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焰

xiōng yàn [ xiong yan]
繁体 兇焰
注音 ㄒㄩㄥ 一ㄢˋ

词语释义

凶恶的气焰。

词语解释

  1. 见“ 凶焰 ”。

  2. 亦作“ 凶燄 ”。凶恶的气焰。

    《新唐书·李抱玉传》:“ 史思明 已破 东都 ,凶焰勃然,鼓而行,自谓无前。” 宋 苏舜钦 《瓦亭联句》:“阴霜策策风呼虓,羌贼胆开凶燄豪。” 清 侯方域 《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今凶焰復张,堕坏名城,不下十数。”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馀》:“文字狱的血迹已经消失, 满洲 人的凶焰已经缓和,愚民政策早已集了大成,剩下的就只有‘功德’了。”

  3. 凶恶的气焰。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宗室积习》:“每有淫佚干上之事,有司以其天潢,故为屈法,市井之善良者又多畏其威势,不敢与抗,适足以长其兇焰。” 郑振铎 《桂公塘》十一:“白灿灿的银光收敛了那老妇人的凶焰。”

引证解释

⒈ 见“凶焰”。亦作“凶燄”。凶恶的气焰。

《新唐书·李抱玉传》:“史思明已破东都,凶焰勃然,鼓而行,自谓无前。”
宋苏舜钦《瓦亭联句》:“阴霜策策风呼虓,羌贼胆开凶燄豪。”
清侯方域《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今凶焰復张,堕坏名城,不下十数。”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馀》:“文字狱的血迹已经消失, 满洲人的凶焰已经缓和,愚民政策早已集了大成,剩下的就只有‘功德’了。”
凶恶的气焰。 清昭槤《啸亭续录·宗室积习》:“每有淫佚干上之事,有司以其天潢,故为屈法,市井之善良者又多畏其威势,不敢与抗,适足以长其兇焰。”
郑振铎《桂公塘》十一:“白灿灿的银光收敛了那老妇人的凶焰。”

凶焰的国语词典

凶恶的气势。《新唐书.卷一三八.李抱玉传》:「史思明已破东都,凶焰勃然,鼓而行,自谓无前。」宋.苏舜钦〈瓦亭联句〉:「阴霜策策风呼号,羌贼胆开凶焰豪。」也作「凶燄」。

凶焰的网络释义

凶焰

  • ”宋苏舜钦《瓦亭联句》:“阴霜策策风呼虓,羌贼胆开凶燄豪。
  • 凶焰的翻译

    英语: ferocity, aggressive arrogance

    凶焰造句

    人已颓然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喘气,可怜巴巴,只待引颈受死,平日的万丈凶焰,早已无影无踪,那边大魔圆照和尚吃了一惊,忙中退身躲剑,已慢了一忽儿,衣襟“嗖”。
    轻轻推开大殿,如同朝圣一般,秦穆大气都不敢出,好像在他前面的是一个盖世王者,绝代的狠人,凶焰滔天。
    而在其之上,一只拥有远古凤凰血脉的火凰凌空呼啸,双翼展开,金色的翎羽划破长空,带起滚滚凶焰,烧得虚空都变得虚幻起来。
    河伯一听,凶焰更是滔天,恶声道“刚才是谁的主意,竟敢乱动我河伯的祭品?”。
    众人也纷纷劝说,再对陶友一番正义的指责,当即把陶友的凶焰打压下去。
    更为惊人的,则是此龙内存在了庞杂的规则之力,这些规则凝聚在一起,使得那长龙咆哮间显露出无比的凶焰。
    桑仲既败还襄阳,乃鸠集散亡陷邓州,凶焰复炽。
    火龙蜿蜒游动,携带着滔天凶焰铺向剑星,所过之处竟化作一片火海。
    黑袍怪人听见杜旭的嘲讽,气得脸色发青,连连催动黑幡让恶鬼凶焰更长,自己掏出一把白骨小剑,扑向杜旭。
    滚滚凶焰灼烧冲在前方的狼族战士,犹如汹涌澎湃的洪水遇到巨大的阻隔一般,骤然停下。
    天道九界,太古荒天,凶气充斥寰宇,凶焰盖天。
    ??杌,远古四大凶兽之一,其形似虎,毛长,锋利猪口牙,后生二尾,专缉灵魂,凶焰缠身,顽固不化,好屠。
    在他身后,一尊百丈黑色魔龙虚影,幻化而出,鳞爪飞扬,几乎凝为实质,散发出弑杀万古的滔天凶焰。

    汉字详情

    xiōng [xiong]
    部首: 219
    笔画: 4
    五笔: QBK
    五行:
    仓颉: UK
    四角: 2277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 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2) 同本义

    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说文》

    凶,咎也。——《尔雅》

    吉凶者,言乎其得也。——《易·系辞》

    一曰凶短折。——《书·洪范》

    日月告凶。——《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

    “此孰吉孰凶?”——《楚辞·卜居》

    (3) 又如:凶兆(不祥的预兆);凶宿(凶星);吉凶未卜;凶星(不吉祥的星)

