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结

jù jié [ ju jie]
繁体 具結
注音 ㄐㄨˋ ㄐ一ㄝˊ

词语释义

具结 jùjié

(1) 置于保证书的约束下做某事(如出庭)

我要你具结不再妨害治安
bind over

(2) 书面正式提出(如在法庭上)保证书

enter into recognizance

(3) 旧时对于官署提出表示自己负责的文件

具结完案
enter into a bond

词语解释

  1. 旧时对官署提出表示负责保证的文件。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要六房中择家道殷实老成无过犯的,当堂拈鬮,各吏具结申报上司,若新参及役将满者,俱不许鬮。”《老残游记》第十八回:“ 白公 説:‘ 王辅庭 叫他具结回去罢。’”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对官署提出表示负责保证的文件。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要六房中择家道殷实老成无过犯的,当堂拈鬮,各吏具结申报上司,若新参及役将满者,俱不许鬮。”
《老残游记》第十八回:“白公説:‘ 王辅庭叫他具结回去罢。’”

具结的国语词典

对官署提出负责的文件。

具结的网络释义

具结

  • “具结悔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九条对妨碍行政诉讼行为规定的一种处理方式。
  • 具结造句

    周鸣昌令黎绍峰写下冒充黎家大少爷的具结书。
    介绍了液压模锻锤上的模具结构。
    鉴于段某系在校学生,而且即将参加高考,公安机关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要求其具结悔过并在原贴吧发布辟谣声明。
    一份具结书,击破假证据,证人。
    本发明涉及一种挂环同心锁,属于同心锁具结构技术领域。
    专家们说,关于点是否存在生理学基础,要做出更具结论性的总结,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三名违法闯入我军事管理区的日本人已具结悔过。
    如缺少损失物品的原收据,则手续相对复杂,有的需采用具结书等办法。
    治安法官使他具结保证表现好。
    保释,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具结、保证人保证或财产、金钱为担保条件等方式获得释放,同时被要求在随后的诉讼程序中按照指定的时间、地点到案的制度。
    研制了卷装背心袋式塑料制袋机用新型滚刀,在刀具结构、材料、热处理工艺和刃磨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和更新。
    分析了铝合金水龙头零件的结构工艺性特点,介绍了压铸模的浇注系统及模具结构设计。
    用这种机构代替传统的螺杆螺母机构。可使旋转类家具结构简单,旋转平稳,成本降低。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并越来越具结构性作用的今天,重商主义和以邻为壑做法的最终结果只能是反治其身。
    介绍了汽车真空助力器前外壳成形工序和切舌模具,论述了模具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本文着重介绍了薄壁铜套的车削工艺及夹具结构设计。
    警方责令这些聚众闹事者具结悔过。
    以签署个人婚姻状况具结书的形式代替。
    通过对限幅绝缘盖板的工艺分析,确定了塑件的模具结构。
    在一个更具结合性的设置中,您将需要将您的环境划分为“类”,从而决定哪一些客户端配置到用户系统中。

    汉字详情

    [ju]
    部首: 201
    笔画: 8
    五笔: HWU
    五行:
    吉凶:
    仓颉: BMMC
    四角: 77801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鼎”,下面是双手。表示双手捧着盛有食物的鼎器(餐具)。本义:准备饭食或酒席)

    (2) 同本义。泛指准备,备办

    具,供置也。——《说文》

    具,备也,办也。——《广韵》

    以食具告。——《仪礼·士相见礼》。注:“犹办也。”

    官备则具备。——《礼记·祭统》

    寿为具召武帝显。——《汉书·何武传》

    礼举仪具。——张衡《东京赋》

    具器械。——《孙子·谋攻》

    故人具鸡黍。——唐· 孟浩然《过故人庄》

    第二板已具。——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别具本章。——清· 方苞《狱中杂记》

    (3) 又如:具食(准备食物);具觞(备酒。觞:酒杯);具状(备办词状;写状子);具禀(备办上报的文件);具覆(备办回复的文件)

    (4) 写,题

    李具状求在狱。—— 清· 方苞《狱中杂记》

    (5) 又如:具草(拟稿,起草);具衔(题写官衔);知名不具;具结检验(与案件有关的人员出具保证,以免对尸体、现场等进行检验)

