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筑

xīng zhù [xing zhu]
繁体 興築
注音 ㄒ一ㄥ ㄓㄨˋ

词语释义

犹兴建。

词语解释

  1. 犹兴建。

    宋 苏辙 《民政》:“而天下之役,凡其所以转输漕运、营建兴筑之事,又皆出於民。” 清 刘大櫆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

引证解释

⒈ 犹兴建。

宋苏辙《民政》:“而天下之役,凡其所以转输漕运、营建兴筑之事,又皆出於民。”
清刘大櫆《松江府通判许君传》:“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

兴筑的国语词典

建筑、修建。

如:「兴筑这道堤防,可以减轻水患。」

兴筑的网络释义

兴筑

  • 兴筑,是汉语词汇,
  • 拼音:xīng zhù
  • 解释为犹兴建。
  • 兴筑造句

    圩田的兴筑,在防洪、排涝、灌溉、降渍等方面均起了积极作用。
    “草山行馆”是一九二零年由台糖株式会社所兴筑,主要是日据时期上流社会聚集的温泉别墅,原本是为了接待日本皇室太子裕仁所建。
    以历史发展为纲叙述明长城军事聚落兴筑较为集中的三个阶段,探寻九边重镇军事聚落的总体空间分布规律。
    通过对这一误解的纠正以及其它一些相关史料,说明北宋末年兴筑的艮岳是向东跨过旧封丘门内马行街而到达里城东墙的。
    但在连年战争、兴筑宫室及多方转输的消耗下,超出秦经济所能负担的程度,导致民怨四起。
    没有这项保证,筹募到的款项其实可能是转移自未来用于贫穷国家基础服务的开支,也就是将用作建造学校和医院的预算,改为兴筑防洪堤坝。

    汉字详情

    xīng,xìng [xing]
    部首: 201
    笔画: 6
    五笔: IWU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FMC
    四角: 90801

    详细解释

    xīng

    动词

    (1) (会意。从舁,从同。舁( ),共举;同,同力。本义:兴起;起来)

    (2) 同本义

    兴,起也。——《说文》

    夙兴夜寐。——《诗·卫风·氓》

    乃寝乃兴。——《诗·小雅·斯干》

    三岁不兴。——《易·同人》

    其言足以兴。——《礼记·中庸》

    风萧瑟而并兴兮,天惨惨而无色。——王璨《登楼赋》

    但国家兴自塑土,徒居平城。——《资治通鉴》

    大楚兴。——《史记·陈涉世家》

    兴利除弊。——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水波不兴。——明· 魏学洢《核舟记》

    怨颇兴。——清· 张廷玉《明史》

    (3) 又如:兴居(起居);兴辞(起立致辞);兴寝(起卧);兴舍(兴亡);兴废(盛衰;兴亡);兴毁(兴亡)

    (4) 使兴盛;流行

    ——言可以兴邦,有诸?——《论语·子路》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司马迁《报任安书》

    叔父建中兴之业,在此行也。——《资治通鉴》

    俺院中规矩,不兴拜堂,就吃喜酒吧。——《桃花扇·眠香》

    兴复汉室。——诸葛亮《出师表》

    (5) 又

    兴复之效。

    (6) 又

    兴德之言。

    (7) 又如:兴国(振兴国家);兴家(振兴门庭);兴道,兴德(振兴道德);兴跃(振兴);兴化(振兴教化);兴邦(使国家兴盛起来)

    (8) 开始办理;创办 。

    百废具兴。——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9) 又如:兴立(创建);兴作(着手进行,兴造制作);兴事(兴建政事);兴造(施工建造);兴葺(兴修修理);兴筑(兴建);兴思(构思);兴缮(兴修)

    (10) 推举;选拔

    进贤兴功,以作邦国。——《周礼·夏官·大司马》

    (11) 又如:兴文(提倡文治);兴氓(举荐民间人才);兴能(推举有才能的人);兴廉(推举廉士);兴义(崇尚道义);兴举(倡导)

    (12) 成功

    教备而不从者,非人也。其可兴乎!——《国语·楚语上》

    (13) 又如:兴时

    (14) 派遣;发动

    遽兴姜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不敢兴兵。——《战国策·燕策》

    王兴甲兵。——《孟子·梁惠王上》

    兴师以与楚战。——《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15) 征发

    今者兴发不小,动而无成。——《资治通鉴》

    (16) 又如:兴徭(征募役夫);兴积(积聚)

    (17) 作

    凡小祭祀则不兴舞。——《周礼》

    (18) 又如:兴贩(做买卖);兴词构讼(告状;打官司);兴福(造福);兴舞(起舞);兴树(造成);兴喻(打比方)

    (19) 提倡 。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20) 方言。许可 。如:不兴胡说

    (21) 宠;惯

    都是你兴的他,我只和你算账就完了。——《红楼梦》

    形容词

    (1) 蓬勃发展;兴旺

    汉室可兴。——《三国志·诸葛亮传》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诗·小雅·天保》

    国以民为兴坏。——《新书·大政》

    (2) 又如:兴头(兴旺);兴门(兴旺之家);兴启(昌盛光大);兴平(昌盛太平);兴坏(盛衰);兴运(时运昌隆)

