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的

zhǔn dì [zhun di]
繁体 準的
注音 ㄓㄨㄣˇ ㄉ一ˋ

词语释义

准的 zhǔndì

(1) “准”、“的”都是箭靶,即射击目标,故引申为标准

斯并惇史播其徽音,良能以为准的。——《晋书·良吏传序》
standard

词语解释

  1. 箭靶。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弦矢分,艺殪仆” 郭璞 注引 汉 文颖 曰:“所射準的为艺。”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準的陈,则流鏑赴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别有博射,弱弓长箭,施於準的,揖让昇降,以行礼焉。”

  2. 标准。

    《后汉书·齐武王縯传》:“遽自尊立,为天下準的,使后人得承吾敝,非计之善者也。” 唐 杨炯 《李舍人山亭诗序》:“学富文史,言成準的。” 清 周亮工 《跋黄心甫自叙年谱前》:“当世所遴选文字,同人奉为準的。”

  3. 作为准则;以为标准。

    汉 王充 《论衡·知实》:“如以 髡 等非圣,则圣人之知,何以过 髡 之知 惠王 也?观色以窥心,皆有因缘以準的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章表奏议,则準的乎典雅。”

  4. 标准;准则。

    《梁书·锺嵘传》:“ 淄 澠 并汎,朱紫相夺,諠譁竞起,准的无依。”今本《诗品》作“準的”。《隋书·王胄传》:“﹝ 王胄 ﹞与 虞绰 齐名,同志友善,於时后进之士咸以二人为准的。” 周作人 《<蜕龛印存>序》:“古之印章,执政所持,作信万国,故铸凿之事,必有世守之法,可为后来准的。”

  5. 谓射中目标,弄准确。

    汉 王充 《论衡·知实》:“观色以窥心,皆有因缘以准的之。”

引证解释

⒈ 箭靶。

《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弦矢分,艺殪仆” 郭璞注引汉文颖曰:“所射準的为艺。”
晋葛洪《抱朴子·广譬》:“準的陈,则流鏑赴焉。”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别有博射,弱弓长箭,施於準的,揖让昇降,以行礼焉。”

⒉ 标准。

《后汉书·齐武王縯传》:“遽自尊立,为天下準的,使后人得承吾敝,非计之善者也。”
唐杨炯《李舍人山亭诗序》:“学富文史,言成準的。”
清周亮工《跋黄心甫自叙年谱前》:“当世所遴选文字,同人奉为準的。”

⒊ 作为准则;以为标准。

汉王充《论衡·知实》:“如以髡等非圣,则圣人之知,何以过髡之知惠王也?观色以窥心,皆有因缘以準的之。”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定势》:“章表奏议,则準的乎典雅。”
1. 标准;准则。 《梁书·锺嵘传》:“淄澠并汎,朱紫相夺,諠譁竞起,准的无依。”
今本《诗品》作“準的”。 《隋书·王胄传》:“﹝王胄﹞与虞绰齐名,同志友善,於时后进之士咸以二人为准的。”
周作人《<蜕龛印存>序》:“古之印章,执政所持,作信万国,故铸凿之事,必有世守之法,可为后来准的。”

⒋ 谓射中目标,弄准确。

汉王充《论衡·知实》:“观色以窥心,皆有因缘以准的之。”

