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载

kān zǎi [ kan zai]
繁体 刊載
注音 ㄎㄢ ㄗㄞˇ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刊载 kānzǎi

(1) 在报纸、刊物上刊登

报纸上刊载了许多有关技术革新的文章
carry;feature;print

词语解释

  1. 谓刻于碑而载于史。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諡,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

  2. 登载;发表。

    象升 《<振素庵诗集>序》:“慕君名者,輒抄君诗刊载报章,以相矜示。” 邹韬奋 《职业妇女的苦痛》:“如有其他读者能根据实际的经验指出其他的好办法,希望让我们知道,除为转告 王女士 外,还可以刊载出来。”

引证解释

⒈ 谓刻于碑而载于史。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諡,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

⒉ 登载;发表。

象升《<振素庵诗集>序》:“慕君名者,輒抄君诗刊载报章,以相矜示。”
邹韬奋《职业妇女的苦痛》:“如有其他读者能根据实际的经验指出其他的好办法,希望让我们知道,除为转告王女士外,还可以刊载出来。”

刊载的国语词典

记载。

如:「刊载新闻」。

刊载的网络释义

刊载

  • 1. 谓刻于碑而载于史。
  •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夫崇德序功,纪行命諡,所以光昭将来,刊载不朽。”
  • 2. 登载;发表。
  • 象升 《序》:“慕君名者,辄抄君诗刊载报章,以相矜示。” 邹韬奋《职业妇女的苦痛》:“如有其他读者能根据实际的经验指出其他的好办法,希望让我们知道,除为转告 王女士 外,还可以刊载出来。”
  • 刊载造句

    小红的作文在《少年报》上刊载出来了。
    许多非法出版物只求销路,不惜诲淫诲盗,刊载不道德的文字、图片。
    刊载这类消息不应当用过分惹人注目的篇幅或标题。
    《少年画报》上刊载了不少少年儿童作的画。
    图书馆无法订购所有刊载大学教员文章的期刊,更不用说会议录和工作坊资料。
    报社被勒令付给那位电影明星一笔赔偿金,因为该报刊载的一篇有关她的报道失实。
    这个主页拒绝被刊载的全部的画像,文章,数据等的擅自转用,转载.
    略和他的书是在公众杂志上刊载.
    那家报纸对国际事件的刊载有时是歪曲事实的.
    这个故事在该杂志的下一期里继续刊载.
    圣经故事同杂志上刊载的流血恫吓相比显得呆板单调.
    这本期刊全部内容刊载关于新都市主义的文章,并有许多个案研究。
    编辑认为这个故事值得连续刊载下去.
    各报均以显著的位置刊载了这条消息.
    本杂志五月号将刊载该故事的动人续篇.
    在夏奇拉抵达印度前夕,当地报纸刊载了很多详细介绍如何学她跳舞动作的文章。
    你知道,我的叔祖母不太尊重最后能在书本上刊载的那种历史。
    丁丁就是在这种毫无希望的环境中诞生的,最初刊载于二十世纪报的每周儿童副刊上.
    分析报告的细节和其结论,这个月将在全球商务经济回顾杂志上刊载。
    公报上刊载他被任为上尉以代替迁升的琼斯上尉。

    汉字详情

    kān [kan]
    部首: 208
    笔画: 5
    五笔: FJH
    五行: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JLN
    四角: 124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刀,干声。本义:砍,砍削)

    (2) 同本义

    刊,剟也。——《说文》

    刊,削也。——《广雅》

    刊阳木而火之。——《周礼·柞氏夏日至令》。注:“谓斫去次地之皮。”

    刊其柄与末。——《礼记·杂记》。注:“犹削也。”

    随山刊木。——《书·益稷》

    (3) 又如:刊山(砍伐山上树木);刊木(砍伐树木);刊薙(砍伐割除草木)

    (4) 删除

    诚不刊之典。——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5) 又如:刊落(删去冗赘多余的文字);刊削(削除);刊删(删改);刊革(删改);刊除(削除)

    (6) 刻;雕刻

    刊石作铭。——蔡邕《陈寔碑》

    重木刊凿之。——《仪礼·士丧礼》

    (7) 又如:刊刻(雕刻);刊人(刻版工人);刊石(镌刻在石上,以便长久保存);刊立(刻石立碑);刊版(刻版或排版);刊刷(刊刻印刷);刊书(刻印书籍);刊成板(定例);刊勒(雕刻碑文)

    (8) 订正;修订 。如:刊定(改正而成定本);刊正(改正错误);刊字(修改文字);刊改(修改;订正);刊修(修正)

    (9) 开辟 。如:刊启(开辟);刊道(开辟道路)

    (10) 刊登 。如:刊出(刊登发表);刊行(刊印发行)

