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淫

xiōng yín [ xiong yin]
注音 ㄒㄩㄥ 一ㄣˊ

词语释义

凶恶放荡。

词语解释

  1. 凶恶放荡。

    晋 袁宏 《后汉纪·质帝纪》:“唯 孙氏 宗亲相冒名为侍中中郎校尉守长吏者十餘人,皆贪叨凶淫。”《陈书·废帝纪》:“ 伯宗 昔在储宫,本无令问,及居崇极,遂骋凶淫。”

引证解释

⒈ 凶恶放荡。

晋袁宏《后汉纪·质帝纪》:“唯孙氏宗亲相冒名为侍中中郎校尉守长吏者十餘人,皆贪叨凶淫。”
《陈书·废帝纪》:“伯宗昔在储宫,本无令问,及居崇极,遂骋凶淫。”

凶淫的网络释义

凶淫

  • 凶淫,读作xiōng yín,汉语词语,是指凶恶放荡。
  • 汉字详情

    xiōng [xiong]
    部首: 219
    笔画: 4
    五笔: QBK
    五行:
    仓颉: UK
    四角: 2277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 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2) 同本义

    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说文》

    凶,咎也。——《尔雅》

    吉凶者,言乎其得也。——《易·系辞》

    一曰凶短折。——《书·洪范》

    日月告凶。——《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

    “此孰吉孰凶?”——《楚辞·卜居》

    (3) 又如:凶兆(不祥的预兆);凶宿(凶星);吉凶未卜;凶星(不吉祥的星)

    (4) 凶恶可怕

    作凶事,为凶人。——《左传·昭公二年》

    顽凶不用。——《史记·五帝纪》

    向高坐者,故是凶物。——《世说新语·赏誉》

    除奸凶。——诸葛亮《出师表》

    (5) 又如:凶人(凶恶之人);凶凶(凶恶的样子);凶竖(凶恶的小人);凶焰(凶恶的气焰);凶豪(凶恶强横);凶惨(凶恶残酷)

    (6) 闹饥荒的,歉收的

    三谷不收谓之凶。——《墨子·七患》

    大札大凶。——《周礼·大司乐》

    凶荒杀礼。——《周礼·掌客》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孟子·梁惠王上》

    凶年免于死。

    (7) 又如:凶穰(歉岁与丰年);凶馑(灾荒、饥馑);凶乱(灾荒祸乱);凶俭(灾荒);凶歉(歉收,灾荒);凶灾(凶年灾荒)

    (8) 与死人有关,丧葬

    乡共吉凶礼乐之器。——《周礼·乡师》。注:“凶器,若族丧器者也。”

    (9) 又如:凶耗(死讯);凶肆(出售丧葬用品的商铺);凶具(棺材);凶疚(丧事的悲痛)

    (10) 厉害 。如:到外闹得凶,病势很凶

    形容词

    通“兇”。恐惧;骚动

    兇,扰恐也。——《说文》

    曹人兇惧。——《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众兇惧。——《左传·定公十年》

    周处年少时,兇强侠气,为乡里所犯。——《世说新语·自新》

    敌人而凶,救败不暇,谁能退敌。——《国语·晋语一》

    名词

    (1) 杀人的行为,也指行凶的人

    把赃物行凶刀杖封了。——《水浒传》

    (2) 又如:凶徒(恶人;坏人);凶渠(恶人的首领)

    (3) 灾祸

    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诗·王风》

    (4) 又如:凶患,凶祸,凶事(灾祸);凶困(灾难);凶咎(灾殃);凶殃(灾祸)

    动词

    (1) 早死;夭亡

    六极:一曰凶短折。——《书·洪范》

    (2) 又如:凶夭(死丧夭亡);凶折(凶短折,凶短。短命);凶候(死亡的征兆)

    (3) 通“訩”。争讼,吵闹

    尧曰:“吁顽凶,不用。”——《史记·五帝本纪》。 张守节正义:“凶,讼也。言 丹朱心既顽嚣,又好争讼,不可用之。”

    (4) 死 。如:凶衰(死丧);凶终(不得善终)

    英文翻译

    culprit; murder; bad, sad

    方言集汇

    ◎ 粤语:hu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ung1 [东莞腔] hiung1 [梅县腔] hiung1 [客语拼音字汇] hiung1 [客英字典] hiung1 [宝安腔] hiung1 [台湾四县腔] hiung1 [陆丰腔] hiung1
    ◎ 潮州话:hio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三鍾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許容平聲開口三等hyung/xivngxĭwoŋ
    yín [yin]
    部首: 331
    笔画: 11
    五笔: IETF
    五行:
    仓颉: EBHG
    四角: 3211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侌( yín)声。本义:浸淫;浸渍)

