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甲

liù jiǎ [ liu jia]
注音 ㄌ一ㄡˋ ㄐ一ㄚˇ

词语释义

六甲 liùjiǎ

(1) 古时用天干地支配成六十组干支,其中以“甲”起头的有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六组称为六甲;古时一种五行方术,用以推算人的命运

the six combinations beginning with the first Heavenly stem of the sixty combinations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and the twelve Earthly Branches

(2) 古代妇女怀孕称身怀六甲

pregnancy

(3) 道家的一种,术数

胸藏六甲
liu jia

词语解释

  1. 用天干地支相配计算时日,其中有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故称。

    《汉书·食货志上》:“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 王先谦 补注引 顾炎武 曰:“六甲者,四时六十甲子之类。”又引 周寿昌 曰:“犹言学数干支也。”《汉书·律历志上》:“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復始。”《南史·隐逸传上·顾欢》:“年六七岁,知推六甲。” 宋 曾巩 《代皇子延安郡王谢皇太后表》:“未闚六甲之书,甫在两髦之岁。”

  2. 星名。

    《晋书·天文志上》:“华盖杠旁六星曰六甲,可以分阴阳而配节候。” 唐 沉佺期 《则天门赦改年》诗:“六甲迎黄气,三元降紫泥。”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诂笺一》:“《望气经》云:黄云四出,主赦。黄气,黄云也。华盖象云,六甲乃华盖杠傍星名,故用之。”

  3. 五行方术之一,即所谓遁甲之术。

    《后汉书·方术传序》“其流又有风角遁甲” 唐 李贤 注:“遁甲,推六甲之阴而隐遁也。” 晋 葛洪 《神仙传·左慈》:“乃学道,尤明六甲,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厨。” 南朝 陈 徐陵 《在吏部尚书答诸求官人书》:“五行有驛马之言,六甲有官鬼之説。” 唐 锺离权 《赠吕洞宾》诗:“三尸神,须打彻,进退天机明六甲。”

  4. 道教神名,供天帝驱使的阳神;道士可用符箓召请以祈禳驱鬼。

    唐 张说 《大唐祀封禅颂》:“天老练日,雨师洒道,六甲按队,八阵警蹕。”《宋史·律历志四》:“六甲,天之使,行风雹,筴鬼神。” 白炎 《游仙》诗之一:“六甲灵飞驱虎豹,五辛珍脯擘麒麟。”参阅《无上九霄雷霆玉经》、《上清六甲祈祷秘法》等。

  5. 道教符箓名。

    《云笈七籤》卷十四:“若辟除恶神鬼者,书六甲、六乙符持行,并呼甲寅,神鬼皆散走。” 唐玄宗 《赐道士邓紫阳》诗:“太乙三门诀,元君六甲符。” 清 沉起凤 《谐铎·奇婚》:“姊所以登牀即遁者,因褥底压六甲符一通。”

  6. 诗体名。

    南朝 陈 沉炯 有《六甲诗》,凡二十句,每二句前冠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又有六甲、十属之类,及藏头、歇后等体,今皆削之。”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 沉炯 六府体、八音体、六甲体、十二属体, 魏 晋 以降,多务纤巧,此变之变也。”

  7. 妇女有孕称为身怀六甲。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成婚未久,果然身怀六甲,方及周年,生下一子。” 洪深 《香稻米》第一幕:“可喜这位孙媳‘新娘子’,现下已身怀六甲,不久又好添丁了。”

  8. 指龟之四肢首尾。

    宋 张齐贤 《洛阳搢绅旧闻记》卷五:“龟长祇可寸餘,洁白,亦体瘦,颈微长,如寻常龟,眼目光明,不藏六甲,不畏人。”

引证解释

⒈ 用天干地支相配计算时日,其中有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故称。

《汉书·食货志上》:“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
王先谦补注引顾炎武曰:“六甲者,四时六十甲子之类。”
又引周寿昌曰:“犹言学数干支也。”
《汉书·律历志上》:“故日有六甲,辰有五子,十一而天地之道毕,言终而復始。”
《南史·隐逸传上·顾欢》:“年六七岁,知推六甲。”
宋曾巩《代皇子延安郡王谢皇太后表》:“未闚六甲之书,甫在两髦之岁。”

⒉ 星名。

《晋书·天文志上》:“华盖杠旁六星曰六甲,可以分阴阳而配节候。”
唐沉佺期《则天门赦改年》诗:“六甲迎黄气,三元降紫泥。”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诂笺一》:“《望气经》云:黄云四出,主赦。黄气,黄云也。华盖象云,六甲乃华盖杠傍星名,故用之。”