    天降滔德,女兴是力。——《诗·大雅·荡》

    不兴其艺,不能乐学。——《礼记·学记》

    名词

    (1) 姓

    (2) 另见 xìng

    xìng

    名词

    (1) 兴致,情趣

    遥呤俯畅,逸兴遄飞。——王勃《 滕王阁序》

    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兴尽晚归舟。——宋· 李清照《如梦令》

    (2) 又如:兴动(兴头高;高兴);兴兴头头(兴致勃勃);兴头子(兴致;兴趣);兴辞(兴趣索然);兴会(兴致;趣味);兴头起意(起兴;动心);兴子(兴致)

    (3) 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以他事引起此事叫起兴。又简称兴

    以及李杜元白诸大家,最多兴体。—— 清· 洪亮吉《北江诗话一》

    (4) 又如:兴喻

    (5) 情欲

    兴来时,正遇乖亲过。——明· 冯梦龙《桂枝儿》

    (6) 一种修辞手段,即比喻

    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周礼》

    (7) 又如:兴道(比喻、启发)

    动词

    (1) 喜欢;喜爱

    你瞧他兴的这样儿!——《红楼梦》

    (2) 另见 xīng

    英文翻译

    thrive, prosper, flourish

    方言集汇

    ◎ 粤语:hing1 hing3
    ◎ 潮州话:hêng1 hêng3

    宋本广韵

    zhù,zhú [zhu]
    部首: 624
    笔画: 12
    五笔: TAM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HMHN
    四角: 881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木,筑声。本义:筑墙。古代用夹板夹住泥土,用木杆把土砸实)

    (2) 捣土使坚实

    築,捣也。——《说文》

    不筑,必将有盗。(筑,这里指把坏墙修复。)——《韩非子·说难》

    (3) 又如:筑踏(捣土并以足踏之,使之坚实)

    (4) 修建;建造(仅指建筑物从无到有的建造)

    曰止曰时,筑垒于兹。——《诗·大雅·绵》

    齐人将薛。——《孟子·梁惠王下》

    甸人筑坎坎。——《仪礼·既夕礼》

    筑场圃,十月纳禾稼。——《诗·豳风》

    北筑长城。——汉· 贾谊《过秦论》

    更筑坚垒。——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筑石寨土堡。——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5) 又如:筑捺(修筑整治,务使坚实);筑垒(建筑土垒);筑室反耕(建筑房舍,分兵耕田);筑建(兴筑建造)

    (6) 打,击

    老孙把头伸在那里,你且筑一下儿,看可能魂消气泄。——《西游记》

    (7) 又如:筑球(古代的杖击或以足踢球)

    (8) 切断

    切脯筑肉。——《古文苑·王褒·僮约》

    (9) 捅

    贼以刀筑其口,使不得言。——《三国志》

    (10) 装填

    筑包于司。——《典故纪闻》

    (11) 又如:筑础(犹奠基)

    (12) 拾取

    尽起而筑之,岁则大熟。——《书·金滕》

    名词

    (1) 捣土用的杵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告子下》

    称畚筑,程土物。——《左传·宣公十一年》。孔颖达疏:“畚者,盛土之器;筑者,筑土之杵。”

    身自持筑臿。——《史记·秦始皇本纪》

    身负板筑。——《史记·黥布传》。注:“杵也。”

    破荆和以继築。——《楚辞·离世》。注:“木杵也。”

    (2) 又如:筑版(即版筑。谓墙与杵);筑筑(上下摇动。如:筑杵捣物的样子);筑臿(建筑所用的杵与锹)

    (3) 指建筑物

    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杜甫《畏人》

    (4) 又如:筑底巷(一头不通的死胡同)

    (5) 量名 。如:筑宾(针灸经穴名);筑鬻(筑香草煮以为鬯)

    名词

    (1) (形声。筑(旧读 zhú),会意兼形声。从竹,从巩( gǒng),巩亦声。竹是乐器,巩是抱持。表示抱持乐器。“筑”是古代乐器名。)

    (2) 古击弦乐器 。已失传,大体形似筝,颈细而肩圆。演奏时,以左手握持,右手以竹尺击弦发音

    筑,以竹曲五絃之乐也。——《说文》

    高祖击筑。——《史记·高祖记》

    竽瑟空侯琴筑筝。——《急就篇》。颜注:筑形如小瑟而细颈,以竹击之。”

    渐离击悲筑。—— 陶渊明《咏荆轲》

    (3) 水名 。即今汉水支流南河及其支流马栏河

    (4) 贵州省贵阳市的简称

    动词

    拾 。如:筑拾(拾掇,拾取)

    英文翻译

    ancient lute; build

    方言集汇

    ◎ 粤语:zu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huk7 [客语拼音字汇] zug5 [台湾四县腔] zuk7 [梅县腔] zhuk7 [宝安腔] zuk7 [客英字典] ch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六屋三入聲開口三等ɖʰĭukdriuk/di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