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壮

chōng zhuàng [ chong zhuang]
繁体 充壯
注音 ㄔㄨㄥ ㄓㄨㄤˋ

词语释义

健壮;充沛。

词语解释

  1. 健壮;充沛。

    《宋书·何尚之传》:“﹝ 尚之 ﹞虽年在悬车,而体独充壮。”《北齐书·安德王延宗传》:“ 延宗 容貌充壮,坐则仰,偃则伏,人笑之,乃赫然奋发。” 宋 司马光 《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或谓公今精力充壮,年少所不及,主上注意方厚,何遽引去若此之坚?”

引证解释

⒈ 健壮;充沛。

《宋书·何尚之传》:“﹝尚之﹞虽年在悬车,而体独充壮。”
《北齐书·安德王延宗传》:“延宗容貌充壮,坐则仰,偃则伏,人笑之,乃赫然奋发。”
宋司马光《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或谓公今精力充壮,年少所不及,主上注意方厚,何遽引去若此之坚?”

充壮的网络释义

充壮

  • chōng zhuàng ㄔㄨㄙ ㄓㄨㄤˋ
  • 充壮(充壮)
  • 健壮;充沛。《宋书·何尚之传》:“﹝ 尚之 ﹞虽年在悬车,而体独充壮。”《北齐书·安德王延宗传》:“ 延宗 容貌充壮,坐则仰,偃则伏,人笑之,乃赫然奋发。” 宋 司马光 《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或谓公今精力充壮,年少所不及,主上注意方厚,何遽引去若此之坚?”
  • 汉字详情

    chōng [chong]
    部首: 225
    笔画: 6
    五笔: YCQB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YIHU
    四角: 00212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会意。从儿,育省声。育子长大成人。本义:长,高)

    (2) 同本义

    充,长也,高也。——《说文》

    宗人视牲告充。——《仪礼·特牲礼》

    (3) 满

    充,塞也。——《小尔雅》

    充,满也。——《广雅》

    冠盗充斥。——《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言充其阳也。——《谷梁传·庄公二十五年》

    颜色充盈。——《荀子·子道》

    (4) 又如:充多(众多);充车(满车;喻数量众多);充房(满屋);充堂(满堂)

    (5) 足;实;富厚 。如:充壮(健壮;充沛);充强(充实健壮)

    (6) 肥胖 。如:充肥(肥胖,壮实);充腴(肥胖;丰满);充泽(丰润)

    动词

    (1) 装满;塞满

    以充府库。——《周礼·大府》

    近之则钟音充。——《淮南子·说山》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司马光《训俭示康》

    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战国策·齐策》

    (2) 又如:充虚(填满肚子);充肠(充肚。填饱肚子);充庭(古代的一种朝仪。每大朝会,陈皇帝车马仪仗于殿庭)

    (3) 假冒 。如:充行家;打肿脸充胖子;滥竽充数;充好汉

    (4) 扩充,扩大;尽量展开 。如:充广(扩充);充扩(扩充,开拓)

    (5) 凑数;补充 。如:充赋(凑数);充事(凑合使用)

    (6) 备;供应 。如:充庖(供给膳食);充寒(备寒);充给(供给)

    (7) 任职,充任;充当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聊斋志异·促织》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8) 又如:充吏(在衙门内供职);充任(担当某职务);充位(克位。徒居其位,无所建树)

    英文翻译

    fill, be full, supply

    方言集汇

    ◎ 粤语:cung1
    ◎ 客家话:[沙头角腔] cung1 [东莞腔] cung1 [梅县腔] chung1 [台湾四县腔] cung1 [客语拼音字汇] cung1 [宝安腔] cung1 [客英字典] chung1 [海陆丰腔] chung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平一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昌終東三平聲開口三等tɕʰĭuŋchjung/tcung
    zhuàng [zhuang]
    部首: 329
    笔画: 6
    五笔: UFG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姓,多用男性
    仓颉: LMG
    四角: 34110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形声。从士,爿( pán)声。本义:人体高大,肌肉壮实)

    (2) 同本义

    壮,大也。——《说文》

    壮,健也。——《广雅》

    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方言》

    三十曰壮。——《礼记·曲礼》

    壮士,赐之卮酒。——《史记·项羽本纪》

    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男气壮力。——《逸周书》

    壮哉我中国少年。—— 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三小姐长远勿见,好像壮仔点哉。——清·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

    (3) 又如:壮浪(健壮);壮盛(强壮旺盛);壮勇(强壮而勇敢);壮武(强壮勇武);年轻力壮;兵强马壮;壮健(强壮,强健)

    (4) 豪壮;豪迈

    彼不知惧,而学壮语,此之不武,何能为也。——《晋书·谯刚王逊传》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杜甫《壮游》

    (5) 又如:壮夫(豪壮之士,豪杰);壮思(豪壮的情思);壮情(豪壮的情怀、抱负);壮意(豪壮的意气)

    (6) 勇壮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魏策三》

    (7) 又如:壮武(勇壮,雄武);壮悍(勇壮强悍);壮毅(勇壮刚毅);壮辞(勇壮的言辞)

    (8) 宏伟

    克壮其犹。——《诗·小雅·采芑》

    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史记·高祖纪》

    (9) 又如:壮丽(雄伟华丽);壮制(宏伟的制作);壮图(伟大的志愿、计划)

    (10) 坚实,坚牢

    金绳铁索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韩愈《石鼓歌》

    动词

    (1) 增强

    《唐史拾遗》曰:“汝阳王王进尝于上前醉,不能下殿,上遣人掖出之。” 王进谢罪曰:“臣以三斗壮胆,不觉至此。”—— 杜甫《饮中八仙歌·注》

    (2) 又如:给他壮胆;壮声势

    (3) 长成年,长大

    男女当壮,扶辇推舆,相赌树下,戏笑超距,终日不归。——《管子》

    (4) 以…为壮美;赞赏

    单于壮其本。——《汉书·李广苏建传》

    何其壮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甚可壮也。——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识者壮之。——《明史》

    (5) 伤。通“戕”( qiāng)

    姤,女壮,勿用取女。——《易·姤》

    韩安国 壮趾, 王恢兵首,彼若天命,此近人咎。——《汉书》

    名词

    (1) 壮年 。中国古代称男子三十为壮

    少壮不努力。——《乐府诗集·长歌行》

    比后壮乃问其母。(壮:成年。名词在句中作动词用。长大成人。)——晋· 干宝《搜神记》

    (2) 灸法术语

    (3) 指艾炷灸中的计数单位。每灸一个艾炷,称为一壮

    (4) 指艾炷。如大壮灸,即指用较大的艾炷施灸,小壮灸即指用较小的艾炷施灸

    (5) 壮族的省称 。原作“僮”

    英文翻译

    big, large; robust; name of tribe

    方言集汇

    ◎ 粤语:zong3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ong5

    宋本广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