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犯

xíng shì fàn [ xing shi fan]
注音 ㄒ一ㄥˊ ㄕˋ ㄈㄢ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刑事犯 xíngshìfàn

(1) 因触犯刑法,有刑事责任的罪犯

criminal offender;criminal

词语解释

  1. 触犯刑法,负有刑事责任的罪犯。

    阿英 《灰色之家》七:“××租界的西牢……最大的一个,就是 提篮桥 的,专门收容 中国 人的刑事犯,约五千人。”

引证解释

⒈ 触犯刑法,负有刑事责任的罪犯。

阿英《灰色之家》七:“××租界的西牢……最大的一个,就是提篮桥的,专门收容中国人的刑事犯,约五千人。”

刑事犯的国语词典

依法律规定应负刑事责任的犯人。

刑事犯的网络释义

刑事犯

  • 刑事犯是在外国刑法理论中,与行政犯相对称。指违反刑事法律应受刑罚制裁的行为。就其违法性而言,是对国家、社会及个人合法权者的侵害,行为本身自然具有犯罪的性质,故又称自然犯。在中国,刑事犯有两种释义,一是通指所有的犯罪,一是单指反革命犯罪以外的其他刑事犯罪。一般通用后者。
  • 刑事犯的翻译

    英语: a criminal
    德语: Straftäter (S, Rechtsw)​
    法语: criminel (n.)​

    刑事犯造句

    刑事犯也有人权。
    这个前刑事犯将这一“惨剧”拍照留念之后,把照片送到家庭主妇的眼前作为其杀人的证据。
    我在负责刑事犯病人的护士长的办公室里见到了拜妲。
    他指责阿尔帕约“进入拉美裔人居住区并围捕民众”却忽视了许多普通刑事犯。
    此外,大家还同意:在这两个城市里,绝不允许暴力行动,形形色色的小刑事犯一定要加以制止。
    他身材颀长,一头银发,五十开外年纪,是犯罪集团组织的军师,也是全国最精明的刑事犯辩护律师。
    同时这个项目也让他们充满了背叛感,因此这个措施一度被认为旨在那些具有危险性的已经定罪的刑事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
    但是他的一生,引发了民众对基层刑事犯管理的热议——并且必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刑事犯的大脑一直让詹姆斯-法伦着迷。
    律师史蒂芬-格林伯格说,杜根不是一个疯狂的刑事犯。
    法伦警告说,研究刑事犯的大脑是一个年轻的领域。
    刘的家属拒绝了肇事司机提出的赔偿方案。刘的母亲说,她要让该司机受到惩罚并以刑事犯受到审判。
    前头的大车每辆坐着六个刑事犯,很拥挤。

    汉字详情

    xíng [xing]
    部首: 208
    笔画: 6
    五笔: GAJH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MTLN
    四角: 12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利用刑人。——《易·蒙》。注:“兑折为刑。”

    刑人之父子也。——《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也。”

    杀戮之谓刑。——《韩非子·二柄》

    阴为刑。——《易·本命》

    阴将始刑。——《吕氏春秋·音律》。注:“杀也。”

    刑人如恐不胜。——《史记·项羽本纪》

    刑马作誓。——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膑至,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史记》

    (2) 又如:刑牛(古代盟誓时作牺牲用的牛);刑牲(古时为了祭祀或盟约而杀牲畜);刑马(古代结盟要杀马歃血,立誓为信,称“刑马”)

    (3) 惩罚

    刑其长吏。——《史记·陈涉世家》

    五人之当刑。——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彼于刑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从而刑之。——《孟子·梁惠王上》

    (4) 又如:刑吏(行刑的吏卒);刑民(受刑之民);刑臣(古时指受过宫刑的阉人。即后来的宦官,太监)

    (5) 征讨 。如:刑殄(征讨消灭)

    名词

    以五刑纠万民。——《周礼·大司寇》

    刑者,恶之末也。——《管子·心术》

    五刑者,五常之鞭策也。——《白虎通》

    刑者,惩恶而禁后者也。——《说苑·政理》

    严断刑罚。——《左传·昭公六年》。疏:“对文则加罪为刑,收赎为罚。散则刑罚通也。”

