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头

zhǔn tou [zhun tou]
繁体 準頭
注音 ㄓㄨㄣˇ ˙ㄊㄡ

词语释义

准头 zhǔntou

(1) 准稿儿;把握性;精确度

稀里马哈,没个准头
accuracy

词语解释

  1. 鼻尖。旧时相术用语。

    《英烈传》第十回:“所喜者:準头黄明,贯於天庭,直待神采焕发,如风扫阴翳,便是受命之日。”《白雪遗音·马头调·麻衣神相》:“天庭饱满,準头不歪;唇红齿白,杏眼桃腮。”

  2. 靶子;目标。

    《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饭罢又看鸟枪打準头,申刻回署。” 郑观应 《盛世危言·海防中》:“况一砲臺有数砲,而测量準头放砲者只一人,多至两人,未尝于每座砲位专派定一人精于测量準头之人,动至顾此失彼,因小失大也。” 曾克 《我认识的第一个营长》:“敌人从 金乡县 打来的榴弹炮,毫无准头的落在工事一前一后,也没有谁去理会它。”

  3. 即准星。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炮说》:“或谓砲之能中,专在準头,兼由地势。余谓此亦非确论。陆战之砲,须定準头,而水面之船,则无定势。”参见“ 準星 ”。

  4. 犹一定。

    李健吾 《一个没有登记的同志》:“我们女孩子做事向来没有准头的。”

  5. 鼻子的最下端。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头面》:“鼻孔之骨界,名曰鼻梁骨,下至鼻之尽处,名曰准头。”

  6. 枪上的准星。引申指说话、射击等的准确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忙忙到房里,取了枪,装好铅子,跑出来,那鸽子已飞到墙头上,我取了准头,扳动机簧,颼的一声着了,那鸽子便掉了下来。”

引证解释

⒈ 鼻尖。旧时相术用语。

《英烈传》第十回:“所喜者:準头黄明,贯於天庭,直待神采焕发,如风扫阴翳,便是受命之日。”
《白雪遗音·马头调·麻衣神相》:“天庭饱满,準头不歪;唇红齿白,杏眼桃腮。”

⒉ 靶子;目标。

《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饭罢又看鸟枪打準头,申刻回署。”
郑观应《盛世危言·海防中》:“况一砲臺有数砲,而测量準头放砲者只一人,多至两人,未尝于每座砲位专派定一人精于测量準头之人,动至顾此失彼,因小失大也。”
曾克《我认识的第一个营长》:“敌人从金乡县打来的榴弹炮,毫无准头的落在工事一前一后,也没有谁去理会它。”

⒊ 即准星。参见“準星”。

清梁章鉅《归田琐记·炮说》:“或谓砲之能中,专在準头,兼由地势。余谓此亦非确论。陆战之砲,须定準头,而水面之船,则无定势。”

⒋ 犹一定。

李健吾《一个没有登记的同志》:“我们女孩子做事向来没有准头的。”
鼻子的最下端。 《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头面》:“鼻孔之骨界,名曰鼻梁骨,下至鼻之尽处,名曰准头。”

⒌ 枪上的准星。引申指说话、射击等的准确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忙忙到房里,取了枪,装好铅子,跑出来,那鸽子已飞到墙头上,我取了准头,扳动机簧,颼的一声着了,那鸽子便掉了下来。”

准头的国语词典

鼻头。相术上称鼻子下部隆起的部位为「准头」。

如:「你做事老是没个准头,怎么成呢?」、「他投掷篮球挺有准头的。」

准头的网络释义

准头

  • 词语:准头
  • 发音:zhǔn tou
  • 基本解释
  • [accuracy] 准稿儿;把握性;精确度
  • 稀里马哈,没个准头
  • 准头造句

