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二哥

shǎ èr gē [sha er ge]

词语释义

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傻二哥,通过描写傻二哥在亲人与邻里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勤劳、善良、乐观、助人、爱憎分明的优秀品德,热情赞扬了那个时代所孕育的宝贵的人格精神。

汉字详情

shǎ [sha]
部首: 221
笔画: 13
五笔: WTLT
五行:
仓颉: OHCE
四角: 26247

详细解释

形容词

(1) 头脑蠢笨,不谙事理,缺乏想象力

贾母喜欢,便起名为 傻大姐。——《红楼梦》

(2) 又如:傻厮(傻角。傻瓜,呆子);傻大头(傻子);傻儿凹(呆子);傻相(愚蠢可笑的样子);傻不愣登(形容愚蠢、糊涂的样子);傻冲打的(傻冲乱打人)

(3) 发呆,感觉迟钝 。如:傻心眼(死脑筋;死心眼);傻眉弄眼(形容发呆的样子);傻里巴机(傻气);装傻;傻虎虎(傻呵呵,傻喝喝,傻敦敦,傻登登,傻愣愣,傻傻忽忽)

副词

极 。如:傻白(极白)

英文翻译

foolish, silly, stupid; an imbecile

方言集汇

◎ 粤语:so4
◎ 客家话:[东莞腔] so2 [梅县腔] sa3 [海陆丰腔] sa3 [客语拼音字汇] so2 [台湾四县腔] sa3 [客英字典] sa3 [宝安腔] so2 [沙头角腔] so2
◎ 潮州话:sa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上三十五馬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沙瓦麻二合上聲合口二等ʃwasruax/shoaa
èr [er]
部首: 210
笔画: 2
五笔: FGG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M
四角: 10100

详细解释

数量词

(1)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2) 一加一的和

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说文》

因二以济民行。——《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后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

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

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韩非子·五蠹》

(3) 又如:二加四得六;总数为二;二府(大肠和小肠;二太爷);二形(男女两性);二难(指难兄难弟,即蔡、宋两御史);二仪(两仪。指天地、阴阳);二纪(二十四年。一纪为十二年);二氏(释教与道教);二军(汉代禁卫军之南军和北军);二南(原指《诗经》中的《周南》与《召南》借指淑女与君子相配);二星(银子二钱。星,秤杆上的记数点);二天(再嫁;嫁二夫)

(4) 百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十时对二十的省称 。如:一百二

(5) 千位数后接着整数二百时对二百的省称 。如:八千二

(6) 万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千时对二千的省称 。如:四万二

(7) 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 杜甫《石壕吏》

(8) 又如:二手(副手,二把手);二尹(知县副职县丞的别称);二舍(二公子,二少爷。舍:舍人。原为官名,后用以称显贵人家子弟);二甲(殿试的第二等);二门(指大门内的一道总门)

形容词

(1) 两样;有区别 。如:二屋里(另住一处。比喻说话岔了道);二价(异议)

(2) 不专一;不忠诚 。如:有二心;二四(放肆,胡作非为);二三(三心二意)

英文翻译

two; twice

方言集汇

◎ 粤语:ji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ngi6 [客语拼音字汇] ngi4 [沙头角腔] gni5 [陆丰腔] gni6 [梅县腔] ngi5 ng5 [台湾四县腔] ngi5 [客英字典] ngi5 [宝安腔] ngi5 [东莞腔] ngi5
◎ 潮州话:no6 (nõⁿ ) ri7 今又音ri6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国际音标
而至脂A開去聲開口三等脂Anjiih/rihnʑi
[ge]
部首: 319
笔画: 10
五笔: SKSK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仓颉: MRNR
四角: 10621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二可。“可”,有“快乐”、“欢乐”的意思。《诗·小雅·正月》:“哿矣富人。” 毛传:“哿,可。” 王引之《经义述闻》卷六:“哿与哀对文,哀者忧悲,哿者欢乐也。……《毛传》训哿为可,可亦快意惬心之称。”“哥”似即“歌”之本字。本义:歌)

(2) 通“歌”。咏,唱,奏乐

召公卒,而民人思 召公之政,怀裳树不敢伐哥咏之,作《甘棠》之诗。——《史记·燕召公世家》

诚信著于天下,醇德流乎四海,则近者歌讴而乐之,远者执禽而朝之。——《盐铁论》

(3) 又如:哥钟(即歌钟,古代打击乐器);哥咏(歌咏)

(4) 哥哥

哥,声也。从二可。——《说文》。按,发声之语,如可而平,今以称兄之词。

再拜跪奠大哥于座前,伏维哥孝友慈惠,和易谦恭。——唐· 白居易《祭浮梁大兄文》

(5) 又如:大哥;二哥;哥嫂;哥子(哥哥;对男孩的称呼)。亦用于对同族和亲戚中兄长的称呼。如:叔伯哥

(6) 对年稍长者或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男子的尊称或昵称 。如:张大哥;李大哥;哥们(男子之间的昵称)

(7) 唐代常称父为哥

(8) 对丈夫的昵称。尤其是小两口之间 。如:送哥参军

(9) 宋代著名瓷窑“哥窑”的简称

英文翻译

elder brother

方言集汇

◎ 粤语:go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o1 [梅县腔] go1 [陆丰腔] go1 [客英字典] go1 [海陆丰腔] go1 [客语拼音字汇] go1 [宝安腔] go1 [沙头角腔] go1 [东莞腔] go1
◎ 潮州话:go1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七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俄平聲開口一等ka