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貌

quán mào [ quan mao]
注音 ㄑㄨㄢˊ ㄇㄠˋ
词性 名词

词语释义

全貌 quánmào

(1) 事物的全部面貌;全部情况

弄清问题的全貌
complete picture;full view

词语解释

  1. 事物的全部面貌,全部情况。如:我们应该先弄清问题的全貌,然后再定办法。

引证解释

⒈ 事物的全部面貌,全部情况。

如:我们应该先弄清问题的全貌,然后再定办法。

全貌的国语词典

事物的全部状况。

如:「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整个事件的全貌,才能对症下药。」

全貌的网络释义

全貌

  • 全貌是汉语词语,读音为quán mào,意思是指事物的全部情况,全部面貌。
  • 全貌的翻译

    英语: complete picture, full view
    德语: Panorama (S)​
    法语: vue d'ensemble, vue complète

    全貌造句

    统观全貌,爽垲宏敞,庄严绚丽,举世瞻瞩,气象万千。
    爱,是一生的相濡以沫。不是因为少了你我就无法存活,而是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比我一个人的时候更快乐。真正好的爱情,需要一点点退后。当你退后保持起一定的空间,才能更完整的欣赏爱情的全貌。
    话说好听的人,心往往冰凉。嘴上没一句好话的人,心地却很善良。人前很会做人的,背后总有算计。人前不会做人的,才是正直。当面说你不好的,实在都是朋友。背后说你坏话的,才是刀刀见血。眼前得罪人不可怕,不知不觉中得罪人才是最要命。所以做人不能只看正面,要看背后才知全貌。
    那一堵城墙宛如一面山屹立在那里,已经有千百年了,如果不是经历了风吹雨打,就可以看到它当年的全貌了。
    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盲人摸象的故事告诉我们,看问题不能凭自己主观的片面了解就作判断,应了解事物的全貌。
    女子头上戴着一个竹笠,看不到全貌,之露出了鼻子以下的部分,不过光看漏出来的部分肖易也能肯定肯定是个美女。
    夏季时分,总是雾霭蒙蒙,想要清晰地领略其全貌,最好等薄雾都散去之后。
    文殊菩萨和弥勒菩萨皆在佛前听闻,他们可谓了知佛法全貌的两大典范。
    值得念的旧,旧人不过是低低的一花开,终是尘埃;旧物又不过是岁月的一处迷藏,最后找不着;旧事则是窗前风,哪一缕都不是全貌,最后撕扯着远去。白音格力 
    原地旋转着看清楚天地的全貌,她错觉是站在了她梦里的那片荒原之上。投我木瓜 
    学会从旧的思考点到对立的思考点,然后在两端点之上看全貌,再进一步练习:不以任何“既有的成见”、“别人的意见”来看待人或事物。李欣频 
    完妆之后,要走开三步,才能一窥全貌人跟人之间也是这样,要走开一点距离,才会觉得美!
    介绍南京地铁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分析关键技术点,完整展现南京地铁系统的全貌和主要特点。
    图为格林纳达国家板球场全貌。
    建筑的复原包括木作、砖石作、油饰彩画、室内装饰;园林景观的要素包括植物配置,叠山理水,楹联匾额,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一个景区的全貌。
    到时候,沿着新铺的游步道,沿途不仅可以聆听淙淙流水、啾啾鸟鸣,还可以欣赏到上百亩的原生态苦槠林、登上山顶俯瞰杭州全貌。
    每个人只看到自己眼中的世界,看不到全貌,每一个人都是狭隘的,看世界的视野总归不知不觉被自身的局限遮蔽住。而与他人建立联系,能帮助我们克服自身的狭隘,看到更完整的世界,就像男人们需要同女人建立联系以帮助彼此认识到另一个不同性别的世界一样。 
    此时太阳已高悬在天空,弥勒岩全貌一览无余,那盘膝而坐的姿势,随心所欲摆放的双手,挺挺的大肚以及会心的微笑都在诉说一种平静。
    传统的反映论和再现说不是文艺研究的惟一方法,也不足以揭示艺术本质的全貌。

    汉字详情

    quán [quan]
    部首: 222
    笔画: 6
    五笔: WGF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常用字
    仓颉: OMG
    四角: 80104

    详细解释

    名词

    (1)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2) 同本义

    全,完也。——《说文》

    天子用全,上公用龙。——《周礼·考工记·王人》

    (3) 古州名。全州 。治所在今广西全县

    (4) 姓

    形容词

    (1) 完全

    不明其义,君人不全。——《礼记·祭统》。注:“犹具也。”

    天地无全功。——《列子·天瑞》

    唯全人能之。——《庄子·庚桑楚》

    以全争于天下。——《孙子·谋攻》

    墓中全乎为五人。——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又如:全装贯带(全副武装);全副(全套);全家;全甲(全部披甲的士兵);全仗(全部的仪仗兵卫;完全依靠);全兵(军队全部以弓矛等兵器武装);全舍(全部舍弃);全批(统统);全全(全部;统统);全周(周全;全面);全争(不动一卒,不攻一城,完全用智谋使敌降伏);全别(完全变了样,完全不一样);全制(完全控制);全遂(完全遵从);全错;全怪我;全无心肝;全完(全部缴纳);全旨(全部的意蕴、含义);全通(全部通晓);全量(全部,所有);全灶(全能的厨师);全行(全部);全副(整个);全宗(整个宗族);全批(全体);全颗(一群人的全体);全额(全部规定的数目)

