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宋 曾巩《酬柳国博》诗:“洞无畦畛心常坦,凛若冰霜节最高。”
成语用法
凛若冰霜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态度严肃,不易接近。
引证解释
⒈ 形容态度严肃,不易接近。
引宋曾巩《酬柳国博》诗:“洞无畦畛心常坦,凛若冰霜节最高。”
《儿女英雄传》缘起首回:“又是两箇絶代女子:一箇艶如桃李,凛若冰霜;一箇裙布釵荆,端庄俏丽。”
靳以《群鸦》:“李太太虽然是露着笑容,对方仍然是凛若冰霜的样子。”
凛若冰霜的网络释义
凛若冰霜
凛若冰霜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仌(
)冰。禀( )声。本义:剌骨的寒冷)(2) 同本义
癛,寒也。从欠,廩声。字亦作凛。又作懔。——《说文》
其性为凛。——《素问·五运行大论》。注:“寒也。肾之性也。”
寒则凛冻。——《风俗通·究通》
凛凛寒风升。——潘岳《悼亡诗》
凛秋暑退,熙春寒往。——潘岳《闲居赋》
(3) 又如:凛冽(非常寒冷);凛栗(因寒冷而颤抖);凛秋(寒冷的秋天);凛气(寒气);凛寒(寒冷)
(4) 严肃而可敬畏
凛者,颜色惧貌。——《埤苍》
凛凛四百余兆之国民。——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5) 又如:凛凛敛敛(威严而使人敬畏的样子);凛如(严肃);凛严(严肃);凛畏(敬畏);凛如(令人敬畏);凛严(敬畏的样子)
(6) 畏惧
凛乎其不可留也。——苏轼《后赤壁赋》
(7) 又如:凛畏(畏惧);凛栗(恐惧;惊恐)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lim3 [客英字典] lim3 [海陆丰腔] lim3
◎ 潮州话:nim2 (ním) 「潮州、饶平」lim2 「澄海」ning2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 同本义
冰,水坚也。——《说文》
履霜坚冰至。——《易·坤》
迨冰未泮。——《诗·邶风·匏有苦叶》
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汉书·五行志》
冰,水为之。——《荀子·劝学》
冰解而冻释。——《管子·五行》
公徒释甲,执冰而踞。——《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3) 又如:冰扳(冰镇);冰麝(冰片与麝香);冰清水冷(像冰和水一样的清冷);冰前刮雪(喻雪上加霜之事);冰玉自信(自知冰清玉洁,并无苟且之事);冰轮(比喻月亮)
(4) 冰人,即媒人 。如:冰议(指嫁娶之事);冰语(媒人的话);冰斧(媒人);冰媒(媒人)
(5) 姓
动词
(1) 结冰,冻结
水始冰,地始冻。——《礼记·月令》
(2) 把东西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变凉 。如:把两瓶汽水冰一冰
(3) 使感到极冷
风月冰人别是乡。——杨万里《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
(4) 又如:这水冰手
形容词
(1) 冷,凉 。如:冰食(冷食);冰甃(指寒凉的水井);冰澈(寒凉清澈)
(2) 结晶成固体的,成结晶形的 。如:冰糖
(3) 清白,晶莹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4) 又如:冰操(廉洁的操行)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宝安腔] ben1 [客英字典] ben1 [台湾四县腔] ben1 [梅县腔] ben1 [陆丰腔] ben1 [客语拼音字汇] ben1 [海陆丰腔] ben1 [沙头角腔] bien1 [东莞腔] ben1
◎ 潮州话:bian1 (piaⁿ)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冫 | 筆陵 | 幫 | 蒸 | 平聲 | 蒸 | 開口三等 | 蒸 | 曾 | ping/piong | pĭə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雨,相声。本义:在气温降到摄氏零度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水汽的白色结晶)
(2) 同本义
霜,露所凝也。士气津液从地而生,薄以寒气则结为霜。——《说文》
霜者,天之所以杀也。——《汉书·董仲舒传》
履霜坚冰至。——《易·坤》
白露为霜。——《诗·秦风·蒹葭》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 范仲淹《渔家傲》
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铿然有声。——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霜雪(比喻高洁清白);霜瓦(覆盖着白霜的瓦片);霜旦(下霜的早晨);霜甲(沾着霜的战甲);霜衣(寒衣);霜妃(指霜);霜序(霜降的时序);霜信(寒霜将来的信息。也为雁的别名);霜砧(寒秋时节的捣衣声);霜草(因霜害而枯萎的草;草名,也叫“相思草”);霜气(寒霜);霜鸟(指在秋冬或日暮时的乌鸦);霜雪(霜和雪;比喻心志清纯洁净);霜雾(寒气);霜黄(指树叶遭受伤害而枯黄的颜色)
(4) 年岁,年岁的代称。犹言秋
客舍并州己十霜,归心日夜忆 咸阳。—— 贾岛《渡桑乾》
(5) 如霜的粉末
冰盘若琥珀,何以糖霜美?——苏轼《送金山乡僧归蜀》
(6) 又如:柿霜。亦指润肤的化妆品。如:雅霜;白玉霜
形容词
(1) 譬喻白色
徒霜镜中发,羞彼鹤上人。——唐· 李白《古风》之四
(2) 又如:霜毫(白毫毛笔);霜鬓(耳边白发);霜毛(形容洁白的羽毛;比喻白发);霜衣(形容白鸟的羽毛);霜色(白色);霜侵(指白发渐渐增多);霜翎(白色的羽毛);霜絮(白棉絮);霜蓬(喻白发);霜须(形容须白如霜)
(3) 比喻高洁
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晋· 陆机《文赋》
(4) 又如:霜操(指高洁的操持);霜女(指梅花。比喻其高洁)
(5) 譬喻冷酷、严峻
王思远恒如怀冰,暑月亦有霜气。——《南史·陆慧晓传》
(6) 又如:霜法(严厉的法禁);霜典(严厉的法典);霜威(指寒霜肃杀的威力;比喻严厉的威势);霜烈(比喻严厉);霜台(御史台的别称。御史掌职弹劾,为风霜之任,故称。也称“霜署”)
(7) 譬喻锋利
钢镞润,霜刃染。——左思《吴都赋》
(8) 又如:霜刀(指锋利雪亮的刀);霜刃(锋利雪亮的刀刃);霜爪(指锐利的爪子);霜矛(指锋利雪亮的矛);霜戈(指锋利雪亮的戈)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song1 [海陆丰腔] song1 [客英字典] song1 [沙头角腔] siong1 [台湾四县腔] song1 [东莞腔] song1 [客语拼音字汇] song1 [宝安腔] song1 [陆丰腔] song1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霜 | 色莊 | 生 | 陽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sriang/shiang | ʃĭa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