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警

xíng jǐng [ xing jing]
注音 ㄒ一ㄥˊ ㄐ一ㄥ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刑警 xíngjǐng

(1) 刑事警察的简称

police

词语解释

  1. 刑事警察的简称。

    王亚平 《刑警队长》:“刑警队长 陈忠平 是不怎么爱喝酒的男人。”《人民日报》1983.4.26:“ 台湾 的‘黑社会’组织不但有,而且多,他们有刀有枪,与刑警勾结,开赌场,搞非法活动。”

引证解释

⒈ 刑事警察的简称。

王亚平《刑警队长》:“刑警队长陈忠平是不怎么爱喝酒的男人。”
《人民日报》1983.4.26:“台湾的‘黑社会’组织不但有,而且多,他们有刀有枪,与刑警勾结,开赌场,搞非法活动。”

刑警的国语词典

刑事警察的缩称。参见「刑事警察」条。

刑警的网络释义

刑警

  • 《刑警》是2010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出品的时装电视剧,由唐基明监制,黄日华、苗侨伟、宣萱、胡定欣、王浩信主演,于2010年TVB台庆档播出。
  • 该剧讲述黄日华饰演警队的传奇人物石东升,十五年前因误判入狱,复职后暗中对凶徒执行私刑;而苗乔伟饰演坚持执法原则的重案组督察米安定,试图劝阻东升,最终誓要用证据把东升绳之于法。
  • 刑警的翻译

    英语: abbr. for
    德语: Kriminalpolizei (S)​, Kripo (S)​
    法语: police criminelle, Interpol

    刑警造句

    刑警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按图索骥,迅速将罪犯抓获归案。
    经过刑警们的不懈努力,这件案子最终真相大白。
    刑警们根据犯罪分子留下的指纹破了案。
    经过近一个月的侦察,刑警队把那个偷盗集团一网打尽了。
    刑警队顺藤摸瓜,挖出了一个偷盗自行车团伙。
    刑警彻底粉碎了毒贩子的阴谋。
    刑警们神机妙算,一举抓获了犯罪分子。
    他见了那个精敏的刑警,便立刻龟缩起来了。
    刑警队采取欲擒故纵的办法,终于把犯罪嫌疑人逮捕归案了。
    刑警队员像饿虎扑食一样,一下子就把歹徒抓住了。
    刑警们根据线索顺藤摸瓜,找到了歹徒的老窝。
    天才物理学家汤川学运用科学原理,帮助女刑警内海薰侦破各种看似超自然现象的案件。
    同样是刑警,可是与在一线轰轰烈烈破大案的民警相比,傅燕芳和检验室的同事们并没有参与惊天动地的抓捕过程,有的只是静如止水的生物实验。
    他们提醒国际刑警组织,罪犯可能是男扮女装或假扮成女人。
    根据受害人和走访获得的情况,刑警们驱车到了银锭路。
    但你知道吗,他实际上一直是一个在逃犯,是上了国际刑警通缉令上的人。
    帅辉奉节县公安局刑警大队原副大队长。
    揭秘扫赌警察办案内幕,刑警总队。
    刑警队走了,此时,一种失落感,不自觉的从心底升起。
    昨天,记者就此事采访了三春柳派出所刑警中队罗队长。

    汉字详情

    xíng [xing]
    部首: 208
    笔画: 6
    五笔: GAJ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MTLN
    四角: 12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利用刑人。——《易·蒙》。注:“兑折为刑。”

    刑人之父子也。——《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也。”

    杀戮之谓刑。——《韩非子·二柄》

    阴为刑。——《易·本命》

    阴将始刑。——《吕氏春秋·音律》。注:“杀也。”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刑马作誓。——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膑至,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史记》

    (2) 又如:刑牛(古代盟誓时作牺牲用的牛);刑牲(古时为了祭祀或盟约而杀牲畜);刑马(古代结盟要杀马歃血,立誓为信,称“刑马”)

    (3) 惩罚

    刑其长吏。——《史记·陈涉世家》

    五人之当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彼于刑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从而刑之。——《孟子·梁惠王上》

