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冕党皇

guān miǎn dǎng huáng [guan mian dang huang]

词语释义

形容故意显得外表庄严体面或正大的样子,实际上并非如此。含贬义性。就是做人做事表里不一的感觉。

汉字详情

guān,guàn [guan]
部首: 218
笔画: 9
五笔: PFQF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MUI
四角: 37214

详细解释

guān

名词

(1) (会意。从“冖”( mì),用布帛蒙覆。从“元”(人头),从“寸”(手)。意思是:手拿布帛之类的制品加在人的头上,即“冠”。本义:帽子)

(2) 同本义

冠,弁冕之总名也。——《说文》

冠至尊也。——《礼记·问丧》

缁布冠。——《仪礼·士冠礼》。注:“今小吏冠。”

凡甸冠弁服。——《周礼·司服》

怒发上冲冠。——《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新沐者必弹冠。——《楚辞·渔父》

冠盖相望,乘坚策肥。——汉· 晁错《论贵粟疏》

小民罢市,丧出江上,白衣冠送者夹岸。——《明史·海瑞传》

峨大冠,拖长绅者,昂昂乎庙堂之器也,果能建伊皋之业耶?—— 明· 刘基《卖柑者言》

(3) 又如:衣冠整齐;怒发冲冠;二十而冠;冠礼;冠巾;冠玉(帽子上装饰的美玉。后多用来指代美男子);冠佩(帽子与佩玉。亦指官吏士绅);冠绶(礼帽与印绶)

(4) 顶端  。如:群芳之冠;冠石(以三石为足而耸立于地的大石)

(5) 指突起像帽子的东西 。如:树冠;花冠;冠珥(太阳边缘外面的发光气团);冠锈病

(6) 公鸡头上的肉瘤或高出的羽毛

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加丁不释。——《聊斋志异·促织》

(7) 如:鸡冠

(8) 另见 guàn

guàn

动词

(1) 戴;戴帽子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楚辞·屈原·涉江》

许子冠乎?曰:“冠”。曰:“奚冠?”曰:“冠素。”——《孟子·滕文公上》

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战国策·齐策》

(2) 又如:沐猴而冠;冠带(戴帽系带子。借指穿着官服);冠巾(戴上帽子、头巾);冠狗(戴帽的狗。比喻不知礼义的人)

(3) 超出众人;超过;位居第一

位冠群臣,声施后世。——《史记·萧相国世家》

将军勇冠三军,才为出世,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然以功业大,人莫之非。——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4) 又如:冠带医生(大医院有称职的医生);冠首(位居于众人之上);冠绝(遥居首位);冠伦(盖过同辈)

(5) 加在前头 。如:冠头(加在前头);冠序(在书前加序言);冠篇(写序言);冠以题辞

名词

(1) 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

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曲礼上》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弱冠弄柔翰。——左思《咏史》

(2) 又如:冠字(古代男子二十岁而冠,并赐以字);冠士(已行过冠礼的成年之士);冠子(已行过冠礼的男子。指二十岁成年男子);冠岁(男子二十岁);弱冠(刚成年);冠者(指成年人)

(3) 排于首位的事例 。如:冠部(吏部。古代中央设六部,以吏部为首);冠族(显贵的豪门世族);冠首(首位)

(4) 胜利的奖赏或荣誉的标志,尤指代表运动中获得冠军的称号 。如:夺冠

(5)冠词的简称

(6) 另见 guān

英文翻译

cap, crown, headgear

方言集汇

◎ 粤语:gun1 gun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on5 gon1 [客英字典] kwan5 gwon1 kwan1 [宝安腔] gon5 [台湾四县腔] gon5 gon1 [梅县腔] gwon1 [东莞腔] gon5 gon1 [客语拼音字汇] gon1 gon4 guon1 guon4 [陆丰腔] gon1 [梅县腔] gwon5
◎ 潮州话:guang1 guang3 (kuang kùang) 「潮州」 guêng1 guêng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六桓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丸平聲合口一等kuankuɑn
miǎn [mian]
部首: 216
笔画: 11
五笔: JQKQ
五行:
姓名学:
仓颉: ANAU
四角: 604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冃( mào),免声。“冃是 蛮 夷及小儿的头衣”,“免”是“冕”的本字。本义: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

(2) 同本义

冕,大夫以上冠也。——《说文》

故天子袾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荀子·富国》

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庄子·胠箧》

古之王者,冕而前旒。——《淮南子·主术训》

服冕乘轩。——《左传·哀公十五年》

(3) 又如: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冕弁(冕和弁。均为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冕版(冕顶之板);冕服(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与服饰);冕冠(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之礼帽)

(4) 喻指像冕的事物 。如:日冕

英文翻译

crown; ceremonial cap

方言集汇

◎ 粤语:min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mien1 mien3 [客英字典] men1 men3 mien3 [宝安腔] men1 men3 [梅县腔] men1 [海陆丰腔] mien1 mien3 [客语拼音字汇] mian1 m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二十八獮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亡辨仙B開上聲開口三等仙Bmĭɛnmienx/myeen
dǎng [dang]
部首: 209
笔画: 10
五笔: IPKQ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FBRHU
四角: 902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黑,尚声。“党”、“黨”在古代是两个字,现在“党”是“黨”的简化字。简化字“党”,从儿(人,尚声)本义:晦暗不明。“党”指集团时,在古代一般只用于贬义,与现代汉语不同)

(2) 不鲜明

黨,不鲜也。——《说文》

嘉兴谓衣物敝垢不鲜曰烟党。—— 蒋礼鸿《义府续貂》

(3) 美,善,正直。后作“谠”