    若是没准头的菜鸟,想放水都没那实力。
    下半场的表现比上半场要好一点,不过当米兰想要进攻的更深入时,他们的准头还是欠佳。
    随后的两节比赛,中国队暴露出外线没准头,内线无法突破的尴尬,比分一直被伊朗领先。
    究其原因,还是缺乏真本事,有想法却没有办法,想“进球”却没准头。
    别人都在三米开外投,他瞄了半天可能担心没准头儿,竟拿着飞镖跑到镖靶跟前直接插了上去。
    游侠他们准头奇高,在几百里外夺人性命。
    而母亲的力气是不足的,她能够将这一捆稻草甩上去,已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就谈不上什么准头了。
    她与老公的工作性质完全不同,她,是必须按时上下班的银行职员,而他,是一个工作时间完全没准头的自由职业者。
    人民公社时期,生产队分口粮、分杂粮、分油菜籽、分救济粮都是以斗代秤,人们认为用斗量最公平,用秤一高一低的,没准头。
    的人会发现,各个部门所发布的数据都没有一个“准头”,甚至同一时期连两个相近的数据都难找到,有些部门之间的数据还常常“打架”,让人是非莫辨。
    在太平洋上他们绝对避免不了碰上其它船只,我强烈怀疑他们能有任何准头的打出一轮弹药。
    我弹球的方式俗称“挤豆”,出手无力,还没准头儿。
    长弓手现在射出的箭虽然还沒有什么准头,但大致的方向还是能控制得好,而匪贼的站位十分密集,因此只要射对了方向,其本都能命中目标。
    仰射时准头不好掌握,一般靠箭的密集度杀伤,李鸦儿一个人仰射,惹得魏博弓箭手们一片哗笑。
    真是不好意思我喝醉了所以没了准头。
    高温难耐,耀眼夺目,萧皓辰呆立原地,不敢移动分毫,生怕一个不小心,便被失了准头的雷电劈中。
    汪叔的准头真的没话说,掘洞的方位简直分毫不差,分明就是冲着这块石板而来的,只是这石板的尺寸看样子要比洞的口径大一些,从洞里不太容易揭开石板。
    二月二,龙抬头,鸿运当头好兆头,祝你:工作有干头,做事有劲头,目标有准头,经营有赚头,娱乐有兴头,休闲有乐头,未来有想头,日子有奔头!
    人生很多重要的决择,如发点球一样简单,球既踢出,方向、角度、准头、心态和环境共同作用,结果已无法收回。坦然面对,享受过程,也许是最好的结果。
    皇家园林中,朱载垕骑在马上,揽着淑妃这个大美人,装模做样的搭弓开箭,但脚步虚浮的朱载垕那里有什么准头,都是其他武将为博皇帝开心,弄虚作假。

    汉字详情

    zhǔn [zhun]
    部首: 204
    笔画: 10
    五笔: UWY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IMOG
    四角: 30115

    详细解释

    动词

    (1) (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2) 公文用语 。始于唐·五代 (1) 表示允许,认可

    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周书·文帝纪下》

    (3) 又如:批准;照准;准如所请 (2) 引申为比照,作某类事物看待。如:准前例办理;准平原;准尉 (3) 表示依据、根据。如:准某部函

    (4) 决定,必定 。公文用语。如:准于某日起程

    这准是使猛了劲,岔了气了。——《儿女英雄传》

    (5) 折充;抵充

    连身上外盖衣服,脱下准了店钱。——《醒世恒言》

    新旧钱暂兼行,新钱千准银一两,旧钱准七钱。——《清史稿》

    我有心看上她,与我家做个媳妇,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岂不两得其便。——《窦娥冤》

    (6) 又如:准价(折价);可准(可以抵偿);准算(折算;抵帐)

    形容词

    (1) (形声。从水,隼( sǔn)声。本义:平,不倾斜)

    (2) 同本义(取义于水平,侧重于平稳)

    凖,平也。——《说文》。字亦俗作准。段玉裁注:“谓水之平也。天下莫平于水,水平谓之凖”

    推而放诸东海而凖。——《礼记·祭义》。注:“犹平也。”

    (3) 亦指其他物体的平

    輈注则利凖,利凖则久,和则安。——《周礼·考工记》

    (4) 又如:准望(测绘地图的方法之一)

    (5) 准确 。如:不知准不准;投篮准;打得准;猜得准;准成(准星;准确可靠);准当(准确恰当);那准不对;没准儿

    (6) 轻重相当;均等

    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系辞》

    幸少从女言,得厚息,略相准。——《聊斋志异》

    名词

    (1) 古代测量水平的仪器

    凖者,所以揆平取正也。——《汉书·律历志上》

    (2) 又如:准平(测量平面的仪器)

    (3) 标准;法则

    礼者,节之凖也。——《荀子·致士》

    (4) 又如:准式,准格(标准,准则);准限(标准)

    (5) 箭靶,靶子。通“埻”

    我有平肩舆,前途犹准的。——杜甫《郑典设自施州归》

    (6) 又如:准的(箭靶;标准;准则);准执(箭靶);准鹄(即正鹄。箭靶。引申为目标);准式(标准;楷模);准格(犹言标准、规格)

    (7) 鼻子

    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李白《梁甫吟》

    (8) 姓

    动词

    (1) 允许;批准 。 唐、 宋以来公文上许可的批语,俗作“准”

    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周书·文帝纪下》

    我要放他,你又苦苦的不准。——《儿女英雄传》

    (2) 又如:准查记录;准行(准许;许可);准奏(君主批准臣属的奏章)

    (3) 料想;打算 。如:准拟(料想;打算);准承(料想;打算)

    (4) 仿效,效法

    始都乐寿,号 金城宫,备百官,准 开皇故事。——《新唐书》

    (5) 又如:准遵(遵循;依照);准据(依据);准拟(遵循;模仿)

    (6) 瞄准

    修胫者使之跖钁,强脊者使之负土,眇者使之准,伛者使之涂,各有所宜。——《淮南子》

    (7) 又如:准度(测量,衡量);准裁(衡量,裁定);准量(计量;估量)