准的的国语词典

标准。

准的的网络释义

准的

  • 准的,读音是zhǔn de,是一个汉语词汇,解释为标准;准则。
  • 准的造句

    小刚很顽固,他认准的事谁也改变不了。
    非常情况下能否坚持原则,常常是判断一个人道德水准的重要依据。
    由奥巴马担任总统毫无疑问将比麦凯恩在任何事情上更加耀武扬威从人民币问题到对环保和劳工标准的需求,而且奥巴马自身也会面临来自议会的麻烦。
    无房、无车、无存折、标准的三无产品。
    结果发现,经过培训的测评师对评分标准的理解较为准确,但评分不太一致。
    他生就一副铜筋铁骨,高高的身材黑脸膛,是一个标准的西北汉子。
    我们是主要的、政府批准的契约和顾问公司,也是多哥和西非地区大的、要的进口商和经销商。
    起初他很傲慢,等看到我的名片后,立即打躬作揖,标准的前倨后恭。
    虽然几家领军企业也曾不止一次坐论行业标准的制定,终是纸上谈兵。
    虽然在严格意义上,它只能算一种格陵兰方言,但它与加拿大因纽特方言更为接近,在音韵学上与标准的西格陵兰方言有相当明显的不同。
    想得到这个标准的完整复刻版可以通过他们的网站购买。
    假设我相信上帝,并且正在为善恶不分而烦恼,我会请求上帝让我聪明到足以明辨是非的程度,而绝不会请他让我愚蠢到让人家给我灌输善恶标准的程度。
    标准的中国人,他的尊严,不是在他自己身上,而是在集体里。他从不维护自己的尊严,却致力于维护某种类别或集体概念中虚无缥缈的神性。
    行业标准的活性氧化铝干燥剂广泛用于压缩空气干燥器。
    她在家中是个标准的贤妻良母。
    今日交投约为月均水准的一半,因投资人思量周四美联储议息结果。
    首先,论文对标准的模型结构进行分析,包括其服务器、逻辑设备、逻辑节点、数据、数据集及各自相关的服务,探求其建模的方法和思想。
    未经中国主管部门批准的技术转让合同,其所支付的费用不得作为技术转让费给予免税,而应按照一般劳务费适用有关税务处理规定。
    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最高标准的企业经营管理只有四个字:客户满意。

    汉字详情

    zhǔn [zhun]
    部首: 204
    笔画: 10
    五笔: UWY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MOG
    四角: 301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2) 公文用语 。始于唐·五代 (1) 表示允许,认可

    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周书·文帝纪下》

    (3) 又如:批准;照准;准如所请 (2) 引申为比照,作某类事物看待。如:准前例办理;准平原;准尉 (3) 表示依据、根据。如:准某部函

    (4) 决定,必定 。公文用语。如:准于某日起程

    这准是使猛了劲,岔了气了。——《儿女英雄传》

    (5) 折充;抵充

    连身上外盖衣服,脱下准了店钱。——《醒世恒言》

    新旧钱暂兼行,新钱千准银一两,旧钱准七钱。——《清史稿》

    我有心看上她,与我家做个媳妇,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岂不两得其便。——《窦娥冤》

    (6) 又如:准价(折价);可准(可以抵偿);准算(折算;抵帐)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隼( sǔn)声。本义:平,不倾斜)

    (2) 同本义(取义于水平,侧重于平稳)

    凖,平也。——《说文》。字亦俗作准。段玉裁注:“谓水之平也。天下莫平于水,水平谓之凖”

    推而放诸东海而凖。——《礼记·祭义》。注:“犹平也。”

    (3) 亦指其他物体的平

    輈注则利凖,利凖则久,和则安。——《周礼·考工记》

    (4) 又如:准望(测绘地图的方法之一)

    (5) 准确 。如:不知准不准;投篮准;打得准;猜得准;准成(准星;准确可靠);准当(准确恰当);那准不对;没准儿

    (6) 轻重相当;均等

    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系辞》

    幸少从女言,得厚息,略相准。——《聊斋志异》

    名词

    (1) 古代测量水平的仪器

    凖者,所以揆平取正也。——《汉书·律历志上》

    (2) 又如:准平(测量平面的仪器)

    (3) 标准;法则

    礼者,节之凖也。——《荀子·致士》

    (4) 又如:准式,准格(标准,准则);准限(标准)

    (5) 箭靶,靶子。通“埻”

    我有平肩舆,前途犹准的。——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

    (6) 又如:准的(箭靶;标准;准则);准执(箭靶);准鹄(即正鹄。箭靶。引申为目标);准式(标准;楷模);准格(犹言标准、规格)

    (7) 鼻子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李白《梁甫吟》

    (8) 姓

    动词

    (1) 允许;批准 。 唐、 宋以来公文上许可的批语,俗作“准”

