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粮

jūn liáng [ jun liang]
繁体 軍糧
注音 ㄐㄨㄣ ㄌ一ㄤˊ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军粮 jūnliáng

(1) 军用食物

army provisions

词语解释

  1. 军队的饷粮。

    《管子·问》:“城粟军粮,其可以行几何年也。”《后汉书·荀彧传》:“ 操 保 官度 ,与 绍 连战,虽胜而军粮方尽。”《三国演义》第一○一回:“今 孔明 长驱大进,必将割 陇西 小麦,以资军粮。”

引证解释

⒈ 军队的饷粮。

《管子·问》:“城粟军粮,其可以行几何年也。”
《后汉书·荀彧传》:“操保官度,与绍连战,虽胜而军粮方尽。”
《三国演义》第一〇一回:“今孔明长驱大进,必将割陇西小麦,以资军粮。”

军粮的国语词典

供应部队的粮食。

如:「我军被重重包围,眼见军粮不足,弹药又补给不上,恐怕守不住了。」

军粮的网络释义

军粮

  • 军粮是指供军队使用的食物。古代军粮一般用粮草或牲畜,现代军粮则通常采用罐头制品(铝箔包装)为战地军粮,食用起来很方便;而平时军粮则以普通家常为主。
  • 军粮造句

    ‘军粮尚缺,安有余钱奉承天使?’左丰挟恨,回奏朝廷,说我高垒不戦,惰慢军心;因此朝廷震怒,遣中郎将董卓来代将我兵,取我回京问罪。
    此时又不缺军粮,吃它作甚,狩猎毕了你去寻查一下,看看是哪位将军的手下,寻到之后训斥一番。
    牛车、马车征发罄尽,朝廷的指令还远远不能完成,皇上又下诏旨,征发独轮鹿车六十万辆,二人一车,前拉后推,每车载军粮三石。
    沈宜昌带领海盗从旱路火烧桃源军粮草,山本田原带领倭军乘东洋轮火烧桃源军卧江轮。
    如此,陈元龙便无后顾之忧,可以全力向东,袭扰曹军粮道,拖延曹军南进的速度,为我们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城中守军粮尽援绝,知州姚舜明、统制刘绍先弃城而逃。
    汉代西北边郡军粮支出账簿登记详细,有各种发放粮食的簿籍。
    如今鸭多价低,我虽让官府出面收购作军粮使鸭农不至于亏本,但长久如此鸭农必承受不起而转产,如此又达不到治蝗灾的目的。
    巍巍宫阙接天长,九阍帝子欲开疆。东城健儿备鞍马,西城健儿市刀枪,家家裁征衣,户户舂军粮。稚儿犹在抱,漫语阿爷早还乡。君不见白骨蔽野纷如雪,高树悲风声飒飒。一朝英雄拔剑起,又是苍生十年劫。
    而如今盟主为袁绍,负责酸枣军粮调配为袁术,此二袁闻孙坚托故不出兵为其家族报仇,必然暗地里恼坚。
    岳飞,你官居显爵,不思发兵扫北,以报国恩,反按兵不动,坐观成败,又且克减军粮,你怎么解释?
    眼下潼关难破,我军粮道又屡遭侵扰,近闻邻近陕州节度使张?、商州节度使刘巨容,又欲联兵劫我后方丛洛阳到潼关的补给之路,确让我心难安呀。
    秦大哥,越军势大,想要朝夕之间破敌绝非易事,如今我军当以死守云龙山为上策,等到越军粮尽,自然不战而败!
    德国人方面,军粮、弹药供应勉强够用,但医疗保障缺乏,炮弹严格限制。
    既是如此,都督何不虚与应战,以安其心,却使一军去取乐平,断了彼军粮道归路,吾却请轻骑绕道交城,急袭晋阳,两路夹攻,张飞不得还乡矣。
    建军节,如果你穷了,就发给你军饷,如果你饿了,就发给你军粮,如果你想结婚了,就给你找个军嫂,如果你想开心了,就给你发条短信,祝你建军节快乐!
    韩白之勇,非粮不战;金汤之固,无粟不守!这样吧,如今都是由你统御的军队,也不分什么主军客军,军粮统一调配使用。
    他常要长途跋涉地远征,吃定量配给的军粮,要风餐露宿,还要面对战争和死亡的威胁。
    在得闻郭善办月饼作坊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唐军粮的问题后,纷纷解囊相助。
    嗤!谁敢?背地里谁不知道这批粮食是给太原的绥靖公署筹措的军粮,谁要是打它的主意,那是活得不耐烦了,放心吧!过了这卧虎山前面就是一马平川了。