    名词

    (1) 通“竿”

    抗木刊。——《仪礼·既夕礼》

    (2) 出版物 。如:特刊;副刊

    英文翻译

    publication, periodical; publish

    方言集汇

    ◎ 粤语:hon1 hon2
    ◎ 客家话:[客英字典] kan1 [台湾四县腔] kan1 [梅县腔] kan1 [宝安腔] kan1 [客语拼音字汇] kan1 [东莞腔] kan1 [海陆丰腔] kan1 [陆丰腔] kan1
    ◎ 潮州话:kang5 (khâng)「揭阳、潮阳」kia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五寒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苦寒平聲開口一等khan/qankʰɑn
    zǎi,zài [zai]
    部首: 405
    笔画: 10
    五笔: FALK
    五行: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JIKQ
    四角: 43550

    详细解释

    zǎi

    名词

    (1) 年(唐虞时代用于年名)

    夏曰岁, 商曰祀, 周曰年, 唐虞曰载。——《尔雅·释天》

    朕在位七十载。——《书·尧典》

    汉兴,至 孝文四十有余载。——《史记·文帝本纪》

    (2) 又如:载祀(年)

    动词

    (1) 记载,写在一定的册页里,有郑重的色彩

    夫有勋而不废,有绩而载。——《左传·昭公十五年》

    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萧统《文选序》

    (2) 又如:登载(在报刊上印出);刊载(在报纸刊物上登载);记载(把事情写下来);附载(附带记录);转载(报刊上刊登别的报刊上发表过的文章);连载(连续刊载);载列(记载)

    (3) 描绘

    成功遂事,莫知其状,图弗能载,名弗能举。——《鶡冠子》

    (4) 另见 zài

    zài

    动词

    (1) (形声。本义:乘坐)

    (2) 同本义

    载,乘也。——《说文》

    载鬼一车。——《易·暌》

    命彼后车,谓之载之。——《诗·小雅·縣蛮》

    陆行载车,水行载舟。——《史记》

    宁可共载不。——《乐府诗集·陌上桑》

    上载公子上坐。——《史记·魏公子列传》

    载以来。——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搭载;载舟(乘船);载车(乘车)

    (4) 用车船装运

    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易·大有》

    多载资粮。——《资治通鉴》

    载燥荻枯柴。

    载卷契而行。——《战国策·齐策四》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柳宗元《三戒》

    (5) 又如:载客;载货;过载(超载;转装到另一运输工具上);装载(用运输工具装);载送(以车运送)

    (6) 承载;负担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

    (7) 又如:载地(承载大地);载福(承受福祉);载舟覆舟(以民心向背喻水,帝王为舟,水可载舟覆舟,以此来警戒帝王须随时注意民心向背)

    (8) 担任,担负

    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韩非子》

    (9) 又如:载负(担负,承受)

    (10) 施行

    虎豹得幽而威可载也。——《管子·形势》

    (11) 陈设

    清酒既载,骍牡既备,以享以祀,以介景福。——《诗·大雅》

    (12) 又如:载牲(陈设牺牲,准备祭祀)

    (13) 处;登

    身宠而载高位,家温而食厚禄。——汉·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三》

    (14) 祭祀

    癸卯,大哭殇祀而载。——《穆天子传》

    (15) 又如:载璧(祭祀时所用的璧玉);载社(祭祀社庙)

    (16) 开始

    春日载阳。——《诗·豳风》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晋· 陶潜《停云》

    (17) 装饰

    载以银锡。——《淮南子》

    (18) 词缀。嵌在动词前边

    载欣载奔。——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9) 又如:载歌载舞

    (20) 充满

    厥声载路。——《诗·大雅·生民》

    号泣载道。——《明史》

    (21) 又如:载路(满路);载途(满路);载地(充满大地);载欢(充满欢乐)

    名词

    (1) 车、船等交通工具

    予乘四载,随山刊木。——《书·益稷》

    (2) 所装运的物件

    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书·盘庚》

    (3) 又如:重载;装载

    (4) 事;事业

    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书·舜典》

    (1) 又,且

    巩顿首载拜。—— 曾巩《寄欧阳舍人书》

    (2) 又如:载拜(再拜)

    量词

    (1) 一车所载的容量为一载

    稽麦百载,天子使祭父受之。——《穆天子传》

    (2) 少数民族的计量单位。四十两为一载

    度用手,量用箩,以四十两为一载。论两不论斤。——明· 朱孟震《西南夷风土记》

    (3) 另见 zǎi

    英文翻译

    load; carry; transport, convey

    方言集汇

    ◎ 粤语:zoi2 zoi3
    ◎ 潮州话:zai3 zai2

    宋本广韵

    刊载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