    (6) 具备,有

    具乎其前。——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各具情态。——明· 魏学洢《核舟记》

    狱具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7) 又如:具寿(和尚的通称。师父呼弟子或长老呼少年和尚时常用。具有尽其寿命及法身慧命的意思);具眼(具有鉴别事物的见识和能力);具足(具备)

    (8) 判决;定案

    有某姓兄弟,以把持公仓,法应立决,狱具矣。——清· 方苞《狱中杂记》

    名词

    (1) 用具;器械

    实战之具。——汉· 贾谊《新书·过秦论上》

    奉生送死之具。——《史记·货殖列传》

    虑患之具。——宋· 苏轼《教战守》

    (2) 又如:具器食(用食具盛放的便餐);具理(瓶罐之类的器皿);农具;文具;刑具;卧具;茶具;道具;餐具;量具

    (3) 才能;才干

    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文选·李陵·答苏武书》

    干诚之具。——明· 刘基《卖柑者言》

    (4) 酒席

    今有贵客,为具召之。——《史记》

    (5) 饭食

    食以草具。——《战国策·齐策四》

    则佐长者视具。——《礼记·内则》。注:“馔也。”

    分曹携具。——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副词

    (1) 完备;详尽

    项伯乃夜驰之 沛公军,私见 张良,具告以事。欲呼 张良与俱去,曰:“无从俱死也。”——《史记·项羽本纪》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2) 又如:具述(详细叙述);具言(详细说明);具考(详细推问);具论(详细讨论);具告(详细上告)

    (3) 假借为“俱”。都;全

    火烈具举。——《诗·郑风·大叔于田》

    火烈具扬。

    神具醉止。——《诗·小雅·楚茨》

    莫怨具庆。

    具馔于西塾。——《仪礼·士冠礼》

    皆立而待鼓而然火,即具发之。——《墨子·备梯》

    谋之其臧,则具是违;谋之不臧,则具是依。——《荀子·修身》

    具答之。——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具以情告。——《世说新语·自新》

    具对所得。——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4) 又如:具悉(完全了解);具然(自足的样子)

    量词

    用于表示尸体和某些器物的数量。如:一具尸体

    英文翻译

    tool, implement; draw up, write

    方言集汇

    ◎ 粤语:geoi6
    ◎ 客家话:[梅县腔] ki3 [宝安腔] ki3 [客英字典] ki3 [客语拼音字汇] ki1 ki4 [海陆丰腔] ki1 ki3 [台湾四县腔] ki1 ki3 [沙头角腔] ki3 [东莞腔] ki3 [陆丰腔] gi5
    ◎ 潮州话:gu6 (kũ)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其遇去聲合口三等gʰĭugyoh/giuh
    jié,jiē [jie]
    部首: 332
    笔画: 9
    五笔: XFK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VMGR
    四角: 24161

    详细解释

    jiē

    动词

    植物生长果实 。如:结瓜;开花结果

    形容词

    (1) 坚硬;牢固 。如:地很结

    (2) 健壮 。如:结实

    (3) 另见 jié

    jié

    名词

    (1)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如:解结;蝴蝶结;装饰结

    (2) 旧时向官府承担责任或承认了结的书面的字据 。如:保结;具结;印结;甘结;结状(旧时向官府出具的表示证明、担保或了结的文书)

    (3) 关键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4) 被联结的状态 。如:生长结;p-n结

    (5) 通“髻”。总发,挽发而结之于顶

    激楚之结,独秀先些。——《楚辞·招魂》

    程郑山东迁虏也,亦治铸,贾魋结民,富埒卓氏。——《汉书·货殖传》

    两人皆胡服椎结。——《汉书·李陵传》

    形容词

    (1) 比喻心情烦闷,心里有结

    意有所郁结。——司马迁《报任安书》

    (2) 牢固

    今疾已结,促去可得与家相见,五日卒。——陈寿《三国志》

    (3) 另见 jiē

    英文翻译

    knot, tie; join, connect

    方言集汇

    ◎ 粤语:git3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