    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怒而滥用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因摸地上刑械。——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 又如:死刑;徒刑;刑均(受到同样的刑罚);刑劫(滥用刑罚。刑,刑罚;劫,挟持);刑杖(刑具,行刑用的棍棒)

    (2) 通“形”。形容,形体

    死生因天地之刑。——《国语·越语》

    夫諒彊之国,必先争谋、争刑、争权。——《管子·霸言》

    凡乱者刑名不当也。——《吕氏春秋·正名》

    (3) 通“型”。法式,典范,榜样

    刑于寡妻。——《孟子·梁惠王上》

    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诗·周颂·我将》

    贱有实,敬无用,则人可刑也。——《管子·侈靡》

    (4) 星相术语 。如:刑克(刑妨,刑蹇。谓三刑,五行相克);刑害(三刑六害的合称);刑冲(指地支中相妨害的两类情况)

    (5) 刑具 。如:动刑;上刑;大刑

    (6) 姓

    英文翻译

    punishment, penalty; law

    方言集汇

    ◎ 粤语:jing4
    ◎ 客家话:[梅县腔] hin2 [客语拼音字汇] hin2 [客英字典] hin2 [台湾四县腔] hin2 [海陆丰腔] hin2 [东莞腔] hin2 [沙头角腔] hin2 [宝安腔] hin2 [陆丰腔] hin3
    ◎ 潮州话:hêng5 (hê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五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戸經青開平聲開口四等ɣieŋgheng/heng
    shì [shi]
    部首: 105
    笔画: 8
    五笔: GKVH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JLLN
    四角: 5000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

    (2) 同本义

    事,职也。——《说文》

    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韩非子·五蠹》

    (3) 又如:事宦(仕宦。事通“仕”)

    (4) 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

    事,勤也。——《尔雅》

    为政事庸力行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在君为政,在臣为事。”

    事蚤济也。——《礼记·乐记》

    事至佚而功。——《荀子·王霸》。注:“任也。”

    陉山之事。——《战国策·秦策》。注:“役也。”

    公侯之事。——《诗·召南·采蘩》

    王事多难。——《诗·小雅·出车》

    赵太后新用事, 秦急攻之。——《战国策·赵策》

    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5) 又如:事分(职分;名分)

    (6) 职业

    舞阳侯樊哙者, 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史记》

    (7) 事情

    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

    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

    (8) 又如:事不过三(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事头(事因,事由;事情);事因(因由,事情来由);事苗(事情的根源);事机(时机;事情成功的机会);事有分定(凡事情总有定数);事在呼吸(比喻事情临近眼前,情况非常紧急);事序(事情的条理、秩序)。亦指天子、诸侯的国家大事,如祭祀、盟会、兵戎等

    天子无事。——《谷梁传》。范宁注:“事谓巡守、崩葬、兵革之事。”

    (9) 事业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资治通鉴》

    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0) 又如:事绩(业绩,重大的成就);事济(事业完成)

    (11) 事故,事件

    延及孝文王、 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汉· 贾谊《过秦论上》

    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宋· 苏轼《教战守》

    (12) 又如:事款则圆(遇事要从长计议,才能圆满解决)

    (13) 交媾、性交 。如:房事不宜多

    (14) 典故;故事

    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清· 袁枚《祭妹文》

    (15) 情况,情形

    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宋· 苏轼《教战守》

    (16) 又如:事色(情况,情势)

    动词

    (1) 侍奉;供奉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 又如:事君;事师;事奉(供奉;侍奉);事上(事奉尊长);事畜(侍奉父母,养育妻子);事亲(侍奉父母)

    (3) 做,从事

    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

    居数月,漠然无所事。——清· 方苞《狱中杂记》

    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

    (4) 又如:无所事事;不事生产;事本(从事本业);事力(从事体力劳动);事行(做事;行事)

    (5) 使用;役使

    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注:“事任使也。”

