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成语出处
唐 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运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成语用法
冯唐易老作宾语、定语;用于感慨人生。
引证解释
⒈ 汉冯唐身历三朝,至武帝时,举为贤良,但唐已九十馀岁,不能再做官了。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后因以“冯唐易老”慨叹生不逢时或表示年寿老迈。
引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 李广难封。”
元吴景奎《寄苏伯夔诗》:“冯唐易老双蓬鬢, 殷浩难投一纸书。”
唐吴融《寄贯休》诗:“已似冯唐老,方知武子愚。”
宋陆游《悲秋》诗:“已惊白髮冯唐老,又起清秋宋玉悲。”
元刘致《朝天子·邸万户席上》曲:“鬢毛,木雕,谁便道冯唐老。”
冯唐易老的国语词典
汉冯唐身历三朝,老尚为郎,至武帝时,举为贤良,已九十余岁,老不能为官。亦慨叹生不逢时,命运不好,或表示身已衰老,再不能有所作为。
冯唐易老的网络释义
冯唐易老
反义词
冯唐易老造句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féng
名词
(1) 古地名
郑于是乎伐 冯、 滑、 胥靡, 负黍、 狐人、 阙外。——《左传·定公六年》
(2) 姓
(3) 另见
píng
形容词
(1) (形声。从马,冫声。冫,古冰字的楷书写法。本义:马跑得快)
(2) 同本义
冯,马行疾也。——《说文》
(3) 又如:冯冯(马行疾速的样子)
(4) 大,盛
今君奋焉震电冯怒。——《左传·昭公五年》
冯弱犯寡。——《周礼·大司马》
帝冯怒。——《列子·汤问》
(5) 又如:冯戎(富盛);冯怒(盛怒,震怒);冯隆(高大的样子)
动词
(1) 徒步过水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诗·小雅·小旻》
(2) 又如:冯河(徒步渡过河水)
(3) 扶持,服膺
有冯有翼。——《诗·大雅·卷阿》
(4) 又如:冯翼(辅佐;另有虚无的样子之意)
(5) 通“凭”。依仗,倚托
不冯其子,灵公夺而里之。——《庄子·则阳》
神所冯依,将在德矣。——《左传·僖公十五年》
伯陵之后, 逢公之所冯神也。——《国语·周语下》
冯太一。——《淮南子·精神》
冯恃其众。——《左传·哀公七年》
(6) 又如:冯尸(葬礼仪式中的一种,死者入殓时,生者对死者有冯尸、托尸、拘尸、执尸等仪式,依其与死者之血缘、尊卑关系而定丧礼之等差);冯资(依赖,凭依);冯神(依仗神的力量)
(7) 另见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小篆作字形。从口,庚声。本义:大话)
(2) 〈方〉∶同本义
唐,大言也。——《说文》
荒唐之言。——《庄子·天下》
唐之为言荡荡也。——王充《论衡》
(3) 广大
平原唐其坛曼兮。——扬雄《甘泉赋》
(4) 又如:唐唐(广大;浩荡);唐皇(气势宏伟盛大)
(5) 在温室中生长的,人工培育的 。如:唐花;唐窖
(6) 空;徒然 。如:唐捐(虚耗;废弃;落空);唐劳(白白地劳动);唐丧(徒劳)
名词
(1) 朝代名。唐朝
唐人尚未盛为之。—— 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刻唐贤今人诗赋。—— 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自唐显庆以来。—— 清· 姚鼐
登泰山记》
备于唐。—— 蔡元培《图画》
(2) 公元 617年,隋太原留守李渊起兵,次年隋亡,李渊在关中称帝,国号唐,都长安。 907年为后梁朱温所灭。共历二十帝,二百九十年。如:唐巾(唐代皇帝所戴的一种便帽,后土人亦常戴此种帽子);唐体(唐诗的体式风格);唐环(唐玄宗的贵妃杨玉环);唐明皇(即唐玄宗);唐帽(唐巾。唐代帝王的一种便帽。后来士人多用);唐三藏(唐代玄奘法师的俗称);唐家(唐朝)
(3) 传说中古帝尧政权的称号
唐虞之世。——清· 黄宗羲《原君》
(4) 又如:唐年(唐尧时代。借称太平盛世);唐风(唐尧的遗风);唐许(唐尧许由的并称);唐尧(古帝名。帝喾之子。初封于陶,号陶唐氏)
(5) 五代之一。公元 923年,李存勖继后梁称帝,国号唐,史称后唐,也简称唐,历四帝,十三年, 936年禅位后晋
(6) 五代时十国之一。公元 937年李升于金陵称帝,国号唐,史称南唐。共历三帝,三十九年。 975年,为宋所灭
(7) 古国名
(8) 相传为祁姓,尧的后代,在今山丁翼城西
(9) 周所建,姬姓,在今湖北省隋县镇,公元前505年为楚所灭
(10) 中国 。唐盛时,声誉播及边疆与海外,故后世少数民族地区沿称中原为唐,国外则径称中国为唐。如:唐人(中国人;唐代人);唐人街(外国有些城市中,华侨聚居的街或区域称为“唐人街”)
(11) 古代庙堂前或宗庙内的大路
庙中路谓之唐。——《尔雅·释宫》
中唐有甓。——《诗·陈风·防有鹊巢》
(12) 场地,园地 。如:唐园;唐圃
(13) 姓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tong2 [沙头角腔] tong2 [客英字典] tong2 [海陆丰腔] tong2 [客语拼音字汇] tong2 [台湾四县腔] tong2 [东莞腔] tong2 [陆丰腔] tong3 [宝安腔] tong2
◎ 潮州话:tang5(thâng5) <姓>deng5(t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唐 | 徒郎 | 定 | 唐開 | 平聲 | 陽 | 開口一等 | 唐 | 宕 | dang | dʰɑ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