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

guān miǎn [ guan mian]
注音 ㄍㄨㄢ ㄇ一ㄢˇ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冠冕 guānmiǎn

(1) 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

royal crown;official hat

(2) 比喻受人拥戴或出人头地

冠冕之盛,当时莫与比焉。——《北史·寇洛等传论》
冠冕堂皇
high-sounding

词语解释

  1. 古代帝王、官员所带的帽子。

    《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后汉书·明帝纪》:“宗祀 光武皇帝 於明堂,帝及公卿列侯始服冠冕、衣裳、玉佩、絇履以行事。”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送饯》:“去其冠冕,作彼庸奴。”

  2. 特指中原汉人服饰。

    《隋书·东夷传论》:“今 辽东 诸国,或衣服参冠冕之容,或饮食有俎豆之器,好尚经术,爱乐文史。”

  3. 比喻仕宦。

    《后汉书·郭太传》:“﹝ 贾淑 ﹞虽世有冠冕,而性险害,邑里患之。”《南史·王裕之等传论》:“观夫 晋 氏以来,诸 王 冠冕不替,盖亦人伦所得,岂唯世禄之所专乎。” 宋 叶适 《朝请大夫沉公墓志铭》:“ 沉 氏自 汉 以后,冠冕名闻之盛,代不絶於 乌程 。”

  4. 冠族,仕宦之家。

    《世说新语·德行》“ 王绥 在都”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中兴书》:“自 王浑 至 坦之 ,六世盛德, 绥 又知名于时,冠冕莫与为比。”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 王利器 集解:“《文选·奏弹王源》 李善 注引《袁子正书》:‘古者,命士已上,皆有冠冕,故谓之冠族。’”

  5. 比喻首位。

    《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徽 甚异之,称 统 当为南州士之冠冕。” 唐 刘知几 《史通·鉴识》:“盖《尚书》古文,六经之冠冕也;《春秋左氏》,三传之雄霸也。” 金 王若虚 《跋王进之墨本孝经》:“孝悌百行之冠冕,《孝经》六艺之喉衿。” 徐迟 《入峡记》:“ 长江 的治理和综合开发已经在筹划着了。它,毫无疑问的,将是我国建设事业中最伟大的一个建设,一个冠冕。”

  6. 盖过,居于首位。

    南朝 宋 颜延之 《蜀葵颂》:“渝艳众葩,冠冕羣英。”《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茂绩殊勋,冠冕列辟。”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读史》:“ 欧公 文章,冠冕有 宋 。” 郭沫若 《南冠草》第五幕:“令尊 彝仲先生 道义文章,冠冕人伦。”

  7. 犹言体面,光彩。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何不倾成锭儿,还觉冠冕。”《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小弟而今正要替先生接风,我们而今到酒楼上坐罢,还冠冕些。”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譬如‘ 伟人 ’‘教授’‘学者’‘名人’‘作家’这些称呼,当初何尝不冠冕,现在却听去好象讽刺了。”

  8. 指日珥。

    唐 韩偓 《登南神光寺塔院》诗:“日宫紫气生冠冕,试望 扶桑 病眼开。”参见“ 冠珥 ”。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帝王、官员所带的帽子。

《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
《后汉书·明帝纪》:“宗祀光武皇帝於明堂,帝及公卿列侯始服冠冕、衣裳、玉佩、絇履以行事。”
明梁辰鱼《浣纱记·送饯》:“去其冠冕,作彼庸奴。”

⒉ 特指中原汉人服饰。

《隋书·东夷传论》:“今辽东诸国,或衣服参冠冕之容,或饮食有俎豆之器,好尚经术,爱乐文史。”

⒊ 比喻仕宦。

《后汉书·郭太传》:“﹝贾淑﹞虽世有冠冕,而性险害,邑里患之。”
《南史·王裕之等传论》:“观夫晋氏以来,诸王冠冕不替,盖亦人伦所得,岂唯世禄之所专乎。”
宋叶适《朝请大夫沉公墓志铭》:“沉氏自汉以后,冠冕名闻之盛,代不絶於乌程。”