⒊ 五行方术之一,即所谓遁甲之术。

《后汉书·方术传序》“其流又有风角遁甲” 唐李贤注:“遁甲,推六甲之阴而隐遁也。”
晋葛洪《神仙传·左慈》:“乃学道,尤明六甲,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厨。”
南朝陈徐陵《在吏部尚书答诸求官人书》:“五行有驛马之言,六甲有官鬼之説。”
唐锺离权《赠吕洞宾》诗:“三尸神,须打彻,进退天机明六甲。”

⒋ 道教神名,供天帝驱使的阳神;道士可用符箓召请以祈禳驱鬼。参阅《无上九霄雷霆玉经》、《上清六甲祈祷秘法》等。

唐张说《大唐祀封禅颂》:“天老练日,雨师洒道,六甲按队,八阵警蹕。”
《宋史·律历志四》:“六甲,天之使,行风雹,筴鬼神。”
白炎《游仙》诗之一:“六甲灵飞驱虎豹,五辛珍脯擘麒麟。”

⒌ 道教符箓名。

《云笈七籤》卷十四:“若辟除恶神鬼者,书六甲、六乙符持行,并呼甲寅,神鬼皆散走。”
唐玄宗《赐道士邓紫阳》诗:“太乙三门诀,元君六甲符。”
清沉起凤《谐铎·奇婚》:“姊所以登牀即遁者,因褥底压六甲符一通。”

⒍ 诗体名。 南朝陈沉炯有《六甲诗》,凡二十句,每二句前冠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字。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又有六甲、十属之类,及藏头、歇后等体,今皆削之。”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沉炯六府体、八音体、六甲体、十二属体, 魏晋以降,多务纤巧,此变之变也。”

⒎ 妇女有孕称为身怀六甲。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成婚未久,果然身怀六甲,方及周年,生下一子。”
洪深《香稻米》第一幕:“可喜这位孙媳‘新娘子’,现下已身怀六甲,不久又好添丁了。”

⒏ 指龟之四肢首尾。

宋张齐贤《洛阳搢绅旧闻记》卷五:“龟长祇可寸餘,洁白,亦体瘦,颈微长,如寻常龟,眼目光明,不藏六甲,不畏人。”

六甲的国语词典

天干地支相配计算时日,其中有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故称为「六甲」。

六甲的网络释义

六甲 (诗体名)

  • 六甲是一个词语,有多重意思。可指河池六甲小三峡,也可以指道教神名,还可以指诗体名等。其拼音为liùjiǎ。
  • 六甲 (汉语词语)

  • 六甲人们常称怀孕为身怀六甲。“身怀六甲”通俗来讲,“古称女子怀孕。传说中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个甲日,是上天创造万物的日子,也是妇女最易受孕的日子,故称女子怀孕为身怀六甲。”这是一些词典中对于“身怀六甲”通俗的解释。
  • 六甲的翻译

    英语: Liuchia township in Tainan county
    法语: Liuchia (Tainan)​

    六甲造句

    “这架飞机在飞越哥打巴鲁上空后改变了行程,进入低海拔空域,使得飞机进入马六甲海峡。
    外室攸红伶曾是个戏子,李永标元配没生儿子,李永标便将她纳为妾,时下六甲在身。
    马六甲的航道十分狭窄,出海口的船只行驶缓慢,现在几乎就是被旭日潜艇集群关门打狗。
    印度也有着同样的能源担忧,尽管其可能的阻塞点不是马六甲海峡而是霍尔木兹海峡。
    短片中,一名身怀六甲的孕妇双手被反绑在粗大铁柱,继而遭到一名男子不断辱骂,并肆意暴打。
    这是一项管道工程的一部分,旨在避开绕道拥挤的和战略上脆弱的马六甲海峡的漫长石油航线。
    三清六御,四大天王,五斗星君,六丁六甲,八仙归位……一份份福缘天降,位列仙班指日可待。
    且说在渤泥国厉兵秣马的郑芝龙通过南洋的老关系,联络上了马六甲的华人甲必丹李为经。
    马六甲白藤茎白藤榈的茎,用于制造手杖和伞柄。
    无意间瞟了一眼东方晓,只见她乌云未挽,粉黛未描,蟹青衣裙绣着兰草,石青色彩缕,虽身怀六甲,依旧清丽,凝眉处,无不动人。
    在整个东南亚战略位置上,特别是箝制麻六甲海峡,形成具有关键性的影响。
    此外,吉亭重申,台灣海峽為國際水域,這與麻六甲海峽等國際水域一樣,美軍艦隻想通過的話,就會通過。
    在前进的路上,刘毅和马六甲分别对另外两人言传身教,如何打开手枪保险,如何进行射击等。
    “海洋探险家”让孩子们享受跨越马六甲至非洲的海洋体验,也领悟到保护海洋环境,人人有则。
    然后却回身皆旺气启请祝日维年月日时,某敢昭告于天父地母,六甲六丁玉女六戊藏形之神,某好乐长生之术,行不择日出不问时。
    东协热情邀约日本与印度,参与麻六甲海峡打击海盗多边合作,却独漏中国。
    阿尔巴指出,由于最近一些来往马六甲海峡的商船已配备武器,因此制定相关指南极为重要。
    日本在中国找不到石油供给,同时英美开始限制日本的石油进口,所以,占领英美控制下的产油和橡胶的东南亚地区,同时控制日本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事在必行。
    当他计算出她自己月经迟来,她显然开始思考她可能身怀六甲。
    六丁六甲齐声应答,继而化作流光飞出洞府,直往西方追去。

