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乐

jūn yuè [jun le]
繁体 軍樂
注音 ㄐㄨㄣ ㄩㄝ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军乐 jūnyuè

(1) 俗称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演奏的音乐,因为军队中常用而得名

martial(or military)music

词语解释

  1. 古代军中用的音乐。

    《后汉书·礼仪志中》“ 高祖 定 秦 之月,元年岁首也” 李贤 注引 汉 蔡邕 《礼乐志》:“其短簫、鐃歌,军乐也。” 唐 韦应物 《军中冬燕》诗:“兹邦实大藩,伐鼓军乐陈。”《辽史·乐志》:“鼓吹乐,一曰短簫鐃歌乐,自 汉 有之谓之军乐……横吹亦军乐。”

  2. 现代军乐,指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演奏的音乐。因军中常用而得名。

    清 秋瑾 《警告我同胞》:“每到一个停车场,都有男女老幼,奏军乐的、举国旗的迎送。”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九:“走在他前面的是新药商业四十个资方人员组成的军乐,吹着铜号,打着洋鼓,昂首阔步地走着。”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军中用的音乐。

《后汉书·礼仪志中》“高祖定秦之月,元年岁首也” 李贤注引汉蔡邕《礼乐志》:“其短簫、鐃歌,军乐也。”
唐韦应物《军中冬燕》诗:“兹邦实大藩,伐鼓军乐陈。”
《辽史·乐志》:“鼓吹乐,一曰短簫鐃歌乐,自汉有之谓之军乐……横吹亦军乐。”

⒉ 现代军乐,指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演奏的音乐。因军中常用而得名。

清秋瑾《警告我同胞》:“每到一个停车场,都有男女老幼,奏军乐的、举国旗的迎送。”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九:“走在他前面的是新药商业四十个资方人员组成的军乐,吹着铜号,打着洋鼓,昂首阔步地走着。”

军乐的国语词典

表现军人勇武精神,节奏明朗、雄健有力的歌曲。

军乐的网络释义

军乐

  • 军乐是由铜管乐、木管乐、打击乐组成的,以集体合奏为主要表演形式(还有重奏、齐奏和独奏),气势恢弘壮观,乐曲浑厚流畅,给人以强烈感染和鼓舞的一种高雅音乐艺术。军乐艺术在欧洲各国和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许多国家每年举办军乐艺术节或军乐艺术盛典活动,英国爱丁堡军乐节已举办50多年。 我国的军乐艺术已有百余年历史。从国庆大典规模化的军乐演奏到天安门升国旗例行仪式的军乐演奏都由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担任演奏。
  • 军乐造句

    每当她看到有人在军乐队的伴奏下怡然自得地操练步伐的时候,他不是掉过头去,便是愤愤地说:让这些长脑袋是多余的,只给他一根脊梁就够了。
    赵寅成将会在空军军乐团的表演中担任司仪。
    她曾评论道:“听起来就像是意大利的军乐团演奏的马勒作品一般。
    布什总统及夫人在抵达蒙罗维亚时由瑟利夫率军乐队和仪仗队迎接。
    美乐号是类似元好的铜管乐器,主要在军乐队和音乐会管乐队中使用。
    军乐队应当能够演奏仪式和行军乐曲。
    在雄壮的军乐声中,达普拉迪奥登上码头的观礼台,为大家践行。
    在阅兵式中,威武雄壮的军乐不可或缺,而开场曲更引人遐思。
    美越还计划在医疗、军乐团以及社区服务等方面开展交流与合作。
    届时将会彩旗飘扬并伴有军乐游行。
    进入军乐团后,为了弥补身高上的不足高健在训练中格外认真。
    随后,克里姆林宫的斯帕斯基钟楼的自呜钟在历史上首次奏完俄罗斯国歌,叶利钦伴着雄壮的军乐声出现在克里姆林宫安德烈大厅中。
    军乐队演奏了峰会中各与会国的音乐。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每天早上,卫队都要在欢快的军乐伴奏下,准确无误地在白金汉宫换岗。
    这将是建国以来国庆阅兵中军乐团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一次。
    目前这所学校是芬兰的示范性学校,但在这里你却找不到一只球队,一个军乐团和一场舞会。
    开业典礼可用盛况空前来形容,冠盖云集,车水马龙,军乐悠扬,锣鼓喧天。
    抵达时,岸上挤满了欢呼的群众,又有军乐队、红地毯、鲜明的旗帜及传媒界列队欢迎总统。
    于是俄舰遂起碇,当起碇之前,船中军乐大作,始奏本国之乐,继奏法国之乐与英国之乐,以及意国之乐,以示友好之意。

