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

liù gēn [liu gen]
注音 ㄌ一ㄡˋ ㄍㄣ

词语释义

六根 liùgēn

(1) 佛教用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罪恶之根

六根不除
六根清净
(Buddha)the six senses:eye,ear,nose,tongue,body and mind

词语解释

  1. 佛教语。谓眼、耳、鼻、舌、身、意。根为能生之意,眼为视根,耳为听根,鼻为嗅根,舌为味根,身为触根,意为念虑之根。

    《百喻经·小儿得大龟喻》:“凡夫之人亦復如是。欲守护六根,修诸功德,不解方便,而问人言:作何因缘而得解脱?” 宋 王安石 《望江南·归依三宝赞》词:“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寳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朱谦良 《感怀和病侠》:“书生自古崇三戒,侠士何时净六根?”

  2. 泛指五官四肢。

    《四游记·华光占清凉山》:“ 华光 当天发下誓愿曰:‘ 华光 若寻见得母亲,不来归依佛道,伏侍师父, 华光 六根不得齐全。’”《传统相声集·八扇屏》:“ 王佐 所到之处,不准阻拦于他,他乃六根不全一苦人。”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谓眼、耳、鼻、舌、身、意。根为能生之意,眼为视根,耳为听根,鼻为嗅根,舌为味根,身为触根,意为念虑之根。

《百喻经·小儿得大龟喻》:“凡夫之人亦復如是。欲守护六根,修诸功德,不解方便,而问人言:作何因缘而得解脱?”
宋王安石《望江南·归依三宝赞》词:“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寳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朱谦良《感怀和病侠》:“书生自古崇三戒,侠士何时净六根?”

⒉ 泛指五官四肢。

《四游记·华光占清凉山》:“华光当天发下誓愿曰:‘ 华光若寻见得母亲,不来归依佛道,伏侍师父, 华光六根不得齐全。’”
《传统相声集·八扇屏》:“王佐所到之处,不准阻拦于他,他乃六根不全一苦人。”

六根的国语词典

能接触外境与心境的眼、耳、鼻、舌、身、意(心理)​的六种感官功能。

六根的网络释义

六根

  • 指六种感觉器官,或认识能力。眼、耳、鼻、舌、身、意。眼是视根,耳是听根,鼻是嗅根,舌是味根,身是触根,意是念虑之根。
  • 六根的翻译

    德语: Buddha (S)​

    六根造句

    门廊由六根大柱子支撑着。
    金蝉子,他是唯一一位没有断却七情六欲且六根不净的僧人。
    某种意义上讲,或许是画蛇添足,但纯粹是为了让大家看到什么是六根六尘。
    再下为六根贯通二至四层的爱奥尼亚式立柱。
    我父,赐我以血。我母,铸我骨肉。使我以此六根,来于世。
    你他妈六指儿你找中医看,你不是故意找茬吗?萧小天仔细观察了一下,患者右手果然是六根手指,在小拇指的旁边,长着一个长约三厘米的枝指,俗称“六指儿”。
    六根红色的柱子分立两列,安静的负荷着屋脊给予承尘的重量。
    晨钟暮鼓数百秋,几度兴废记碑留;云飘梵音六根净,月挂松枝翠欲流。
    王冬冬瞥了一眼范宁的泡面,然后从书橱拿出一包还有五六根的火腿肠,随手扔给沈念怎么这么清苦,连火腿肠都不加一根。
    六根清静除烦恼,玄中妙法少人知。
    本应是超脱世俗之外之人,却也六根不净,贪图这世间名利,誰又可真正超脱世俗之外呢!看着因为几句恭维的话便乐不可支的老和尚,龙腾心中一阵鄙视。
    巍峨的佛音混杂着足以让人六根清净的龙涎香,那十六尊金黄色怒目横眉的金刚、菩萨释放出一股股荡漾人心的威势,杨玄只感到伤口又好了一截。
    夏日炎热,教你防暑:一肩明月,两袖清风,三餐清淡,四大皆空,五谷杂粮,六根清净,七星高照,八面来风,九霄云外,十分凉快!
    一个行囊,两只慧眼,走三山,览四海,逛五岳,六根清净,七彩缤纷,八方会友,九洲看遍,十分悠闲自在。世界旅游日,愿你带着美好心情出发!
    他们六根清净,只认佛祖二大爷,其余的都不好使。
    可惜,并不是所有我等凡夫俗子都可以象境界崇高的佛一样,参破一切,六根清静。
    火光冲天,他披着一身血淋淋的皮肉,六根不净。
    古筝的形状为长方形,一弦一音,唐宋时有弦十三根,最早以二十五弦筝为多,后逐渐增至为十六根弦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是二十一弦。
    还打?看来你还是贼心不死啊,这样六根不净怎么去西天?实话告诉你本人就是唐三藏。
    蝉是什么样子呢?蝉有六根腿,两只眼睛,屁股上有许多?纹。我告诉你们,它还有小翅膀呢。变成知了以后,小翅膀就会变成大翅膀。要变成知了还要脱皮呢,我觉得脱皮很慢。从我找到蝉以后,一直等到晚上还没有脱皮。

    汉字详情

    liù [liu]
    部首: 225
    笔画: 4
    五笔: UYG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YC
    四角: 00800

