冢弟
词语释义
词语解释
敬称国君之弟。
北周 庾信 《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天子冢弟,礼絶羣公。”
引证解释
⒈ 敬称国君之弟。
引北周庾信《周上柱国齐王宪神道碑》:“天子冢弟,礼絶羣公。”
冢弟的网络释义
冢弟
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宀(
),豖( )声。冖,表地覆盖。将死者覆盖于墓中,故从冖。本义:高而大的坟)(2) 同本义
冢,高坟也。——《说文》
掌公墓之地。——《周礼·冢人》
冢,秦晋之间或谓之陇。——《方言十三》
乃立冢土。——《诗·大雅·緜》。传:“大社也。”即祭土神的高大土坛。
项羽烧 秦宫室,掘 始皇帝冢。——《史记·高祖本纪》
其下两冢。——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野冢(荒郊野外的乱坟);疑冢(古代富贵之家所设的假坟,为的是与真坟相混,不让后人认出真坟);冢人(古代管理墓葬的官吏);冢土(墓土;又指大社,天子祭神的地方);冢田(墓地);冢宅(坟墓,坟地);冢舍(墓旁守丧人的住所)
(4) 山顶
山顶,冢。——《尔雅》
华山冢也。——《山海经·西山经》。注:“冢者,神鬼之所居也。”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诗·小雅·十月之交》。郑玄注:“山顶曰冢。”
夜防抄盗保深山,朝望烟尘上高冢。——元稹《蛮子朝》
形容词
(1) 大的;地位高的
冢,大也。——《尔雅》
冢者,大也。——《白虎通》
我友邦冢君。——《书·牧誓》
乃立天官冢宰。——《周礼》
王乃召冢卿。——《周书·大匡》
冢子则太牢。——《礼记·内则》
(2) 又如:冢臣(大臣;朝廷重臣);冢司(宰相的别称);冢祀(古代天子在宗庙里举行的大祭礼);冢卿(上卿,孤卿);冢君(大君,对列国君主的敬称)
(3) 嫡生的。正宗的,不是旁支的
冢嫡欲废夺,骨肉相忧疑。——白居易《答四皓庙》
(4) 又如:冢嫡(嫡长子);冢子(长子);冢息(长子);冢孙(嫡长孙);冢妇(嫡长子之妻)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梅县腔] chung3 [宝安腔] cung3 [客英字典] chung3 [台湾四县腔] cung3 [海陆丰腔] chung3 [客语拼音字汇] cung3
◎ 潮州话:胎翁2(统),tong2 (thóng)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冢 | 知隴 | 知 | 鍾 | 上聲 | 腫 | 開口三等 | 鍾 | 通 | tryungx/tivnk | ţĭwoŋ |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2) 同本义
弟,韦束之次第也。——《说文》
乱必有弟。大乱五,小乱三。——《吕氏春秋·原乱》
(3) 弟弟
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尔雅·释亲》
如兄如弟。——《诗·邶风·谷风》
称小功以下为兄弟,大功以上为昆弟。——《仪礼·丧服》
联兄弟。——《周礼·大司徒》。注:“兄弟婚姻嫁聚也。”
(4) 又如:弟老的(排行最小的);弟郎(兄弟);弟兄相狱(兄弟相互诉讼);弟昆(弟兄);弟息(弟弟与儿子);弟道(做弟弟应遵守的道德标准)
(5) 泛指亲戚或亲族中辈分相同的而年纪较小的男子 。如:表弟;堂弟;弟长(年少者与年长者)
(6) 朋友相互间的谦称——多用于书信中 。如:小弟;愚弟
(7) 门生;学生 。如:徒弟;弟子孩儿(骂人语。婊子养的,妓女生的孩儿)
(8) 古代亦称妹为弟
弥子之妻与 子路之妻,兄弟也。——《孟子》
动词
通“悌”。敬爱兄长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兴?——《论语·学而》
国有礼有乐,有诗有画,有善有修,有孝有弟,有廉有辩。——《商君书·去强》
能以事亲谓之孝,能以事兄谓之弟,能以事上谓之顺,能以使下谓之君。——《荀子·王制》
僚友称其弟也。——《礼记·曲礼上》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5 [陆丰腔] ti5 [梅县腔] tai1 ti5 [沙头角腔] ti5 tai1 [客语拼音字汇] tai1 ti4 [海陆丰腔] ti6 tai1 [东莞腔] ti3 tai3 [宝安腔] ti3 [台湾四县腔] ti5 tai1
◎ 潮州话:di6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弟 | 徒禮 | 定 | 齊開 | 上聲 | 薺 | 開口四等 | 蟹 | 齊 | dʰiei | dex/de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