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足

còu zú [cou zu]

词语释义

使需要的东西接近需要的数量。

凑足造句

他狠心把小牛犊卖了,好凑足学费让女儿上学。
乡亲们七拼八凑凑足了路费,送他下山上了大学。
为了集资办厂,他把家里的东西都罗掘一空,变卖成现款,总算凑足了三千元。
为了凑足一万多元的住院费,他的幺爹吴绪怀四处借钱。
我们两人凑一凑,应该能凑足你的房租。
九九重阳日,特发短信一条,为你凑足百分百的祝福,祝你:事业百分百顺利,爱情百分百幸福,身体百分百健康,好运百分百势高,家人百分百长寿!
因为我们不能拆箱来凑足你的订量。:那我考虑看看是不是可以买整箱。
小明想买一个悠悠球,经过七拼八凑之后他终于凑足了钱,买下了那个悠悠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你一元,我五角,居然集腋成裘凑足了二万元的捐款。
一咬牙,她跑回老家动员亲朋好友入股,费尽口舌凑足了钱。
因为我们不能拆箱来凑足你的订量。
东拼西凑并城内军马却凑足五千余众,便都交由楚亮归理,用作征讨沉雕山之用,若是拿下,却又要将功劳纳入自家身上。
我们只有两千多人,就算从夹带的百姓中抽丁,顶天能凑足五千人,别说打两千官军了,就是一千,也打不过。
像曼谷一样,许多出租车都计程,所以只要凑足最近的整数就行。时代硕博在职硕士教育。
约翰凑足了大学第一年的学费。
后来实在呆不下去,他父亲出于无奈,东借西凑给他凑足了二百元钱。
但欧洲不同国家、不同的商店对办理退税的最低消费限额不同,如果与多人同行,即使买的金额较小,也可大家开一张发票,凑足金额。
什么问题因为我们不能拆箱来凑足你的订量。
家里的老人好“九”不见,我心里“九九”想念,问候直上“九”霄,祝福依然“九”远,费了“九”牛之力,凑足“九”个“九”。在重阳佳节即将到来之际,预祝天下老人重阳节快乐,幸。
老二媳妇又从家里东借西凑了一千两,又把嫁妆拿去典当,这才凑足了五千两的本金,这一点你们都要好好学学她。

汉字详情

còu [cou]
部首: 204
笔画: 11
五笔: UDWD
五行:
仓颉: IMQKK
四角: 3518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水,奏声。本义:水流会合)

(2) 同本义

凑,水会也,聚也。——《广韵》

凑,水上人所会也。——《 说文》。

顺波凑而下降。——《楚辞·九叹·逢纷》。注:“聚也。”

(3) 聚集

趋舍相凑。——《淮南子·原道》。注:“所合也。”

则人物归之,繈至而辐凑。——《史记·货殖列传》

(4) 又如:凑队(集合在一起);凑聚(集合,聚集);凑泊(凝聚,结合);凑会(聚集,会合)

(5) 奔向;趋

衰世凑学。——《淮南子·精神》。注:“趋也。”

(6) 又如:凑亟(急切);凑手不及(事情来得太快,出人意料,来不及应付)

(7) 挨近;靠拢 。如:凑口馒头(快到嘴的馒头);凑密(稠密)

(8) 碰;趁 。如:凑斗(凑巧);凑手(得手);凑四合六(十分巧合);凑付(应付;将就)

(9) 拼凑成 。如:凑数

英文翻译

piece together, assemble

方言集汇

◎ 粤语:cau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ceu5 [客英字典] ceu5 [东莞腔] ceu5 [梅县腔] ceu5 [宝安腔] ciu5 [海陆丰腔] ceu5
◎ 潮州话:cou3 (tshòu)

宋本广韵

[zu]
部首: 717
笔画: 7
五笔: KHU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RYO
四角: 60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 (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说文》。按,膝下至跖之总名也。从止,即趾字,从口,象膝形。

震为足。——《易·说卦》

足恭而口圣。——《大戴礼记》

手足胼胝,面目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韩非子》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荀子·劝学》

折臂断足。——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东坡现右足。—— 清· 魏学洢《核舟记》

鲁直现左足。

细若文足。

(3) 又如:足心(脚底的中心);足炉(用来暖脚的小火炉);足不出户(形容深居家门很少出门);足衣(袜子);足音跫然(形容久处寂寞,听到人的脚步声,便感到欢欣)

(4) 支撑器物的脚

鼎折足,覆公餗。——《易·鼎》

如此则荆、 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

(5) 又如:鼎足

形容词

(1) 充实;完备;足够

国无九年之畜曰不足。——《谷梁传·庄公二十有八年》

杀所不足。——《墨子·公输》

取于食客门下足矣。——《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兵甲已足。——诸葛亮《出师表》

力不足。——唐· 韩愈《杂说》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一钵足矣。——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2) 又如:足纹(成色十足的银子);足钱(每贯足实一百枚的钱币);足食足兵(指国内粮食兵备均甚充足)

(3) 纯的 。如:十足(成色纯)

(4) 富裕的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贾谊《论积贮疏》

古之畜天下者,无欲而天下足。——《庄子》

(5) 又如:足民(富足,民生富足);丰足(富裕)

动词

(1) 使满足

采色不足。——《孟子·梁惠王上》

声音不足。

皆不足用。——明· 魏禧《大铁椎传》

不足子所乎。——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重视

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荀子·礼论》

(3) 止

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

(4) 完成

言以足志,文以足言。——《左传》

副词

(1) 值得

不足为外人道也。(为,向、对。)——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岂足托乎。——《资治通鉴》

不足与图大事。

何足道。——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2) 又如:足信(值得信赖);不足(不值得;不够格)

英文翻译

foot; attain, satisfy, enough

方言集汇

◎ 粤语:zeoi3 zuk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ziuk7 [宝安腔] zuk7 ziuk7 [台湾四县腔] ziuk7 [客英字典] ziuk7 [海陆丰腔] ziuk7 [陆丰腔] zuk7 [东莞腔] zuk7 [梅县腔] ziuk7 [客语拼音字汇] jiug5 zug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子句去聲合口三等tsĭucyoh/ziu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