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红

gāng guǒ hóng [gang guo hong]

词语释义

刚果红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32H22N6Na2O6S2,为棕红色粉末,溶于水呈黄红色,溶于醇呈橙色。

词语解释

基本解释

有机染料,红棕色粉末。可以直接用来染纸张、棉、毛等。遇酸变成蓝色,可做酸碱指示剂。

词语来源

该词语来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

词语造句

1、结果:褐苞薯蓣能使体重、体温、胸腺重、脾重、血清木糖含量增加,对血清刚果红含量减少不显著。
2、在培养后,在“继发性”淀粉样病变或家族性地中海热患者中发现的淀粉样蛋白A,失去了它和刚果红的亲和性,然而淀粉样蛋白L不会。
3、在淀粉样蛋白的组织检查中最可靠的技术是刚果红或天狼星红染色切片在偏振光检查下出现特徵性双折射。
4、选取亚甲基兰、刚果红和有机磷农药乐果进行初步的室内、室外降解实验,进而提出系统还需优化之处,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5、采用刚果红法研究硬脂酸盐热稳定剂对氯化聚乙烯(CPE)脱氯化氢热降解性的影响。
6、同时有特征性刚果红染色的淀粉样沉着物。
7、刚果红实验表明,水滑石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并用对CPE有良好的热稳定作用。
8、通过静态刚果红法及热烘法来研究合成的新型锌皂在软质PVC体系中的热稳定性能以及与硬脂酸钙的协同稳定性能。
9、采用刚果红法研究有机锡热稳定剂对氯化聚乙烯(CPE)脱氯化氢热降解性的影响。
10、体外法包括自凝试验、依钙试验、吡嗪酰胺酶试验、水杨苷发酵、七叶苷水解、刚果红菌落试验和毒力质粒。
11、通过纤维素刚果红培养基初筛,滤纸失重实验复筛,35种微生物中有4株表现出较高的纤维素酶活力。
12、具有与刚果红结合的螺旋结构。
13、电气石用苯丙乳液复合成膜,处理亚甲基蓝、甲基橙、刚果红和乙基紫四种有机染料水溶液。
14、主要研究了用刚果红法测有机锡热稳定剂对热塑性聚氨酯聚氯乙烯共混物的脱氯化氢的影响。
15、试验结果表明,ZJ-6对甲基橙的脱色效率超过90%,对刚果红和次甲基蓝脱色效率达85%左右,对结晶紫的脱色效率在70%左右。
16、报道一种新的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刚果红鉴别培养基。
17、淀粉样变性心肌经刚果红染色。
18、是导致刚果红发生光化学脱色的一个重要因素。
19、直肠粘膜、齿龈及骨髓等部位活检及刚果红染色有助诊断。
20、脲能增加刚果红从已经染色的肌纤维中洗脱的速率。
21、刚果红法的结果表明,单用稳定剂时,二盐基硬脂酸铅、硬脂酸铅、硫醇锡T137的效果较为显著。
22、组织化学染色刚果红、阿森蓝及PAS均阳性。
23、组织学检查中其他所见包括心肌中淀粉样物沉积,通过刚果红染色中呈阳性双折光所证实。
24、刚果红染色可见大脑皮层间有淀粉样物质形成。
25、本文报道应用刚果红弹性蛋白为底物测定药用弹性蛋白酶活力的方法。
26、刚果红试验结构表明,ARPS经过硫酸酯化修饰后构象改变,衍生物不再具有三螺旋构象。
27、对于疑似患者应尽快行肾活检及刚果红染色,以免误诊与漏诊。

刚果红造句

结果:褐苞薯蓣能使体重、体温、胸腺重、脾重、血清木糖含量增加,对血清刚果红含量减少不显著。
在淀粉样蛋白的组织检查中最可靠的技术是刚果红或天狼星红染色切片在偏振光检查下出现特徵性双折射。
选取亚甲基兰、刚果红和有机磷农药乐果进行初步的室内、室外降解实验,进而提出系统还需优化之处,可供相关人员参考。
同时有特征性刚果红染色的淀粉样沉着物。
体外法包括自凝试验、依钙试验、吡嗪酰胺酶试验、水杨苷发酵、七叶苷水解、刚果红菌落试验和毒力质粒。
具有与刚果红结合的螺旋结构。
电气石用苯丙乳液复合成膜,处理亚甲基蓝、甲基橙、刚果红和乙基紫四种有机染料水溶液。
主要研究了用刚果红法测有机锡热稳定剂对热塑性聚氨酯聚氯乙烯共混物的脱氯化氢的影响。
报道一种新的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刚果红鉴别培养基。
淀粉样变性心肌经刚果红染色。
是导致刚果红发生光化学脱色的一个重要因素。
直肠粘膜、齿龈及骨髓等部位活检及刚果红染色有助诊断。
脲能增加刚果红从已经染色的肌纤维中洗脱的速率。
组织学检查中其他所见包括心肌中淀粉样物沉积,通过刚果红染色中呈阳性双折光所证实。
刚果红染色可见大脑皮层间有淀粉样物质形成。
本文报道应用刚果红弹性蛋白为底物测定药用弹性蛋白酶活力的方法。
对于疑似患者应尽快行肾活检及刚果红染色,以免误诊与漏诊。