    (2) 同本义

    淫,侵淫随理也。——《说文》。徐锴注:“随其脉理而浸渍也。”

    善防者水淫之。——《考工记·匠人》

    女娲积芦苇以止淫水。——《淮南子·览冥》。注:“平地出水为淫水。”

    (3) 涂染

    谏帛,以栏为灰,渥淳其帛,实诸泽器,淫之以蜃。——《周礼》。郑玄注:“淫,薄粉之,令帛白”

    (4) 又如:淫溢(逐渐浸染)

    (5) 特指通奸; 奸淫

    男女不淫。——《管子·小匡》

    (6) 又如:淫奔(淫乱放荡;私跟男子交往);淫垢(淫媾。奸污);淫污(奸污)

    (7) 放纵;恣肆

    其无淫于观。——《书·无逸》。疏:郑玄云:“淫,放恣也。”

    (8) 引申为骄纵。如:淫汰(骄纵奢侈);淫行(纵欲放荡的行为);淫放(纵欲放荡);淫暴(放纵暴戾);淫纵(纵欲淫乱)

    (9) 贪欲;贪心

    吾闻国之昏,不由声色,必由奸利好乐声色者淫也,贪奸者惑也。——汉· 刘向《说苑·反质》

    (10) 又如:淫心(贪心);淫思(淫欲之念)

    (11) 惑乱,沉湎;沉浸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孟子·滕文公下》

    (12) 又如:淫溺(迷恋沉溺。多指酒色。耽于积习;沉迷于癖好)

    (13) 僭越 。如:淫名(超越本分的称号);淫黩(超越分际而亵读轻慢)

    (14) 侵淫;侵犯

    足於性者,天损不能入;贞於期者,时累不能淫。李善注:“淫,犹侵也”。——《文选·陆机》

    (15) 通“游”( yóu)。遨游

    不淫意于法之外。——《管子·明法》。孙星衍云:“《韩非子·有度》篇淫作游。”

    归来兮,不可以久淫些。——《楚辞·招魂》。洪兴祖补注:“淫,游也。”

    形容词

    (1) 过度,无节制;滥。引申为过失

    罔淫于乐。——《书·大禹谟》。传:“淫,过也。”

    不淫其色。——《诗·关雎序》。疏:“淫者,过也,过其度量谓之为淫。”

    骄奢淫泆。——《左传·隐公三年》。疏:“淫,谓耆欲过度。”

    齐八政以防淫。——《礼记·王制》。疏:“淫,谓过奢侈。”

    淫侈之俗。——汉· 贾谊《论积贮疏》

    (2) 又如:淫用(过度役用);淫行(过分的行为;不合礼制的行为);淫宴(不合礼制、越规逾节的宴会);淫酗(饮酒无度);淫费(过分花费;不正当的花费);淫滥(过度;越轨);淫杀(滥杀);淫潦(久雨积水为灾);淫滞(长久停留);淫佚(荒淫无度);淫声邪语(淫乱狎邪的声音语言);淫夫(淫荡的男子);淫汰(骄纵奢侈);淫长(浮华奢侈的风尚);淫物(奢华无用的玩物);淫侈(奢侈;浮夸,夸大);淫惑(荒淫惑乱);淫愚(惑乱愚弄);淫巫(惑乱人心的巫师)

    (3) 犹大。指规模广,程度深,力量强

    既有淫威,降福孔夷。——《诗·周颂·有客》

    (4) 又如:淫威(盛大的礼仪、法度);淫祸(大祸)

    (5) 邪恶,奸邪

    善人劝焉,淫人惧焉。——《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6) 又如:淫人(邪恶的人);淫悖(邪恶违道);淫诈(奸诈)

    (7) 乱杂;邪乱

    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左传·襄公二九年》

    (8) 又如:淫心(邪乱的思想;淫乱的念头);淫气(淫邪之气)

    英文翻译

    obscene, licentious, lewd

    方言集汇

    ◎ 粤语:jam4
    ◎ 客家话:[陆丰腔] jim3 [东莞腔] jim2 [台湾四县腔] jim2 [梅县腔] jim2 [海陆丰腔] rim2 [宝安腔] jim2 [沙头角腔] jim2 [客语拼音字汇] ngim2 [客英字典] jim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一侵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餘針侵A平聲開口三等侵Aţĭĕmj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