    汉字详情

    jūn [jun]
    部首: 218
    笔画: 6
    五笔: PL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BKQ
    四角: 375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车,从勹( bāo,包裹)。表示用车子打包围圈的意思。古代打仗主要靠车战,驻扎时,用战车围起来形成营垒,以防敌人袭击。本义:围成营垒)

    (2) 同本义

    军,圜围也。——《说文》

    军,围也。——《广雅》

    军于庐柳。——《国语·晋语》

    (3) 注:“犹屯兵粮储也。”

    疏而不可蹙,数而不可军者,在于慎。——《银雀山汉墓竹简》

    (4) 攻杀

    凡盗贼军,乡邑及家人,杀之无罪。——《周礼》

    (5) 指挥作战

    祝聃射中王肩,王亦能军。——《左传·桓公五年》

    建德不能军,以百余骑走 饶阳。 饶阳无备,因取之。——《新唐书》

    (6) 驻扎 。如:军屯(指驻屯的军队)

    (7) 从军

    越国女,尚耍白猿,教俺替爷军。—— 明· 徐渭《雌木兰》

    名词

    (1) 军队

    击破沛公军。——《史记·项羽本纪》

    虽入军无忿争之心。——《韩非子·解老》

    亮身率诸军攻 祁山。——《三国志·诸葛亮传》

    两军人马杂遝。——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英法联军。——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敌军已近寨。

    军中发枪之号。

    (2) 又如:军变(军队哗变);军流(充军流放);军律(军法,军纪);军门(军中长官、总督、将帅等;营门;衙署)

    (3) 军队的编制单位 。古代以军为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春秋时各大国多设上、中、下三军,历代沿用其名,人数多少不一

    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周礼·小司徒》

    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周礼·夏官·序官》

    万人为一军。——《国语·齐语》。注:“齐制也。”

    全军为上。——《孙子·谋攻》

    破军次之。

    (4) 又如:歼敌一个军;军主(主一军,一军的主帅);军副(一军之副将)

    (5) 兵种,军事组织的一个部分 。如:海军;空军;陆军;青年军;军仗(持兵器的仪仗护卫)

    (6) 士兵

    军皆殊死战。——《史记·淮阴侯列传》

    (7) 明初实行卫所制度,其士兵的正式名称为“军”。如:军众(士卒);军健(兵卒);军健(士兵);军牢(士兵,军卒);军班子弟(宋时仪卫军金枪班成员的后代);军丁(兵卒;士兵)

    (8) 部队中的官兵。一个有组织的战斗部队的成员。如:军分(配给军人的衣食用品)

    (9) 营房,军营 。如:军壁(军营周围的营墙的防御工事);军垒(有营墙的军营);军阵(军营);军门(军营的门)

    (10) 中国宋代行政区划名。与府、州、监同属于路

    奉化军节度。——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今为宋江军。

    (11) 唐于设兵戍守之地 ,设置“军”、“守捉”、“镇”、“戍”等。安史之乱后,内地也设“军”。如汴州设宣武军。“军”与“守捉”的将领称使;“镇”与“戍”的将领称镇将

    (12) 阵地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唐· 高适《燕歌行》

    英文翻译

    army, military; soldiers, troops

    方言集汇

    ◎ 粤语:gwan1

    宋本广韵

    lè,yuè,lào [le,yue,lao]
    部首: 103
    笔画: 5
    五笔: QII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VD
    四角: 72904

