻催过。”

引证解释

⒈ 恳切规谏。

《汉书·贾邹牧路传赞》“贾山自下劘上” 颜师古注引三国魏孟康曰:“劘谓剴切之也。”
《新唐书·儒学传上·孔颖达》:“后太子稍不法, 颖达争不已,乳夫人曰:‘太子既长,不宜数面折之。’对曰:‘蒙国厚恩,虽死不恨。’剴切愈至。”
宋王明清《挥麈前录》卷二:“﹝雍孝闻﹞前此屡上封事剴切,九重固已默识其名。”

⒉ 切实,恳切;切中事理。

《新唐书·魏徵传》:“徵亦自以不世遇,乃展尽底藴无所隐,凡二百餘奏,无不剴切当帝心者。”
宋周密《齐东野语·景定行公田》:“徐经孙一疏,力陈买田之害,言多剴切,竟不付外。”
明归有光《少傅陈公六十寿诗序》:“至於条列天下之事,详明剴切,可施於世。”
清王晫《今世说·文学》:“﹝黄永一﹞孝友深挚,交情剴切。”
沙汀《困兽记》十三:“关于奶妈的事, 吴楣已经托过她好久了。然而,虽是说得那么剀切,她却并没有立刻催过。”

剀切的国语词典

切磋琢磨。指规过劝善。《书经.君奭》「祇若兹往,敬用治」句下唐.孔颖达.正义:「郑云:『召公是时意说,周公恐其复不说,故依违托言民德,以剀切之。』」

剀切的网络释义

剀切

  • 剀切,汉语词汇。
  • 拼音:kǎi qiè
  • 释义:1、跟事理完全相合2、切实。
  • 该词被2014第二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发起的“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选为第四期焐热词汇。
  • 剀切造句

    ,试卷中有袁凡一篇,沉挚剀切,儿令儿挥相不已。
    甫听此言,一元心下一凛,便剀切应道大人高见!末将确为龙泉人。
    朕原自想来,陈孚恩受皇考捡拔,理当剀切天良,用心办差,不负朕望,不负皇考恩重。
    兹据会商筹议,逐款胪陈,详加披阅,所陈各节,辨较精详,敷陈剀切。
    汉以来历代评论《史记》者尤夥,而以明代学者何良俊的评论最为识见超卓,鲜明警拔,剀切中理。
    处父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优游。
    只有把本雅明翻译作为隐寓,才能剀切地认识到他对现代性危机的批判。
    为此,剀切布告各界商民人等,一体知悉凡交涉要素以理为先,国际法规必应遵守。
    再或会同驻京公使,剀切妥议,须保传教出入内地,各友必确守教规始准。
    词意如此剀切,宋高宗似乎是全心全意希望岳飞施展才能,“御敌”。
    经过几次短兵相接,他剀切地述说了自己的理念,终于让大家接受了他的看法。
    应请查照本部漾电剀切劝导,俾学界风潮,速归宁息;而地方秩序,严防扰乱,庶几标本兼治,弭患无形。
    如首期“焐热”的葳蕤,第二期“焐热”的搴芳,以及后来的翊赞、剀切、哂纳、颟顸、藜藿、惮烦、香醪等。
    该员语句清晰,文字剀切,甚和朕心。
    搴芳、翊赞、剀切、哂纳,颟顸、藜藿,这些冰冻在古籍中的汉字骤然活跃起来,像新潮热词一样被网友追捧。
    经过老师的剀切晓谕,他才恍然大悟:原来父母的严格管教,都是出于关爱。
    再另拟一道旨意,礼部侍郎曾国藩,此次于朕下诏求言一事中所上奏章语句清晰,文字剀切,甚和朕心,着南书房行走。
    在艺术手法上,该表通俗自然,剀切明白,古朴诚挚,情文并茂,实为一篇不朽之作。

    汉字详情

    kǎi [kai]
    部首: 208
    笔画: 8
    五笔: MN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UULN
    四角: 22700

    详细解释

    名词

    (形声。从刀,豈声。本义:大镰) 同本义

    剀,大镰也。切地以芟刈者,亦名鉊。字亦作鐖。——《说文》

    鐖凿棘矜也。——《史记·淮南衡山传》

    动词

    (1) 磨,磨刀

    剀…一曰摩也。——《说文》

    剀,磨也。——《广雅》

    (2) 规劝,讽喻

    言古以剀今,讽刺也。——《周礼》注

    (3) 又如:言古以剀今;剀拂(劝戒匡正);剀讽(讽喻)

