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祀

zhào sì [ zhao si]
注音 ㄓㄠˋ ㄙˋ

词语释义

设坛祭祀。

词语解释

  1. 设坛祭祀。

    《礼记·表记》:“《诗》曰:‘ 后稷 兆祀。’” 三国 魏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设官兆祀,不失旧物。”

引证解释

⒈ 设坛祭祀。

《礼记·表记》:“《诗》曰:‘ 后稷兆祀。’”
三国魏潘勗《册魏公九锡文》:“设官兆祀,不失旧物。”

兆祀的网络释义

兆祀

  • zhào sì ㄓㄠˋ ㄙㄧˋ
  • 兆祀
  • 设坛祭祀。《礼记·表记》:“《诗》曰:‘ 后稷 兆祀。’” 三国 魏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设官兆祀,不失旧物。”
  • 汉字详情

    zhào [zhao]
    部首: 209
    笔画: 6
    五笔: IQV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常用字,多用男性
    仓颉: LMUO
    四角: 32113

    详细解释

    名词

    (1) (象形。大篆字形像龟甲受灼所生的裂痕。本义:卜兆,龟甲烧后的裂纹)

    (2) 同本义

    兆卜,灼龟拆也。——兆,古文兆卜省。——《说文》

    掌三兆卜之法。——《周礼·大卜》

    不占卦兆。——《淮南子·本经》

    卜之龟,卦兆得大横。——《史记》

    (3) 又如:兆象(占卜时龟板上显示的征象);兆文(据以卜占吉凶的龟甲裂纹);兆卦(显示于卦象上的征兆);兆梦(占梦,圆梦)

    (4) 征兆,预兆

    相阴阳,占祲兆。——《荀子》

    其兆既成,已在宫中。——《新唐书》

    (5) 又如:兆相(预先显示的迹象);兆见(征召显现)

    (6) 人民;百姓

    行不群以颠越兮,又众兆之所仇。——《楚辞·九章·惜诵》

    (7) 又如:兆民(古称太子之民,后泛指众民,百姓。又称“兆人”、“兆姓”、“兆萌”、“兆蒙”、“兆庶”、“兆众”、“兆黎”、“兆灵”)

    (8) 数词。一百万;极言众多

    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明· 黄宗羲《原君》

    (9) 又如:兆物(兆类。万物);兆亿(数词。极言众多。又指民众);兆古(太古,远古)

    (10) 古代设于四郊的祭坛 。如:兆日(设置祀日神坛);兆位(四郊祭坛的处所);兆祀(设坛祭祀);兆守(监守祭坛的职司)

    (11) 墓地,埋葬死人之处

    无入子兆。——《左传·哀公二年》

    兆五帝于四郊。——《周礼·春官·小宗伯》

    吾力能改葬,当葬汝于先人之兆。——韩愈《祭十二郎文》

    (12) 又如:兆域(墓地四周的疆界。亦以称“墓地”)

    (13) 姓

    动词

    (1) 预示;显现 。如:瑞雪兆丰年

    (2) 开始

    能布其德,而兆其谋。——《左传·哀公元年》

    英文翻译

    omen; million; mega; also trillion. China = million; Japan and Taiwan = trillion

    方言集汇

    ◎ 粤语:siu6 ziu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chau5 cheu5 [台湾四县腔] sau5 seu5 cau5 [梅县腔] shau5 chau5 [客语拼音字汇] cau4 ceu4 sau4 seu4 [海陆丰腔] shau5 seu5 chau5 [宝安腔] cau3 (sau5) [沙头角腔] cau5 [东莞腔] cau3 [陆丰腔] shau5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小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治小宵B上聲開口三等宵Bdrieux/dyevɖʰĭɛu
    [si]
    部首: 431
    笔画: 7
    五笔: PYNN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IFRU
    四角: 37217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示,巳声。“示”常与祭祀有关。本义:祭祀天神)

    (2) 同本义

    祀,祭无已也。——《说文》

    祀,国之大事也。

    左传·文公二年》

    五祀。——《周礼·在宗伯》。郑注:“五色之帝。”

    以雷鼓鼓神祀。——《周礼》。贾公彦疏:“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

    (3) 一说指祭祀地神

    祠,祭也,天祭也。祀,地祭也。——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

    (4) 祭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

    祭祀必祝之。——《战国策》

    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明史·海瑞传》

    (5) 又如:祀灶(祭灶神。在腊月二十三日,为古代五祀之一);祀南北郊(天子即位后在城南郊外祭天,在城北郊外祭地);祀土(祭祀土地神);祀天(祭祀天神);祀孔(指祭祀孔子的典礼);祀田(以田租收入供祭祀用的田);祀社(祭祀土神);祀奉(祭祀供奉);祀典(记载祭祀仪礼的典籍);祀物(祭祀所用的供物);祀命(祭祀的命令);祀享(祭祀供献);祀孤(祭祀孤魂);祀姑(古代旗帜名)

    名词

    (1) 祭神的地方

    过墓则式,过祀则下。——《礼记》

    (2) 又如:祀堂(祭殿);祀舍(祭祀的房屋,庙宇);祀场(古代祭祀地神的处所);祀坛(古代祭祀时用土筑的平台)

    (3) 世,代

    固有文不传于后祀,声遂绝于天下者矣。——唐· 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

    (4) 中国商代对年的一种称呼

    惟十有三祀。——《书·洪范》

    (5) 向神或神明供奉动物或植物食物、酒类、香烛或珍贵物品作为祭祀的行为或举动

    祀,国之大事也——《左传》

    英文翻译

    to sacrifice, worship

    方言集汇

    ◎ 粤语:zi6
    ◎ 客家话:[陆丰腔] sii5 [东莞腔] cu5 [沙头角腔] su3 [客英字典] sii5 [海陆丰腔] sii6 [宝安腔] su5 [台湾四县腔] sii5 [梅县腔] se5 [客语拼音字汇] si4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六止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詳里上聲開口三等zsix/sziiozĭə

    兆祀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