    详细解释

    动词

    (1) 喜悦;愉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并怡然自乐。——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君游海而乐之,奈臣有图国者何?——《韩非子·十过》

    似与游者相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熙熙而乐。——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2) 又如:快乐(感到幸福或满意);乐嬉嬉(喜悦貌);乐悦(欢喜);乐笑(欢笑);乐胥(喜乐);乐哈哈(形容喜笑的样子);乐好(爱好);乐志(愉悦心志)乐心(心里快乐);乐利(快乐与利益);乐易(和乐平易);乐郊(乐土);乐处(快乐的所在)

    (3) 安乐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4) 又如:乐欣(安乐欢欣);乐佚(悠闲安乐);乐安(安乐);乐郊(乐土。安乐幸福的地方);乐居(安乐的住所);乐国(安乐的地方)

    (5) 乐于;安于

    英雄乐业。——《资治通鉴》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洪亮吉《治平篇》

    亦乐生焉。——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6) 又

    先生乐游。

    (7) 又如:乐助(乐意助成);乐用(乐于用命);乐士(喜爱贤士);乐育(乐于教育、培养人才);乐业(乐于本业);乐愿(乐意,情愿);乐成(乐于成全)

    (8) 感到快乐,享受

    不知太守乐其乐也。(第一个“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9) 笑 。如:乐得合不上嘴;乐眼(犹笑眼);乐哈哈(形容喜笑的样子)

    名词

    (1) 旧指“声色”。即歌舞和女色

    今吴王淫于乐而忘其百姓。——《国语》

    (2) 乐趣

    此乐何极。——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山水之乐。——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3) 又

    乐亦无穷也。

    宴酣之乐

    (4) 姓

    (5) 另见 yuè

    yuè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象鼓鼙木架形。本义:音乐)

    (2) 同本义

    乐,五声八音总名。象鼓鞞,木其虡也。——《说文》。按,五声八音相比而成乐。

    乐者,天地之和也。夫乐者,先王之所以饰喜也。——《礼记·乐记》

    伶伦作乐。——《礼记·世本》

    二曰六乐,谓云咸韵夏濩武也。——《周礼·保氏》

    以乐传教。——《吕氏春秋·慎行论》

    (3) 又

    和乐之本。

    置酒设乐。——《汉书·李广苏建传》

    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乐作焉。——宋·  苏轼《石钟山记》

    (4) 又如:《乐》之五声(指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五音);《乐记》(《礼记》中的篇名。简述了音乐起源及作用,是我国最早的音乐论著之一);乐官(古代管理音乐的官员或官署);乐节(音乐的节奏与节拍);乐德(指古代音乐教育中的中、和等六种品德);乐仪(有音乐相配合的礼仪)

    (5) 乐器

    乐既和奏。——《诗·小雅·宾之初筵》

    太师抢乐,箕子拘囚。——司马贞《索隐述赞》

    (6) 又如:乐悬(指钟、罄之类悬挂的打击乐器);乐品(乐器);乐歌(有乐器伴奏的唱歌)

    (7) 乐工,精于音乐的人

    乐具入奏。——《诗·小雅·楚茨》

    齐人归女乐, 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 孔子行。——《论语》

    (8) 又如:乐妇(歌妓);乐人(能歌善舞的艺人);乐女(古代女乐工)

    (9) 姓

    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后汉书·列女传》

    动词

    (1) 唱,用口发音乐音

    比单而乐之。——《礼记》

    (2) 奏乐

    殿上酒九行,使相乐曲。——《辽史》

    (3) 又如:乐钟(能发出音乐声响的自鸣钟);乐手(演奏音乐的人);乐生(奏乐歌舞的人员);乐童(奏乐的童子)

    (4) 另见

    lào

    暂无详细释义

    英文翻译

    happy, glad; enjoyable; music

    方言集汇

    ◎ 粤语:lok6 ngok6
    ◎ 潮州话:lak8 ghaoh8 lok8 ngau6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