    详细解释

    数词

    (1) 五加一的和

    人道以六制。——《管子·五行》

    六日不詹。——《诗·小雅·采绿》

    六主律。——《易·本命》

    夫六中色也。——《国语·周语》

    六王毕,四海一。——杜牧《阿房宫赋》

    (2) 又如:六礼(中国古代婚姻需备的六种礼节: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味(指苦、酸、甘、辛、咸、淡等六种滋味);六料(原指稻、黍、稷、粱、麦、菽六谷,后为各种谷物的泛称);六儿(僮仆的泛称);六丁六甲(道教称供天帝役使的阴神为六丁,阳神为六甲);六街三市(泛称众多街市);六曹(指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

    (3) 《易》卦之阴爻称为六

    易之数,阴变于六,正于八,从入,从八。——《说文》

    (4) 又如:初六(由下而上的第一个阴爻);上六(最上一个即第六个阴爻);六爻(爻,是构成《易》卦的基本符号。每三爻会成一卦。两卦即是六爻);六出(雪花。因呈六角形)

    (5) 六次

    六黜清能,六进否劣。——《晋书·杜预传》

    名词

    (1) 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其黄钟清用“六”字。——《宋史》

    (2) 古国名 。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楚人灭 六。——《左传·文五年》

    (3) 姓

    英文翻译

    number six

    方言集汇

    ◎ 粤语:luk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liuk7 [宝安腔] luk7 [沙头角腔] luk7 [客语拼音字汇] liug5 lug5 [梅县腔] liuk7 [东莞腔] luk7 [客英字典] liuk7 [台湾四县腔] liuk7 [陆丰腔] liuk7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力竹屋三入聲開口三等lĭukliuk
    gēn [gen]
    部首: 420
    笔画: 10
    五笔: SVEY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DAV
    四角: 4793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木,艮( gèn)声。本义:草木之根)

    (2) 植物生长于土中或水中吸收营养的部分

    根,木株也。——《说文》

    蔓根为根,直根为柢。——《说文通训定声》

    根深,则视久。——《韩非子·解老》

    是谓深根、固柢。——《老子》

    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论衡·超奇》

    其无宿根者,候苗成而未有花时采,则根生已足而又未衰。——宋· 沈括《梦溪笔谈》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 又如:根荄(根。荄:草根;又指根本,根源);根茇(植物的根部);根柢(草木的根);根垓(根核。植物的根;植根)

    (4) 事物的本源,根由,依据

    根,始也。——《广雅·释诂一》

    根者,书之所谓柢也。——《韩非子·解老》

    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淮南子·原道》

    盖志士仁人所为根心者也。——《后汉书·宋弘传》

    然病之生也,有根有柢。——陈亮《与彭子寿祭酒》

    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其文词学术当倍蓰于昔人,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宋· 苏轼《李君山房记》

    (5) 又如:祸根(祸事的根源;引起灾祸的人或事物);根浅门微(根基浅,门第低微);根儿(根本);根气(根基。指禀赋、气质);根儿里(根本;本来);根苗(兆头,开头)

    (6) 物体的下部,基部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唐· 白居易《早春》

    (7) 又如:根下(物体的根基附近);墙根;堤根;根前(跟前)

    (8) 痼疾

    自去夏侵暑,入此秋变,头齿眩疼,根痼渐剧。——《宋书·颜延之传·自陈表》

    (9) 又如:根疵(痼疾)

    (10) 佛学名词。佛家能产生感觉、善恶观念的机体或精神力量 。如:根器(佛教以木比喻天性叫做“根”。根能雕刻叫做“器”,泛指禀赋);根力(指五根和五力);根门(六根漏出种种烦恼,进入种种妄尘的门户,故称为“根门”);根缘(人的根性与境遇的缘务)

    (11) 数学名词。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或称代数方程式的解;方根的简称

    (12) 化学名词。即带电的基 。如:硫酸根;氨根

    (13) 延续后代的子孙

    夏堪……零陵太守之根嗣也。——《相府小史夏堪碑》

    (14) 又如:根嗣(长子);根谱(犹族史);根祖(祖宗)

    〈动〉?

    (1) 植根

    半生无根着,飘转如断梗。——金· 元好问《出京》诗

    (2) 又如:根着(植根于地)

    (3) 杜绝;根除

    若攻之不根,是养疾疴于心腹也。——《后汉书·西羌传论》

    (4) 又如:根株

    (5) 根究;追究

    其己为民间侵耕地土,更不根究,盖以本议欲以见在牧地,给与民耕,岂可却根究己耕之地,重为搔扰。——宋· 欧阳修《论牧马草地剳子》

    (6) 又如:根勘(彻底查究);根究着实(追根究底,打听清楚);根刷(根刮,彻底清查;彻底搜求);根穷(彻底追查)

    (7) 通“跟” 。如:根寻(跟踪查找);根捕(跟踪缉捕);根索(跟踪,搜求或追查)

    量词

    (1) 用于条形物 。如:一根竹竿;三根电线杆

    (2) 具有适合一定目的的长度、强度或结构的线、纱、带、绳、金属丝或电缆的数目 。如:一根带刺的铁丝网线也没有

    英文翻译

    root, base(d on); foundation

    方言集汇

    ◎ 粤语:gan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gien1 gin1 [东莞腔] gen1 [陆丰腔] gin1 [梅县腔] gen1 gin1 [宝安腔] gen1 [客语拼音字汇] gen1 gin1 [客英字典] gin1 [海陆丰腔] gin1 gen1 [台湾四县腔] gin1 gen1
    ◎ 潮州话:geng1(kurng) [揭阳]gêng1(keng) [潮阳]ging1(king)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二十四痕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痕平聲開口一等kənk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