    (8) 测量,度量

    轼始至 颖,遣吏以水平准之, 淮之涨水高于 新沟几一丈。——《宋史》

    (9) 揣测,揣度

    仁君处位而不安,大夫隐道而不言,群臣准上意而怀当。——《淮南子》

    (10) 按照,依照

    若体规画圆,准方作矩,终为人之臣仆,乌尚得谓之诗哉。——《答章秀才论诗书》

    (11) 又如:准式(依照准则或样式);准律(依照法律);准据(依据)

    英文翻译

    approve, allow, permit; in accord

    方言集汇

    ◎ 粤语:zeon2
    ◎ 客家话:[宝安腔] zun3 [梅县腔] zhun3 [客语拼音字汇] zun3 [客英字典] zhun3 [东莞腔] zun3 [沙头角腔] zun3 [台湾四县腔] zun3 [海陆丰腔] zhun3 [陆丰腔] zhun3
    ◎ 潮州话:zung2 (tsúng 旧时:tsún)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十七準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之尹上聲合口三等cjynx/tjviintɕĭuĕn
    tóu,tou [tou]
    部首: 308
    笔画: 5
    五笔: UDI
    五行:
    仓颉: YK
    四角: 34800

    详细解释

    tóu

    名词

    (1) (形声。从页( 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 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頭,首也。——《说文》

    苞头者,神所居。——《春秋·元命》

    头容直。——《礼记·玉藻》

    左头奉之。——《仪礼·士相见礼》

    杀人者刎头。——《公羊传》注

    王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将子头与剑来。

    系向牛头充炭直。——唐· 白居易《卖炭翁》

    举头望明月。——唐· 李白《静夜思》

    低头思故乡。

    (3) 又如:头直上(头顶上);光头(剃光的头;头上没有戴帽子);头大(形容遇到困难头昏脑胀的样子);头抵(敌对,对头。也作“头敌”、“敌头”);头足异处(头脚分离。指人被杀。也作“头足异所”);头昏脑闷(头脑昏晕。形容思虑不清)

    (4) 发,毛发 。如:头须(束发的丝带);剃头;平头;头毛(头发);头白(老人发白。即白头);头发上指(形容盛怒);头发种种(形容老人头发短少)

    (5) 事情的开端 。如:起头;从头做起;头裹(开始);头阵(一切事情的开端或前段);头达(古代走在最前面的仪仗);头题(杂志目录中最前面的篇目);头讫(开端和结尾);头秋(秋收前的一段时间)

    (6) 物的两端或末梢

    暮至黑山头。——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既登峰头。——《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船头坐三人。——明· 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水头;梢头;桥头;露头;炕头儿;街头;弹头;杆头;床头

    (8) 首领,头儿 。如:头目(首领;领导人);他是我们的头儿;头营(驻有指挥部的军营);头头脑脑(为首的人);头马(领头马);头儿脑儿(头面人物);头行人(带头的人)

    (9) 最上等级 。如:头高(指欲望大,要价高);头房(客舍中的上等房间);头酒(最香醇的酒,指醑);头厅(古称中央的最高行政机构)

    (10) 第一,第一次 。如:头上末下(第一次);头食(第一道食品。指面粉);头阵(战斗时的第一次交锋);头纲(指第一批运送到京都的春茶);头筹(第一。较技时得第一称为得头筹)

    (11) 上一个 。如:头年;头天(前一天);头里(先前;事先)

    (12) 借代人 。如:头影(人影子);头役(旧时官府中的差役);头翁(旧时对官府差役的謏称)

    (13) 特指敌对的人

    冤有头,债有主。——《五灯会元》

    (14) 头部有发部分

    头,首自发以上为头。——《六书故》

    (15) 路;途径 。如:分头进军

    (16) 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凡有卖字画、古董物件的,俱要抽头。——《豆棚闲话》

    动词

    (1) 磕头 。旧时的一种跪拜礼

    父亲母亲吩咐我,叫给舅母行礼,请舅母到厢房里坐下受头。——《儿女英雄传》

    (2) 〈方〉∶临到;接近 。如:头吃饭要洗手;头五点就得动身

    量词

    (1) 件,桩

    这头亲事,不是情愿与的。——《水浒传》

    (2) 如∶多用以计算牲畜

    潭中鱼可百许头。——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每责一头。

    捕得两三头。

    (3) 又如:一头牛;三头猪

    (4) 另见 tou

    助词

    置于方位词后,表处所可不译。

    路转溪头忽见。——宋· 辛弃疾《西江月》

    惶恐滩头说惶恐。——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

    溪头卧剥莲蓬。——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tou

    后缀

    (2) 附在某些名词后面,构成新的名词。如:木头;石头

    (3) 附在某些动词后面,构成名词。如:念头

    (4) 附在形容词后面,构成名词。如:他越学越有甜头

    (5) 附在方位后面,构成新的方位词。如:前头;后头;抽屉里头

    (6) 另见 tóu

    英文翻译

    head; top; chief, first; boss

    方言集汇

    ◎ 粤语:tau4
    ◎ 潮州话:tau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