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饷

jūn xiǎng [ jun xiang]
繁体 軍餉
注音 ㄐㄨㄣ ㄒ一ㄤˇ

词语释义

(名)军人的薪金和给养。

词语解释

  1. 军人的薪俸和给养。

    明 唐顺之 《条陈海防经略事疏》:“乞暂将 嘉靖 三十九年 浙 直 两处赃罚,照数解与各军门,听其处补军餉。”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时 明 关 外军餉皆海运积 觉华岛 ,距 寧远城 南十六里。” 周恩来 《红军给养与经济问题》:“红军中废除军饷,只发零用钱与吃饭钱。”

引证解释

⒈ 军人的薪俸和给养。

明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乞暂将嘉靖三十九年浙直两处赃罚,照数解与各军门,听其处补军餉。”
清魏源《圣武记》卷一:“时明关外军餉皆海运积觉华岛,距寧远城南十六里。”
周恩来《红军给养与经济问题》:“红军中废除军饷,只发零用钱与吃饭钱。”

军饷的国语词典

军人每月支领的薪资。

军饷的网络释义

军饷

  • 军饷:汉语词汇
  • 军饷:张骅创作长篇小说
  • 军饷 (汉语词汇)

  • 军饷,汉语词汇。
  • 拼音:jūn xiǎng
  • 释义:是在我国封建时期,王朝招募军队,给军队的军人每月发放的俸禄,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士兵的工资。到了现代,更是如此。
  • 军饷的翻译

    英语: funds and provisions for the troops, (soldier's)​ pay
    法语: fonds et provisions pour les troupes, salaire (du soldat)​

    军饷造句

    他到达伦敦时身边只有空军的军饷。
    士兵们一般都思想保守,然而,如果他们得到军饷太少,很可能变成社会主义者。
    清政府为了筹措军饷、裕实国库,对私盐采取了严厉的禁缉措施。
    并且,由于边屯与军饷关系的相互作用,逐渐对国家的田赋征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引起其管理上的变革。
    通常是指士兵的军饷,是他应得的工资。
    泰国和印度尼西亚军方用企业盈利来充当军饷,在这方面有悠久的传统。
    如果星期五政府关门,也就是军队发半月军饷的中期,军队只能拿到这个星期的军饷。
    很久以前,爆发了一场大战,国王招募了许多士兵,他只发给士兵很少军饷,士兵根本就无法靠这点钱活下去。三个士兵相约逃跑。
    杨嗣昌军制改革的若干举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军饷发放制度。
    政府军装备不良,军饷都很少发。
    有好多次军队一无粮食二无军饷。
    明末战事频繁,军饷发放过程中弊病丛生,军费开支浩繁,给国家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汉字详情

    jūn [jun]
    部首: 218
    笔画: 6
    五笔: PL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KQ
    四角: 375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 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2) 同本义

    军,圜围也。——《说文》

    军,围也。——《广雅》

    军于庐柳。——《国语·晋语》

    (3) 注:“犹屯兵粮储也。”

    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银雀山汉墓竹简》

    (4) 攻杀

    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周礼》

    (5) 指挥作战

    祝聃射中王肩,王亦能军。——《左传·桓公五年》

    建德不能军,以百余骑走 饶阳。 饶阳无备,因取之。——《新唐书》

    (6) 驻扎 。如:军屯(指驻屯的军队)

    (7) 从军

    越国女,尚耍白猿,教俺替爷军。—— 明· 徐渭《雌木兰》

    名词

    (1) 军队

    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虽入军无忿争之心。——《韩非子·解老》

    亮身率诸军攻 祁山。——《三国志·诸葛亮传》

    两军人马杂遝。——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英法联军。——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敌军已近寨。

    军中发枪之号。

    (2) 又如:军变(军队哗变);军流(充军流放);军律(军法,军纪);军门(军中长官、总督、将帅等;营门;衙署)

    (3) 军队的编制单位 。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

    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周礼·小司徒》

    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周礼·夏官·序官》

    万人为一军。——《国语·齐语》。注:“齐制也。”

    全军为上。——《孙子·谋攻》

    破军次之。

    (4) 又如:歼敌一个军;军主(主一军,一军的主帅);军副(一军之副将)

    (5) 兵种,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 。如:海军;空军;陆军;青年军;军仗(持兵器的仪仗护卫)

    (6) 士兵

    军皆殊死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7) 明初实行卫所制度,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军”。如:军众(士卒);军健(兵卒);军健(士兵);军牢(士兵,军卒);军班子弟(宋时仪卫军金枪班成员的后代);军丁(兵卒;士兵)

    (8) 部队中的官兵。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部队的成员。如:军分(配给军人的衣食用品)

    (9) 营房,军营 。如:军壁(军营周围的营墙的防御工事);军垒(有营墙的军营);军阵(军营);军门(军营的门)

    (10) 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奉化军节度。——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今为宋江军。

    (11) 唐于设兵戍守之地 ,设置“军”、“守捉”、“镇”、“戍”等。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如汴州设宣武军。“军”与“守捉”的将领称使;“镇”与“戍”的将领称镇将

    (12) 阵地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 高适《燕歌行》

    英文翻译

    army, military; soldiers, troops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宋本广韵

    xiǎng [xiang]
    部首: 328
    笔画: 9
    五笔: QNTK
    五行:
    仓颉: NVHBR
    四角: 2772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左形右声。本义:给在田间里劳动的人送饭)

    (2) 同本义

    餉,饟也。——《说文》

    餉,餉馈。——《广韵》

    饟,周人谓餉曰饟。——《说文》

    饟,馈也。——《尔雅》

    种饟粮食。——《汉书·食货志下》

    輓车奉饟者。——《汉书·严助传》

    为雇耕佣,凭种餉。——《后汉书·章帝纪》。注:“餉,粮也,古餉字。”

    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前蜀· 韦庄《纪村事》

    (3) 又如:饷田(送饭到田头);饷人(送饭食的人);饷馌(往田头送饭)

    (4) 招待,供给或提供

    有童子以黍肉饷。——《孟子·滕文公下》

    幼弟不饷。——《韩非子·五蠹》

    (5) 又如:饷客(以饮食招待客人);饷宾(以食物招待宾客)

    (6) 吃饭,进餐

    是故求其诚者,非归饷也不可。——《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7) 赠送

    以诗赋饷孙权。—— 胡冲《吴历》

    (8) 又如:饷亿(赠送,补给);饷献(馈赠奉献)

    名词

    (1) 军粮及军队的俸給

    老弱转饷。——《汉叔· 严助传》

    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史記·高祖本紀》

    饷无所出。——清· 邵長蘅《青门剩稿》

    (2) 又如:饷馈(军队的粮食);饷米(军队食用的米);饷事(掌管军粮之事)

    (3) 薪金 (旧时多指军队或军警等的薪金)。如:饷銀;月饷

    (4) 食物

    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吴越春秋》

    (5) 一会儿,不多久的时間。後作“晌”

    虽有一饷乐,有如聚飞蚊。——唐· 韩愈《醉贈张秘书》

    英文翻译

    rations and pay for soldiers

    方言集汇

    ◎ 粤语:hoeng2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