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毛
词语释义
刷羽毛。
词语解释
刷羽毛。
唐 白居易 《赠黄山胡公求白鸥》诗:“白鷼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引证解释
⒈ 刷羽毛。
引唐白居易《赠黄山胡公求白鸥》诗:“白鷼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刷毛的网络释义
刷毛
刷毛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shuā
动词
(1) (形声。本义:清扫;揩拭;冲洗)
(2) 同本义
刷,刮也。礼有刷巾。——《说文》
刷羽汎清源。——《文选·沈约和谢宣城诗》
旦刷幽燕,昼秼荆越。——颜延之《赫白马赋》
秋刷。——《周礼·凌人》
洗兵海岛,刷马江州。—— 晋· 左思《魏都赋》
(3) 又如:刷刮(擦拭);刷涤(洗刷;洗除);刷刨(刮擦;刷拭);刷剃(擦眼泪)
(4) 清除;洗雪
王虽东取地于越,不足以刷耻。——《史记·楚世家》
欲刷耻改行。——《汉书·武帝纪》
刷会稽之耻。—— 班固《汉书》
(5) 又如:刷淤(清除淤泥);刷剔(删汰)
(6) 刷抹;涂抹
淡天刷墨晓来阴。——宋· 杨万里《发银树林》
(7) 又如:刷墨(涂墨);刷字(谦词。犹涂抹成字);刷色(着色,涂上的颜色);刷腻(擦抹油脂)
(8) 选取
新刷来的头巾。——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
(9) 又如:刷选(搜寻;挑选);刷充(选取充当)
(10) 查,查核;查究
加老夫两淮提刑廉访使之职,随处审囚刷卷。——元· 关汉卿《窦娥冤》
(11) 又如:刷照(清查,查阅);刷卷(元代由肃政廉访使清查所属各衙门处理狱讼案件有无拖延枉曲,称刷卷);刷问(追究;查问);刷磨(清理;查究);刷目(经过审查清理的帐册项目)
(12) 搜括 。如:刷刮(搜刮);刷洗(洗劫;尽数搜刮)
(13) ∶开除;淘汰 。如:他经常破坏劳动纪律,让厂里给刷了;今年高考他被刷了
(14) 〈方〉∶犹打扮 。如:刷饰(打扮修饰);刷扮(装备;打扮)
名词
(1) 刷子
劲刷理鬓。——嵇康《养生论》
(2) 又如:地板刷;钢丝刷;板刷;鞋刷;刷帚(扫帚。扫除的用具);刷抿(一种抿理头发的梳子)
(1) 忽,形容迅速擦过去的声音 。如:刷的(形容快速);刷刷(象声词);刷剌剌(象声词)
(2) 另见
shuà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at7 sot7 [宝安腔] cat7 [客英字典] sot7 [海陆丰腔] sot7 so5 [梅县腔] sot7 [陆丰腔] sot7 [客语拼音字汇] sod5 [东莞腔] cat7 [台湾四县腔] sot7 so5
◎ 潮州话:suêh4 (sueh)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刷 | 數刮 | 生 | 黠合 | 入聲 | 黠 | 合口二等 | 山 | 刪 | ʃwat | sruat/shoat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2) 同本义
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说文》
不获二毛。——《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
王燕则诸侯毛。——《周礼·司仪》
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欬论》
其动物宜毛物。——《周礼·大司徒》
毛马而颁之。——《周礼·校人》
以启其毛。——《诗·小雅·信南山》
皮之不存,毛将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胚不生毛。——《韩非子·五蠹》
与旃毛并咽。——《汉书·李广苏建传》
大小毛角。——唐· 李朝威《柳毅传》
矢如猬毛。——《资治通鉴·唐纪》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3) 又如:毛女(传说中的仙女,遍体生毛,故名);毛连(用羊毛或其他毛类制成的褡裢);刚毛(人或动物体上长的硬毛);毫毛(人或鸟兽身上的细毛);毛笔(以兽毛制成的笔);毛羽(兽毛和鸟羽);毛戴(寒毛竖立);毛脉(须发与血脉);毛悚(汗毛竖立);毛蓬蓬(须发密而乱貌);毛楂楂(毛发短而硬貌);毛发不爽(犹毫毛不爽);毛耸(毛发竖立)
(4) 兽类 。如:毛群(兽类);毛挚(猛禽捕食小鸟);毛类(兽类);毛犊(古代传说中兽类之祖);毛鬣(马或野兽的鬃毛)
(5) 鸟的羽毛
(6) 又如:毛芥(羽毛和芥子);毛扇(羽毛扇);毛翎(翎毛。借指羽翼);毛质(鸟类的毛羽)
(7) 亦指带毛的兽皮 。如:毛毛匠(毛皮匠);毛裘(兽皮制作的衣服);毛水(皮毛的表面)
(8) 通“芼”。草木;五谷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
涧溪沼沚之毛。——《左传·隐公三年》。注:“草也。”
毛泽未尽。——《谷梁传·定公元年》。注:“凡地之所生谓之毛。”
锡之不毛之地。——《公羊传·宣公十二年》。注:“墝埆不生五谷曰不毛。”
(9) ∶中国货币单位“角”的俗称,等于一元的十分之一
(10) 姓
动词
(1) 发火;发怒 。如:毛司火性儿(性格又臭又火爆);尽管他脾气毛
(2) 贬值,兑换率下降 。如:货币毛了
(3) 发慌
祁老爷毛了,只得退了堂。——《儒林外史》
(4) 又如:发毛(发慌);吓毛了;小偷毛了;毛脚鸡(比喻行动慌里慌张)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陆丰腔] mo1 [梅县腔] mau1 [宝安腔] mau1 [东莞腔] mau1 [沙头角腔] mau1 [客语拼音字汇] mau1 mau2 mo1 [海陆丰腔] mo1 mau1 [客英字典] mau1 [台湾四县腔] mo1 mau1
◎ 潮州话:mo5 mau5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毛 | 莫袍 | 明 | 豪 | 平聲 | 豪 | 開口一等 | 效 | 豪 | mɑu | ma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