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虐

xiōng nüè [xiong nüe]
繁体 兇虐
注音 ㄒㄩㄥ ㄋㄩㄝˋ

词语释义

凶恶残暴。

词语解释

  1. 凶恶暴虐。

    南朝 梁 任昉 《禅位诏》:“ 齐 德沦微,危亡荐袭。 隆昌 凶虐,实违天地。”《陈书·长沙王叔坚传》:“ 叔坚 少杰黠,凶虐使酒。”

  2. 指凶恶暴虐的人。

    《尹文子·大道下》:“所谓乱亡之国者,凶虐残暴不与焉。” 唐 魏徵 《为李密檄荥阳守郇王庆文》:“共举义旗,同翦凶虐。”

  3. 凶恶残暴。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 卓 兇虐无亲,将士不附。” 明 唐顺之 《送太平守江君序》:“其左右之刼于兇虐,欲自拔而不能者,计亦多矣。”

引证解释

⒈ 凶恶暴虐。 南朝梁任昉《禅位诏》:“齐德沦微,危亡荐袭。

隆昌凶虐,实违天地。”
《陈书·长沙王叔坚传》:“叔坚少杰黠,凶虐使酒。”

⒉ 指凶恶暴虐的人。

《尹文子·大道下》:“所谓乱亡之国者,凶虐残暴不与焉。”
唐魏徵《为李密檄荥阳守郇王庆文》:“共举义旗,同翦凶虐。”
凶恶残暴。 晋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下》:“卓兇虐无亲,将士不附。”
明唐顺之《送太平守江君序》:“其左右之刼于兇虐,欲自拔而不能者,计亦多矣。”

凶虐的国语词典

凶残暴虐。

凶虐的网络释义

凶虐

  • 词目:凶虐
  • 拼音:xiōng nǜe
  • 基本解释
  • 1. 凶恶暴虐。
  • 南朝 梁 任昉 《禅位诏》:“ 齐 德沦微,危亡荐袭。 隆昌 凶虐,实违天地。”《陈书·长沙王叔坚传》:“ 叔坚 少杰黠,凶虐使酒。”
  • 2. 指凶恶暴虐的人。
  • 《尹文子·大道下》:“所谓乱亡之国者,凶虐残暴不与焉。” 唐魏徵 《为李密檄荥阳守郇王庆文》:“共举义旗,同翦凶虐。”
  • 3. 凶恶残暴。
  •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下》:“ 卓 凶虐无亲,将士不附。” 明 唐顺之 《送太平守江君序》:“其左右之刼于凶虐,欲自拔而不能者,计亦多矣。”
  • 凶虐造句

    渐渐的,人们开始担忧,自发的组织起来,想要制约此人的凶虐行径。
    诸位爱卿苦矣,年中以吐谷浑常恃其遐阻,屡扰疆场,肆行凶虐,有征无战,所向摧殄。
    贝齿猪一双小眼睛通红,焦躁不安的散发着凶虐的光芒,死死地盯着林山,嘴里咆哮不断。
    这一瞧便令他毕身难忘,只见一只硕大的鹰嘴狮身的,只有在神话中才会出现的怪物带着凶虐的气息向他冲击而来。
    大胖子盯着苏娇娇,胖胖的脸上突然闪过一丝凶虐之色,他缓缓举起手,向着已吓得呆若木鸡的苏娇娇扇去。
    他的身影就如同来自地狱沐浴着鲜血的恶魔一样,只有凶虐和嗜血。
    金光此时一股凶虐之色涌过,眼神凌厉的看着后者。

    汉字详情

    xiōng [xiong]
    部首: 219
    笔画: 4
    五笔: QBK
    五行:
    仓颉: UK
    四角: 2277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 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2) 同本义

    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说文》

    凶,咎也。——《尔雅》

    吉凶者,言乎其得也。——《易·系辞》

    一曰凶短折。——《书·洪范》

    日月告凶。——《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

    “此孰吉孰凶?”——《楚辞·卜居》

    (3) 又如:凶兆(不祥的预兆);凶宿(凶星);吉凶未卜;凶星(不吉祥的星)

    (4) 凶恶可怕

    作凶事,为凶人。——《左传·昭公二年》

    顽凶不用。——《史记·五帝纪》

    向高坐者,故是凶物。——《世说新语·赏誉》

    除奸凶。——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凶人(凶恶之人);凶凶(凶恶的样子);凶竖(凶恶的小人);凶焰(凶恶的气焰);凶豪(凶恶强横);凶惨(凶恶残酷)