    (4) 杀;砍

    郡王这里是帝辇之下…如何胡乱剀得人?——《警世通言》

    形容词

    (1) 中肯,切实

    其辞恳直剀。——《元史·朵罗台传》

    (2) 又如:剀直(恳切直率);剀切(与事理完全吻合);剀到(切实周到);剀易(切实平易);剀挚(恳切真挚)

    英文翻译

    sharpen; carefully, thor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hoi2
    ◎ 潮州话:kai2

    宋本广韵

    qiē,qiè [qie]
    部首: 207
    笔画: 4
    五笔: AVN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PSH
    四角: 47720

    详细解释

    qiē

    动词

    (1) (形声。从刀,七声。本义:用刀把物品分成若干部分)

    (2) 同本义 。如:切花(从植株上剪下的花枝或枝叶);切心(比喻痛切);切肺(祭祀所用的肺);切象(切,割取。取象以作比喻);切腹(剖腹自杀);切菜;切肉

    (3) 治骨。加工珠宝骨器的工艺名称 。如:切错(治理器物);切玉(割玉);切镂(镂刻;雕刻)

    (4) 切磋。指学行上切磋相正 。如:切切(相互敬重切磋勉励的样子);切正(切磋相正);切直(切磋相正);切摩(切磋相正);切磨(切磋相正);切责(互相切磋责勉);切厉(切磋砥砺)

    (5) 直线、曲线或面等与圆、弧或球相交于一点 。如:切面;切球;切圆

    (6) 另见 qiè

    qiè

    动词

    (1) 摩擦;接触

    切,摩也。——《广雅》

    不待切脉。——《史记·扁鹊仓公传》

    可切循把握。——《淮南子·原道》

    (2) 又如:切齿(咬紧牙齿。形容痛恨);切磨(摩擦;摩搓);切摩(摩擦);切循(抚摩)

    (3) 契合。与…相一致 。如:不切实际;译文不切原意;切正(恰切平正);切用(切合实用);切至(犹切当);切事(切合情事);切病(切中弊病)

    (4) 一定要

    诸位切不可乱动。——《老残游记》

    (5) 又如:切照(依照;按照);切须(必须;切要);切不可骄傲;切勿吸烟;切勿(务必不要);切戒(务须避免);切莫(务必不要);切须(务必)

    (6) 靠近;贴近

    切于身心。——清· 刘开《问说》

    (7) 又如:切倚(相依相偎,十分亲昵);切邻(近邻);切心(贴身);亲切(亲近;密切)

    形容词

    (1) 急切;急迫

    切问而近思。——《论语》。皇疏:“犹急也。”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迨诉频切。——唐· 李朝威《柳毅传》

    其切如是。——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2) 又如:出国心切;激切(言语直而急);心切(心情急迫);切峻(急切严厉);切事(迫切的事);切问(急切问难);切紧(迫切、要紧)

    (3) 深;深切

    切,深也。——《汉书·霍光传》注

    (4) 又如:切恐(深怕);切爱(深深的爱);痛切(悲痛而深切);切究(深究);切怛(深切悲伤);切谢(深切感谢)

    (5) 恳切;率直

    直言世谏。——《汉书·东方朔传》

    (6) 又如:切谓(恳切地说);切劝(诚恳地相劝);热切(热烈恳切);切至(恳切周至)

    (7) 严厉

    故为政以苛为察,以切为明…大败大裂之道也。——《文子·上礼》

    (8) 又如:切责(严厉谴责);切让(严厉责备);切厉(严厉)

    (9) 激烈

    旋以论事过切,为宰臣所非。——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

    (10) 又如:切论(激切的议论);切愕(谓激切直言)

    (11) 严重 。如:切手(致人死命的招数)

    (12) 另见 qiē

    英文翻译

    cut, mince, slice, carve

    方言集汇

    ◎ 粤语:cai3 cit3
    ◎ 客家话:[梅县腔] ciet7 [客语拼音字汇] qiad5 [客英字典] ciet8 [东莞腔] cet7 [海陆丰腔] ciet7 [宝安腔] cet7 [沙头角腔] ciet7 [台湾四县腔] ciet7 [陆丰腔] tsia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二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七計齊開去聲開口四等tsʰieicheh/cey

    剀切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