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详情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上象耳,中象头,下象足踩地。兽本是禽兽的总称。古另有“獸”字,指捕捉禽兽的活动。二字通用。本义:禽兽的总称)
(2) 四足的哺乳动物,多指野兽
兽,守备者。——《说文》
四足而毛谓之兽。——《尔雅·释鸟》
兽毛虫总号。——《释兽释文》。按,兽中可畜养者则曰兽。
兽,狐狼之属。——《周礼·庭氏》注
大兽公之。——《周礼·兽人》
搏兽于敖。——《诗·小雅·车攻》
猛兽步高岗。——曹操《却东西门行》
兽同足者而俱行。——《战国策·齐策》
山有猛兽。——《淮南子·说山训》
山深而兽往之。——《史记·货殖列传序》
(3) 又如:兽目(野兽的眼睛);兽工(殷制天子六工之一。即治皮革的工匠);兽人(居心险恶、有如禽兽之人);兽骇(兽类受惊时狂奔乱窜);兽吻(门环上的装饰物;虎口);兽臣(古官名。掌管山泽、田猎之事);兽头大门(豪门显贵、宫殿寺观之正门上的门环,一般用铜制或鎏金的兽头铺首,故称);兽铤(兽疾走)
(4) 干肉
实兽于其上,东首。——《仪礼》
(5) 唐人因避唐高祖李渊祖李虎讳,往往把虎字改作“兽” 。如:兽口(虎口);兽吻(虎口);兽君(虎的别称)
形容词
(1) 比喻野蛮、残忍
外内乱,鸟兽行,则灭之。——《周礼·夏官·大司马》
(2) 又如:兽心;兽欲;兽行(比喻极端野蛮残忍、丧失人性的行为)
(3) 兽形的 。如:兽材(雕绘兽形的柱子);兽面(兽形的面具);兽侯(画有兽形的射靶);兽铠(饰有兽首之形的铠甲);兽舰(船体雕饰兽形的战舰);兽炉(兽形的香炉)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宋本广韵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手,廷声。本义:拔出)
(2) 同本义
挺,拔也。——《说文》
挺剑而起。——《战国策·魏策》
尉剑挺。——《史记·陈涉世家》
(3) 又如:挺举;挺挏(上下推动)
(4) 举起 。如:挺脚(举步,抬脚)
(5) 生出;生长
荔挺。——《吕氏春秋·仲冬》。注:“生也。”
(6) 又如:挺茂(生长茂盛)
(7) 动摇
不足以挺其心矣。——《吕氏春秋》
(8) 直,伸直,撑直
不复挺者。——《荀子·劝学》
曲挺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9) 睡 。
(10) 如:挺死尸(骂人睡得死);挺床(詈词。睡觉);挺觉(睡眠的谑词或詈词)
(11) 使身体处于直立状态 。
(12) 如:挺争(挺身争斗)
(13) 勉强支撑 。
(14) 如:挺折腰(到了顶,竭尽全力);你挺得住吗
(15) 突出 。
(16) 如:挺着肚子;他把头挺得高高的
(17) 忍受痛苦 。
(18) 如:挺过去;挺住
(19) 前进
单身挺战,众莫能当。——《宋书》
(20) 顶住,抵抗 。
(21) 如:挺撞(顶撞);谁能挺敌;挺刑(不屈服于刑罚)
(22) 脱身 。
(23) 如:挺走(退走);挺逸(脱逃)
形容词
(1) 杰出;特出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 又如:挺率(卓越特出);挺秀(杰出,俊秀);挺杰(卓越杰出);挺特(超群特出);挺冠(杰出超群)
(3) 直率
我心挺挺。——《左传·襄公五年》
(4) 又如:挺切(直率恳切);挺正(正直);挺确(刚正);挺挺(正直的样子)
(5) 生硬 。
(6) 如:挺腰子(摆架子,耍威风);挺触(顶撞,触犯);直挺挺地站了起来
副词
(1) 非常 。
(2) 如:挺好;病得挺重的
(3) 颇,相当 。
(4) 如:今天挺冷
量词
(1) 用于某些挺直物
荐脯五挺。——《仪礼·乡礼酒礼》
(2) 又如:一挺机关枪
英文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tin3 ciam1 [宝安腔] tin3 tin2 | ten3 [梅县腔] tin3 tiang3 [沙头角腔] tin3 [客语拼音字汇] ten3 [台湾四县腔] tin3 ten3 [海陆丰腔] tin3 ten3 [东莞腔] tin3 [陆丰腔] tin3
宋本广韵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庭 | 特丁 | 定 | 青開 | 平聲 | 青 | 開口四等 | 青 | 梗 | deng | dʰie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