    (4) 又如:刑吏(行刑的吏卒);刑民(受刑之民);刑臣(古时指受过宫刑的阉人。即后来的宦官,太监)

    (5) 征讨 。如:刑殄(征讨消灭)

    名词

    以五刑纠万民。——《周礼·大司寇》

    刑者,恶之末也。——《管子·心术》

    五刑者,五常之鞭策也。——《白虎通》

    刑者,惩恶而禁后者也。——《说苑·政理》

    严断刑罚。——《左传·昭公六年》。疏:“对文则加罪为刑,收赎为罚。散则刑罚通也。”

    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怒而滥用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因摸地上刑械。——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 又如:死刑;徒刑;刑均(受到同样的刑罚);刑劫(滥用刑罚。刑,刑罚;劫,挟持);刑杖(刑具,行刑用的棍棒)

    (2) 通“形”。形容,形体

    死生因天地之刑。——《国语·越语》

    夫諒彊之国,必先争谋、争刑、争权。——《管子·霸言》

    凡乱者刑名不当也。——《吕氏春秋·正名》

    (3) 通“型”。法式,典范,榜样

    刑于寡妻。——《孟子·梁惠王上》

    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诗·周颂·我将》

    贱有实,敬无用,则人可刑也。——《管子·侈靡》

    (4) 星相术语 。如:刑克(刑妨,刑蹇。谓三刑,五行相克);刑害(三刑六害的合称);刑冲(指地支中相妨害的两类情况)

    (5) 刑具 。如:动刑;上刑;大刑

    (6) 姓

    英文翻译

    punishment, penalty; law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hin2 [客语拼音字汇] hin2 [客英字典] hin2 [台湾四县腔] hin2 [海陆丰腔] hin2 [东莞腔] hin2 [沙头角腔] hin2 [宝安腔] hin2 [陆丰腔] hin3
    ◎ 潮州话:hêng5 (h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戸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ɣieŋgheng/heng
    jǐng [jing]
    部首: 713
    笔画: 19
    五笔: AQK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KYMR
    四角: 486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言,从敬,敬亦声。本义:戒敕)

    (2) 同本义

    警,戒也。——《说文》

    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周礼·宰夫》

    所以警众也。——《礼记·文王世子》

    乃一篇之警策。——《文赋》

    今年或者大警晋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以警其余。——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警告;警励(告诫策励);警迹人(元代被列入盗贼户籍的人);警鼓(报警之鼓);警动(使人警觉悚动);警新(警策动人,语意新颖);警众(使众人警觉);警省(警觉省悟)

    (4) 戒备;防备

    军卫不彻,警也。——《左传·宣公十二年》

    (5) 又如:警巡(警戒巡视);警跸(古代为皇帝出行清道,严加戒备,断绝行人);警惧(警戒恐惧);警边(警戒边境)

    (6) 通“惊”。惊恐;惊动

    节循虚而警立。——《文选·陆机·叹逝赋》。注:“警犹惊也。”

    (7) 又如:警动(惊动;惊恐);警唬(吓唬,恐吓)

    名词

    (1) 警察的简称 。如:门警;民警;交通警;巡警;乘警;警廷(警察厅);警棍(警察值勤时拿的棍子);岗警;法警;路警

    (2) 警报

    盗贼之警。——宋· 苏轼《教战守》

    每有警。——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示警;告警;火警

    形容词

    (1) 敏悟

    太祖少机警,有权数。(少:少年。)——《三国志·武帝纪》

    (2) 又如:警彗(机灵敏慧);警黠(警捷。机警敏捷);警省(佛教用语。彻悟)

    (3) 文章语意新妙凝炼的 。如:警句;警炼(警策精炼);警粉(警辟精粹)

    英文翻译

    guard, watch; alert, alarm

    方言集汇

    ◎ 粤语:ging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n3 [gin5] [东莞腔] gin3 [沙头角腔] gin3 [客英字典] gin3 [梅县腔] gin3 [宝安腔] gin3 [台湾四县腔] gin3 [gin5] [客语拼音字汇] gin3
    ◎ 潮州话:gêng6 [揭阳]gê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八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居影庚三開上聲開口三等kiengx/kyankkĭɐ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