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剂

quàn jì [ quan ji]
繁体 券劑
注音 ㄑㄨㄢˋ ㄐ一ˋ

词语释义

契据;凭证。

词语解释

  1. 契据;凭证。

    《新唐书·李绛传》:“ 岭南 之俗,鬻子为业,可听;非券剂取直者,如掠卖法,敕有司一切苛止。” 清 谭嗣同 《<仁学>自叙》:“何可不千一述之,为流涕哀号,强聒不舍,以速其冲决网罗,留作券剂耶!”

引证解释

⒈ 契据;凭证。

《新唐书·李绛传》:“岭南之俗,鬻子为业,可听;非券剂取直者,如掠卖法,敕有司一切苛止。”
清谭嗣同《<仁学>自叙》:“何可不千一述之,为流涕哀号,强聒不舍,以速其冲决网罗,留作券剂耶!”

券剂的网络释义

券剂

券剂即契据;凭证。《新唐书·李绛传》:“ 岭南 之俗,鬻子为业,可听;非券剂取直者,如掠卖法,敕有司一切苛止。”

汉字详情

quàn,xuàn [quan,xuan]
部首: 207
笔画: 8
五笔: UDVB
五行:
仓颉: FQSH
四角: 90227

详细解释

quàn

名词

(1) (形声。 券要分成两半,故从“刀”。本义:契据)

(2) 同本义。古代用于买卖或债务的契据。书于简牍,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以为凭证。后用纸帛书写

券,契也。……券别之书,以刀判契其旁,故曰契券。——《说文》

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战国策·齐策》

因烧其券。

裁券而行。

(3) 又如:券契(契据);券要(契约);券约(契据);券书(契约,文书);券剂(契据;凭证);券证(契据)

(4) 可作凭证的物件;票证 。如:入场券;优待券;券值(券证的实际价值);券食(凭券供给的膳食);券给(宋代发给士卒的一种补助凭证)

(5) 比喻事情可以成功的保证 。如:稳操胜券

动词

(1) 契合 。如:券内(契合于内;务内);券外(契合于外界;务外)

(2) 状写,描摹

若夏革谈妙,《齐谐》志怪,券宇宙之无极,状鵾鹏之变态。——宋· 刘昌诗《芦浦笔记》

(3) 钻

我把身子长一长,券破罢。——《西游记》

(4) 通“倦”。懈怠,厌倦

施舍弗券,求善不厌。——《凉州刺史魏元丕碑》

xuàn

名词

(1) 通称“拱券” 。桥梁、门窗等建筑物上呈弧形的部分

(2) 另见 quàn

英文翻译

certificate, ticket; title deeds

方言集汇

◎ 粤语:gyun3 hyun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en5 gen1 [宝安腔] ken5 [海陆丰腔] gien5 kien5 [台湾四县腔] gien5 kien5 [客语拼音字汇] k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二十五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去願元合去聲合口三等khyanh/qvann
[ji]
部首: 208
笔画: 8
五笔: YJJH
五行:
仓颉: YLLN
四角: 022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刀,齐声。“齐”亦兼表字义。本义:剪齐)

(2) 同本义

剂,齐也。——《说文》

剂,剪齐也。——《后汉书·刘梁传》注

其命剂也。——《太玄·永》。注:“剪绝也。”

永不轨,其命剂也。——《太玄·永》

剂,剪齐也。——《尔雅》。郭璞注:“南方人呼剪刀为剂刀。”

(3) 割

豫让剂面而变容,吞炭为哑。——《新书》

(4) 调节;调和

家之所有为剂。——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调剂;剂和(调药;调和);剂救(调和弥补);剂调(调节)

名词

(1) 古代买卖时用的契券

以两剂禁民狱。——《周礼·大司寇》。注:“今券书也。”

正之以傅别约剂。——《周礼·士师》。注:“各所持券也。”

听买卖以质剂。——《周礼·小宰》。注:“谓两书一札,同而别之,长曰质,短曰剂。”

大市以质,小市以剂。——《周礼》

(2) 分剂,一定的分量

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三国志》

(3) 剂子 。如:面剂儿

(4) 制剂。能产生化学反应、物理效应或生物效应的物质;主要的有效成分 。如:杀虫剂;催化剂;冷冻剂;乳剂;试剂;毒剂;氧化剂;指示剂

(5) 指多味药合成的药剂 。如:剂料(按一定分量和比例调制而成的药料);针剂;丸剂;麻醉剂;利尿剂;催吐剂

量词

用于若干味药配制的汤药 。如:一剂中药

英文翻译

medicinal prepar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zai1
◎ 潮州话:zi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