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録

xiě lù [ xie lu]
注音 ㄒ一ㄝˇ ㄌㄨˋ

词语释义

书写;抄录。

词语解释

  1. 书写;抄录。

    唐 李绰 《尚书故实》:“有 李幼奇 者, 开元 中以艺干 柳芳 ,尝对 芳 诵百韵诗, 芳 已暗记,便题之於壁,不差一字……请 幼奇 更诵所著文章,皆一遍便能写録。” 宋 文同 《将赴洋州书东谷旧隐》诗:“壁间细书字,多是亲写録。”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堂规式》:“详听口供,挨次写録。”《居延汉简甲乙编·凡例》:“释文依原款式写录。原简上文字以外的符号,亦一律按原式写录。”

引证解释

⒈ 书写;抄录。

唐李绰《尚书故实》:“有李幼奇者, 开元中以艺干柳芳,尝对芳诵百韵诗, 芳已暗记,便题之於壁,不差一字……请幼奇更诵所著文章,皆一遍便能写録。”
宋文同《将赴洋州书东谷旧隐》诗:“壁间细书字,多是亲写録。”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堂规式》:“详听口供,挨次写録。”
《居延汉简甲乙编·凡例》:“释文依原款式写录。原简上文字以外的符号,亦一律按原式写录。”

汉字详情

xiě [xie]
部首: 218
笔画: 5
五笔: PGNG
五行:
仓颉: BYSM
四角: 3712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宀,舃( )声。本义:移置;放置)

(2) 同本义

写,置物也。——《说文》。俗字亦作泻。

以浍写水。——《周礼·稻人》

牛弗进,则置虚命彻。——《左传·昭公四年》。注:“写器令空。”

御食于君,君赐余,器之溉者不写,其余皆写。——《礼记·曲礼上》。注:“写者,传已器中,乃食之也。”

(3) 输送

发北山石椁,乃写 蜀、 荆地材皆至。——《史记》

(4) 倾吐,倾诉;抒发

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邶风·泉水》

写,除也。——《广雅》

我心写也。——《诗·小雅·裳裳者华》。笺:“则我心所忧,写而去矣。”

何以含忍,寄之此诗;何以写思,记之斯辞。——晋· 陆云《失题》

(5) 又如:写心(抒发内心感情);写志(发抒情志);写情(抒发感情);写怀(抒发情怀);写念(抒发思念之情);写思(抒发情思);写神;写忧(发抒排除忧闷)

(6) 传抄地书写(汉以前只用“书”,汉以后“书”与“写”并用)

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后汉书·班超传》

武帝置写书官。——《汉书·艺文志》

可笑此公何太惑,读书写字到三更。——宋· 文同《可笑口号》

(7) 又如:写卷头(乡试时,考生在考前领取空白试卷,填写姓名、年龄、籍贯、祖宗三代履历后交回。入场时到二门口再发给);写字洞(办公室);写染(指书法、绘画、写诗、作文等笔墨之事)

(8) 抄写

《三都赋》成,竞相传写。——《晋书·左思传》

困乏写手,一时未得奉寄。——清· 顾炎武《答俞右吉书》

(9) 又如:写白(誊清);写手(抄手);写书(抄写书籍);写经(抄经);写录(抄录)

(10) 仿效;描绘

雷震之声,可以放钟写也。——《淮南子·本经》

坟墓写状以孤出,哭泣含声而相召。——隋· 李播《周天大象赋》

(11) 又如:写物(描绘人或物);写境(描写环境);写载(描画);写状(描摹形状);写貌(描绘形象);写妙(描绘传神);写放(描画实物)

(12) 画

一壁厢传旨宣召丹青,写下唐僧师徒四位喜容。——《西游记》

绘影写光。——蔡元培《图画》

(13) 又如:写像(画像);写载(描画);写生;写影(画像;作画);写真图,写真像(画像);写形(画像,图写形貌)

(14) 写作,创作

文章写法,其道则一。心地光明,便有灵感,入情入理,就成艺术。——孙犁《秀露集》

(15) 又如:写定(写成定本);写法(写作方法)

(16) 签订 。如:写纸(订阅契约);写工(签订做长工的合同);写雇(雇用);写立(签订)

(17) 租赁,确定某种出租或雇佣关系

如今写了两只大官船,兵部里讨的火牌,勘合,一家子都往任上去了。——《醒世姻缘传》

写了哥子的船。——《警世通言》

英文翻译

write; draw, sketch; compose

方言集汇

◎ 粤语:se2
◎ 潮州话:sia2

宋本广韵

[lu]
部首: 806
笔画: 16
五笔: QVIY
仓颉: CNME
四角: 87199

英文翻译

copy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燭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力玉入聲開口三等lyuk/livklĭw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