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

jūn gōng [ jun gong]
繁体 軍工
注音 ㄐㄨㄣ ㄍㄨㄥ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军工 jūngōng

(1) 军火工业

war industry

(2) 军事工程

military project

词语解释

  1. 指军事工业。

    毛泽东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例如要求建设重工业,提出大盐业计划、大军工计划等,都是不切实际的,不能采用的。”

  2. 指参加工业建设或修筑铁路等工作的军人。

    叶圣陶 《从西安到兰州》:“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内,天兰铁路就修成了……使西北的大动脉畅通无阻。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七万军工的功劳,这是不止一个民族的两万多民工的功劳。”

引证解释

⒈ 指军事工业。

毛泽东《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例如要求建设重工业,提出大盐业计划、大军工计划等,都是不切实际的,不能采用的。”

⒉ 指参加工业建设或修筑铁路等工作的军人。

叶圣陶《从西安到兰州》:“在不到两年半的时间内,天兰铁路就修成了……使西北的大动脉畅通无阻。这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七万军工的功劳,这是不止一个民族的两万多民工的功劳。”

军工的国语词典

关于军事方面的工业。如发展车、船、舰、机、枪炮等工业。

军工的网络释义

军工

  • 军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jūngōng,指有关军事方面的工业;军火工业是一个实力强大的产业部门;军事工程。
  • 军工造句

    然而后来,“学院”成了“大学”,“军工”也改了“工业大学”,虽然“哈工大”仍然质量上乘,但说它就是当年的“哈军工”,恐怕就要费一番口舌了……
    但是,陆军工程学校于去年年底对系统的新微型化远程控制版本进行了初步测试。
    沿着“哈军工”的轨迹,国防科大在发展中不断续写着新的辉煌。
    军工战歌陈占奎驰骋天空,我们是一团火。
    工程队营制武卫前军工程队由总统直辖,计有桥梁队、地垒队、雷电队、修械队、测绘队、电报队等,总计官兵四百余名,长夫不详。
    针对快速扩散制造系统中的工艺更改问题,结合军工制造企业的特点,提出了扩散工艺调整模型。
    牛栏江堰塞湖清堵塞防溃决昨日,武警水电部队首台挖掘机通过成都军区第十三集团军工兵团搭建的漕渡门桥,前往堰塞体,开始挖掘土石方。
    郝弈仙兴致很高,聊起了当初到军工厂和豆腐王下棋的过往趣事,又给李玉斌讲述古代一些棋手象巴贝子等的传奇经历。
    陆洲建议逢低介入军工股,其最新推荐的军工标的中首选卫士通、中国重工、中航飞机,次选中国卫星、成发科技、信威集团。
    作为一家老牌国企,新兴际华由军工企业改制重组而来,刚重组时,亏损严重,被喻为“把一堆土豆撮到一块,放在麻袋里”。
    尽管心里有一百个不情愿,在赵又新的严命之下,待北洋军的攻势刚刚消退,他就率空着肚子的独立连上到阵地接防护国川军工兵营。
    他接受印尼《罗盘报》采访时说,英国一些军工企业的高级主管陪同访问,武器销售将是访问主要议题之一。
    在研发第二代单兵装备的过程中,俄罗斯军工企业并未用尽全部现有科技储备和潜力。
    大山子是京城最为知名的潮流区,先锋艺术家们把工作室设在那里的一个废弃工厂,而这家工厂曾是中国军工电子业的骄傲。
    我公司生产的抽真空玻璃橡胶袋采用航空材料,军工标准生产,此胶袋广泛用于国内特种玻璃深加工行业。
    民品市场是军工企业新的发展环境,必然要求新的企业文化与之相适应。
    有人探听到,军工宣队在小灶就餐,吃的是狮子滚绣球,还有红烧糖醋鱼。
    在战争时期他被借调到海军工作,离开了校园。
    如今的范伟的确今非昔比,我诸葛家族的军工企业,因为他的那个龙腾集团的飞速发展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
    虽然军工周围东西非常难得到,但是叶司仁你这一次将华明给擒拿住,硬要说的话是可以拿到军工的,这也就是说可以破格提拔你进入警察厅。

    汉字详情

    jūn [jun]
    部首: 218
    笔画: 6
    五笔: PL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KQ
    四角: 375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 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2) 同本义

    军,圜围也。——《说文》

    军,围也。——《广雅》

    军于庐柳。——《国语·晋语》

    (3) 注:“犹屯兵粮储也。”

    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银雀山汉墓竹简》

    (4) 攻杀

    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周礼》

    (5) 指挥作战

    祝聃射中王肩,王亦能军。——《左传·桓公五年》

    建德不能军,以百余骑走 饶阳。 饶阳无备,因取之。——《新唐书》

    (6) 驻扎 。如:军屯(指驻屯的军队)

    (7) 从军

    越国女,尚耍白猿,教俺替爷军。—— 明· 徐渭《雌木兰》

    名词

    (1) 军队

    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虽入军无忿争之心。——《韩非子·解老》

    亮身率诸军攻 祁山。——《三国志·诸葛亮传》

    两军人马杂遝。——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英法联军。——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敌军已近寨。

    军中发枪之号。

    (2) 又如:军变(军队哗变);军流(充军流放);军律(军法,军纪);军门(军中长官、总督、将帅等;营门;衙署)

