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兵千日

yǎng bīng qiān rì [yang bing qian ri]

词语释义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养兵千日造句

当老百姓对他们致以崇高敬意时,他们毫不犹豫斩钉截铁的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我们随时准备着为人民做贡献。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精心打造的四川代表队终于走上了全国大赛的舞台。
现在,就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时候到了,希望将士们能够用命。
好,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就决定是你了,小悟空战斗!
张枫虽然成为了巫府的幕僚,但按照将军府的规定,一般没有得到大将军的召见,幕僚就是一群被养着的大虫,养兵千日,等着用在一朝。
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已经算是彻彻底底的跟天下同盟撕破脸皮了。
今贼兵已临城下,对我潼关虎视眈眈,我闻俗语有云‘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今日国家危难之际,正是我等用命,保我大唐疆土之时。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为师平日里对你还不够好吗!黄大仙眉梢一扬、眼珠子一瞪,双手在空中一抓,凭空把那女弟子定格在在那里,身上的衣裳瞬间成了碎片。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但谢利雄要是知道陈子龙对陈美玲的性趣还不如对温度计的兴趣,只怕谢利雄会为自己二十多年的心血白费而狂吐三斗血。
是呀!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老爷,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大伙儿奋力上前,总不能损了咱们张府的威名。
废物,全都是废物!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怎么到了关键时刻一个人也用不上,我真是养了一群饭桶!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千年的古训么!
就是要养兵千日,警觉千日,不容稍懈,务使危害社会者要么不敢前来,要么一来必败露。
为了迎接领导,刘大队手下可有三百多号弟兄随时候命,此时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军队要经过实战才能发展。
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们大宋国养着这么多军队,难道就没有一个御敌之兵么?
考前两个月就是冲刺。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武警部队养兵千日用兵千日,执勤反恐是中心任务,一刻也不能松懈。
都住嘴,看你们一个个的样子,你们还象是大汉朝的官军吗?你们的胆子呢?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汉字详情

yǎng [yang]
部首: 213
笔画: 9
五笔: UDY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TOLL
四角: 80228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食,羊声。本义:饲养)

(2) 供养,奉养;抚育

养,供养也。——《说文》。古文从攴,未详。疑厮养作此字。

凡食养阴气也,凡饮养阳气也。——《礼记·郊特牲》

殳能生之不能养之。——《荀子·礼论》

养不亏。——《韩非子·五蠹》

监门之养。

不食力而养足。——《韩非子·五蠹》

养公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供养卒大恩。

归养。——《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养父母。——宋· 王安石《伤仲永》

(3) 又如:养娇囡(因父母溺爱而性格骄纵的姑娘);养家人(担负赡养全家生计的人);养济院(孤老院。专收鳏寡孤独老人的慈善机构)

(4) 饲养

驯养一虫。——《聊斋志异·促织》

于盆而养。

笼养之。

(5) 又如:养鸡;养狗;养牛;养马

(6) 生育

家家养男当门户。——唐·张籍《筑城词》

(7) 又如:养孩子

(8) 培养,修养

立太傅少傅以养之。——《礼记·文王世子》。注:“犹教之。”

养其旁条。——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9) 又如:养息机(修养身心;修炼);养材儿(正处在教养阶段学习干活的少年);养廉银子(清朝按职务等级,在常俸之外另给官吏的银钱);养士(培养人才)

(10) 保养

养其根。——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养其身。——宋· 苏轼《教战守》

养之太过。

(11) 又如:养身(保养身体。同养生)

(12) 治,调养

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周礼·疾医》

(13) 又如:养疴(调养疾病)

(14) 蓄养 。如:养痈贻患(养痈成患);养疥成疮(喻姑息小恶,酿成大患);养女吊妇(勾引妇女乱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养婆娘(男子与非婚女人发生私情);养女婿(养汉子。女人与非婚男子发生私情);养奸(使奸邪得以滋长)

(15) 贮藏 。如:养羞(把食物贮藏起来)

(16) 隐,隐蔽 。如:养晦(隐居匿藏以等待时机)

形容词

(1) 由非亲生父母的人养育的 。如:养娘(指乳母或婢女);养爷(扶养自己长大的男仆)