    (6) 闹饥荒的,歉收的

    三谷不收谓之凶。——《墨子·七患》

    大札大凶。——《周礼·大司乐》

    凶荒杀礼。——《周礼·掌客》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孟子·梁惠王上》

    凶年免于死。

    (7) 又如:凶穰(歉岁与丰年);凶馑(灾荒、饥馑);凶乱(灾荒祸乱);凶俭(灾荒);凶歉(歉收,灾荒);凶灾(凶年灾荒)

    (8) 与死人有关,丧葬

    乡共吉凶礼乐之器。——《周礼·乡师》。注:“凶器,若族丧器者也。”

    (9) 又如:凶耗(死讯);凶肆(出售丧葬用品的商铺);凶具(棺材);凶疚(丧事的悲痛)

    (10) 厉害 。如:到外闹得凶,病势很凶

    形容词

    通“兇”。恐惧;骚动

    兇,扰恐也。——《说文》

    曹人兇惧。——《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众兇惧。——《左传·定公十年》

    周处年少时,兇强侠气,为乡里所犯。——《世说新语·自新》

    敌人而凶,救败不暇,谁能退敌。——《国语·晋语一》

    名词

    (1) 杀人的行为,也指行凶的人

    把赃物行凶刀杖封了。——《水浒传》

    (2) 又如:凶徒(恶人;坏人);凶渠(恶人的首领)

    (3) 灾祸

    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诗·王风》

    (4) 又如:凶患,凶祸,凶事(灾祸);凶困(灾难);凶咎(灾殃);凶殃(灾祸)

    动词

    (1) 早死;夭亡

    六极:一曰凶短折。——《书·洪范》

    (2) 又如:凶夭(死丧夭亡);凶折(凶短折,凶短。短命);凶候(死亡的征兆)

    (3) 通“訩”。争讼,吵闹

    尧曰:“吁顽凶,不用。”——《史记·五帝本纪》。 张守节正义:“凶,讼也。言 丹朱心既顽嚣,又好争讼,不可用之。”

    (4) 死 。如:凶衰(死丧);凶终(不得善终)

    英文翻译

    culprit; murder; bad, sad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ung1 [东莞腔] hiung1 [梅县腔] hiung1 [客语拼音字汇] hiung1 [客英字典] hiung1 [宝安腔] hiung1 [台湾四县腔] hiung1 [陆丰腔] hiung1
    ◎ 潮州话:h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許容平聲開口三等hyung/xivngxĭwoŋ
    nüè [nve]
    部首: 608
    笔画: 9
    五笔: haag
    五行: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小篆字形。从虍( 指虎头),爪人。即虎足反爪伤人。隶变后省略“人”字。本义:凶恶,残暴)

    (2) 同本义

    虐,残也。——《说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民之憔悴于虐政,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孟子·公孙丑上》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聊斋志异·促织》

    (3) 又如:虐世(残暴的时代);虐人(残暴凶狠的人);虐暴(暴虐,残暴酷虐);虐焰(残暴的气焰);虐行(残暴的行为);虐刻(残暴苛刻);虐烈(残暴酷烈);虐遇(虐待)

    (4) 暴烈;险恶

    遘厉虐疾。——《书·金縢》。传:“暴也。”

    到州日亭午,余暑秋更虐。——陈基《通州》

    (5) 又如:虐疾(重病;恶疾);虐暑(酷暑;酷热)

    (6) 无节制;纵情

    善戏谑兮,不为虐。——《诗·卫风》。朱熹集传:“善戏谑不为虐者,言其乐易而有节也。”

    动词

    (1) 侵害;残害

    方命虐民,饮食若流。——孟子·梁惠王下》

    奸官污吏虐民。——清· 林觉民《与妻书》

    (2) 又如:虐人(残害人民);虐戕(残害);虐害(残害,残酷迫害);虐割(残害)

    (3) 轻视;忽视

    而又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大抵生则不遇,死而垂声者众焉。——唐· 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

    (4) 通“谑”。戏谑 。如:虐戏(使人难堪的调笑和嘲弄;恶作剧);虐谑(虐戏)

    名词

    灾害

    殷降大虐。——《书·盘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