⒋ 冠族,仕宦之家。

《世说新语·德行》“王绥在都” 南朝梁刘孝标注引《中兴书》:“自王浑至坦之,六世盛德, 绥又知名于时,冠冕莫与为比。”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
王利器集解:“《文选·奏弹王源》李善注引《袁子正书》:‘古者,命士已上,皆有冠冕,故谓之冠族。’”

⒌ 比喻首位。

《三国志·蜀志·庞统传》:“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
唐刘知几《史通·鉴识》:“盖《尚书》古文,六经之冠冕也;《春秋左氏》,三传之雄霸也。”
金王若虚《跋王进之墨本孝经》:“孝悌百行之冠冕,《孝经》六艺之喉衿。”
徐迟《入峡记》:“长江的治理和综合开发已经在筹划着了。它,毫无疑问的,将是我国建设事业中最伟大的一个建设,一个冠冕。”

⒍ 盖过,居于首位。

南朝宋颜延之《蜀葵颂》:“渝艳众葩,冠冕羣英。”
《旧唐书·长孙无忌传》:“茂绩殊勋,冠冕列辟。”
清梁章鉅《退庵随笔·读史》:“欧公文章,冠冕有宋。”
郭沫若《南冠草》第五幕:“令尊彝仲先生道义文章,冠冕人伦。”

⒎ 犹言体面,光彩。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何不倾成锭儿,还觉冠冕。”
《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小弟而今正要替先生接风,我们而今到酒楼上坐罢,还冠冕些。”
鲁迅《书信集·致姚克》:“譬如‘ 伟人 ’‘教授’‘学者’‘名人’‘作家’这些称呼,当初何尝不冠冕,现在却听去好象讽刺了。”

⒏ 指日珥。参见“冠珥”。

唐韩偓《登南神光寺塔院》诗:“日宫紫气生冠冕,试望扶桑病眼开。”

冠冕的国语词典

冠帽的总称。也作「冠絻」。

冠冕的网络释义

冠冕

  • 冠冕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uān miǎn,指冠帽的总称;堂皇大方;仕宦,又指高官高位。见《后汉书·郭太传》:“﹝ 贾淑 ﹞虽世有冠冕,而性险害,邑里患之。”
  • 冠冕的翻译

    英语: royal crown, official hat, official, leader, chief, elegant and stately
    德语: Königskrone (S)​
    法语: couronne

    冠冕造句

    他能很冠冕堂皇地说上一通,但从来不涉及实际问题。
    我常常想帮助企业做实验,通常都会被冠冕堂皇地拒绝。
    看他冠冕堂皇地坐在主席位置上,真有董事长的架势。
    谁都知道他在私底下做了哪些坏事,但表面上偏要说得冠冕堂皇。
    明明是藉机观光,却说是出国考察,好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冠冕堂皇开会场,雕梁画栋办公楼。
    他那些冠冕堂皇的话听起来似乎很有理。
    两个满口冠冕堂皇之词,一心只干坏事的家伙。
    走运是逆境的人给顺境的人戴的冠冕。
    在职工大会上,经理也是冠冕堂皇地讲了几句,没有正面回答职工提出来的问题。
    他说起话来信誓旦旦,冠冕堂皇,实实在在的事倒没做过一件。
    只见他一走入大厅,威仪冠冕堂皇,谈话满座风生,真是一表人才。
    他说得冠冕堂皇,做得却一点也不大方。
    他嘴上说得冠冕堂皇,私底下的行为其实十分卑劣。
    少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多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这个讲题虽是冠冕堂皇,可是其论点和论据却只是皮相之谈。
    每个人都可能戴上冠冕,每个人也都会摘下冠冕;但是不努力就戴不上冠冕,不戴上冠冕,就谈不到摘下冠冕。
    他光会说些冠冕堂皇的话,能不能做到又是另外一回事。
    像他这种南州冠冕的人,我才不跟他来往呢!
    你们看他所献之策,处处机诈,确又处处打着冠冕堂皇的旗号,虚处有实,实处有虚,让人即使知道他的阴谋也难有破解之策。

    汉字详情

    guān,guàn [guan]
    部首: 218
    笔画: 9
    五笔: PFQ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MUI
    四角: 37214