    汉字详情

    liù [liu]
    部首: 225
    笔画: 4
    五笔: UYG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C
    四角: 00800

    详细解释

    数词

    (1) 五加一的和

    人道以六制。——《管子·五行》

    六日不詹。——《诗·小雅·采绿》

    六主律。——《易·本命》

    夫六中色也。——《国语·周语》

    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六礼(中国古代婚姻需备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种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麦、菽六谷,后为各种谷物的泛称);六儿(僮仆的泛称);六丁六甲(道教称供天帝役使的阴神为六丁,阳神为六甲);六街三市(泛称众多街市);六曹(指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

    (3) 《易》卦之阴爻称为六

    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说文》

    (4) 又如:初六(由下而上的第一个阴爻);上六(最上一个即第六个阴爻);六爻(爻,是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每三爻会成一卦。两卦即是六爻);六出(雪花。因呈六角形)

    (5) 六次

    六黜清能,六进否劣。——《晋书·杜预传》

    名词

    (1) 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其黄钟清用“六”字。——《宋史》

    (2) 古国名 。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楚人灭 六。——《左传·文五年》

    (3) 姓

    英文翻译

    number six

    方言集汇

    ◎ 粤语:l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uk7 [宝安腔] luk7 [沙头角腔] luk7 [客语拼音字汇] liug5 lug5 [梅县腔] liuk7 [东莞腔] luk7 [客英字典] liuk7 [台湾四县腔] liuk7 [陆丰腔] li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竹屋三入聲開口三等lĭukliuk
    jiǎ [jia]
    部首: 521
    笔画: 5
    五笔: LHNH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WL
    四角: 60500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

    (2) 同本义

    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说文》

    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六书故》

    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易·解》

    (3) 又如:莩甲;甲坼(甲宅。外壳裂开。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发出芽头)

    (4) 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

    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

    殪以为大甲。——《国语·晋语》

    齐国寡甲兵。——《战国策·齐策》

    函人为甲。——《周礼·考工记》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左传·成公二年》

    卷甲而藏。——宋· 苏轼《教战守》

    甲冰霜迸落。——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

    (5) 武器

    得甲库,取器械。——《资治通鉴》

    (6) 披甲的人,即甲士

    晋侯饮 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左传·宣公二年》

    精甲万人。——司马光《资治通鉴》

    (7) 动物的坚硬的外壳 。如:龟甲;鳞甲

    (8)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如:指甲;趾甲

    (9)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 。如:保甲;甲首(元代每二十户为一甲,明代十户为一甲,一甲之长为甲长)

    (10) 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

    乙卯乃雨,甲子又雨。——苏轼《喜雨亭记》

    (11) 又如:六甲甲胆(中医认为人的脏腑分五行,同属的再以甲乙分。胆与肝同属木,胆称甲木,亦称甲胆)

    (12) 六十甲子的省称 。如:年过花甲

    (13) 代词。用来指称佚名的人或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名 。如:某甲与某乙

    (14) 姓

    动词

    (1) 居第一;冠于

    治宅甲诸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 又如:桂林山水甲天下

    (3) 把甲衣穿在身上

    晞一营大噪,尽甲。——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

    (4) 又如:甲马(披甲的战马;画有神象或符咒的符箓);甲坊署(掌管甲胄等的官署);甲伍(披甲执兵的队伍);甲士(押甲的战士);甲第连云(形容达官显贵住宅高耸入云 的样子)

    形容词

    第一的,上等的 。如:甲第(上等的府第;指豪富之家)

    英文翻译

    armor, shell; fingernails; 1st heavenly stem

    方言集汇

    ◎ 粤语:gaap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ap7 [客英字典] gap7 [台湾四县腔] gap7 [梅县腔] gap7 [沙头角腔] gap7 [东莞腔] gap7 [陆丰腔] gap7 [客语拼音字汇] gab5 [宝安腔] gap7
    ◎ 潮州话:gah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三十二狎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古狎入聲開口二等krap/keapk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