党,善也;美也。——《广雅》

元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荀子》

动词

(1) 知晓,解悟

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荀子》

(2) 偏私,偏袒

子党于师人。——《韩非子·外储》

群而不党。——《论语》。孔注:“助也。”

(3) 又

吾闻君子不党。孔注:“相助匿曰党。”

(4) 结伙

性贪而狠,党豺为虐。——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

名词

(1) 古代地方户籍编制单位。五百家为党

五族为党。——《周礼·大司徒》。注:“百家,党正,各掌其党之政令教治。”

君实乡州藏焉。——《管子·山权数》。注:“三千五百家为党,此非周制。”

操当以 肃还付乡党。——《资治通鉴》

(2) 又如:党人(同一乡里的人);党正(周代所设地方组织的长官)

(3) 朋辈。指意气相投的人

辨说得其党。——《礼记·仲尼燕居》。注:“类也。”

睦于父母之党。——《礼记·坊记》。注:“犹亲也。”

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韩愈《山石》

(4) 又如:党友(指志道相近、立场相似的人);党援(指与自己同道而给予援助的人)

(5) 朋党;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小集团

无偏无党。——《书·洪范》。注:“朋党。”

各于其党。——《论语·里仁》

惟党人之偷乐兮。——《楚辞·离骚》

使其党入索财物。——清· 方苞《狱中杂记》

(6) 又如:死党;余党(未消灭尽的党羽);党恶(结党作恶)

(7) 政党 。如:共产党;共和党;国民党;工人党

英文翻译

political party, gang, fac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d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七蕩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多朗唐開上聲開口一等tangx/tankdʰɑŋ
huáng [huang]
部首: 501
笔画: 9
五笔: R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AMG
四角: 26104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象形。金文,象灯火辉煌形。上面的三点,象灯光参差上出之形;中间的部分象灯缸;下面的“土”是灯柱。“皇”即“煌”的古字。本义:灯火辉煌)

(2) 同本义

服其命服,朱芾斯皇。——《诗·小雅·采芑》

騐皇者,煌煌也。——《书·帝命》

(3) 大

皇,大也。从自。自始也。始王者,三皇大君也。——《说文》

建用皇极。——《书·洪范》

上帝是皇。——《诗·周颂·执竞》

(4) 又如:皇祜(大福);皇业(大业;帝王的事业);皇道(大道);皇竹(大竹名)

(5) 美好

皇,美也。——《广雅·释诂一》

继序其皇之。——《诗·周颂·烈文》。传:“美也。”

皇以间之。——《诗·周颂·桓》

(6) 又如:皇土(美土);皇直(美好忠直);皇想(美好的怀念)

(7) 通“遑”。空闲的;有闲暇的

不皇出矣。——《诗·小雅·渐渐之石》

不皇朝矣。

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以多福。——《左传·哀公五年》

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社稷之不皇。——《左传·昭公七年》

(8) 又如:皇宁(闲适;安闲);皇暇(空闲;闲暇)

(9) 通“惶”

大臣皆皇惧而退。——宋·佚名《新编五代史平话》

(10) 又如:皇惧(恐慌害怕);皇遽(惊恐);皇骇(惊慌;恐惧);皇乱(惊慌失措)

(11) 黄白色

皇驳其马。——《诗·豳风·东山》

(12) 又如:皇驳(黄白色与赤白色)

名词

(1) 指天

思皇多士。——《诗·大雅·文王》。传:“天也。”

皇霸。皇者天也。——《风俗通》

(2) 又如:皇命(天命);皇穹(犹皇天);皇门(天门);皇皇天帝(天)

(3) 指天神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楚辞·九歌·东皇太一》

(4) 又如:皇天上帝(天帝,上帝);皇公(天帝);皇穹(指天帝);皇祗(天神与地神的并称)

(5) 君主,天子,皇帝

皇丈受天子之富贵。——元·佚名《武王伐纣平话》

(6) 又如:皇统(历代帝王相传的世系);皇丈(皇帝的岳父);皇极(帝王治世的准则);皇太孙(太子死,以太子的儿子为皇储,称为皇太孙)

(7) 旧时对封建王朝的尊称 。如:皇图(封建王朝的版图。亦指封建王朝);皇廷(朝廷);皇纲(朝廷的纲纪);皇维(朝廷的纲纪;王法)

(8) 对已去世的父母或祖父母的尊称 。如:皇考(对亡父的尊称);皇姑(对丈夫亡母的尊称);皇祖(远祖,称高祖以上的祖先);皇舅(女子称丈夫的亡父);皇妣;皇祖考;皇祖妣

(9) 鸟名。凰的古字。传说中的雌凤 。如;皇鸟(传说中的雌凤);皇翼(凤凰的羽翼。借指笙管)

(10) 冠名 。如:皇冠

(11) 对神明的敬称

伏羲、 女娲、 神农为三皇。——《春秋·元命苞》

(12) 又如:皇祗(地神);皇娲(指女娲氏);皇羲(指伏羲氏);皇娥(传说中古帝少昊的母亲)

(13) 姓

动词

(1) 匡正

皇,正也。——《释言》

四国是皇。——《诗·豳风·破斧》

皇我万民。——《穆天子传》

(2) 通“迋”。往

先祖是皇。——《诗·小雅·信南山》

英文翻译

royal, imperial; ruler, superior

方言集汇

◎ 粤语:wong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fong2 [客英字典] fong2 [沙头角腔] wong2 fong2 [梅县腔] fong2 wong2 [海陆丰腔] fong2 [宝安腔] fong2 [陆丰腔] fong3 [东莞腔] wong2 [客语拼音字汇] fong2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一唐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胡光唐合平聲合口一等ɣuɑŋghuang/hu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