    详细解释

    guān

    名词

    (1) (会意。从“冖”( mì),用布帛蒙覆。从“元”(人头),从“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即“冠”。本义:帽子)

    (2) 同本义

    冠,弁冕之总名也。——《说文》

    冠至尊也。——《礼记·问丧》

    缁布冠。——《仪礼·士冠礼》。注:“今小吏冠。”

    凡甸冠弁服。——《周礼·司服》

    怒发上冲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新沐者必弹冠。——《楚辞·渔父》

    冠盖相望,乘坚策肥。——汉· 晁错《论贵粟疏》

    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明史·海瑞传》

    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衣冠整齐;怒发冲冠;二十而冠;冠礼;冠巾;冠玉(帽子上装饰的美玉。后多用来指代美男子);冠佩(帽子与佩玉。亦指官吏士绅);冠绶(礼帽与印绶)

    (4) 顶端  。如:群芳之冠;冠石(以三石为足而耸立于地的大石)

    (5) 指突起像帽子的东西 。如:树冠;花冠;冠珥(太阳边缘外面的发光气团);冠锈病

    (6) 公鸡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加丁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7) 如:鸡冠

    (8) 另见 guàn

    guàn

    动词

    (1) 戴;戴帽子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屈原·涉江》

    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上》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

    (2) 又如:沐猴而冠;冠带(戴帽系带子。借指穿着官服);冠巾(戴上帽子、头巾);冠狗(戴帽的狗。比喻不知礼义的人)

    (3) 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位冠群臣,声施后世。——《史记·萧相国世家》

    将军勇冠三军,才为出世,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冠带医生(大医院有称职的医生);冠首(位居于众人之上);冠绝(遥居首位);冠伦(盖过同辈)

    (5) 加在前头 。如:冠头(加在前头);冠序(在书前加序言);冠篇(写序言);冠以题辞

    名词

    (1) 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上》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弱冠弄柔翰。——左思《咏史》

    (2) 又如:冠字(古代男子二十岁而冠,并赐以字);冠士(已行过冠礼的成年之士);冠子(已行过冠礼的男子。指二十岁成年男子);冠岁(男子二十岁);弱冠(刚成年);冠者(指成年人)

    (3) 排于首位的事例 。如:冠部(吏部。古代中央设六部,以吏部为首);冠族(显贵的豪门世族);冠首(首位)

    (4) 胜利的奖赏或荣誉的标志,尤指代表运动中获得冠军的称号 。如:夺冠

    (5)冠词的简称

    (6) 另见 guān

    英文翻译

    cap, crown, headgear

    方言集汇

    ◎ 粤语:gun1 gu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on5 gon1 [客英字典] kwan5 gwon1 kwan1 [宝安腔] gon5 [台湾四县腔] gon5 gon1 [梅县腔] gwon1 [东莞腔] gon5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gon4 guon1 guon4 [陆丰腔] gon1 [梅县腔] gwon5
    ◎ 潮州话:guang1 guang3 (kuang kùang) 「潮州」 guêng1 guê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丸平聲合口一等kuankuɑn
    miǎn [mian]
    部首: 216
    笔画: 11
    五笔: JQKQ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ANAU
    四角: 604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冃( mào),免声。“冃是 蛮 夷及小儿的头衣”,“免”是“冕”的本字。本义: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

    (2) 同本义

    冕,大夫以上冠也。——《说文》

    故天子袾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荀子·富国》

    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庄子·胠箧》

    古之王者,冕而前旒。——《淮南子·主术训》

    服冕乘轩。——《左传·哀公十五年》

    (3) 又如: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冕弁(冕和弁。均为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冕版(冕顶之板);冕服(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与服饰);冕冠(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之礼帽)

    (4) 喻指像冕的事物 。如:日冕

    英文翻译

    crown; ceremonial cap

    方言集汇

    ◎ 粤语:min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ien1 mien3 [客英字典] men1 men3 mien3 [宝安腔] men1 men3 [梅县腔] men1 [海陆丰腔] mien1 mien3 [客语拼音字汇] mian1 m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八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亡辨仙B開上聲開口三等仙Bmĭɛnmienx/my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