    (4) 凶恶可怕

    作凶事,为凶人。——《左传·昭公二年》

    顽凶不用。——《史记·五帝纪》

    向高坐者,故是凶物。——《世说新语·赏誉》

    除奸凶。——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凶人(凶恶之人);凶凶(凶恶的样子);凶竖(凶恶的小人);凶焰(凶恶的气焰);凶豪(凶恶强横);凶惨(凶恶残酷)

    (6) 闹饥荒的,歉收的

    三谷不收谓之凶。——《墨子·七患》

    大札大凶。——《周礼·大司乐》

    凶荒杀礼。——《周礼·掌客》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孟子·梁惠王上》

    凶年免于死。

    (7) 又如:凶穰(歉岁与丰年);凶馑(灾荒、饥馑);凶乱(灾荒祸乱);凶俭(灾荒);凶歉(歉收,灾荒);凶灾(凶年灾荒)

    (8) 与死人有关,丧葬

    乡共吉凶礼乐之器。——《周礼·乡师》。注:“凶器,若族丧器者也。”

    (9) 又如:凶耗(死讯);凶肆(出售丧葬用品的商铺);凶具(棺材);凶疚(丧事的悲痛)

    (10) 厉害 。如:到外闹得凶,病势很凶

    形容词

    通“兇”。恐惧;骚动

    兇,扰恐也。——《说文》

    曹人兇惧。——《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众兇惧。——《左传·定公十年》

    周处年少时,兇强侠气,为乡里所犯。——《世说新语·自新》

    敌人而凶,救败不暇,谁能退敌。——《国语·晋语一》

    名词

    (1) 杀人的行为,也指行凶的人

    把赃物行凶刀杖封了。——《水浒传》

    (2) 又如:凶徒(恶人;坏人);凶渠(恶人的首领)

    (3) 灾祸

    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诗·王风》

    (4) 又如:凶患,凶祸,凶事(灾祸);凶困(灾难);凶咎(灾殃);凶殃(灾祸)

    动词

    (1) 早死;夭亡

    六极:一曰凶短折。——《书·洪范》

    (2) 又如:凶夭(死丧夭亡);凶折(凶短折,凶短。短命);凶候(死亡的征兆)

    (3) 通“訩”。争讼,吵闹

    尧曰:“吁顽凶,不用。”——《史记·五帝本纪》。 张守节正义:“凶,讼也。言 丹朱心既顽嚣,又好争讼,不可用之。”

    (4) 死 。如:凶衰(死丧);凶终(不得善终)

    英文翻译

    culprit; murder; bad, sad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ung1 [东莞腔] hiung1 [梅县腔] hiung1 [客语拼音字汇] hiung1 [客英字典] hiung1 [宝安腔] hiung1 [台湾四县腔] hiung1 [陆丰腔] hiung1
    ◎ 潮州话:h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許容平聲開口三等hyung/xivngxĭwoŋ
    yàn [yan]
    部首: 414
    笔画: 12
    五笔: OQV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FNHX
    四角: 97877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火,臽( xiàn)声。本义:火苗)

    (2) 同本义

    烟焰迷漫 。——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烟焰雾雨。——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又如:内焰(火焰的中间部分);外焰(火焰最外层);焰段(见“艳段”);焰烘烘(焰腾腾。火焰旺盛的样子;引申为情绪激昂);焰头上(喻指兴旺发达);焰焰(火苗起初的样子)

    (3) 火光;辉光

    凿石有余焰,年命已凋颓矣。——晋· 葛洪《抱朴子》

    (4) 又如:焰红(火红);焰光(光焰;光华);焰然(鲜明貌)

    (5) 光亮

    雨昏陋巷灯无焰,风过贫家壁有声。——袁枚《随园诗话》

    (6) 比喻气势 。如:妖焰;气焰逼人

    动词

    (1) 燃烧

    俯而观之,其光自土而出,若焰薪火。——唐· 张读《宣室志》

    (2) 又如:焰蜡(正在燃烧的蜡烛);焰灰(物体燃烧后的余烬);焰腾腾(火势猛烈貌)

    (3) 照耀

    动鳞甲于鲸鱼,焰光芒于鸣鹤。——北周· 庾信《灯赋》

    野燎焰天。——清· 魏源《圣武记》

    英文翻译

    flame, blaze; glowing, blazing

    方言集汇

    ◎ 粤语:jim4 jim6
    ◎ 客家话:[梅县腔] jam5 liam5 [海陆丰腔] ram6 [东莞腔] jam3 [台湾四县腔] jam5 [宝安腔] jam3 [客语拼音字汇] yam4 [客英字典] jam5
    ◎ 潮州话:奄7 ,iam7(iām) [澄海]iang7(iā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五十五豔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以贍鹽A去聲開口三等鹽Ajemh/jemmjĭɛ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