    (3) 完备,完整

    法不平,令不全,是亦夺柄失位之道也。——《管子·任法》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庄子·养生主》

    城郭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墨子·七患》

    牺牲之不全肥。——《墨子·明鬼下》

    全吴之地。——《资治通鉴》

    全石以为底。——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全身盔甲。——《广东军务记》

    (4) 又如:全帖(共有十面的礼帖,用红纸折成,用于隆重的礼节);全分(全套;一整套);全挂子(一整套的);手稿不全;全牛(完整的牛);全羽(完整的彩色鸟羽);全衣(完整的衣着);全具(用于祭祀的牲畜身体完整无损);全肥(祭祀用的牲畜完整而肥美);全牲(完整的家畜);全气(精气完整);全功(完满的功业);全安(完满安乐);全道(完满地掌握为君之道)

    (5) 完美 。如:全功(功业完美,泽被万物);全行(品行完美无缺);全毁(完美与败类);全德(道德上完美无缺);全声(完美的声音)

    (6) 纯,纯粹的。与“杂”相对

    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荀子》

    动词

    (1) 保全

    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千万不复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苟全性命。——诸葛亮《出师表》

    (2) 又如:全国为上(少杀人,少破坏,能完整地得到敌方领土与百姓为好);全身远害(保全自身,远离祸害);全名完节(保全自身的名誉和节操);全活(得以保全生命);全交(保全交情和友谊);全福(保全所享有的幸福);全功(保全身心之功);全生(保全天性,顺其自然);全交(保全、维护友谊或交情);全守(保全节操);全安(保全平安);全佑(保全,庇护);全忠(保全忠贞);全物(保全物类的生命);全和(保全儒家中和的道德修养);全性(保全天性);全真(保全天性);全节(保全气节;妇女保全贞操);全养(保全,养成);全济(保全,救活);全躯(保全自己的身体、生命);全护(保全,保护)

    (3) 保持 。如:全义(保持节操);全精(保持精神)

    (4) 通“痊”,病愈

    十全为上。——《周礼·医师》。注:“犹瘉也。”

    复之全之。——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副词

    完全,都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英文翻译

    maintain, keep whole or intact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4
    ◎ 客家话:[梅县腔] cien2 [宝安腔] cen2 [客英字典] cien2 [东莞腔] cen2 [海陆丰腔] cion2 cien2 [台湾四县腔] cion2 cien2 [沙头角腔] cien2 [客语拼音字汇] qian2 qion2 [陆丰腔] tsian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二仙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疾緣仙A合平聲合口三等仙Azyen/dzvendzʰĭwɛn
    mào [mao]
    部首: 715
    笔画: 14
    五笔: EERQ
    五行:
    仓颉: BHHAU
    四角: 26212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豹省,皃( mào)声。本作“皃”,从“人白”,象人面形。儿,古文“人”字。本义:面容,相貌,容貌)

    (2) 同本义(外在的仪表,生就的形象)

    皃,颂仪也。——《说文》。按,面之神气曰颂,面之形状曰皃。

    夫皃情之华也。——《国语·晋语》

    貌思恭。——《论语》。皇疏:“动容谓之皃。”

    貌耸神溢。——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人之貌有与也。——《庄子·养生主》

    子产蹴然改容更貌。——《庄子·德充符》

    貌甚寝。——明· 魏禧《大铁椎传》

    (3) 又如:貌团团(形容面容姣圆、丰润的样子);貌侵(容貌丑陋);貌妍(容貌美丽);貌寝(相貌丑陋、消瘦);貌状(外貌;形象);貌容(容貌);貌色(容貌);貌肖(形貌相似)

    (4) 外表的形象,外观

    貌恭而心不服。——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5) 又如:貌为风厉(表面上做出严厉的样子);全貌(事物的全部情况;全部面貌);貌似(面貌相似。或指事物外表相似而内在不同)

    (6) 神态,面部神情

    貌若男子所以恭敬,妇人之所以姣好也。——《说苑·脩文》

    貌若甚戚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7) 又如:貌禅(面部表情如僧徒入神。形容入神的样子)

    (8) 通“緢”。细微的丝

    简孚有众,惟貌有稽。——《书·吕刑》。《说文》引作“帷緢。”

    英文翻译

    countenance, appearance

    方言集汇

    ◎ 粤语:maau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mau6 [陆丰腔] mau6 [沙头角腔] mau5 [客英字典] mau5 [东莞腔] mau3 [梅县腔] mau5 [宝安腔] mau3 [台湾四县腔] mau5 [客语拼音字汇] mau4
    ◎ 潮州话:mau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三十六效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莫敎去聲開口二等mrauh/meawm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