    备承事也。——《国语·鲁语下》

    坐事国人过律。——《史记·傅靳蒯成传》

    尚安事客!——《信陵君窃符救赵》

    (6) 又如:事役(劳役);事智(运用智慧);事用(使用;应用)

    (7) 奉行

    今管仲不务尊主明法,而事增宠益爵。——《韩非子》

    (8) 治理;办理

    齐、 魏得地葆利,而详事下吏。——《战国策》

    (9) 任用

    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墨子》

    量词

    件;副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文翻译

    affair, matter, business; to serve; accident, incident

    方言集汇

    ◎ 粤语:si6
    ◎ 客家话:[梅县腔] she5 she.5 se5 [沙头角腔] su5 [客英字典] sii5 [海陆丰腔] sii6 se6 [客语拼音字汇] se4 si4 [台湾四县腔] sii5 se5 [宝安腔] su3 [陆丰腔] sii6 [东莞腔] su3
    ◎ 潮州话:se7 se6(sūr sũr)【潮阳】su5 s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七志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側吏去聲開口三等ʧĭəcrih/trioh
    fàn [fan]
    部首: 324
    笔画: 5
    五笔: QTBN
    五行:
    仓颉: KHSU
    四角: 4721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同本义

    犯,侵也。——《说文》。按,字本言犬犯人。转注为凡干陵违逆之称。

    軓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世说新语·自新》

    (2) 又如: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犯界(侵犯他国领土);犯境(犯边。侵犯边界)

    (3) 触犯,冒犯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诸葛亮《出师表》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 曹操之忌。——《三国演义》

    (4) 又如:犯忌讳;犯阙(危害国家,对抗朝廷。阙:指朝廷);犯颜(冒犯他人的尊严。颜:颜面,引申为尊严,威严);犯鳞(因直谏触犯君王);犯众(触犯众人)

    (5) 袭击

    王祖帅诸垒共救之,夜犯 燕军, 燕人逆击,走之。——《资治通鉴》

    (6) 遭遇;顶着;冒着

    触风雨,犯寒暑。——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8) 侵害

    水火之所犯,犹不可救,而况天乎?——《国语》

    (9) 伤害,损害

    季子皋葬其妻,犯人之禾。——《礼记·檀弓》

    (10) 欺凌,污辱

    后盗欲有犯妻者,乃先劫其姑。——《后汉书》

    (11) 违背;违反

    犯令陵政则杜之。——《周礼·大司马》。注:“犯令者,违命也。”

    犷悍无赖,犯法当死。——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12) 又如:犯干(违反;触犯);犯顺(违背情理);犯节(违背礼节);犯教(违背礼教)

    (13) 值得(与不连用)

    四丫头不犯罗唣你,却是谁呢?——《红楼梦》

    (14) 发生(多指不好的事) 。如:犯难;犯了什么错事;犯拙(弄僵)

    (15) 制服;胜

    人无毛羽,不衣则不犯寒。——《韩非子》

    (16) 犯罪 。如:犯乱(犯法于乱世);犯罚(犯法受罚);犯滥铺摸(作恶犯法)

    (17) 落入;落到

    犯到他手里,也是一个死。——《老残游记》

    (18) 至,到

    适路过此间,天晚,特造檀府借宿一宵,明早不犯天光就行。——《西游记》

    (19) 费 。如:犯些口舌;又不犯本钱

    名词

    (1) 犯人,罪犯

    及他犯同谋多人者。——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惯犯;首犯;主犯;刑事犯;逃犯

    英文翻译

    commit crime, violate; criminal

    方言集汇

    ◎ 粤语:faan6
    ◎ 客家话:[宝安腔] fam5 [客英字典] fam5 fam3 [梅县腔] fam5 [沙头角腔] fam5 [东莞腔] fam3 [海陆丰腔] fam6 fam1 [客语拼音字汇] fam1 fam4 [陆丰腔] fam6 [台湾四县腔] fam5 fam1
    ◎ 潮州话:huam6(huăm) [澄海]huang6(huă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五十五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防錽上聲合口三等bʰĭwɐmbyamx/bva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