汉字详情

gāng [gang]
部首: 208
笔画: 6
五笔: MQJ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KLN
四角: 7220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刀,冈声。本义:坚硬)

(2) 同本义

刚,坚也。——《增韵》

刚,彊断也。——《说文》

挢然刚折。——《荀子·臣道》

断之以刚。——《左传·昭公六年》

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诗经·烝民》

(3) 又如:刚巨(坚硬锐利的爪);刚条(坚硬的树枝);刚木(木质坚硬的树木);刚土(硬土)

(4) 坚强

刚,强也。——《广韵》

柔弱胜刚强。——《老子》

刚而塞。——《书·皋谟》

吾未见刚者。——《论语·公冶长》

强者必刚斗其意。——《商君书·立本》

鲍叔牙为人,刚愎而上悍。——《韩非子·十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

(5) 又如:刚明(严明);刚绠(刚强正直);刚气儿(刚强的气质);刚傲(刚强傲岸);刚猛(刚强勇猛)

(6) 刚正,刚直方正

瑞生平为学,以刚为主,因自号刚峰,天下称刚峰先生。——《明史·海瑞传》

祭彤武节刚方,动用安重。——《后汉书·祭彤传》论

(7) 又如:刚特(刚正而不随流俗);刚峭(刚正严峻);刚亮(刚正信实);刚方(刚直方正)

(8) 倔强固执

性刚愎,好自用。——《金史·赤盏合喜传》

(9) 又如:刚戾(固执凶暴;不讲道理);刚褊(固执而气量狭小);刚求(强求);刚隘(刚愎褊急);刚狠(刚愎)

(10) 刚直

然而刚肠激发,不遑辞候,惊扰宫中,复忤宾客。——唐· 李朝威《柳毅传》

允性刚棱疾恶。——《后汉书·王允传》

(11) 又如:刚硬(刚直倔犟);刚棱(刚直而有锋芒);刚折(刚直不阿);刚切(刚直恳切)

(12) 年富力强,坚强有力 。如:刚捷(刚健敏捷);刚武(刚健勇武)

副词

(1) 表示行为、动作只及于某个范围,相当于“仅仅”、“只” 。如:这山洞刚能容一人进去;刚强(偏偏,偏要)

(2) 表示事物正好达到某种程度,有“不多不少”的意思,相当于“恰好” 。如:水刚剩下一杯了

(3) 表示动作、行为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之前,相当于“刚才”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叫明月送将来。——宋· 苏轼《花影》

(4) 又如:战斗刚结束;刚然(刚,刚刚);刚子(刚只。刚刚,刚才)

(5) 用在复句里,后面用“就”等相呼应,表示两件事紧接着进行 。如:刚进教室,上课铃就响了

英文翻译

hard, tough, rigid, strong

方言集汇

◎ 粤语:gong1
◎ 潮州话:gang1

宋本广韵

guǒ [guo]
部首: 420
笔画: 8
五笔: JSI
五行:
仓颉: WD
四角: 609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

(2) 同本义

果,木实也。——《说文》

艮为果蓏。——《易·说卦》

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周礼·场人》。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 臣瓒曰:“在地曰蓏,在树曰果。”

五果为助。——《素问·藏器法时论》。注:“谓桃李杏栗枣也。”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杭有卖果者,善藏柑。—— 明· 刘基《卖柑者言》

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果布(果品与布帛);果馔(果品与菜肴);果谷(果类与谷类);果正(正果。亦指转世);果桌(果卓。摆设筵席用的桌子);草果;荚果;浆果;果瓜(供果用的甜瓜);果茹(瓜果蔬菜);果隋(瓜果);果蔗(一种供鲜食的甘蔗)

(4) 结果

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南史·范云传》附范缜

敌人既然敢犯罪,他就该自食其恶果!

(5) 又如:果验(应验);战果;效果;成果;自食其果;恶果

(6) 通“祼”( guàn)。古代帝王以酒祭奠祖先或赐宾客饮之礼

大宾客则摄而载果。——《周礼·春官》

以待果将。

形容词

(1) 果敢,果断

由也果。——《论语》。苞注:“谓果敢决断也。”

其身果而辞顺。——《国语·晋语》。注:“谓敢行其志也。”

故制戎以果毅,制朝以序成。——《国语·周语中》

凡此之辈数百人,皆忠壮果烈,有智有仁。——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

(2) 又如:言必行,行心果;果谲(果敢而多谋的计谋);果直(果敢正直);果烈(果敢刚毅);果侠(果敢仗义);果劲(果敢强劲);果行(果断的行动);果志(果断之志);果勇(果断勇猛);果悍(果断勇猛)

