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酿

dōng niàng [ dong niang]
繁体 冬釀
注音 ㄉㄨㄥ ㄋ一ㄤˋ

词语释义

冬季酿酒。

词语解释

  1. 冬季酿酒。

    《周礼·天官·酒正》“三曰清酒” 汉 郑玄 注:“清酒,今 中山 冬酿,接夏而成。”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麯并酒》:“冬酿,六七酘;春作,八九酘……冬酿,十五日熟;春酿,十日熟。”

引证解释

⒈ 冬季酿酒。

《周礼·天官·酒正》“三曰清酒” 汉郑玄注:“清酒,今中山冬酿,接夏而成。”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造神麯并酒》:“冬酿,六七酘;春作,八九酘……冬酿,十五日熟;春酿,十日熟。”

冬酿的网络释义

冬酿

  • 冬酿:1、蜂蜜、酿蜜、蜂蜜。如宋代大词人苏辙名句“床头冬酿压琼浆”
  • 2、来之不易。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名句“冬雪一天酿春醉”。
  • 3、浙江东阳地名之谐音。为借助古诗词或文献的影响力,故意的“东阳”置换成“冬酿”。如《本草纲目》“东阳酒,常饮、入药俱良”常被商家置换成“冬酿酒,常饮、入药俱良”。
  • 汉字详情

    dōng [dong]
    部首: 343
    笔画: 5
    五笔: TU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EY
    四角: 27303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2)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冬,四时尽也。——《说文》

    我有旨蓄,亦以御冬。——《诗·邶风·谷风》

    无冬无夏。——《诗·陈风·宛丘》

    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后汉书·张纯传》

    (3) 又如:冬暖夏凉;冬酿(冬季酿酒);冬温(冬天所害的一种热病);冬计(寒冬的生计)

    (4) 冬月,阴历十一月的俗称

    适冬(阴历十一月)之望日(十五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清· 林觉民《与妻书》

    (5) 最后,终

    诰诰作事,毋从我冬始。——《马王堆汉墓帛书》

    冬冬声 ——形容敲门或敲鼓的声音。如:冬冬(形容敲门的声音)

    英文翻译

    winter, 11th lunar month

    方言集汇

    ◎ 粤语:du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ung1 [沙头角腔] dung1 [台湾四县腔] dung1 [客英字典] dung1 [陆丰腔] dung1 [梅县腔] dung1 [宝安腔] dung1 [客语拼音字汇] dung1 [东莞腔] dung1
    ◎ 潮州话:dang1 (ta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都宗平聲開口一等tuung/tvngtuoŋ
    niàng [niang]
    部首: 714
    笔画: 14
    五笔: SGY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MWIAV
    四角: 13632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酉( yǒu),襄声。本义:做酒,酿造)

    (2) 同本义。原专指酿酒,后也指利用发酵作用酿造蜜、醋、酱等

    酿,醖也。作酒曰酿。——《说文》

    米麦所作曰酿。——《三苍》

    黑黍舂来酿酒饮。——唐· 曹邺《田家效陶》

    酿泉为酒。——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如:酝酿(造酒的发酵过程);酿米(酿酒的米);酿具(酿酒的器具);酿秫(用秫黍酿酒);酿制(酿造);酿糯(以糯米酿酒)

    (4) 酝酿,逐渐形成

    早难道救冤反把冤酿。——朱寉《十五贯、廉访》

    (5) 又如:酿雪(空中水蒸气逐渐凝聚而形成为雪);酿寒(逐渐酿成寒冷的天气);酿祸(酿成祸患);酿乱(酿成祸乱)

    (6) 娇宠

    素日皆是你们这些人把他酿坏了,到这步田地还来解劝——《红楼梦》

    名词

    (1) 酒

    伶人倾家酿。——《晋书·何充传》

    (2) 又如:佳酿(好酒);酿肆(酒坊;酒店)

    英文翻译

    brew, ferment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