    汉字详情

    jūn [jun]
    部首: 218
    笔画: 6
    五笔: PL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KQ
    四角: 375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 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2) 同本义

    军,圜围也。——《说文》

    军,围也。——《广雅》

    军于庐柳。——《国语·晋语》

    (3) 注:“犹屯兵粮储也。”

    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银雀山汉墓竹简》

    (4) 攻杀

    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周礼》

    (5) 指挥作战

    祝聃射中王肩,王亦能军。——《左传·桓公五年》

    建德不能军,以百余骑走 饶阳。 饶阳无备,因取之。——《新唐书》

    (6) 驻扎 。如:军屯(指驻屯的军队)

    (7) 从军

    越国女,尚耍白猿,教俺替爷军。—— 明· 徐渭《雌木兰》

    名词

    (1) 军队

    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虽入军无忿争之心。——《韩非子·解老》

    亮身率诸军攻 祁山。——《三国志·诸葛亮传》

    两军人马杂遝。——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英法联军。——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敌军已近寨。

    军中发枪之号。

    (2) 又如:军变(军队哗变);军流(充军流放);军律(军法,军纪);军门(军中长官、总督、将帅等;营门;衙署)

    (3) 军队的编制单位 。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

    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周礼·小司徒》

    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周礼·夏官·序官》

    万人为一军。——《国语·齐语》。注:“齐制也。”

    全军为上。——《孙子·谋攻》

    破军次之。

    (4) 又如:歼敌一个军;军主(主一军,一军的主帅);军副(一军之副将)

    (5) 兵种,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 。如:海军;空军;陆军;青年军;军仗(持兵器的仪仗护卫)

    (6) 士兵

    军皆殊死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7) 明初实行卫所制度,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军”。如:军众(士卒);军健(兵卒);军健(士兵);军牢(士兵,军卒);军班子弟(宋时仪卫军金枪班成员的后代);军丁(兵卒;士兵)

    (8) 部队中的官兵。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部队的成员。如:军分(配给军人的衣食用品)

    (9) 营房,军营 。如:军壁(军营周围的营墙的防御工事);军垒(有营墙的军营);军阵(军营);军门(军营的门)

    (10) 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奉化军节度。——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今为宋江军。

    (11) 唐于设兵戍守之地 ,设置“军”、“守捉”、“镇”、“戍”等。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如汴州设宣武军。“军”与“守捉”的将领称使;“镇”与“戍”的将领称镇将

    (12) 阵地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 高适《燕歌行》

    英文翻译

    army, military; soldiers, troops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宋本广韵

    liáng [liang]
    部首: 610
    笔画: 13
    五笔: OYVE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FDIAV
    四角: 939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米,量声。本义:旅行用的干粮;行军作战用的军粮)

    (2) 同本义

    糧,谷食也。——《说文》

    (3) 桂馥曰:“谷也者,非古训。糧乃行者之干食。”

    则治其糧与其食。——《周礼·地官·廪人》。注:“行道曰糧,谓糒也。”

    共其资糧屝屦。——《左传·僖公四年》。注:“糧谓米粟,行道之食也。”

    兵精粮多。——《资治通鉴》

    (4) 又

    多载资粮。

    赢粮而景从。——汉· 贾谊《过秦论》

    (5) 又如:粮仗(粮草和兵器);粮台(清代经理部队粮饷军需的机构)

    (6) 引申指谷类;粮食

    在陈绝糧。——《论语·卫灵公》。释文:“糧,郑本作粻。”

    粻,食米也。——《说文新附》

    乃裹糇糧。——《诗·大雅·公刘》。释文:“糧,本亦作粮”。

    韩绝其粮道。——《史记》

    (7) 又如:粮站;漕粮(漕运的粮食);秋粮(秋季收获的粮食);粮房书办(管粮库的小吏)

    (8) 田赋

    戒州县加收耗粮。——《宋史·高宗纪》

    (9) 又如:钱粮(田赋);完粮(交纳钱粮);粮户(缴纳田赋之民户。方言亦指地主)

    英文翻译

    food, grain, provisions

    方言集汇

    ◎ 粤语:loeng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呂章陽開平聲開口三等lianglĭa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