(2) 通“痒”。皮肤受刺激,产生欲搔的感觉

骨体肤理辨寒暑疾痒。——《荀子·荣辱》。杨倞注:“养与痒同。”

疾、养、凔、热、滑、铍、轻、重,以形体异。——《荀子·正名》

名词

英文翻译

raise, rear, bring up; support

方言集汇

◎ 粤语:joeng5

宋本广韵

bīng [bing]
部首: 201
笔画: 7
五笔: RG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C
四角: 7280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 gǒng,双手),象双手持斤。本义:兵器,武器)

(2) 同本义

兵,械也。——《说文》

掌五兵。——《周礼·司兵》。司农注:“戈、殳、戟、酋矛、夷矛也。”

陈五兵。——《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注:“矛、戟、钺、楯、弓矢也。”

谓五方之兵,东矛、南弩、西戈、北铩、中央剑也。”——《匡谬正俗》

离为戈兵。——《易·说卦》

修尔车马,弓矢戎兵。——《诗·大雅·抑》

古之兵,戈、矛、弓、矢而已矣。——《荀子·议兵》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兵者,凶器也。——《国语·越语》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

兵者,国之爪也。——《墨子·七患》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汉· 贾谊《过秦论》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短兵相接;兵不血刃;动刀兵;坚甲利兵;兵革(兵器甲胄的总称。引申指战争);兵解(古代方士以为学道者死于兵刃,供兵刃解脱躯壳以成仙,称为兵解);兵戈(干戈。借以指战争)

(4) 士兵的群体,即整个军队

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於胜败哉?——《列子·虚实》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战国策·赵策四》

举兵伐徐,遂灭之。——《韩非子·五蠹》

赵亦盛设兵待 秦, 秦不敢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兵果败。—— 汉· 刘向《列女传》

(5) 如:兵柄(军权);兵备道(明代的官名。分巡道的首长,兼管军务,负责管区内的治安);兵房(县衙中六房之一,掌兵事);兵马制置(即制置使。唐大中五年始置,负责边防军务。宋初不常设,后为对金作战,设置渐多)

(6) 士卒

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资治通鉴》

瑜得精兵五万。——《资治通鉴》

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以为 晋兵。——《资治通鉴》

(7) 又如:雄兵百万;草木皆兵;当兵;兵来将敌水来土堰(不管对方使用何种策略,都自有对付的办法)

(8) 军事;武力;战争

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计篇》

夫兵,犹火也。——《左传·隐公四年》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礼运》

(9) 又如:兵交(交战);兵端(战争的发端);兵燹(因战火引起的焚烧毁坏);兵栏(军营周围的栅栏);兵纪(军事要事);兵冲(军事要冲)

(10) 用兵策略,战略

故士兵伐谋,其次伐交。——《孙子·谋攻》

故兵无常势。——《孙子·虚实》

(11) 牌戏名

(12) 国际象棋16个棋子中价值最小的棋子

(13) 中国象棋中红方的价值最小的五个棋子之一——蓝方相应的为“卒”

动词

(1) 用兵器攻击,刺杀

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2) 又如:兵诛(用兵器诛杀)

(3) 伤害

反以自兵。——《吕氏春秋·侈乐》

(4) 又如:兵荒(战争造成的饥荒及其他灾祸);兵寇(乱兵或乱兵的侵扰)

英文翻译

soldier, troops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bin1 [客英字典] bin1 [海陆丰腔] bin1 [梅县腔] bin1 [陆丰腔] bin1 [客语拼音字汇] bin1 [宝安腔] bin1 [沙头角腔] bin1 [东莞腔] bin1
◎ 潮州话:bian1 (piaⁿ)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十二庚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甫明庚三開平聲開口三等pĭɐŋpieng/pyang
qiān [qian]
部首: 223
笔画: 3
五笔: TF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HJ
四角: 20400

详细解释

数词

(1) (形声。从十,人声。本义:数目。十百为千) 同本义

千,十百也。——《说文》

(2) 又如:千夫(一千个成年男子);千门(千家);千社(25家为社,千社为25000家);千祀(千年,千代);总数为一千;千乘(兵车千辆);千载(千年)