    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周书·文帝纪下》

    我要放他,你又苦苦的不准。——《儿女英雄传》

    (2) 又如:准查记录;准行(准许;许可);准奏(君主批准臣属的奏章)

    (3) 料想;打算 。如:准拟(料想;打算);准承(料想;打算)

    (4) 仿效,效法

    始都乐寿,号 金城宫,备百官,准 开皇故事。——《新唐书》

    (5) 又如:准遵(遵循;依照);准据(依据);准拟(遵循;模仿)

    (6) 瞄准

    修胫者使之跖钁,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准,伛者使之涂,各有所宜。——《淮南子》

    (7) 又如:准度(测量,衡量);准裁(衡量,裁定);准量(计量;估量)

    (8) 测量,度量

    轼始至 颖,遣吏以水平准之, 淮之涨水高于 新沟几一丈。——《宋史》

    (9) 揣测,揣度

    仁君处位而不安,大夫隐道而不言,群臣准上意而怀当。——《淮南子》

    (10) 按照,依照

    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之臣仆,乌尚得谓之诗哉。——《答章秀才论诗书》

    (11) 又如:准式(依照准则或样式);准律(依照法律);准据(依据)

    英文翻译

    approve, allow, permit; in accord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2
    ◎ 客家话:[宝安腔] zun3 [梅县腔] zhun3 [客语拼音字汇] zun3 [客英字典] zhun3 [东莞腔] zun3 [沙头角腔] zun3 [台湾四县腔] zun3 [海陆丰腔] zhun3 [陆丰腔] zhun3
    ◎ 潮州话:zung2 (tsúng 旧时:tsú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七準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之尹上聲合口三等cjynx/tjviintɕĭuĕn
    de,dí,dì,dī [de,di,di,di]
    部首: 501
    笔画: 8
    五笔: RQYY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HAPI
    四角: 27620

    详细解释

    de

    助词

    (1) 用在定语后,表示词与词或短语之间的修饰关系 。如:红色的气球;小小的进步

    (2) 用在定语后,表示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领属关系 。如:中国的水稻;农民生活的提高

    (3) 〈代〉附着在词或短语之后,构成“的”字结构,代替所指的人或物。如:卖菜的;吃的

    (4) 助词。“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如:推的推,拉的拉

    (5) 用在谓语动词后面,强调这动作的施事者或时间、地点、方式等。如:谁买的书?;他是昨天进的城;我是在预售处订的票

    (6) 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如:破铜烂铁的,他捡来一大筐

    (7)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如:这件事儿我是知道的

    (8)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9) 表示相乘。如:这间房子是五米的三米,合十五平方米

    (10) 〈方〉表示相加。如:两个的三个,一共五个

    (11) 同“得”,后面带补语

    那知进了园门,园子里已结坐的满满的了。——《老残游记》

    (12) 同“地”( de)。用在状语后,表示状语和中心词之间的修饰关系

    (13) 另见 dí;dì

    副词

    (1) 确实;实在

    不因霜叶辞林去,的当山翁未觉秋。——秦观《淮海集》

    (2) 又如:的对;的据(真凭实据);的觉(果然;的确);的是(的确是)

    (3) 必定;一定 。如:的决(处决;处斩);的的(特意)

    (4) 另见 de;dì

    名词

    (1) (形声。本作“旳”,从日,勺声。本义:鲜明、明亮的样子)

    (2) 箭靶的中心目标。如:众矢之的;有的放矢

    (3) 鲜明的样子

    朱唇的其(语气词)若丹。——战国楚· 宋玉《神女赋》

    (4) 另见 de,dí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possessive, adjectival suffix

    方言集汇

    ◎ 粤语:d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it7 tak8 tiak8 tit7 [客语拼音字汇] did5 e4 [沙头角腔] dit7 [宝安腔] dit7 [台湾四县腔] dit7 tak8 tiak8 tit7 [客英字典] dit7 [陆丰腔] dit7 [梅县腔] dit7 [东莞腔] d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歷錫開入聲開口四等tekti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