    (3) 军队的编制单位 。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

    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周礼·小司徒》

    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周礼·夏官·序官》

    万人为一军。——《国语·齐语》。注:“齐制也。”

    全军为上。——《孙子·谋攻》

    破军次之。

    (4) 又如:歼敌一个军;军主(主一军,一军的主帅);军副(一军之副将)

    (5) 兵种,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 。如:海军;空军;陆军;青年军;军仗(持兵器的仪仗护卫)

    (6) 士兵

    军皆殊死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7) 明初实行卫所制度,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军”。如:军众(士卒);军健(兵卒);军健(士兵);军牢(士兵,军卒);军班子弟(宋时仪卫军金枪班成员的后代);军丁(兵卒;士兵)

    (8) 部队中的官兵。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部队的成员。如:军分(配给军人的衣食用品)

    (9) 营房,军营 。如:军壁(军营周围的营墙的防御工事);军垒(有营墙的军营);军阵(军营);军门(军营的门)

    (10) 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奉化军节度。——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今为宋江军。

    (11) 唐于设兵戍守之地 ,设置“军”、“守捉”、“镇”、“戍”等。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如汴州设宣武军。“军”与“守捉”的将领称使;“镇”与“戍”的将领称镇将

    (12) 阵地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 高适《燕歌行》

    英文翻译

    army, military; soldiers, troops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宋本广韵

    gōng [gong]
    部首: 311
    笔画: 3
    五笔: AAAA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MLM
    四角: 10102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2) 同本义

    工,巧饰也,象人有规榘也。——《说文》

    许君谓工象人有规榘,说颇难通,以巧饰训工,殆非朔义。以愚观之,工盖器物之名也。知者:《工部》巨下云:“规巨也,从工,象手持之。”按:工为器物,故人能以手持之,若工第为巧饰,安能手持乎…以字形考之,工象曲尺之形,盖即曲尺也。——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

    (3) 工匠;工人。古代对从事各种技艺的劳动者的总称;现代为工人和工人阶级的总称

    凡攻木之工七。——《考工记·总目》

    五日工事之式。——《周礼·天官·大宰》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论语·子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唐· 韩愈《师说》

    得赵人 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战国策·赵策》

    (4) 又如:矿工;临时工;工农联盟;工民(古代从事工艺的人)

    (5) 古代特指乐官或乐人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6) 又如:工师(乐师);工瞽(古代乐官)

    (7) 古代特指女工 。如:工容(女工和容貌);工德(指妇工)

    (8) 官吏;职事

    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剩,便备用,使雕琢文来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荀子·王制》

    (9) 又如:工部大堂(工部尚书。大堂:明清时对中央各院、部、司长官的恭维称谓);工正(古官名。主管工艺之事);工师(古代官名。掌管百工);工官(周礼官名。属冬宫。汉代时负责工艺、器械、武器制造等);工尹(官名。掌管百工及官营手工业)

    (10) 工夫;技术 。如:工细楼台(工笔细画的楼台);工伎(技艺方术);工用(技艺和使用);工架(戏曲演员表演时的身段和姿势);做工;唱工

    (11) 工地;工作场所 。如:工地;工棚

    (12) 工程 。如:工功(工程);工要(工程重要之处);竣工

    (13) 工业 。如:工商业;工业品;工机(古时指纺织业)

    (14) 工作;生产劳动 。如:做工;上工;工食(工钱;伙食费);工顾钱(雇佣人所付的工钱);工银(工薪,工金,工钱,工资。均为工作、劳动的报酬)

    (15) 工作量 。如:工时

    (16) 工日,一人一个正常工作日的劳动量,由一个假设的平均人日构成的一种单位 。如:这项工程需两千个工

    (17) 用于人的姓氏后作为“工程师”的简称 。如:张工,李工

    (18) 传统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3”。 。如:工尺谱

    (19) 通“功”

    (20) 劳绩,功绩

    凡师不工则助牵王车。——《周礼·春官》

    (21) 又如:天工(很大的功劳)

    (22) 成效

    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韩非子·五蠹》

    形容词

    (1) 精巧,精致

    子云相如,同工异曲。—— 韩愈《进学解》

    此非兵力之精,非计之工也。——《战国策·魏策》

    耻其技之不若,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既犹不归尔。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邪?——明· 侯方域《马伶传》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宋· 姜夔《扬州慢》

    (2) 又如: 工奇(精巧奇特);工捷(精熟敏捷);工楷(工整的楷书);工绮(精致华丽)

    动词

    (1) 擅长;善于

    工文学者非所用。——《韩非子·五蠹》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乐府诗集·上山采蘼芜》

    宋, 怀庆青华镇人,工技击。—— 明· 魏禧《大铁椎传》

    善画者多工书而能诗。——蔡元培《图画》

    (2) 又如:工于心计;工于书画

    英文翻译

    labor, work; worker, laborer

    方言集汇

    ◎ 粤语:gu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ung1 [客英字典] gung1 [海陆丰腔] gung1 [梅县腔] gung1 [陆丰腔] gung1 [客语拼音字汇] gung1 [沙头角腔] gung1 [宝安腔] gung1
    ◎ 潮州话:gang1(kang) ,gong1(ko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紅東一平聲開口一等kuŋk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