形容词

(1) 比喻数甚大;许许多多

清丽千眼。——陆机《文赋》。注:光色盛貌。”

(2) 又如:千千(比喻数目很多);千般(多种花样);千寻(形容极高);千钟(丰厚的俸禄。指富贵);千万劫(很长久);千式百样(各种各样);成千上万;白发三千丈;千丁(很多人);千人坑(指堆积大量人尸的土坑);千山(极言山多);千百(极言其多);千帆(众多的帆船);千和(多种原料合成的香);千指(形容人多);千品(多种品物);千度(次数多);千衲(众僧);千骑(人马很多);千颦(多愁)

名词

通“阡”。田间小路

四政曰端险阻修封疆,正千伯。——《管子·四时》

坏井田,开千伯。——《汉书·食货志上》

英文翻译

thousand; many, numerous; very; (Cant.) a cheater, swindler

方言集汇

◎ 粤语:cin1
◎ 客家话:[梅县腔] cien1 [东莞腔] cen1 [客英字典] cien1 [客语拼音字汇] qian1 [沙头角腔] cien1 [宝安腔] cen1 [海陆丰腔] cien1 [台湾四县腔] cien1 [陆丰腔] tsian1
◎ 潮州话:coiⁿ1 [揭阳、潮阳]caiⁿ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一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蒼先先開平聲開口四等tsʰienchen/cen
[ri]
部首: 429
笔画: 4
五笔: JJJJ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A
四角: 601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2) 同本义

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说文》

离为日,为火。——《易·说卦》

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周礼·大司徒》

天无二日,太阳也。——《孟子》

日初出,大如车盖。——《列子·汤问》

(3) 又如:日冠(太阳上方的光体);日昃(日斜,日过中午);日旸儿(太阳;日光);日月交食(对头;互相争斗);日头搁山(太阳落山);日头趖西(太阳偏西);日居月诸(日落月出,一天又一天)

(4) 白天,白昼

夏之日。——《诗·唐风·葛生》

夜以继日。——《孟子·离娄下》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世说新语·自新》

(5) 又如:日昳(日已过午);日往月去(时间一天天过去);日里(白天);日里向(白天);日长神倦(夏季白天长,人易困倦);日旰(日暮。天色晚);日昼(白天);夜以继日

(6) 时节;为特殊目的而定的日子

天启壬戌秋日。——魏学洢《核舟记》

(7) 又如:交租日;星期一是洗衣日;你的结婚纪念日;三百万股日;太阴日;平太阳日;日南至(冬至日);日脚(〈方〉∶日子;时间);日时(一段时间);日分(日子;日期)

(8) 一昼夜

靡日不思。——《诗·邶风·泉水》

日月星辰,太阳也。岁月日时,亦即曰日。——《书·洪范》

教子数日。——《礼记·内则》

(9) 又如:日力(一天的力气);日完(一天所做的事情);日度(一天一天地过去)

(10) 时间,光阴

(11) 又如:日子浅(时日短);日时(一段时间);旷日经年;日已昏黑;日不我与(时日不等人);日刻(时间)

(12) 日本的简称 。如:中日文化交流

副词

(1) 每日,每天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于是与亮情好日密。——《三国志·诸葛亮传》

(2) 又如:日远日疏,日亲日近(常常接近自然亲热,反之就会疏远);日觐天颜(每天朝见皇帝);日见穷蹙(处境一天天艰难窘迫);日无暇晷(整天无空闲);日逐(每日;每天);日逐家(每日;一天天);日事钱(日工资);日辰(日子);日食钱(日事钱)

(3) 他日,改天

日与俱来,吾与若俱观之。——《列子·汤问》

(4) 往日,从前

日卫不睦,故取其地。——《左传·文公十年》

英文翻译

sun; day; daytime

方言集汇

◎ 粤语:jat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t7 [客英字典] ngit7 [台湾四县腔] ngit7 [客语拼音字汇] ngid5 [宝安腔] ngit7 [梅县腔] ngit8 [陆丰腔] gnit7 [东莞腔] ngit7 [沙头角腔] gnit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人質質A入聲開口三等眞Anʑĭĕtnjit/r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