(3) 通“裸”( luǒ)。赤体。赤露

东龟曰果属。——《周礼·春官·龟人》

动词

(1) 吃饱

充嗛果腹兮,骄傲欢欣。——唐· 柳宗元《赠王孙文》

(2) 又如:果腹;果足(盘缠;旅费)

(3) 实现。凡事与预期相合的称果,不合的称不果

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副词

(1) 果然,当真

如姬果盗兵符与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审知故松山列难督师 洪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2) 又如:果不出所料;果尔(果真如此);果是(果然是);果若(果真)

(3) 究竟,终于,到底

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宋· 苏轼《教战守》

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4) 如果,假若

丈人顾先生曰:“果如是,是羿亦有罪焉”。—— 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5) 又如:果能如此

英文翻译

fruit; result

方言集汇

◎ 粤语:gu2 gwo2
◎ 客家话:[宝安腔] go3 [梅县腔] gwo3 [沙头角腔] go3 [客英字典] kwo3 [海陆丰腔] go3 [东莞腔] go3 [陆丰腔] go3 [客语拼音字汇] go3 guo3 [台湾四县腔] go3
◎ 潮州话:guê2(kué) , guan2(kuáⁿ) [揭阳]gua2(kuá)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四果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火戈一合上聲合口一等kuax/kuaakuɑ
hóng,gōng [hong,gong]
部首: 332
笔画: 6
五笔: XA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VMM
四角: 21112

详细解释

gōng

(2) 通“工”。女工,从事手工劳动的女性

农夫释耒,红女下机。——《汉书·郦食其传》

吾已食禄,又夺园夫女红利虖。——《汉书·董仲舒传》

(3) 通“功”。

(4) 功服。丧服名

服大红十五日,小红十四日。——《汉书·景帝纪》

(5) 劳绩,功绩

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锦绣纂组,害女红者也。——《汉书·景帝纪》

(6) 另见 hóng

hóng

形容词

(1) (形声。从糸( ),表示与线丝有关,工声。本义:粉红色)

(2) 同本义

红,帛赤白色也。——《说文》。段注:“按,此今人所谓粉红、桃红也。”

缙红繎。——《急就篇》。颜注:“红,色赤而白也。”

红,绛也,白色似绛者也。——《释名·释采帛》

红紫不以为亵服。——《论语·乡党》

(3) 又如:红衣(荷花瓣儿);红香(花瓣);红脂(蟹黄)

(4) 后也指各种红色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 白居易《忆江南》

(5) 又如:红巾(红色巾。对绿林好汉的称呼,因为他们常用红巾包头,史籍上因称红巾);红灼灼(形容鲜红);红颩颩(亦作“红彪彪”。形容鲜红);红轮(红日)

(6) 象征革命、进步 。如:红区;红军

(7) 指得宠、出名、走运或事业兴旺等 。如:红人;红火;红角儿

名词

(1) 美人的代称 。如:红泪(泛指女子的眼泪);红袖(指美女);红闺(少女的卧房,同红楼);红袖添香(指有美女相伴)

(2) 红色物品

(3) 红衣服或红布。如:穿红带绿的妇女

(4) 染料。如:酸性红;碱性红;红点子(清代官吏的委任状,对人名和日期一定要用红笔点圈、钓一下);红椅子(旧时榜文最后一名底下常用红笔勾记,表示名单终止。后因称最后一名“坐红椅子”)

(5) 胭脂。如:对脸敷红

(6) 红绫等织物 ——旧时常用作礼物。如:红抹额(束在额头上的红巾);红勒帛(用红帛制的腰带);红罗(红帛);红缨帽子(清朝的礼帽,帽上披有红缨)

(7) 血的婉辞 。如:吐红(吐血);下红(便血或女性生殖道出血);红铅(妇女月经);红刀子(带血的刀子)

(8) 花的代称,花多红色,故借红代花

晓看红湿处。——唐· 杜甫《春夜喜雨》

(9) 又如:红芳(指红花);红林(盛开红花的树林);红萼(红花);红葩(红花)

(10) 喜事,嫁娶庆贺之事 。如:红白(红事与白事);红白大礼(喜事与丧事的礼仪);红鸾(算命者所说吉星中的一种,主婚配等喜事)

(11) 红利(指工商业将除去开销以外的盈余) 。如:分红(分配红利)

(12) 草名 。如:红草(即荭草。泛指红色的草);红兰(兰草的一种)

(13) 顺利;成功 。如:他唱戏唱红了

(14) 春秋时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境内

秋,蒐于红。——《春秋》

动词

(1) 变红,呈现红色 。如:红头涨脸(发怒时面色泛红的样子);红蚕(老熟的蚕,体呈红色,故称);红兽(烧红的兽炭)

(2) 另见 gōng

英文翻译

red, vermillion; blush, flush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4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